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透過PTT自我揭露與陳男交手證據,呼籲其他受害者一起站出來 😢
👉 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
「自我揭露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鏡週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懶貓太太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Re: [請益] 不喜歡自我揭露- 看板CATC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Re: [請益] 如何增進自我- 看板CATCH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Re: [請益] 不喜歡自我揭露- 看板CATCH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請益] 該怎麼誘導教會男性分享自己的故事?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偶然在PTT... - 矽谷輕鬆談Just Kidding Tech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偶然在PTT... - 矽谷輕鬆談Just Kidding Tech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推薦] 從錯誤到創新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啾啾鞋】美國超強駭客犧牲自我揭露政府的監控計畫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重組PTT、Facebook 與Dcard 的平臺運作與公共討論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重組PTT、Facebook 與Dcard 的平臺運作與公共討論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重組PTT、Facebook 與Dcard 的平臺運作與公共討論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電影《小美人魚》真人版評價出爐!爛番茄95%好評PTT網友揪 ...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英文雜誌推薦dcard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英文雜誌推薦dcard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英文雜誌推薦dcard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PTT | [問卷]美妝品牌熟悉度與自我揭露程度前測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2020輿論戰】PTT和臉書已落伍網軍最新戰場: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2020輿論戰】PTT和臉書已落伍網軍最新戰場: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新聞] 不買帳台大8教授聯合聲明:校長遴選無效ptt888 PTT批踢 ...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NCC《數位中介服務法》爭議多:PTT非商業平台卻被要求納管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PTT有沒有網軍(作者:周布雅) - 常識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鴻海攜泰石油巨擘PTT攻電動車估2024年首季量產 - 中央社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面試教授反應ptt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2022年08月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面試教授反應ptt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2022年08月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PTT防疫護國文滿一年羅一鈞感謝鄉民即時揭露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女人容易被傷害,男人容易被忽略(轉ptt) - jerryppt的部落格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Re: [請益] 對話截圖健診- 看板CATCH | PTT兩性男女區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Links about PTT BBS - Collections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Boy-Girl - Re: [討論] 怎麼跟台灣人進行有深度的談話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任何人都無權幫別人出櫃!」PTT網友被主管逼迫公開雙性人 ...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公職ptt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求助不讀不回的下步? 看板Boy Girl PTT網頁版- 已讀不回ptt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揭露ptt 在 人渣文本的36個幸福突圍指南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自我揭露ptt 在 懶貓太太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懶太太]
我們當父母都應該去聽蝴蝶朵朵的課!(一)
《不再沉默》作者,《蝴蝶朵朵》繪本繪者
陳潔晧的故事
#兒童性侵害 #蝴蝶朵朵
昨天看到隋棠講朵朵卻發現小孩遭到性侵的新聞。大家會不會很驚訝那個數字?
感謝她身為名人,卻願意去偏鄉講蝴蝶朵朵,進而引起媒體的注意!
讓這些小朋友可以有機會講出來,早點修復自己的心情。
是的,這樣的事情一點都不誇大,的確現在一直再發生!
2018年,平均每天發生14.5起0-18歲兒童性侵案件。
(資料來源衛福部保護服務司)
最容易發生兒童性侵案件的就是熟人造成!
男生女生都有可能發生(1:4左右),我們沒有發生是我們很幸運!
上完課真是太有感觸,認為每個爸媽都應該去聽這些課程。
一起上董老師課的,住新北的媽媽,馬上就報名朵朵課程,她也很震撼,大力推薦,以下是我簡短地跟大家分享。
第一堂課的講師,是朵朵的繪本作者,陳潔晧跟徐思寧這一對夫妻。
潔晧很勇敢,他能把他之前三歲至五歲在奶媽家被她家的四位家人性侵害的過程講出來。我都好想哭。
那麼小的小朋友,卻要忍受這些事情。
邊聽邊搜尋之前PTT鄉民的討論,有些人質疑三到五歲的事情,怎麼可以記那麼清楚,甚至有人說催眠也可以讓你以為你自己被性侵過事實上,他埋藏多年的深層回憶是到他34歲,才突然想起的。他太太一直在陪著他回溯跟修復。
徐思寧補充說到,澳洲研究,童年性侵害者平均要24年後才會第一次說出來。敘述創傷的身心困難,有時會記憶閃回,或是解離,恐慌,創傷促發,所以這需要花時間才能把這件創傷完整說出。(這真是回應鄉民的質疑)
潔晧分享後,他本以為這是少數人才會發生的,但卻發現是普遍的現象,得到很多人的回饋,甚至自己的朋友也有類似的經驗。於是他把他的故事寫成書”不再沉默”來提醒社會大眾(我也預約書了,準備要再看)
你會以為他家裡狀況一定很複雜,不會,他家經濟狀況不錯,奶媽家也是老家那的鄰居,他家人至今還是無法承認兒子遭受性侵害的事實。
即使侵害的類型不一樣,也會為兒童構成嚴重的創傷。即使沒有身體接觸,也有可構成兒童性虐待。即使取得兒童同意,也是兒童性虐待。
潔晧的童年生活是害怕上學,沒有安全感,破碎的自我形象,情緒壓抑,失憶。甚至有壓力反應中的惡性壓力反應。(當孩子面對強烈,頻繁成長期的負面經驗,又沒有大人支持時,孩子身體長期開啟惡性壓力反應,會阻礙大腦和其他器官系統發育)(引自深井效應一書)
之後也應幸佳慧老師的邀請,畫了這本蝴蝶朵朵。在她過世後,仍持續宣導重視預防兒童性侵害,很佩服他們,願意在全台各地,自我揭露這段故事。(文長,待續)
自我揭露ptt 在 Re: [請益] 如何增進自我- 看板CATCH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舉個實例來說吧,先前有一個學生就問我說:「我自認算是很擅長自我揭露的人,但每次我分享生活以後,對方似乎都不太想接話,這樣我該怎麼辦呢? ... <看更多>
自我揭露ptt 在 Re: [請益] 不喜歡自我揭露- 看板CATCH - Mo PTT 鄉公所 的推薦與評價
a message for inner game https://amessageforinnergame.wordpress.com/ mail me [email protected] 安安我… ... <看更多>
自我揭露ptt 在 Re: [請益] 不喜歡自我揭露- 看板CATC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a message for inner game
https://amessageforinnergame.wordpress.com/
mail me
[email protected]
安安
我是一則訊息
這是一個很深的主題
也很重要
我也是這樣的人
有兩個詞可以聊聊
第一 Ego involved
擔心自己「不夠好」
在意別人的眼光
害怕揭露自我之後
被別人發現自己很無聊 被抓到匱乏的那面
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都有一個對於「自我」完美形象的想像
這個形象稱之為Ego
虛假的自我 如玻璃般易碎
所以我們比喻ego是玻璃心
而真實的自信則是鑽石
它經過淬煉和無數的壓力 而達到堅硬不摧的程度
所有動物中
大概只有人類有ego的問題
這很有趣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就會提到第二個方向
第二 社會制約
多數人ego的來源 來自社會制約
社會淺移默化帶給我們的價值觀
透過父母、學校、工作、社會、大眾傳媒(包含Ptt )所傳達的訊息和價值觀會深植在潛
意?
常見的是什麼?
媒體廣告最常告訴我們的是
外表/外型打扮/財富
白/瘦/白 的女人才值得擁有美麗的人生
穿上Levi's 的褲子就可以讓你把到正妹
跑車名錶代表成功的人生
那麼平凡的人就真的毫無價值了嗎?
你怎麼定義你自己的人生 vs 社會制約
這會是一個很深的人生議題 會貫穿在你的一生之中
媒體通常透過三種手法來刺激銷售
ㄧ是 有趣的情緒
二是 恐懼的情趣
三是 從眾盲從
從眾 其實就是社會制約
當你的價值是由他人(社會)來決定的時候
可怕的事情就來了
如果你想要活出自己的人生
Ego 和 社會制約 是最主要的障礙
※ 引述《Mercury0625 (水星)》之銘言:
: 這問題好像跟著我滿久了
: 不過我也不知道這到底該歸類為「個性」還是「缺點」
這是天性
: 從小大概是家庭或成長過程點點滴滴的影響
: 導致我變成不太喜歡自我揭露的人(同時個性也是偏向慢熟、被動這種)
我以前也這樣以為
當然原生家庭會有影響
但這不該成為藉口
每個人都有改變的能力
都該為自已的人生負責
: 活到現在快24歲吧,從來沒有一個人可以當作吐露心事的對象
: 一直都不太喜歡「主動」談自己的事
: 小時候就是那種自己感冒發燒生病不舒服都還是不講
: 一定要到家人看出來我不對勁問我才要說
: 同儕朋友間也是,基本上都是滿表面上的交流
: 關於比較深層的方面,例如感覺或是價值觀等等,就會刻意隱藏
: 這種個性到目前為止,對我來說算有好有壞拉
: 好處是比較不容易捲入一些狗屁倒灶的事情
: 但對於不管職場上人記得擴展、私底下交新朋友
: 或是最重要的 ─ 交女朋友
: 這種個性真的是一種阻礙
: 畢竟自我揭露真的是拉近雙方距離最直接的方式
80/20
這世界上80的人都只是依循社會制約過日子
戴著社交面具 把真實的自我藏起來
希望不要被討厭
這是安全的事
畢竟 安全的生存下去 是植入基因裏頭的
: 謎男方法裡面一堆招式都是建立在自我揭露下的,甚至不管他揭露的是事實還是瞎掰
當你真的 練習之後
你會發現慣例是bull shit
真正有吸引力的是那個"我不在意別人怎麼看我 因為我為我自己而活"的心態
而不是優化的慣例與談資
: 目前出社會後接觸越來越多人,情況是有比較改善一點點
你必須行動
從做中學
社交直覺和經驗不是靠思考得來的
他只能透過真實的社交學習
: 我並不排斥別人關心我的私事,被動揭露自我還算OK
: 但就是做不太到主動揭露,心中就是會覺得哪裡怪怪的
做不習慣的事情一開始都很怪
: 有種不踏實的感覺(可能是安全感不太夠?)
: 就是不喜歡主動說我自己的事/想法/感覺,非要人家問才要答
: (當然生活上的瑣事沒這種困擾拉,諸如上班遇到什麼鳥事、看了什麼電影...之類的
)
: 這種個性要怎麼改善阿
: 求解
這是我和阿灰之前刻意透過街搭去練習的分享
https://www.ptt.cc/bbs/CATCH/M.1430227818.A.65D.html
這是最極端的方法
當然 不用這麼hard core也行
從拓展生活圈 強迫自己去社交開始
有兩點建議
1給予價值
主動去認識人 關心人 主動開啟話題
你可以聊你的心情 聊你的想法 聊你的回憶 你的熱情
2真實
不需要假裝美化什麼很屌的故事慣例
光只是當一個真實的人 就是一種價值!
3娛樂自我
不管做什麼或說什麼
都以自己開心為出發點
專注在自己的情緒上
想像都是很可怕的
但當你行動之後 那些恐懼都會消失
加油
Peac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208.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TCH/M.1460792404.A.744.html
但當我們願意主動將自己攤開
我們會學到面對自我的傷口並療傷
隨著了解自我的過程 地雷也會越來越少
當我們願意主動去用真實的面貌去交流
沒有人是可笑的
※ 編輯: AMESSAGE (180.176.79.106), 04/16/2016 22:36:19
用情緒去判斷 關注情緒是最實在的
重點不在於適用性
而是出發點
從匱乏出發 你技巧再怎麼進化都是匱乏
※ 編輯: AMESSAGE (180.176.79.106), 04/17/2016 10:32:4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