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bian Fom
范俊奇《鏤空與浮雕》
推薦序
〈雲想衣裳花想容——從 Fabian Fom 到范俊奇〉
●Fabian Fom
我不太看臉書,偶然看,大概不會錯過兩個人的貼文,一個是 Fabian Fom ,一個是夏曼.藍波安。
夏曼.藍波安是目前華文寫作的作家裡我極感興趣的一位。他是蘭嶼達悟族,他使用不是母語的華文寫作。他的臉書記錄一個小小島嶼和海洋的生態,常常可以讓我反省自己族群的文化,以及對待其他族群的偏見。
藍波安的華文「很奇特」,要用一個非母語的文字書寫他的生活,他會用自己的思維方式組織和串連漢字。
藍波安的漢字詞彙和造句有時讓我覺得是錯誤的,或是不通順的。但是,正是那些「錯誤」和「不通順」傳達了我陌生的達悟族的文化、信仰和生活態度。
讀藍波安的文字讓我不斷修正自己,包括我習以為常的漢字漢語。藍波安我讀了有二十年吧,也見過面,去過蘭嶼,是我尊敬的朋友。
Fabian Fom 是誰?我沒見過面,不知道他一絲一毫背景,他短短的臉書裡有又像詩句又像夢囈的句子,然後底下都加注一句「我不是張小嫻」。
為什麼「不是張小嫻」?
我對「Fom」這個拼音也猜測過,「馮」、「封」、「彭」,我承認對漢字拼音沒有辦法記憶,漢字拼音,不管用任何輸入法,都不等於漢字。
這個 Fabian Fom 讓我折騰了一段時間。
他的華文顯然有底子,他會講杜詩裡「陰陽割昏曉」那個「割」字,大為讚賞,顯然愛華文,愛漢字,愛現代詩。
所以他和藍波安不同。藍波安在用漢字對抗大漢族文化的霸勢。 Fabian Fom 應該在大漢族文化之中,卻又常常彷彿想要顚覆一下漢字的用法。
追蹤了「我不是張小嫻」一陣子, Fabian Fom 貼出了他在馬來西亞華文報紙的專欄文字「鏤空與浮雕」,寫張國榮,寫芙烈達.卡蘿,寫大衛.鮑伊,寫基努.李維,寫顧城,寫山本耀司,寫李安,寫許多我愛看的人物。上窮碧落下黃泉,許多活過死去的生命,被重新「鏤空」或「浮雕」,是演員,是詩人,是導演,是畫家,是服裝設計者,是歌手,是舞蹈者……,有些我熟悉,有些我不熟悉。
這個我仍然不確定他姓氏是「馮」、「封」、「彭」的馬來西亞華文書寫者,卻讓我想起二十餘年前一次檳城——芙蓉——馬六甲—新山八個華文高中的巡迴演講——「靑春.叛逆.流浪」。
當時去,是一個很浪漫的想法,因為聽說馬來西亞華文受壓抑,一位沈先生為此坐牢服刑,我就答應了那一趟旅行。年輕熱血沸騰的事,現在或許覺得過度沸騰得有點可笑了,然而的確有很多珍貴記憶,讓我念念不忘那次旅行。
我一直記得檳城海邊夜市,小攤子用南乳炒空心菜,熱騰騰的氣味,熱騰騰的油煙,收音機播放香港邵氏公司六○年代葛蘭唱的〈我要飛上靑天〉。
在芙蓉,高中生騎腳踏車載我去榴槤林裡用長支竹竿摘榴槤,夏日光影迷離,熱帶的風,熱帶的氣味,那些特別靑春單純的高中生的眉眼,歡笑著,或憂傷著,都沒緣由。
台北股市已衝上萬點,人慾橫流,然而芙蓉仍然是白襯衫卡其褲腳踏車,安安靜靜,彷彿讓我再一次經歷了我的六○年代,那個 Fabian 喜愛的「牯嶺街少年」的時代!
台北,吉隆坡,香港,新加坡,上海,先先後後,不同地區的華人發展了不同的華文文化。
台北在六○至七○年間達到高峰,傳統的底子,現代世界視野,農業自然的樸素,初嘗工商業的城市情懷,一切恰到好處,文化的花季其實也有一定的生態吧。
我惦記著馬六甲路邊一家喪事裡親人們的披麻戴孝,焚燒的紙人紙馬樓台那樣逼肖現實,在燃燒的烈焰閃爍裡一寸一寸萎縮下去,魂魄化成一綹靑煙,去了無何有之鄉。一個從大華人文化出走的流浪族群,漂洋過海,可能好幾代了,猶在異地記得皇天后土,祖先化為靑煙,魂魄一綹一綹逝去,猶不敢怠慢分毫。
後來在臉書上因為一個漢字的用法結識了 Fabian Fom ,知道他跟檳城的關係,他說:「現在不一樣了。」說完沉默了。
他的沉默,我的沉默,也許是不同的近鄉情怯,都留著一點空間,有一天,或許可以在海邊夜市把酒言歡,說記憶裡南乳炒爆空心菜的焦香。
我們的鄉愁,有時像夏日午後榴槤林子裡少年眉眼間恍惚的光影迷離,那麼叫人眷戀,其實卻都不堪觸碰,「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維摩詰經》如是說。
我有一點懂了這個「不是張小嫻」的書寫者讓我迷戀的原因吧。
他書寫人,他迷戀人的繁華與荒涼,他或許愛文學,然而更多時候他眩惑演藝娛樂的銀光燈的熠燿輝煌,更多時候他迷戀時尙伸展台上充滿魅惑又造作的身體,文學,藝術,是不是也像時尙舞台?芙烈達.卡蘿創造了她的生命時尙,草間彌生,即使這樣被商業包裝,也成「時尙」,然而,張國榮,這麼文學,連死亡都像一句詩。
碧娜.鮑許,走到哪裡都是時尙中的時尙,然而很少人用這樣的方式寫碧娜,寫她在時尙中的位置。
「鏤空」是雕鑿到靈魂的底層了嗎?浮光掠影,我們也許眞是在「浮雕」裡看到生命的凹凹凸凸,只是不平,像李後主囚居北方,總是睡不著,寫了一句「起坐不能平」。起來也不是,坐下也不是,好像比現代詩還現代詩。
「鏤空與浮雕」不是只寫表象的風風火火,作者關心創造的生命,梵谷,芙烈達.卡蘿,碧娜.鮑許,梁朝偉,梅艷芳,基努.李維,他讓他們一起在伸展台上亮相,我喜歡書裡像寫詩人般寫時尙的保羅.史密斯,亞歷山大.麥昆,我也喜歡書裡像寫時尙一般寫芙烈達.卡蘿,碧娜.鮑許,是的,生命就是伸展台,怎麼走,都必須是眞正的自己,眞正的自己才是時尙。
三十位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分領了二十世紀前後百年風騷,大概很少一本書把這些人放在一起,朴樹和草間彌生,阿城和安藤忠雄,服裝設計和詩人,又加進一個什麼書都不會特別專心去寫的許廣平,很多文靑大概會問:「誰?誰是許廣平?」「魯迅的太太。」回答的人自信滿滿,但是,說了等於沒有說,那是看了會使人心痛的一篇,希望出書時留著許廣平的照片。
●范俊奇
Fabian——他終於吿訴我他叫「范俊奇」——果然不是張小嫻,我對了,漢字出來,人就有了形貌,好一個范俊奇,不是馮,也不是封。
曾經好幾次在吉隆坡評審「花踪」文學獎,我不記得有一個「范俊奇」,如果有,應該會眼睛一亮吧。
當年在「花踪」共事的朋友,退休了,幾乎隱居,只在偏鄉幫助弱勢者生活,那是七○成長一代的自負與宿命,誰叫我們聽了那麼多 Bob Dylan 。
時代不一樣了,馬來西亞一定也要有二十一世紀自己的書寫,自己時代的聲音吧。
范俊奇,雖然未見面,卻覺得很熟,他寫許廣平,讓我心痛,是有「人」的關心的,年輕,卻有夠老的靈魂。
和藍波安一樣,范俊奇其實也在漢字的邊緣,用邊疆的方式書寫漢字,像是顚覆,像是叛逆,會不會也可以是漢字最好的新陳代謝?像李白,帶著家族從中亞一路走來的異族記憶,胸懷開闊,用漢字都用得不一樣,沒有拘謹,沒有酸氣,沒有溫良恭儉讓,才讓漢字在那驚人的時代開了驚人的花。
「雲想衣裳花想容」,這麼佻達,這麼顧影自戀,這麼為美癡迷,「鏤空與浮雕」,投影在異域的漢字與華文,背離正統文學,敢於偏離正道,也許才眞正走上時代絢麗多彩多姿的伸展台吧。
蔣勳
旅次倫敦寫於二○二○年驚蟄後一日
_____
范俊奇《鏤空與浮雕》
2020 年 11 月 5 日,出版上市
博客來:https://bit.ly/35Rumws
MOMO:https://bit.ly/3mPbW6K
金石堂:https://bit.ly/3jTr5Sz
誠品:https://bit.ly/385YuXZ
讀冊:https://bit.ly/2JvDXBQ
各獨立書店:fribooker.wordpress.com/bookstore/
「自負自戀尊敬」的推薦目錄:
- 關於自負自戀尊敬 在 蔣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自負自戀尊敬 在 Janice甄玲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自負自戀尊敬 在 Janice甄玲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自負自戀尊敬 在 [打屁] 關於藍眼睛的歌詞- 看板Sodagree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自負自戀尊敬 在 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探討大學生Facebook 使用 ... 的評價
- 關於自負自戀尊敬 在 [打屁] 關於藍眼睛的歌詞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自負自戀尊敬 在 Seaman Sze Sky - 人因自信而自嘲, 人因自卑而自大 - Facebook 的評價
自負自戀尊敬 在 Janice甄玲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就是最大的奇蹟,而打開這扇偉大奇蹟之門的就是:靜心。
愛是靈魂的營養品,就像食物是身體的營養一般,靈魂需要愛的滋養,身體沒有食物會虛弱,靈魂沒有愛也會虛弱。
一個無法愛自己的人也無法愛別人。如果你愛自己,你會變得很自負、自戀。這不是真的。一個愛自己的人在他身上找不到自我。愛不知道什麼是義務,義務是負擔,是禮節。愛是一種喜悅、分享,愛不拘禮節,愛人從來不會感到他做夠了;愛人永遠覺得還有更多的可能。具有愛的人從來不會覺得他在施與恩惠,相反地,他覺得:因為有人接受我的愛,所以我受到恩惠。別人接受我的禮物沒有拒絕,這就是施與我恩惠。承擔義務的人認為:我比較高尚、有靈性、非凡。看看我是如何服務大眾的!
一個愛自己的人會敬重自己,一個愛自己並且敬重自己的人也會敬重別人,因為他知道,別人跟他一樣:就像我享受愛、尊敬、尊嚴,別人也一樣。他覺知到我們沒有不同,就基本原則而言,我們是一體的。
愛自己的人非常享受愛,因為非常喜樂,所以愛開始滿溢出來,流向別人,它一定得這麼做!如果你經驗到愛,你一定得分享它。你無法永遠一直愛自己,因為有一件事情會變得絕對清楚:如果愛你自己有這麼無限的狂喜與美妙,如果你開始分享你的愛給許多許多的人的話,那麼會有多少的狂喜正在等待你!
慢慢地,漣漪會越擴散越遠,你愛別人,然後你開始愛動物、鳥、樹、岩石,你可以用你的愛填滿這整個宇宙,單單一個人就足以用愛填滿整個宇宙,就像是一顆小石頭可以填滿整個湖面的漣漪一樣,就只是一顆小石頭而已。
我們很害怕愛自己,那就是為什麼人是這麼愛挑毛病的專家。他們挑剔自己的缺點,永遠不滿足自己,因此怎麼可能會放過也挑剔別人相同的缺點呢?事實上,他們會把它們挑出來誇大它們,儘可能地誇大。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批評指責,都是因為缺乏愛。
一個愛自己的人會很容易進入靜心,因為靜心意味著:跟自己在一起。如果你恨自己,你怎麼能夠跟自己在一起呢?靜心不是別的而是享受自己優美的單獨並且慶祝自己。那就是靜心的一切,靜心不是關係。一點也不需要別人,你自己就足夠了。自己沐浴在自己的的榮耀裡、沐浴在自己的光裡。你就是喜悅,因為你是鮮活的,你「是」。
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蹟是:你是,我是。「在」就是最大的奇蹟,而打開這扇偉大奇蹟之門的就是:靜心。
但是只有愛自己的人才能夠靜心,否則你總是從自己身上逃開,躲避自己。誰會要穿越這醜陋的人呢?誰會要深入自己內在的泥濘、深入自己內在的黑暗呢?人只想用美麗的花朵覆蓋這一切,然後永遠逃離你自己。
因此人們才不斷地找尋同伴,他們無法跟自己在一起,他們要跟別人在一起。人們尋找著任何型態的同伴,只要能夠逃避跟自己在一起,他們什麼都做,尋找各式娛樂,只是為了自己有事做,只是為了殺時間,彷彿他們有太多時間!
佛陀說:「愛你自己」馬上又說:「然後,觀照。」那是靜心,是佛陀對靜心的稱呼,但是第一要求是愛你自己,然後觀照。如果你不愛自己就開始觀照,可能會覺得想自殺。
許多佛教徒看起來一付要自殺的樣子,因為他們忽略了這個經典的第一個部分而直接跳到第二部分:觀照自己。事實上,我從來沒有看過任何一份法句經的注釋,談及這第一個部分:愛你自己。
蘇格拉底說:知道你自己,佛陀說:愛你自己。佛陀比較真實,因為除非你愛自己,否則絕對無法知道你自己,「知」稍後才會出現,「愛」準備這個基礎。愛是知道自己的可能性,愛是知道自己正確的道路。
「愛你自己,然後觀照:今天,明天,永遠」
讓愛從你身上開始,然後繼續散播出去,它會自己散播出去,不需要你去散播。
~奧修 『佛陀法句經』
自負自戀尊敬 在 Janice甄玲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就是最大的奇蹟,而打開這扇偉大奇蹟之門的就是:靜心。
愛是靈魂的營養品,就像食物是身體的營養一般,靈魂需要愛的滋養,身體沒有食物會虛弱,靈魂沒有愛也會虛弱。
一個無法愛自己的人也無法愛別人。如果你愛自己,你會變得很自負、自戀。這不是真的。一個愛自己的人在他身上找不到自我。愛不知道什麼是義務,義務是負擔,是禮節。愛是一種喜悅、分享,愛不拘禮節,愛人從來不會感到他做夠了;愛人永遠覺得還有更多的可能。具有愛的人從來不會覺得他在施與恩惠,相反地,他覺得:因為有人接受我的愛,所以我受到恩惠。別人接受我的禮物沒有拒絕,這就是施與我恩惠。承擔義務的人認為:我比較高尚、有靈性、非凡。看看我是如何服務大眾的!
一個愛自己的人會敬重自己,一個愛自己並且敬重自己的人也會敬重別人,因為他知道,別人跟他一樣:就像我享受愛、尊敬、尊嚴,別人也一樣。他覺知到我們沒有不同,就基本原則而言,我們是一體的。
愛自己的人非常享受愛,因為非常喜樂,所以愛開始滿溢出來,流向別人,它一定得這麼做!如果你經驗到愛,你一定得分享它。你無法永遠一直愛自己,...
See More
自負自戀尊敬 在 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探討大學生Facebook 使用 ... 的推薦與評價
研究工具的部分則採用「Facebook使用頻率量表」、「NPI-16自戀人格量表」、 ... 戀,總是自命不凡,有強烈的自負心及優越感,認為自己值得受人尊敬, ... ... <看更多>
自負自戀尊敬 在 [打屁] 關於藍眼睛的歌詞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20 F →bbray:記得沒錯的話~水仙的花語是自戀 04/09 23:06. 21 F 推anny79425:花語是自我陶醉、自負、尊敬 04/09 23:06. 22 F 推yvonne12422:應該就是跟虛幻不實的愛人差不多 ... ... <看更多>
自負自戀尊敬 在 [打屁] 關於藍眼睛的歌詞- 看板Sodagree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從之前在STRRETVOICE聽到後就一直有個疑問
就是在其中有一段唱到 "其實從頭到尾 誰又得到了水仙"
對於『得到水仙』這句不是很能夠明白
為何會特地的寫到水仙呢?
可以請大家幫忙解除我的疑惑嗎? :P
感激不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3.170.21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