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一天能畫好幾張,現在是好幾天只能畫一張了😂最近唯一能做的事,只剩在家裡畫畫了🎨透過臨摹Garytu老師畫作,在家學習如何調控膚色跟水彩筆法。
/
雖然大家都說媽媽要開心,寶寶才會開心,但老實說,從一開始的前三個月第一孕期,一直到中間三個月的第二孕期,因爲身體極度不適、想家、想念台灣食物、沒來由的孕婦賀爾蒙等等,整個孕期真的很常落淚,連昨天躺在沙發上跟許先生說我好想米爸的肉絲蛋炒飯還有糖醋魚跟炸排骨都莫名落淚...常常躺在許先生身上聊天聊一聊眼角就濕了...
那些眼淚,有時候是開心、有時候是感動、有時候是幸福、有時候是害怕、有時候是痛苦、有時候很莫名...
.
在急診送醫前,畫完這三張分享在IG上,當時從三天五天吐一次,出門一定在包裡備好多個嘔吐袋,後來則是天天吐,吐到一發不可收拾完全停不下來,吐到我根本不敢也無力出門。
現在出門的前提一是我身邊有人陪,因為已經好幾次我獨自吐倒在路旁或捷運站裡快不行了;二是我當天精神要不錯,不然完全無法走路,但即便狀況不錯,一出門往往不到幾個小時我又吐了...
.
大家說的止吐法我全試過,前三個月許先生就已上網查了所有方法要我都試試,舉凡喝薑水或紅糖薑茶,但我覺得薑的味道讓我很反胃,喝了幾口立刻大吐。
或喝氣泡水加幾片檸檬,又或者蘇打餅,這兩個一開始有點效,但後來好幾次因為氣泡跟進食反而讓胃裡的東西一口氣全冒噴出來。酸梅、紫蘇、紅棗枸杞等這些東西我一看到也吐。
維生素B6也吃了,沒用。
大家說請醫生開止吐藥吧,我拿藥了,忍了許久終於忍到撐不住吞了兩顆,結果一吃下去胃就劇烈灼燒,一股強烈的反胃感很快衝上來,伴隨的副作用是無法控制的昏沈,於是我在又想吐又想睡中掙扎先去大吐一場或昏睡一場...
/
吃東西就想吐,不吃東西餓肚子也想吐,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保險起見產科醫生要我在醫院額外做一堆檢查,結果都很正常,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我會吐到這麼嚴重一直到現在都還在吐。
.
吐到崩潰、吐到厭世、吐到不只是懷疑而是根本想放棄人生...很多人說「如果過三個月還持續嘔吐甚至吐膽汁,可能是妊娠劇吐!」但我並不是,因為我的體重以正常速度增加並沒有往下掉。
很多人又說「一直吐要小心胎兒無法吸收營養而營養不良!」別擔心,即便我一天只吃兩餐還幾乎全吐光,但肚子裡的許寶寶硬是比正常週數大了一個禮拜,所有檢查顯示都健健康康。
很多人再說「哪個親戚的誰誰誰,還有那個那個明星,她們懷孕時才辛苦啊,她們當時怎樣怎樣還一路吐到生產檯上!」
又或很多人會說「我懷孕時怎麼樣,所以比起來妳有沒有覺得自己很好了?」
很多人還說:「好好享受妳現在的孕期!等孩子生出來才是崩潰跟痛苦,妳會想把他塞回去的!」
我內心的OS只有「並沒有!並不是!」我不能明白痛苦為什麼要比較?辛苦要如何比較?就像快樂也從不是為了拿來比較一樣。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每個人的觀念也不同,我們都不喜歡老生常談,逢年過節也最怕自以為是覺得自己什麼都了解直接問你「薪水多少?何時要嫁?何時生孩子?你就該這樣那樣」的長輩,那我們又如何能夠把自己認為的「我跟你說當媽媽就是這樣都一樣」強加在他人身上?
每個媽媽都有自己的痛、自己的苦、自己的憂鬱、自己的感動、自己的快樂、自己的幸福,這些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不能比較也不用比較,比較也沒有任何意義的。
媽媽們各自承受不同的壓力、不同的不適、不同的狀況,我並不會因為知道其他人比較慘所以我就感到比較快樂舒心,因為大家承受的都不一樣,每個媽媽的孕期狀況都是不同的。
.
懷孕的過程對某些人是享受,因為她們說自己在懷孕中一次孕吐也沒有,沒有不適也沒有疼痛,備受禮遇照顧,人還因此變得容光煥發超漂亮,精神體力也都在巔峰!
但不是每個人都一樣,不是都能「享受孕期」,對我而言真的每一天都面臨突發的新崩潰,除了劇吐也常缺氧無法呼吸,覺得自己快撐不下去而害怕。
.
對我而言,我比較期待孩子生出來,至少我能看到他、我能照顧他、我能有體力跟能力為他跟自己實際付出做些什麼,而不像現在除了落淚跟嘔吐其他事情我真的都做不了,也因為看不到寶寶在肚子裡是不是好好的所以每天都會緊張跟擔心,直到下一次的產檢才再次放下心中大石。
/
我們分享快樂,因為希望別人也感到快樂,我們說出自己痛苦的例子跟經驗,因為那也許可以避免別人走一遭冤枉路或幫助別人少受點苦,但怎麼樣都不會是比較。
孕媽媽需要的是溫暖的支持,單純說說話或不說話只是陪伴都很好。
.
懷孕真的會想好多,心思有各種細膩,情緒有各種起伏,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會有媽媽Groups,因為經歷跟體驗過所以才更深刻地明白跟懂得,於是大家互相扶持、互相交流、互相關心、互相交換資訊🤰🏻🤰🏻🤰🏻🤰🏻🤰🏻好謝謝好多人和我一起數著孕期,一起分享有用的寶貴資訊,一起討論找辦法,一起加油打氣,或者給我看自己寶寶們可愛的照片,真的覺得這樣的陪伴無私的很溫暖❤️。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0的網紅Giovanna Su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多倫多的酒吧外看到社區小報介紹NXNE(North By North East)北東之北音樂祭。 北東之北為加拿大多倫多獨立音樂圈內深具指標意義的大型音樂慶典。新聞斗大的標題推薦台灣的後搖滾樂團 No Party For Cao Dong(草東沒有派對英文團名),雖然離開台灣已久,但對於他們的曲...
自以為是 的長輩 在 新台灣加油廖筱君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天都藉市府防疫記者會
不斷砲打中央的柯文哲
宣布取消例行防疫記者會
調整為彈性召開
卻不忘狠酸中央「#講廢話」
柯文哲嗆:「#沒用的數字每天報有什麼意義」
回顧這段網路預約系統
搞的長輩們人仰馬翻
讓資深媒體人王瑞德暴氣
痛批柯文哲剛愎自用
自大自以為是
讓台北的防疫政策一團糟
卻還在那邊自我感覺良好
「#你愈來愈像馬英九了!」
#陪你宅在家
#宅家看FBWatch
自以為是 的長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京都迷訪談計畫終於要進行到第二篇,是嫁到京都的Esther的故事和她的京都,因為內容太多,所以全文我分上下兩次分享,想一次全部看完整圖文的朋友可以直接點留言網址觀看喔。
2021京都迷訪談計畫(2)-Esther從香港到京都的緣分。裏京都的生活與視角(上)
網路的緣分是很微妙的,Esther是一位香港人,後來因緣分嫁到了日本,住在京都,Esther在美國唸建築,論文和茶室有關(這與她之後在京都生活似乎冥冥中連在了一起),老公是已經不多的京都数奇屋大工さん,Esther現在在京都大學任教,有一個可愛的男孩。
我和Esther是因為我經營的京都粉絲團-癒旅京都而認識的,當時應該是要獨立出版一本京都散步的書而有所聯繫,後來,我和兒子剛好要回京都,那一趟的旅行,在京都碰到前所未有的大雨(2018),住在鈁屋(2020年1月準備停業),兒子每天都問我說,雨那麼大,房子會不會垮下來XD
那年回京都時,原本和Esther有聯繫,說不定可以見面,也可以讓孩子認識玩耍,那時候才知道Esther原來住在高雄的古民家(超過百年),和Esther聯繫時覺得她是個誠懇熱情的人,本來她還問要不要她開車到京都市載我們去她家玩,後來因為天氣不佳,又覺得不太好意思,所以沒有見到面。(雖然其實很想去150年的古民家玩,哈)
不過也因此後來因為臉書,常常知道對方的動態,看到Esther常常帶著自己端莊有氣質的孩子,四處在京都文化體驗與旅行的事情,而且做的事都是平常在台灣的孩子不太可能接觸的文化活動(不虧是京都的孩子,哈),像是茶道、書畫、騎馬等,去的很多店家也都很京都很厲害,很多都是自己還無法踏足的領域,Esther對孩子的教育很重視很投入,深感佩服。
這次的京都迷訪談,我邀請Esther,她也二話不說的答應,而且因為她中文非常好(後來才知道,她在香港長大時,就會讀台灣出版的幼獅文藝,真是太厲害了),所以下面這些訪談文字幾乎都是她自己打的,從Esther的訪談與回答中,收穫很多,也大開眼界,她與孩子的京都生活,感覺都是很裏京都的,如果是外國人不容易接觸的,而且她喜歡谷崎潤一郎、壽岳章子和川端康成的書,我也覺得很有共鳴。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我是香港人,現於京大教建築,來京都前,我是在美國紐約及三藩市的。畢業論文和茶室有關,也令我找到畢業後的工作,有份設計森美術館。丈夫是数奇屋大工,最近的項目位於山梨県惠林寺,但不是只限於京都或茶室。
香港雖不像台灣般曾被日本統治,,但自七、八十年代始有不少日本百貨公司林立於銅鑼灣,例如大丸, 雖然已經消失了幾十年,,那裏的小巴站仍是稱為「大丸」。以前還有不少日本餐廳, 例如水車屋以及大丸旁的食街, 回想起來就像是先斗町的縮影,木製格子裏透出來的燈光, 讓還年幼的我留下深刻印象。
2.談談您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何時在京都生活的?
大學生時用JR Pass和妹妹從北海道玩起,只記得京都好熱,,巴士站的方向又難辨別,當時是抹茶雪糕不離手,也穿了自以為是的和服在清水寺一帶逛(其實是媽媽當年在機場買的日式睡衣。) 真是鬧出了不少笑話。有好心的店家送了飾物給我,但當時我不懂日文,別人想提醒我什麼也無從說起,當年住的是東山三条的青年旅舍,雖只是YH,但也有木造的大浴場,早餐的乳酪也令我很驚艶。當年旅行主要是吃拉麵,看旅行書常去京都駅東的本家第一旭。
之後在美國留學,論文與日本茶室有關,在三藩市工作時的美國人同事是京都迷,曾於京都住過,也有本地朋友,其中一位是在三藩市的Asian Art Museum建築茶室時認識的年輕大工(後來的老公),之後我到京都旅行,難得彼此都那麼喜歡日本茶室建築,便結了婚,之後就在大學任教建築,一連串事件要多謝那位喜愛京都的美國同事,結婚時我還是不太懂日文,真是很多難處,也多得各方信任。
3.可以談談您在京都一天的生活(工作)嗎?或是和家人在京都的一天?
普通的一天真是和在任何地方差別不大,要說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京都的時刻,那是每天駕車出入時會經過仁和寺的二王門、龍安寺、金閣寺及大德寺。返家的時候會看見高雄的北山杉林(與電線),家裏也有庭園,不同於香港或三藩市, 四季的變化很明顯,會下雪,也偶有地震,還有不少野生動物。
4.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一個你和京都的故事?
結婚時,自己從未見識過日本婚禮,卻又要一邊聽一邊中英翻譯給來賓聽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有地方譯得不好還給有見識的日本長輩恥笑,那一刻還發生了地震,是在吉田神社,原本想偏僻些靜些, 卻也不幸在儀式中有人來參拜及投幣。我是想桜花盛開時結婚, 但老爺奶奶要大吉の日,結果是残桜都好過無。那天對我來說真是一期一會的世紀盛事,幸好天晴,日本的長輩,也有非常不贊成我嫁來京都這個全日本最傳統的地方,她們怕我會像雅子妃般患上抑鬱症,暫時還未有大問題。
最初學懂穿和服時,曾熱心(及膽粗粗)在香港的日本領事館及理工大學借地方交流,之後有次不知是穿了和服還是浴衣走過銅鑼灣的鬧市,引起不少騷動,尤其是外國人指着我說 "Kimono! Kimono!" 還追着影相, 好像在花見小路見到舞妓さん一樣。相反在京都, 我們黃皮膚的穿和服才沒有人理會,裏千家的金髪碧眼或是黑人同學穿和服便會引起注目。
以前,有幸參加過裏千家今日庵的新年茶會,我們外國人與一班美麗的年輕小姐同席,原來是本地名媛的菫會,人人穿着美麗的振袖,雖同席卻又不可交談,雖盛裝卻又只是曇花一現,沒有「個人」,和外國的派對很不同啊!
5.在京都,有甚麼樣的人事物,對您來說,特別深刻或是有意義的呢?
曾參加過的各式茶会及茶事,包括無隣菴、下鴨茶寮、関西Seminar House的紅葉茶会(曼殊院隔鄰)、高雄やまざき旅館的夜咄、建仁寺及北野天滿宮的月釜、梨木神社、大徳寺等等。我們也曾主辦過上賀茂神社的二葉葵展及川床茶会,京都的朋友可說是有不少身懷絕技又有創意,只是現在大家都為人父母或成了親方(師父), 很難像以前般聚在一起只為興趣,以前覺得很例牌又麻煩的義工性質的事,現在是珍貴的回憶。
6.您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為什麼呢?
最喜愛當然是春秋的桜花與紅葉時節,桜花開一新氣象,我們主要是會經過上賀茂一帶,紅葉方面, 我們會四處去。其實丹波的不知名的寺的紅葉才是驚人的美,在京都, 氣候轉變大,天熱、天冷氣温十分極端,感覺和紐約差不多。香港雖是亞熱帶天氣, 天熱與天冷是比京都低高10度,家裏又是傳統木造的古民家(約150年歴史), 媽媽來探我是覺得和睡在街上也沒有什麼分別,所以,,只能於春秋最好天氣時,才可以邀請媽媽來。
原本想像住在山裏, 孩子自自然然隨處可玩,卻原來又不是,秋天紅葉時期高雄嵐山金閣寺一帶一早便有車龍,,我們住在這裏的反而要想想有那裏可以去。難得少了外地遊客兼休校,我們便到了嵐山的竹林、賀茂川沿岸及広沢池周邊踏單車,若不是這樣極端的鎖國狀態根本不可能。
7.您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那要看歲數及和什麼人去,哲學之道一帶是較安全的選擇,可以從白沙村莊開始,河原町至祇園一帶有芸舞妓的地方也受歡迎,另外有不少外國朋友是只有一天半天卻又想認識「真正的京都文化」,我建議鶴屋吉信的菓遊茶屋至大德寺一帶。
8.您最喜愛京都那個區域呢?為什麼?
裏千家、表千家前面的那條小川通,每次去到我都會覺得「這就是我來京都的原因。」有一次我還與學生在裏千家的兜門遇見千宗室大宗匠,他還邀請了我們一衆烏合入內吃茶。可惜的是制度有變, 我也沒再學茶道。甚至老師也已榮休四散。(日本的退休年齡比較起市民的活躍度很低。)
裏千家大宗匠年輕時在夏威夷講學的照片。1951年
當時戰後不久,日本人在美國推廣日本文化是艱難的事。戰時大宗匠曾為戰鬥機機師,有好友為他而亡。他也見盡戰爭的殘酷。戰後他便用一生傳遞「一盌(いちわん)からピースフルネスを」“Peacefulness through a Bowl of Tea”的理念。他是日本的國連親善大使。
此外, 千兩ケ辺一帶。大宮庵是我當年學穿和服的地方,每年9月23日有祭典還有可能見到攝影家水野克比古先生。
9.可以推薦1~2個您最喜歡的京都地點嗎?(寺院、庭園或任何地點都可以)
四君子苑、瑠璃光院。詩仙堂與野仏庵的組合。無鄰菴。陶々舎
何必館、鶴屋吉信、細見美術館、六々堂等。都市中心的小型複合文化商業建築。現代建築中蘊含町屋的中庭設計,以及茶室的季節感。茶室的部分出自名工中村外二(丈夫的師父)。最近看到新聞記載樹木希林生前喜歡來何必館。我個人來說則是更喜歡六々堂的靈活。
京都府北宮津與伊根一帶。令我想起香港的舊地。還可以釣到石班及連子鯛。孩子在香港學過基本的帆船操控, 在宮津與伊根的海上玩得很高興。比常會轉風向的琵琶湖理想。
待續,或點下方連結看全文
自以為是 的長輩 在 Giovanna Su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在多倫多的酒吧外看到社區小報介紹NXNE(North By North East)北東之北音樂祭。
北東之北為加拿大多倫多獨立音樂圈內深具指標意義的大型音樂慶典。新聞斗大的標題推薦台灣的後搖滾樂團 No Party For Cao Dong(草東沒有派對英文團名),雖然離開台灣已久,但對於他們的曲目早就耳熟能詳。在台灣“草東”常被跟五月天做比較,如果說五月天是清新陽光的正能量代表,草東則是恰好的灰暗對比,歌詞既是頹廢又揶揄自我,發揮負能量的最大值。曾經聽朋友說,別人的正能量就是我的負能量,我雖沒有這麼極端,但理解那種整天叫別人開心起來,每天都要感恩天地的人有多討人厭,第一次聽到「爛泥」這首歌時就深得我心。終於有充滿不清新的能量釋放出來,讓我相信這世界沒有這麼多偽善的人。幸虧我們有草東沒有派對,給我們多些負面情緒的宣洩出口,有時覺得無力甚至會自我否定才是正常人。
喜歡他們那種直接不做作的直白歌詞,上一代的長輩總愛把溫良恭儉當成勸世金玉良言,擁有資源的那些老人對著沒錢沒勢的阿魯小輩用自以為是的道德傳道,叨叨絮絮的碎碎念。
草東狠狠的反擊他們的虛偽與矯情,句句唱出了廢世代的阿魯的心聲,有錢人的小孩快叫你媽媽帶你去買玩具,我們不屑你,那些東西我們一點都不屑。
如「大風吹」
哭啊 喊啊 叫你媽媽帶你去買玩具啊
快 快拿到學校炫耀吧 孩子 交點朋友吧
哎呀呀 你看你手上拿的是什麼啊
那東西我們早就不屑啦 哈哈哈
還有「爛泥」,冷冷的看待著社會的不公平,年輕單純的心變成了一攤泥。
噢多麼美麗的一顆心
怎麼會 怎麼會 變成了一灘爛泥
噢多麼單純的一首詩
怎麼會 怎麼會 都變成了諷刺
我想要說的 前人們都說過了
我想要做的 有錢人都做過了
我想要的公平都是不公們虛構的
在Yonge Dundas Squqre全場的年輕人跟著台上的草東一起合唱,跟著聲嘶力竭,每個世代都有自己的主題歌,草東雖然不是我的世代但我心有戚戚焉,面對不公平的事,你能怎樣?Fxxk Them!I don’t care! 至少可以聽聽音樂。
-----------
Let’s connect you and me.
Amazon author page: amazon.com/author/giovannasun
Instagram: @giovannasun
Twitter: https://twitter.com/GiovannaSun
Podcast: apple.co/2X3hKyy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giovannasun
Contact me at dubwoman@gmail.com
自以為是 的長輩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來跟大家聊聊,一個比較嚴肅的議題。
近年來啊,每當有重大的社會案件發生的時候,像是公眾場所的隨機殺人事件,或者是前一陣子台鐵襲警案…這些部分。
我發現有很多民眾在看完這些新聞之後,常常會有一些感嘆跟疑惑;就像是喔「怎麼會有人這麼冷血?」、或者是「怎麼會有人這麼瘋狂,做出這麼殘忍的事情?」
但我想邀請大家想一想,當我們感嘆完「瘋子越來越多」、「社會真的好亂」這樣的想法之後;這種讓大眾感覺到害怕的事情,就會自動停止、不再發生了嗎?事實證明,並不會啊!
這些可怕的事情還是重複的在發生,所以現在重點來了,我們明明知道這種不可預測的事情,還是會存在我們這個世界上,還是會有它發生的風險,難道我們就只能夠隨它去,坐以待斃嗎?
還是我們可以想一想,就算這樣的事情我們沒有辦法事先的預測,但我們還是更積極的去面對;也就是在發生這些慘案之前,起碼能夠辨識出這樣的人,事前做一些預防、保護好自己,才是讓自己好好過人生,更務實的方法。
我一直相信,其實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善良的;因此當一個人會走到某個極端,或者是會做出那些太荒謬、讓人覺得難以想像的行為,他一定有他背後形成的背景跟脈絡,和那一個人不得不的苦衷。
不過我今天不是要做任何的個案討論,我真正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這些殘忍行為的背後,那個讓人「泯滅人性」的源頭,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更簡單的說,也就是一個跟你我一樣的平凡人,到底是怎麼樣擺脫社會的常規,和基本教育的自我約束,去做出那些有害他人、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行為?
在解開這個謎底之前,我來說個歷史事件,你可能就會有感受。
我們都知道喔,在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國納粹的領袖希特勒,他是一個打著「種族主義」的旗號,對猶太人進行大規模屠殺的獨裁者。
在希特勒和種族主義的意識形態主導底下,當年的納粹政權,屠殺了至少550萬的猶太人;甚至於還有更多的身心障礙,和被他們視為劣等,或者是不受歡迎的少數族裔,都遭到納粹政權的毒手。
然而在希特勒徹底執行種族主義之前,這些猶太人和身心障礙者,本來就是住在德國的境內啊。
也就是說,在希特勒宣布進行種族淨化政策的同時,那些準備去抓人、殺人的德國軍官,和跟那些即將要被滅族的猶太人。
他們原本可能是鄰居,但是在希特勒的政令一宣布之後,這些軍官就翻臉無情的對鄰居動手。
即使這些猶太人曾經跟德國的軍官的孩子一起上學、一起成長,各自成家之後,兩家的家人還一起玩耍;但是這些德國軍官,還是可以說殺就殺,毫不留情。
那麼當你聽到這裡,你是不是很好奇,到底這些德國軍官,是怎麼樣一夕之間,變成了冷血的殺人魔,能夠對於那些從小一起長大的鄰居,痛下殺手?
事實上呢,這些人並不是人格分裂,而是希特勒的政權,對於這些有惻隱之心的人、這些軍官進行了洗腦;給他們一個殺人的理由,讓他們感覺到殺人並不是他們的責任,他們只是負責執行。
甚至於是為整個日耳曼民族的光榮來服務,讓這些軍官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確的,不需要有罪惡感;而這樣的一個思想洗腦,就叫做「道德鬆綁」。
更直白的說,任何普通的正常人,只要被「道德鬆綁」的觀念侵蝕,就會變成泯滅人性的罪犯。
那麼,回到你我的日常生活裡,到底我們要怎麼樣去辨識出,有人正在進行「道德鬆綁」的過程,讓我們可以事先遠離危險呢?
其實這並不困難,因為這個過程,通常會有四個認知上面的特徵,在我說完之後,你也可以很容易的就能夠辨識出來。
這些隱藏著「道德鬆綁」的第一步,就是「把傷害的行為,重新定義成榮譽的行為」。
打個比方來說喔,假設有一個天性單純的孩子,偏偏遇上一個情緒管控有問題的長輩,這是他的主要照顧者。
於是這種壞掉的大人,在管教小孩的時候就會跟他們說:「我會打你是在教你,要你學會看別人的臉色,將來長大之後才會得人疼啊!」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對不對?
於是呢,這個大人在合理化的過程當中,他就降低了對小朋友拳打腳踢的罪惡感,讓家暴事件不斷的上演。
這個大人把在本質上面,在身體跟精神的傷害,包裝成三個最可怕的字,叫「為你好」!
而第二步讓人道德鬆綁的階段,那就是「藉由分散或者是推卸個人的責任,用來逃避自我的譴責」。
這就像是喔,你在職場上遇到沒肩膀的主管,在你被奧客申訴的時候,不但沒有幫你伸張立場、討回公道;反而是向上級呈報,讓公司誤會你專業不足、服務不周,害你被資遣。
而且呢,還理直氣壯的跟你說:「這只是人力資源部門的決定,我只是負責通知你,有問題你去找人資部。」這樣的話你聽起來是什麼樣的感覺?
如果正在看視頻的你,就有這樣的主管,我勸你還是早一點幫自己找後路,千萬不要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喔!
然而這個現象,其實不只是主管的問題,其實這裡它顯現出,這整個團體的集體卸責、集體去逃避每個人應該要有的擔當跟責任。
接下來的第三個步驟,就是喔「合理化自己對於對方造成的傷害,忽略所有的負面後果」。
這就例如喔,在一段疏離的親子關係裡,日子過得很混亂的大人,根本不會照顧自己的下一代;更別說是好好回應孩子對於愛的需求。
於是呢,給孩子的照應,經常是放任不理、忽略孩子的情感,讓孩子從小就恐懼跟外界接觸,不懂得一些必要的人際技巧。
而大人卻還自以為是的說:「我把你生下來,我的責任就是給你吃、給你住,讓你讀書;其他的事情都要你自己要負責,等你成年之後,這就不會是我的事了。」
其實喔,傷害在本質上都是有脈絡、一環扣一環的,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也沒有人是局外人。
在成人階段的適應不良,往往可以在成長的階段裡,找到線索跟源頭,今天的加害人,通常是過去的受害者。
長期被忽略的孩子,日後往往會成為忽略自己孩子的父母,因為呢,他們會合理化的說:「啊我當初也是這樣長大的啊!」
最後一步那就是「重新建構對受害者的認知,把他們的所受當作是活該。」
這就像是一些恐怖情人,在施加暴力之後,往往會說:「我這樣子其實都是你害的,一切都是你自找的,活該!」
他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受害者,就像當年納粹把許多的社會問題,都推給猶太人是一樣的。
當我們放眼今日,你可能會發現,我們的政治人物,很多時候也用這樣的手法,那其實跟當年的納粹相比,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啊!
要是你對於我剛剛講的這些句型並不陌生,我會很建議你,早點看清楚你所處的環境,或者是你眼前的人,敬鬼神而遠之吧!
還記得希特勒是怎麼說服德國軍官的故事嗎?其實任何人都可能會因為「道德鬆綁」的過程,解除對於任何破壞行為,或者是邪惡行為的道德底限,去做出很多不可思議的事。
只要認為一切都是別人的錯,自己的暴行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說詞。
然而我相信喔,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是有良知、有責任感的。但不能否認的就是,仍然會有一部分的人,或者是某些團體,會用道德鬆綁的過程,合理化自己給他人的傷害,甚至於會鼓吹他人一起進行集體的霸凌。
面對這種狀況,你就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否則喔,就像是一個光著身體上戰場的小兵,在短兵相接的時候,大聲呼喊說:「我很善良,不要殺我。」這是有沒用的啊、而且是非常、非常荒謬的,不是嗎?
談到這裡,嘉玲老師的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它會讓你學會怎麼樣面對這些有害的關係的時候,不只是被動的承受,你更可以主動的取捨、積極的調整你和他人的距離;更進一步的知道,怎麼樣保護自己的具體作法。
然而,如果你生命當中的相遇,並沒有這麼極端的話,那麼【人際斷捨離】這一門課,也會讓你學會,怎麼樣跟人進行「建設性的衝突」,去捍衛自己的權利,不讓別人輕易的剝削、或者是勒索你,讓你的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
但無論如何,雖然我們沒有辦法控制他人跟環境,但是可以讓自己更有力量!
知道怎麼樣保護自己,永遠是我們自己每個人的責任。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對你產生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所提的【人際斷捨離】這一門課,我很期待你能夠參與並且加入。
我相信綜觀我們的人生,你難免就會遇到一些罔顧你的權利、忽略你的需求,甚至於把侵犯你當成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樣的人。
當面對這樣的人,他可能是你在工作職場上遇到的人、他更可能是你親近的家人;你該怎麼辦?
所以呢,【人際斷捨離】這一門課,並不是要讓你決絕的去切斷這些關係;而是知道怎麼樣把那些對自己有害的信念。
或者是讓自己放不下的一些需求,甚至於能夠拉出一個不管是心理還是物理的距離,讓你能夠一步一步的保護自己之餘,長出自己的力量。
我常常說:「生命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那麼當你知道怎麼樣保護自己,你才能夠把你的心力,留給那些「對的人」。
【人際斷捨離】期待你的加入,希望我們能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