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年節將近越是遇到滿多棘手的祖先問題
通常家中祀奉雙姓祖先的緣由
❶抽豬母稅,也就是妻家無男丁,須由夫家子嗣,過繼一子,傳承妻方姓氏,成年後,可以延續孝道祀奉父母雙方姓氏的祖先牌位
❷祖上同輩曾與他方達成約定,有得其部份家產或資源,交換條件必須有子嗣過繼,傳襲其姓氏及產業
最近有一個案例也是雙姓祖先問題
一代姓李;一代姓鍾
姓李的入贅到鍾家
卻沒有拜到鍾家後代子孫
以致阿公三兄弟的同輩兩個兄弟夭折
而父親是獨生子
所生的四個孩子,三個夭折
更嚴重的是
當事人夫妻幾年前找過其他老師
師父要他們把家裡拜了多年的歷代祖先請到廟裡供奉
也許是客戶當時的訴求
也許是那位師父當時的做法
一切不得而知
雖說許多佛堂寶塔裡,皆有安奉牌位之設施
環境極為幽雅,早晚也有誦經功德迴向
但 #自家祖先自家拜
當時處理後當事人也腦袋越來越不清晰
甚至開始有阿茲海默症的症狀發生
生活不順遂
#大師講
雙姓祖先當時怎麼約定,一定要照聘照走
不然恐怕會出問題
🟡如果你(妳)也常常耳鳴.耳朵癢頭暈.頭痛不好睡.有時心悸胸悶卻始終找不出原因恐怕是跟祖先有關係
【祖先諮詢🗽】
加入line@生活圈│https://lin.ee/3TBd8dueX
官方購物網站 │ http://www.pola168.com.tw/
開啟小鈴鐺🔔訂閲Youtube │ https://reurl.cc/8GRLjo
▫️ ▪️ ▪️ ▫️ ▪️ ▪️ ▫️ ▪️ ▪️ ▫️ ▪️ ▪️ ▫️ ▫️ ▪️
服務項目:陽宅風水,陰宅風水,改名,命名,取藝名,公司命名,祖先處理,改運符咒,易經卜卦算命,命理風水教學,風水開運講座,建案代言,開運商品販售...
☎️開運專線:02- 2523-8282、02-2523-2277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冬夜,小食檔強記擠滿人,糯米飯、豬骨粥、腐竹糖水、喳咋……騰騰白煙直送暖笠笠。就憑幾樣小食,強記立足灣仔68年,獲食家青睞、米芝蓮推介。「以前爸爸賣糯米飯,是為我們一家七口飽肚;今日我賣糯米飯,是為強記的招牌。」寒風中,59歲的老闆吳少峰(阿細)僅穿短Tee,利落地裝飯。他在街頭成長,十三四歲就講「...
自家祖先自家拜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冬夜,小食檔強記擠滿人,糯米飯、豬骨粥、腐竹糖水、喳咋……騰騰白煙直送暖笠笠。就憑幾樣小食,強記立足灣仔68年,獲食家青睞、米芝蓮推介。「以前爸爸賣糯米飯,是為我們一家七口飽肚;今日我賣糯米飯,是為強記的招牌。」寒風中,59歲的老闆吳少峰(阿細)僅穿短Tee,利落地裝飯。他在街頭成長,十三四歲就講「雷氣」行江湖;97年接老父棒,始見一個更大的江湖:一碗糯米飯,竟然走出灣仔,享譽十八區。自此投身飲食,他義無反顧。
強記美食位於駱克道和馬師道交界,是個樓梯底小鋪。食物放在幾架車仔上加工加熱;主打外賣,也設堂食;格局簡陋,摺枱膠凳只坐得下十四五人,不過一樣客似雲來,多是被糯米飯勾了魂。
蒸熟的糯米飯,先在熱氣騰騰的車仔上快速打鬆,混入油爆過的臘腸、膶腸、臘肉、蝦米和冬菇,撒上葱花,澆上自家調味豉油翻炒幾下,香氣瞬即飄滿街。
一碗飯紅紅綠綠端上來,很燙口!爽身不膩,香、甜、鹹、糯兼而有之,惹味十分。隨便問問客人,這個吃了40年,那個20年,都稱水準一直保持,難怪不同年代的食家如江獻珠、蔡瀾、歐陽應霽、林澄光都為它撰文。米芝蓮將小店歸入「街頭小食」一類,上月連續第四度推介;「我覺得有種滿足感,有種滿足感,起碼有人認同,這很重要的。」本來一臉嚴肅的阿細,開懷笑。
投入,經驗就出來了
強記一年四季都賣糯米飯,冬天日煮100斤米。「以前在街邊賣更多,最高紀錄在大寒賣280斤。食糯米飯暖胃的習俗,現在後生都不懂了。」阿細說。
阿細選用泰國米,透露新米和舊米有不同浸法。「熱天浸的水暖些,浸出來的米腍些;冬天水溫是冷的,浸出來的米硬些,那就看浸的時間長短。」他師承父親,但父親講得不仔細,選米浸米全憑自己摸索,「當你做一件事,你放心機去做,你會領略到很多經驗出來。」
他用本港一級臘味,蝦米和冬菇也要一級的。「用料要最靚,因為你有更好的師傅也無用,如果無好材料煮不出靚食物,不能腐朽化神奇。」從前父親的糯米飯沒冬菇,現在他一碗放一個,「擺個冬菇仔靚些,最重要是冬菇做得好吃。」阿細得意地解說。
強記賣的貴精不貴多。獨沽一味豬骨粥,用上新鮮連肉豬骨;淡菜洗完又洗去淨細沙,爆香才下煲;粥在車仔再滾時加入少量皮蛋,一碗粥特別綿。
糖水只三款:喳咋,香濃;綠豆沙,煲到起沙,下大把臭草平衡涼性;腐竹薏米糖水,順滑卻不漿口。豬皮蘿蔔炆得入味;來貨腸粉也特別加工煎出一層薄脆。這些烹煮講究分量和時間掌握,全是磨人的工夫。每日阿細六時多起身,煲糖水煮糯米飯三個小時左右,接着開鋪,中間瞌一陣,收鋪已經午夜。阿細坦言年紀大了,愈感辛苦,人做到愈來愈瘦。自己朝朝掌廚免不了,近年樓面就和三弟兩家人輪流做。
牛雜強,闖出名堂
早在父親年代,強記已是灣仔有名的街邊車仔檔。話說父親吳志強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從廣東寶安走難來港,做過電車車長、在羅素街開過大牌檔,因為爛賭輸光,1951年開始在鵝頸橋側賣牛雜和牛雜粥,街坊叫他「牛雜強」。1970年,益新飯店的大廚教他煮糯米飯,同時來自澳門的紅顏知己教他賣喳咋;從此,強記多了糯米飯和糖水。
「我十歲時已經坐在馬路欄杆『睇鬼』。哎呀!走鬼呀!跟着推入後巷。」半世紀前的慌亂,阿細歷歷在目。六七歲他就跟父親開檔,「他賣牛雜時,放下我們幾兄弟,我們是街童,找些紙皮盒已經玩一餐。」一家七口上柴灣公屋前,就住在鵝頸橋側的天棚木屋,「漏水就拿盆來接;我們真是捱過,豬油撈飯捱過,腐乳送飯又捱過。」
父母很早分開了,阿細在街頭長大,十三四歲就進入江湖。「那時灣仔有很多江湖人士,感染到甚麼都講『雷氣』。」阿細憶述輕狂歲月自己「想事不深入,想做就去做」。那時義氣先行,諢號「糖水細」的他,常常為朋友打架群毆。父親為口奔馳,有時勸他幫手看檔,「唔好咁百厭!」
阿細強調,那個階段過去了。「人大了,我已結婚,有兩個兒子,我也要為他們着想。」97年,他建議父親入鋪,「那時街邊檔已經式微,我們被市政拉了很多次,不斷罰錢、充公搵食架生。」就在長期擺賣的馬師道上租了現址小鋪位,同年他正式接手強記,帶着三弟少明做到今天。
「覺得很自豪,因為我爸爸很出名,那種自豪感跟在江湖的自豪感是兩回事。當我站在檔口,我知道客人來自四方八面,有的光顧了很久,我知道我需要放心機下去了。」
執着的基因
阿細第一碗糯米飯是父親煮的,味道早忘了,但父親的堅持深烙腦海:「八號風球或者傷了腿,他也堅持開工。六六、六七年暴動,沒巴士沒電車,周街『菠蘿』他也堅持搭貨車尾,由柴灣來到灣仔。」他發現父親煮得出色,不少人慕名而至。他「不想影衰爸爸」,着實有壓力。幸好他有爸爸的「執着」基因,若然失手食物煮不好,他整天都不開心。「有時回家望望大腿,為何紅了?因為糯米飯不熱不好吃,爐不熱就打不開糯米飯。」寒天企檔,站近火爐一晚,腿也炙紅了。
阿細回憶,入鋪初時自己很火爆。「我當這裏是武館,請了夥計,枱椅抹得不乾淨,我即刻反枱。」今天,24歲的大兒子Elvis有意接手家業,放工放假主動來跟他學師,第一樣就是學抹枱,「做飲食業一定要乾淨企理。」Elvis很認同。阿細指兒子降龍十八掌,一式也未得。12歲開始就來店幫手的Elvis道來實情:「我只能從旁看他煮飯。他對出品很執着很嚴格,最多讓我打飯——打鬆糯米飯。」
時間 親情
今天,強記的食客版圖由父親的香港十八區,拓闊至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遊客常常十盒八盒的外賣糯米飯。只是,近幾年米芝蓮的加持,父親已經看不到。
夜風吹來,店前樹搖、影動。阿細憶述:「我好記得爸爸走前一個月,我去拜阿嫲和祖先。爸爸搭着我膊頭。他說:『少峰,你如果不是選擇江湖那條路,你會很成功。』」父親一直無病無痛,2011年中風遽然離世。
日復日蒸煮煲,是漫長的修煉,火爆的阿細變得沉着內斂。「在江湖上有得有失:得的就是多了很多朋友兄弟;失是失去了時間,其實我應該放時間在爸爸的生意上。」往事並不如煙,父親一直在心頭。
「多少位呀?裏面有位坐的!」每次經過強記,都聽到老闆娘賣力揚聲,炒麵煎腸粉收錢如三頭六臂。阿細有時累了,走到馬路邊點煙提提神,但雙眼一直留駐小店,「我甚麼運氣也沒有,最好是娶了一個最好的老婆。」當年因為妻兒,他才決意轉投飲食江湖。
「以前很懶惰,常不開鋪。」兄弟其中一個想休息,就齊齊放假。客人經常摸門釘,又愛又恨。「現在大家有共識,都想留些東西給下一代,也不想爸爸辛苦留下的名字,或者這麼好的食物失傳了。」一年前,阿細榮升爺爺,對血脈親情、店號傳承更加在意。
在廚房,手只一對。當年阿細放棄了父親起家卻工夫繁瑣的牛雜,只是20年來不時有老街坊問他何時再賣。「以前牛雜很便宜,幾毫子一斤;現在一副賣千多元,來貨貴,賣不起錢……將來有機會,我會開一間正式的店鋪賣牛雜,讓街坊緬懷一下。」二十多個寒暑,阿細守着強記,將老父的美食發揚光大,但心裏,像一幅砌圖,尚欠一塊。
撰文:韓潔瑤
攝影:關永浩、梁偉德、陳秉謙
強記美食
地址:灣仔駱克道382號莊士企業大廈地下
電話:2572 5207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12:00nn-1:00am
http://bit.ly/2QJwQ7D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自家祖先自家拜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La Petite Maison的背景,其實相當複雜,本店是法國南部尼斯一間開業於1988年的餐廳,只用當地出產的雅枝竹、檸檬、橄欖油及海鮮來做菜式,因環境好、字號老,連法國總統都上門光顧。後來餐廳擴展至倫敦、杜拜等地,最新一站,就在香港中環。
因老闆Nicole Rubi是有意大利祖先的法國人,所以這店菜式集意法兩地的地中海神韻,既有法國的焗蝸牛、功封鴨腿,亦有意大利風味的橄欖油浸帶子。不論是聽還是看,菜式跟城中大部分法意小店差不多,似乎沒甚麼特別。
一放進口,便能嘗得出這店菜式的分別,最大特色是輕巧,大部分菜式都以橄欖油為基底,而不是傳統法國菜的忌廉牛油。香料味道亦相當突出,招牌菜焗蝸牛做得鮮香,功封鴨腿甜香油潤,醃油甘魚帶着清爽開胃的感覺。
味道特別,全因餐廳從第一間店開始,已是自家製作醃檸檬、麵包等所有配料,甚至連不起眼的蒜頭油,亦是自家浸煮而成,以此組合而成的菜式,不敢說世界第一,但肯定是只此一家的味道。
環境,是逼狹了點(反而廚房大得出奇,還有落地玻璃窗),菜式,乍看亦平凡,但能一嘗總統級名店,味道亦有個性,上門總不會失望。
編輯﹕楊志強
攝影﹕陳永威
La Petite Maison
地址:中環史丹利街52號H Queen’s 1樓1號鋪
電話:2887 1113
營業時間:12nn-2:15pm,6pm-10:30pm
註:截稿時仍未定價
詳情: http://bit.ly/2NDowrz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自家祖先自家拜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苗王城,國家AAAA級景區,是西南地區苗族留存至今唯一一座保存得較好的集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建築為一體的古苗寨。它占地面積4平方公里,依據山形水勢,前後築有六個古兵寨。古寨內有11 條巷道,巷道內有 11 道寨門,巷道以石牆作為屏障並跟各家的院牆連成一體, 而且有專門迷惑敵人的“直角巷道”及"歪門斜道",可以引誘敵人進入死胡同而殲滅。形成了有效的軍事防禦系統。古寨外牆高 3 米 ,寬 80 釐米 ,士兵可在城牆上來回巡邏。寨內的吊腳樓為典型苗家特色,歪門邪道是古寨獨樹一幟的建築風格。通過幾十代苗王的經營,苗王城在明朝時期就有一定規模。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正大鄉苗王城,建於明洪武初年,最早是答意苗民長官司駐地。宣德至嘉靖年間經苗王石各野、龍達哥、吳不爾、龍西波、吳黑苗等長期經營逐步成為臘爾山區南長城週邊的“王者之城”。苗王城地處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正大鄉境內,距銅仁機場10公里;距銅仁火車站25公里,距主景區鳳凰古城39公里。王城占地面積約4平方公里,分為東城和西城。原有城牆2000餘米,頂寬四尺,底寬六尺,高九尺。有4個城門,城內有11條巷道,巷道內有11道寨門。鱗次櫛比的吊腳樓、“歪門邪道”的建築風格等等,不僅具有一定的戰爭防禦能力,而且體現了較高的建築水準。是湘、黔、渝邊界上至今保存較好的集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建築為一體的苗疆古城,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吳黑苗的祖居至今還保存有兩件極為珍貴的苗族歷史文物,一件是「旗張」,另一件是懸掛在上面的這根「椎牛柱」。先說旗張。旗張原意是指對準冤家、仇人使用的旗,後為苗王指揮戰鬥專用旗。苗王城有一張保存完好「旗張」,傳說是當年吳黑苗親手製作的。旗張是用紅、青、藍三種顏色棉布製成的長方小旗,其貌不揚,卻是苗族社會組織中神聖無比的令旗。它一般由苗王或德高望重、武技高超的寨長或是領有若干村寨的首領保管,普通人甚至無緣一見。旗張平時密封深藏,使非保管之人不易找到,一般小事也不動用,要遭到外敵侵犯偷襲、苗疆苗寨發生大規模戰鬥時才能取出。在苗區,只要「旗張」揮舞招展,寨內便會鑼鼓喧天,號角長鳴。此時凡所轄村村寨寨,只要是有戰鬥力的苗族男性青年、壯年,都必須緊緊跟隨旗張全力投入戰鬥。旗張指向何處,苗人便沖往何處,就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椎牛,苗語叫「農涅」,就是吃牛的意思。它是苗族祭祀活動中最盛大、最隆重和最高禮節的一項祭祀儀式。古時候,苗家人患重病或天災厄運時,一般認為是有鬼作祟,就要用水牛來祭宮廷神(宮廷神,意譯),請神靈護佑。祭祀時在自家院壩將這根柱子樹立起來,然後綁住一頭水牛,舅家漢子手握梭鏢在指定部位迅猛地將牛殺死。全部過程有一百多節法事科儀,如敲棒棒豬、祭雷神、敬穀神等,極為隆重。我們看這根貌不驚人的椎牛柱。它製作工藝不太講究,但用料很講究,必須用楓木做成。楓木,苗語叫「篤米」,即母親樹的意思。苗族崇拜楓樹,都說最早的祖先是楓樹媽媽生下12隻蝴蝶,然後從蝴蝶蛋中孵化出來的,「娘親舅大」這個母系氏族的遺風至今還在苗族生活當中盛行。牛肉由廚官刀手主刀分肉共用,數百鄉民便擂鼓鬥歌,通宵達旦慶賀。以前這樣的活動要舉行四天三夜,到了近代,已沒有人能出錢支持這麼大的儀式了。這根柱子上面有密密麻麻的刻痕,那可不是裝飾,而是代表著椎牛的數量。每椎牛一次,就往上面刻花紋一圈。看到這根椎牛柱,可以想像它經歷過多少次盛大的苗族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