《關於可能非學校》
「路不只一條、終點不只一個、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可能!」
這是一句影響我很深遠的廣告詞,回首看自己所經歷的教育之路,在外人眼中或許是高學歷,但自己卻很清楚知道,經過了二十多年的教育,我反而少了很多的「可能」。
因此當我們在構建非學校實驗教育團體的樣貌時,我便希望將「可能」放入其中,除了在命名上的堅持之外,更重要的是,「經由教育讓孩子開啟更多的可能!」
可能非學校有將近2/3的學生,曾經在「學校型態」就讀過數年,轉學進入可能非學校時,這些學生在自信上往往是低落的,他們害怕嚐試、恐懼犯錯、不想負責、被動學習、否定自己,我們知道這不是學生的原貌,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曾是一個充滿好奇心、求知欲、自我悅納的孩子,是過去的教育讓他們躊躇、停滯甚至退縮了。
此時再酷的教材、再炫的教法,也都無法提供這群學生最需要的資源。就像一個已經急性腸胃炎的人,既使在他面前擺上山珍海味、滿漢全席,他也無法下嚥,是一樣的道理。
因此我們提出了「先育、後教」的教育翻轉。
近年來全世界都吹起了一股「教育改革」風潮,台灣也不例外,從二十多年前的410教改大遊行,到森林小學、全人中學⋯⋯等體制外學校的設立,再到在家自學的興起,以及這三年通過的「實驗教育三法」,都再再說明了原本的教育體制需要改變。
但我們也發現,多數的教育改革,只是在規則上、做法上、教材教法上變得有趣、活潑、彈性,也就是只著重了教育的第一個字「教」,卻忽略了我們心中認為教育更重要的第二個字「育」。
我們看到許多設備新穎的學校,卻存在著許多霸凌事件;我們看到遊戲式教學的現場,學生的衝突不斷;我們也看到戶外教學行動學習的當下,學生們聚在一起滑手機、聊天打屁。
這也印證了只在「教」做改變,卻沒有同步進行「育」,並不會解決根本性的教育問題。
然而「育」這件教育工程,更加吃力不討好,而且往往需要數年的時間,才有機會看到一點點成效。相較於「教」的改變,很容易吸引媒體報導、家長關注、學生喜愛,「育」的著力就像是鴨子划水一般,不被人看見。
「不被看見,不代表不重要,更不代表就可以被忽視!」
我們還是堅持「先育、後教」的理念,從學生的「性格、家庭、情緒、人際」四個面向著手,營造一個開放、透明、民主、自由、平等、彼此尊重的教育環境,讓親師生三方成為彼此的「回饋系統」,即時地掌握每一刻學生的動向,然後提供訊息讓學生反思。
以《阿德勒心理學》為核心的我們,深知「我們無法要求別人改變,除非他自己願意改變」的道理,從周哈里窗的概念,帶領學生縮小隱藏我和盲目我的區塊,轉而擴大「一致性的開放我」,讓彼此信任、真實以待。
當學生在「性格、家庭、情緒、人際」四個面向都趨於穩定時,「學習的熱情」也就自然而然地迸發出來,想擋都擋不住。
我們樂見學生重拾對於學習的好奇和探究,因此我們同步進行第二步教育翻轉,以求學生學習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因此我們提出了「多學、少教」的教學翻轉。
和許多非學校型態團體或機構的最大不同,就是可能非學校的老師人數很少,也沒有坊間所謂的名師陣容,因為我們發現多數的老師,仍然習慣「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學模式,或許在方式上更加多元,卻跳脫不出上對下的師生關係。
在資訊如此泛濫的年代,傳統老師的教學模式也受到很大的挑戰,只是改變教學模式,已不足以面對學生所身處的環境,唯有徹底地讓學生回到教育、教學的「主體」,才能讓學生真正擁有「帶得走的能力」,而不致於淪為口號。
從大學醫學院開始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正好提供了「多學、少教」的環境,PBL從真實的、生活的、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出發,經由各式資源–書籍、網路、社會–讓學生進行探度地探究,藉由團體討論溝通、合作分工,提出對於議題的解決方法或計畫,最終經過反思總結和評價修正,然後公開地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PBL在全世界的各級學校–最高至研究所、最低到幼兒園–都已有非常多成功的案例,一項「好」的PBL專案,老師完全地改變了習以為常的「講台地位」,成為學生學習的「夥伴」,和學生一起找尋資源、思考可能。
「學業成就導向 VS 人類發展信念」
這源自於對於教育「信念」的認同感,我們這代父母在接受教育時,就只有「學業成就導向」而沒有其他的選擇,過去的認知是「學歷好=工作好=人生好」,而目前選擇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家庭,不少父母正是學業成就導向的「贏家」,有著不錯的學歷、因而取得事業的成就,也因此相信「學業成就導向」是理所當然的。
然而現代社會中,「學歷好=工作好=人生好」的等號已經不復存在,高學歷反而等同高失業率,而部份社會案件的加害者,也具備高學歷。在湯瑪士・阿姆斯壯的《最夯的學校》一書當中,明列出「學業成就導向」與「人類發展信念」的不同之處,而作者所提及在「學業成就導向」的樣貌,在台灣的教育現場屢見不鮮,因此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必須重新審視教育的基本信念。
可能非學校所採行的正是「人類發展信念」,重視的是學生的「全人發展」,而不再侷限於分數與成績,從時刻和學生的相處互動當中,提升學生的整體改變,這又扣回之前談的「性格、家庭、情緒、人際」四個面向。然而「先育、後教」和「多學、少教」的翻轉,至今仍然受到部份家長的質疑,最大的反彈來自於沒有量化的分數、成績和名次。
當所有的知識,只要手機連上網路就可以搜尋到;當各項學科的內容,被最新的發現和發明不斷推翻;當學歷不再等同於學力,教育,究竟要提供孩子哪些能力,才能讓孩子擁有面對未來的能力?
「自立的八把鑰匙、共好的四道鎖」
這四年和學生互動的過程中,我們歸納出「自立的八把鑰匙」和「共好的四道鎖」:
自立的八把鑰匙:
-自主:作主當責、勇於面對承擔
-自律:遵守常規、自己管理自己
-自省:審辯反思、思考行為結果
-自覺:覺察情緒、聆聽內心聲音
-自信:相信自己、展現能力熱情
-自愛:愛護身心、享受均衡生活
-自由:自我意志、追求平等共好
-自在:活在當下、言行表裡如一
共好的四道鎖:
-悅納自己:喜歡自己、欣賞自己、尊重自己、領導自己
-信任彼此:誠正信實、討論溝通、分工合作、接納不同
-貢獻生活:把握時間、貢獻團體、拓展能力、真實生活
-熱愛學習:勇於嚐試、展現好奇、專注探索、保持熱情
這十二項都不是依靠「課程」可以教給學生的,而是需要由「身教」的過程,在和學生一起生活當中,引導孩子逐步實踐。
關於可能非學校,我們想透過教育所傳遞給孩子的,不只是教材教法、不只是知識學問,而是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共創更好的群體」!這不再只是口號,而是我們的教育創新實踐!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