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號專欄||
事隔兩年,教育局又提出諮詢,計劃改革文憑試中文科課程。「朝令夕改」四字沒有誇張,繼卷一新增範文之後,這次動刀改革的是卷四說話。所謂「革」,總應該帶有更好的意味,將壞的變成好,將好的變得更好。但這次諮詢內容,竟然是將卷四改為校本評核,初看新聞之際,驚訝莫名。細看內文,竟然還提到其中考慮:卷四考期橫跨兩星期,連同老師、場地、錄影等成本,「耗費甚大」。主持公開試的機關用「成本」作為是否刪去分卷的考慮因素,說得上聞所未聞。按這樣的推論,去掉沒有太多人報讀的科目不是更合乎經濟效益嗎?視藝科、文學科等選修反正長年無人問津,省了出卷、課程規劃、考試安排等一大堆行政費用,是否就令人稱心滿意?至於,本著減去學校老師課時重擔的出發點,到後來還是回歸到內部校本評核是否矛盾一點,值得另寫一文詳加討論。我最為關心的是,是有不少聲音強調說話卷「不接地氣」,討論內容與將來的工作無關這點。
.
有這種想法,大抵忽略了說話卷考的不僅是內容,還有表達能力。即使「題目」再不貼近社會(諸如問考生十二生肖之外再添一個動物會是什麼之類),但表達能力是無從割裂的存在。從討論的語調、措辭,從應對、反駁,到組織自己的話語,按自己的思路逐字吐出,本身就是現今社會不同工種需求的能力。即使是閉門作業的作家,也需要與出版社表達自己作品的意念、設計吧?即使是終日埋首電腦的設計師,也需要與客人交流意見、想法吧?表達能力,是群居社會的基本生存條件。作為前線老師,每年看過不少學生的說話影片,上佳者先就題目表達立場,然後界定題目關鍵,或從定義眼切入,或先闡明準則依據,不一而足,然後附以例子作佐證,末尾更會解釋例子與立場的關係以扣連兩者。更優者層層遞進以引導聽眾,稱得上條分縷析、綱舉目張。這樣的學生,不正是將來社會的棟樑之才嗎?
.
至於內容上的「不接地氣」,考評說話題目可粗分為生活、文化問題。問及社會問題的為數不少,例如如何提升政府領袖民望(附以選項),如果培養中學生對國家的感情(附以選項)一類,本來就是與社會接合的「經世致用」。而另一類的文化象徵題目,諸如上文所說的「十二生肖」,考核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從而端視其闡述能力。除非我們抹殺認識中國文化的可能,否則「不接地氣」,本來就是傳統文科的一大弊病。今天我們讀中國文學、歷史,學生問如何「接地氣」,我相信文學老師多會曉以大義,說文學是心靈的所歸,即使世途未如理想,但現實的勢利考量之外,文學世界還能以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輕輕帶過。我不是數理科的老師,但說到「連接社會」,加減乘除以上的數學算式,一般平民百姓又是否能夠在離開校園後得以應用呢?我並不試圖否定不同學科的價值,我反對的是否定說話卷者以「內容不貼合社會/將來工作」的所謂理據。因為循此思路,文言文等都皆是陳舊而必須摒棄之物,規劃課程者尚且自相矛盾,則學生厭棄此卷不是理所當然嗎?更不用說卷四的設置,從來不在於壓倒對方,取得優勢。此卷名為「口語溝通」,溝通即雙方交流之意,而不是一味自說自話。學習如何與人交換意見,從中進一步思索,甚至檢討、反省自身觀點,明是將來社會工作的縮影,是不同職業崗位的重要一環。從「內容」到「表達」觀之,以不接地氣作反對,是站不住腳的說法。
.
討論沒有結果。但討論的過程,就是一場活生生的口語溝通。我以不擅長的普通話表達觀點,偶見口吃,但無礙表達想法。即或高談闊論、雄辯滔滔,也不見得就是有效發言。至於即時回應更見大家思路是否清晰,角度是否有理,會後一眾學者圍談交換手上文獻資料,從台上到台下,學術世界除了埋首寫論文之外,一樣注重「溝通」。我慶幸曾經考過說話科,從小的培養訓練給過我無數次「預演」,不卑不亢地據理立論,就是說話科最大的價值。
——〈說話卷的「不接地氣」〉
文 / 林溢欣 @yylamjayden
.
完整文章載於雜誌七月號中。
.
七月號已上架,即日起可在7-11便利店和各大書報攤購買。
.
#yylam #說話卷 #藝文青7月號 #藝文青 #asartisticasyou
自相矛盾文言文 在 作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早前那場文言與白話分高下的罵戰,我很詫異竟然沒有人代表語言學發聲,他們都在比併理據,兩派俱像先秦時代名家和縱橫家所為。理性主義提倡真理會愈辯愈明,「據理力爭」淪為現代人的唯一辯證方式,但這種思維到底使人近道還是背道呢?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聖人行不言之教」、「名可名非常名」、「四時不言、萬物生焉」……老莊思想其中一個最厲害的地方是對語言的批判,早在二千年前其卓見已超越了近代的語言學和哲學家。諷刺的是,相傳老子李聃本來並無計劃著書立說,而是在一次通關的時候受到守城將軍刁難,才一晚寫下《道德經》好讓自己脫身,所以亦有一說指《道德經》其實是一部兵書。老莊說道有不可言說的特性,卻用語言把道說明出來,這不就是自相矛盾嗎?
不可言說,老莊質疑的是「言」的局限,主張文不可成全載道,人只能知道而不能言道。一旦言道,你就會尋找更準確的語意,語意愈單一,道的歧義之妙便會隨着說明而消亡了。比方說德文是最準確的語言,看似有利哲學辯證,卻因為雙關和歧義太少,所以最不幽默。又例如白話看似比文言更能達意,但你想想「形」這個字,你知道這個字的意思卻說不出來,你可以加上配詞使意思更為具體,說「形狀」、「形態」、「形相」,但每衍生一個字詞,我們就離「形」的本義愈遠了。文言用最少的字詞蘊藏最多的意思,聽憑人的悟道,所以它是鮮活的;相對地白話的字詞愈多,它所能表達的意思就愈空洞,就像這篇文章,我講來講去也未完全把心中的道轉讓給你。
不過,老莊並不否定語言的價值,他們只是反對辯明,反對把道說死了。莊子寫《知北遊》正是開講「道可道非常道」的問題,知北遊,即指「知」這個人物往北方遊歷,文言文三個字搞掂。知先後遇上無為謂、狂屈和黃帝,問他們甚麼是道。無為謂三問不答,狂屈就說我想告訴你但說不出,只有黃帝答他:「無思無慮始知道,無處無服始安道,無從無道始得道。」
知就疑惑:「我們講得出即是我們知道,難道他們不知道嗎?」
黃帝就開始解釋,無為謂方是真道,狂屈是近道,他和知則比不上;黃帝用了很大篇幅講解「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矛盾,其實莊子想轉達一種與道相忘的至高境界,而我們愈言道就離臻境愈遠。然而,莊子沒有否定黃帝,故事的結尾講到狂屈聽到黃帝這番講解後,稱讚他是「知言」,繞了這麼大圈,莊子其實在讚自己能寫得出道的妙旨,「知言」便是一切文哲最貼近道的狀態。雖然「知言」離真道尚有距離,但思想家的目標就是把語言推向近道的極致,在寫作的歷程裡,同時要通曉語言自身的有限,當心自己寫活了還是寫死了道。
羅蘭巴特也很關心語言失去鮮活的問題,跟老莊暗合:「描述極盡所能描繪出物體之死亡狀態,佯裝其確立其意,並欲使之復活。「使復活」的意思就是「看着死亡」。形容詞是幻想的工具,不管它說甚麼,愈描愈死,形容就像辦一場喪儀。」
作者
==========
小說《地球另一端》序言書室有售。《捉姦》亦快將出版,邀請你與朋友分享這部作品,希望此書能開你眼界,讓你重新認識現代小說這門被遺忘的藝術。
#作者 #出一點 #小說 #香港 #出版 #捉姦
自相矛盾文言文 在 洪孟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高中選文棄「台灣通史」,還好意思稱本土教材?
教育部課審大會續審國文推薦選文,結果最為代表台灣題材的「台灣通史序」竟被否決,一本近代最為完整記載台灣過往史料的文字記載通史,不是更應該讓後代學子們閱讀?一昧強調選才要本土,又疾呼去文言文,結果棄台灣通史於不顧,課審委員心目中的本土,真的是台灣嗎?
即便台灣通史序有出現「開山撫番」的字眼,讓部分人士認為有歧視原住民之意。但這更能代表現在社會的進步及相互重視,而這也是當時的漢文化的角度,了解通史更能讓高中生了解台灣發展。如同兩百多年前美國種族、性別歧視嚴重,甚至黑人仍當奴隸時代,但卻不曾看到美國人因怕讓人誤會歧視而不去正視開國歷史。如今我國課審委員去小題大作、更是捨本逐末。
「台灣通史序」未被入選的原罪之一,可能是因作者是連橫,為連戰祖父、連勝文曾祖父,所以在某些政治意識形態人眼中就是個眼中釘,換句話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呢?但把第一部以台灣為主角個體來處理的史學著作之序拿掉,而換上鹿港乘桴記,由小要來見大,這不就像看蔣幹傳就以為了解三國?看蜘蛛精故事就以為看完西遊?如此粗糙處理還敢奢言多元。
課審會先是爆出文言文比例爭議、現又捨棄台灣通史序不用,斧鑿斑斑地說沒有想偷渡意識形態誰能相信。而既然是要加強本土意識,把台灣通史拿掉卻是自相矛盾。高中學子不該是教育部的白老鼠,而想把政治勢力黑手伸入學生思想,這才是最不應該的事。
獨家/高中15篇推薦選文出爐 「台灣通史序」槓龜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2785203?f=fcm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