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知从何时开始,「社恐」这个词被大家越来越多地挂在嘴边。 好像一夜之间,人人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社恐」。 不愿意单独和不熟的人相处,害怕和别人当面或者电话沟通,在人多的聚会上总是手足无措,一想到要出门见人就劝退,对于别人的寒暄和闲聊总是尬到脚趾扣出一间三室一厅,却还要表面佯装淡定地回复...... 在大家看似游刃有余的外表下,多的是这样复杂纠结的心理活动。
细细想来,我们会产生这种恐惧感,很多时候首先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 在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曾经受到过辜负和伤害,比如不被尊重或者遭到拒绝等等。 于是下一次再有类似场景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尽可能规避这样的风险。 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的网络语「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在这样很直接和表象的自我保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导致社恐的原因,那就是对于别人「对自己的好」的恐惧。 「ta对我太好了,我承担不起」,这是很多人在社交或者亲密关系中感到巨大压力时的心理活动。
02.
说起来真的是很有趣,我们不仅怕被伤害,同样也怕被珍惜。
当被别人认真对待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ta怎么对我这么好,我配吗」,第二反应是「我如果无法回报给ta同样的好,那我不就太不够意思了吗」。 因为对这两点的怀疑,我们本能地逃避过于亲密、热烈的社交关系,和别人保持距离。 「你不对我好,我就也不需要说,这样的想法看似最为安全,风险和成本也都最低。
比如,对待生日,不同的人就会有非常不一样的习惯。 有的人很热衷于给朋友过生日,会非常精心地准备礼物和惊喜,在贺卡上认真写一些真心话,让人感到热情和亲切,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很「暖」的人,但同时这样的人也会在心里期待着朋友们也能同样重视自己的生日。 如此,自己更容易受伤和失望,同时也给朋友们带来了社交压力。
还有一类人完全不过生日,这一天甚至和普通的一天没什么两样。 除了有完全打心底不在乎生日这种形式的人,另一种心理就是「我害怕别人给我大张旗鼓过生日,所以我乾脆事先声明我完全不过」。 当别人送来生日的祝福时,他们受宠若惊之余也会感受到无法承受的压力。 ta居然记得我的生日? 我要不要记得ta生日? 明年今天ta还会记得我的生日吗? 不论过生日还是不过生日,背后都隐藏着若有若无的不安全感。
03.
最近在读《情绪》这本书的时候,阅阅有一个惊喜的发现,那就是这种「怕被善待」的社恐,只要利用得当,其实反而是一件好事。 此话怎讲呢?
首先,会产生这种怕被善待的想法,本身就是出于一个人的良知。 试想,如果一个人完全不在乎回报别人,把别人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那么对于别人的善意,ta只会如吸血鬼一般贪婪且得寸进尺。 因此,害怕无法回馈别人的好而产生社恐,本身就说明了一个人的善良和素质,以及对于回报别人的强烈意识。 说白了,这类人比较有感恩之心。
那么,本来是一件好事情的「感恩之情」,居然最后转化成了「社恐」这样看似有一些消极的结果,听起来也是让人有一些困惑的。 难道说,让自己内心不再煎熬的办法,就是不再感恩了吗?
其实,恰恰相反,拥有着强烈的感恩之心,才是我们和未来的自己、未来的他人和谐相处的诀窍。 而这个诀窍的正确打开方式,就藏在我们对感恩之心的接受和处理应对方法上。
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的一点是,为什么感恩之心会让人恐惧? 试想一下,一位好友曾经在你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了你支持和帮助,你对ta一直怀有感恩之心,想要报答。 有一天,ta来请你帮忙搬家,然而刚好那一天是你期待已久的一场比赛的决赛直播。 这个时候,你要放弃看比赛的舒适、刺激、愉悦等等情绪,去帮助他完成搬家这个麻烦、辛苦、疲惫的过程,你本能是不情愿的,可是之前对ta一直以来的感恩之心又让你无法拒绝。 听起来是不是很棘手?
也就是说,当时因为接受别人好意而产生的感恩这种情绪可能会预支你在未来的其他正向情绪(如刚才提到的舒适、刺激、愉悦),而迫使你在未来经历负面的情绪,因此人就容易本能规避未来的情绪风险和压力,逃避感恩情绪。
然而我们没有意识到的一点是,在迫使自己放弃愉悦情绪的时候,「感恩」其实无意中撬动了我们的自制力。 它的原理和我们在高三的时候放弃打游戏、看小说、谈恋爱而选择去埋头苦读是一样的。 我们明白那些娱乐活动所带来的正面情绪是短暂的,或者是得不偿失的,因为一旦高考失利,我们体会到的负面情绪将比曾经那些娱乐活动带给我们的快乐情绪大得多。 而埋头苦读虽然在当时让我们感到痛苦,我们却明确地预见到它将会为未来的我们带来可能长达几十年的快乐。 于是,我们选择放弃一时的娱乐,选择一时的痛苦。 让正面情绪在最长的时间段内最大化,这就是所谓的「自制力」工作的原理。
同理,对于感恩所撬动的自制力来说,它也是一种我们为未来的自己长久谋略的自我保护机制。 我们放弃了快乐的肥宅时间,去回报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这个过程固然会带来一丝劳累甚至烦躁,但是两个人的关系因为这一来一回、你来我往变得更加亲近和融洽,日后互相的帮助和陪伴也会随之变得轻松自然。
如此建立起来的友谊会更加牢固、持久,我们也会慢慢在这种关系之中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 下一次,我们可以放心地去向这位好友寻求帮助或者情感支持,因为之前已经有了互相感恩、互相为对方牺牲的行为,也已经建立起信任感和对彼此的认同。 慢慢的,我们的朋友圈、社交圈、我们和他人的良好真诚的关系,就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建立了起来。
04.
这样想来,「感恩之心」是不是似乎没有那么可怕了? 只要我们放心大胆地允许自己体会和感受感恩这种情绪,告诉自己这样的情绪会在未来的某天调动起我们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自制力,我们就不会再恐惧别人的好意,恐惧社交,恐惧和别人逐渐拉近的距离。
「社恐」或许并非坏事,因为它本质是我们自我保护甚至保护别人的善意。 只要我们正确看待和处理、甚至利用它,我们就能从中获益。 下一次,当我们再对别人的善意感到本能退缩的时候,不妨尝试给自己松松绑,淡定接受,不再压制自己的感恩之情。 总有一天,当感恩油然而生的时候,我们体会到的不是压力和惶恐,而是对一段美好关系的憧憬。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Passion Mus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此為Boyz Reborn主題曲"Time To Reborn",片段拍攝於2015年12月23日Boyz Reborn "It's Time To Reborn"音樂會。樂隊於音樂會以原創音樂、不同具意義的流行曲和個人分享,表述年青人的夢想、對社會發展的期望和樂隊的信念。 Facebook專頁:...
致良知意思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1.
不知从何时开始,「社恐」这个词被大家越来越多地挂在嘴边。 好像一夜之间,人人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社恐」。 不愿意单独和不熟的人相处,害怕和别人当面或者电话沟通,在人多的聚会上总是手足无措,一想到要出门见人就劝退,对于别人的寒暄和闲聊总是尬到脚趾扣出一间三室一厅,却还要表面佯装淡定地回复...... 在大家看似游刃有余的外表下,多的是这样复杂纠结的心理活动。
细细想来,我们会产生这种恐惧感,很多时候首先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 在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曾经受到过辜负和伤害,比如不被尊重或者遭到拒绝等等。 于是下一次再有类似场景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尽可能规避这样的风险。 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的网络语「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在这样很直接和表象的自我保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导致社恐的原因,那就是对于别人「对自己的好」的恐惧。 「ta对我太好了,我承担不起」,这是很多人在社交或者亲密关系中感到巨大压力时的心理活动。
02.
说起来真的是很有趣,我们不仅怕被伤害,同样也怕被珍惜。
当被别人认真对待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ta怎么对我这么好,我配吗」,第二反应是「我如果无法回报给ta同样的好,那我不就太不够意思了吗」。 因为对这两点的怀疑,我们本能地逃避过于亲密、热烈的社交关系,和别人保持距离。 「你不对我好,我就也不需要说,这样的想法看似最为安全,风险和成本也都最低。
比如,对待生日,不同的人就会有非常不一样的习惯。 有的人很热衷于给朋友过生日,会非常精心地准备礼物和惊喜,在贺卡上认真写一些真心话,让人感到热情和亲切,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很「暖」的人,但同时这样的人也会在心里期待着朋友们也能同样重视自己的生日。 如此,自己更容易受伤和失望,同时也给朋友们带来了社交压力。
还有一类人完全不过生日,这一天甚至和普通的一天没什么两样。 除了有完全打心底不在乎生日这种形式的人,另一种心理就是「我害怕别人给我大张旗鼓过生日,所以我乾脆事先声明我完全不过」。 当别人送来生日的祝福时,他们受宠若惊之余也会感受到无法承受的压力。 ta居然记得我的生日? 我要不要记得ta生日? 明年今天ta还会记得我的生日吗? 不论过生日还是不过生日,背后都隐藏着若有若无的不安全感。
03.
最近在读《情绪》这本书的时候,阅阅有一个惊喜的发现,那就是这种「怕被善待」的社恐,只要利用得当,其实反而是一件好事。 此话怎讲呢?
首先,会产生这种怕被善待的想法,本身就是出于一个人的良知。 试想,如果一个人完全不在乎回报别人,把别人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那么对于别人的善意,ta只会如吸血鬼一般贪婪且得寸进尺。 因此,害怕无法回馈别人的好而产生社恐,本身就说明了一个人的善良和素质,以及对于回报别人的强烈意识。 说白了,这类人比较有感恩之心。
那么,本来是一件好事情的「感恩之情」,居然最后转化成了「社恐」这样看似有一些消极的结果,听起来也是让人有一些困惑的。 难道说,让自己内心不再煎熬的办法,就是不再感恩了吗?
其实,恰恰相反,拥有着强烈的感恩之心,才是我们和未来的自己、未来的他人和谐相处的诀窍。 而这个诀窍的正确打开方式,就藏在我们对感恩之心的接受和处理应对方法上。
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的一点是,为什么感恩之心会让人恐惧? 试想一下,一位好友曾经在你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了你支持和帮助,你对ta一直怀有感恩之心,想要报答。 有一天,ta来请你帮忙搬家,然而刚好那一天是你期待已久的一场比赛的决赛直播。 这个时候,你要放弃看比赛的舒适、刺激、愉悦等等情绪,去帮助他完成搬家这个麻烦、辛苦、疲惫的过程,你本能是不情愿的,可是之前对ta一直以来的感恩之心又让你无法拒绝。 听起来是不是很棘手?
也就是说,当时因为接受别人好意而产生的感恩这种情绪可能会预支你在未来的其他正向情绪(如刚才提到的舒适、刺激、愉悦),而迫使你在未来经历负面的情绪,因此人就容易本能规避未来的情绪风险和压力,逃避感恩情绪。
然而我们没有意识到的一点是,在迫使自己放弃愉悦情绪的时候,「感恩」其实无意中撬动了我们的自制力。 它的原理和我们在高三的时候放弃打游戏、看小说、谈恋爱而选择去埋头苦读是一样的。 我们明白那些娱乐活动所带来的正面情绪是短暂的,或者是得不偿失的,因为一旦高考失利,我们体会到的负面情绪将比曾经那些娱乐活动带给我们的快乐情绪大得多。 而埋头苦读虽然在当时让我们感到痛苦,我们却明确地预见到它将会为未来的我们带来可能长达几十年的快乐。 于是,我们选择放弃一时的娱乐,选择一时的痛苦。 让正面情绪在最长的时间段内最大化,这就是所谓的「自制力」工作的原理。
同理,对于感恩所撬动的自制力来说,它也是一种我们为未来的自己长久谋略的自我保护机制。 我们放弃了快乐的肥宅时间,去回报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这个过程固然会带来一丝劳累甚至烦躁,但是两个人的关系因为这一来一回、你来我往变得更加亲近和融洽,日后互相的帮助和陪伴也会随之变得轻松自然。
如此建立起来的友谊会更加牢固、持久,我们也会慢慢在这种关系之中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 下一次,我们可以放心地去向这位好友寻求帮助或者情感支持,因为之前已经有了互相感恩、互相为对方牺牲的行为,也已经建立起信任感和对彼此的认同。 慢慢的,我们的朋友圈、社交圈、我们和他人的良好真诚的关系,就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建立了起来。
04.
这样想来,「感恩之心」是不是似乎没有那么可怕了? 只要我们放心大胆地允许自己体会和感受感恩这种情绪,告诉自己这样的情绪会在未来的某天调动起我们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自制力,我们就不会再恐惧别人的好意,恐惧社交,恐惧和别人逐渐拉近的距离。
「社恐」或许并非坏事,因为它本质是我们自我保护甚至保护别人的善意。 只要我们正确看待和处理、甚至利用它,我们就能从中获益。 下一次,当我们再对别人的善意感到本能退缩的时候,不妨尝试给自己松松绑,淡定接受,不再压制自己的感恩之情。 总有一天,当感恩油然而生的时候,我们体会到的不是压力和惶恐,而是对一段美好关系的憧憬。
致良知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神父的鹽
.
我發覺台灣媒體真的挺有病的.
.
特別是蘋果.
.
我從來不曉得原來打疫苗後過世,尚未證實有關聯,還要被意識形態檢查,凸顯他的政治立場,翻遍他的臉書,進行竄改語境的嫁接,只為了滿足媒體預設的荒謬-「他打了高端,他呼籲其他人去打,然後他死了.」
.
「作家打高端後猝死 曾說願向病毒獻祭!『用少數人犠牲,換多數人平安』」,附上大大的一張他的相片,上面寫著「用生命相挺」,再附上「翻攝至臉書」,可以知道,完全沒經過他們家人同意.
.
彷彿正在嘲諷他,他有多麼傻,有多麼活該.
.
「打高端猝逝作家黑特柯文哲!曾言『敵人就在北市府』 鐵桿支持蔡英文」
.
我不知道他支持蔡英文,或批判柯文哲,跟他逝世有什麼關係-他的政治立場,跟他打高端又有什麼關係,毫無疑問,這樣子惡劣的報導吸引來的效應,就是一堆深藍與柯文哲支持者在進行網路霸凌,「死得其所」、「求仁得仁」、「神經有問題,北市長是神醫,怎麼可以批評他」、「台獨吉娃娃」,似乎暗示死者就是因為支持蔡英文,批評柯文哲,所以這是他的下場.
.
然後這一路蔓延到死者的臉書.
.
事實上,打AZ和莫德那的,在8月23日各有一人死亡,卻不見得有這樣的待遇.
.
全台打疫苗的人這麼多,打完莫德那和az猝死有653例,沒有人,沒有人像他一樣,他大概是第一個,被赤裸裸的肉搜言論,討論政治立場,然後被網路霸凌的人.
.
而且他已經過世了.
.
我只看到這一個偏頗的媒體挾著一群人,對著所有人說,「他打高端,他有罪」,在台灣,原來,當一個本土派支持者,竟然不被當人看待,死後,還要被不斷踐踏著.
.
陸作家的言論,是在6月25日,全文為:
.
「打疫苗是一種國民義務。
抗疫攸關國家安全,所以接施打疫苗是一種國民義務,而不是權力。
.
每個人挑三揀四、這不打那不打,結果就形成防疫漏洞、死角,危害整體。
.
現況只能有什麼疫苗、就打什麼疫苗,即使有人會因此致死。
但畢竟不是每個人打了都會死。大家都打,整體染疫死的人、確診的人,肯定會少一點,疫情會趨緩。
.
一句話:打疫苗利大於弊。
.
除非有些人,選擇完全不出門、在家與世隔絕,否則都應該打疫苗。
.
萬一打了疫苗死了,也只能視為向病毒『獻祭』——用少數人的犠牲,換取多數人的平安。」
.
我不知道這跟他打高端有什麼關係,6月25日,也根本沒有高端可以打,那時,是環南市場疫情爆發,台北市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然後許多人在提倡拒打疫苗.
.
而媒體故意在此時轉死者不相干的評論,斷章取義,就等於暗示群眾,他的言論是針對高端,要強迫其他人去打高端.
.
該作家站在公眾利益的角度,希望人們趕緊去打疫苗,獻祭之說,也屬於一種無奈的語氣,「大家都打,整體染疫死的人、確診的人,肯定會少一點,疫情會趨緩.」他是以群體免疫的觀點,用意在於希望疫情能趨緩.
.
事實上,如果沒有疫情,沒有變種病毒,自然也不需要疫苗,他希望的是人們有疫苗就趕快去打,沒有特定鼓吹哪一個牌子,否定他這樣觀點的人,其實就是否定打疫苗罷了,要人們不要去打任何一劑,這樣就不會有任何風險,但,其實只是把風險轉嫁給其他人,而自己同樣也會面臨病毒的威脅.
.
他不是韭菜,他只是一個善良的人,他擔憂自己,也擔憂其他人,他喜歡在臉書上擺自己做的菜,還有一些飾品,鼓勵其他人,我不曉得,媒體檢查他的瑕疵,假造他的語境,把他6月擔憂疫情的言論嫁接他現在打高端去世,的用意為何.
.
如果想標誌高端的不安全,一個例子證據力是不足的,打高端的人昨日有17萬人,相比az或莫德納,這沒有超過太多的背景值,如果想要否定高端的安全性,應該先等法醫驗完確認有關聯後,或者有明確的數字和依據,在下這種結論,營造這種氛圍.
.
如果要幫死者喊冤,或譴責政府,也不應該消費死者,讓他被誤解,請報導事實,而不是選擇性呈現報導,最起碼的起碼,時序要搞對,而不是讓他蒙受不白之冤,一群人瘋狂地分享他的文章,四處在他死訊下留言,謾罵他「納粹、會下地獄」.
.
這些人究竟對他有何仇恨?只是因為他去打了疫苗,死後就應該被這樣糟蹋?
.
我想,沒有人應該被這樣對待.
.
那些嚷嚷著「死者為大」的人,在許崑源議長死去,傳播這樣的想法,現在,這就不適用了,你們的良知,到哪去了?難道你們受的教育,是可以對特定人殘酷,而消去自己的同理心?他甚至不是一個政治人物,只是一個平民作家.
.
對於政府來說,一定慎重的處理這件事情,後續的撫卹,家屬的慰問,一定要做到圓滿,然後,請詳細調查他的死因,如果確認和施打疫苗有關聯,一定要進行補償,因為他是相信政府,相信國產疫苗,跟隨總統的主張,才去施打的,一定要給出一個交代,不論打任何疫苗,都要負起後續產生嚴重不良反應的責任,只有這樣,人們才會擁有意願繼續施打下去.
.
而如果你連這樣信任自己的民眾,都無法保護的話(儘管他已經死了),讓他好好地走,我不知道你存在的價值為何.
.
對於已經施打高端或尚未施打高端的人而言,我想有一點必須注意,如你本身有心血管或急性嚴重疾病,在施打後產生不適症狀,要多加注意避免和施打疫苗產生的副作用混淆,「以為只是疫苗的副作用」,而忽略了就醫時機.
.
高端的副作用為:
.
「接種高端後常見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壓痛,頻率71.2%,可適度冰敷,請勿揉抓接種部位;其次是痠痛、全身無力頻率36%、肌肉痛27.6%、頭痛22.2%、腹瀉15.1%、注射部位腫脹或硬結10.5%、噁心或嘔吐7.7%、注射部位泛紅4.9%、發燒0.7%.常見的不良反應通常呈現輕度或中等強度,大部分於接種後7日內觀察到緩解或消失.」
.
如有「持續發燒或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或者並不屬於打高端疫苗的症狀,請盡速就醫.
.
全世界奪走最多人生命的疾病,不是武漢肺炎,是天花.
.
天花造成了約4億人死亡,他終結在一名鄉下醫師的手上,愛德華.詹納,他在擠牛奶的女工身上,發現了得過牛痘的人,便不容易再感染天花,於是他進行了牛痘實驗,創造了「預防接種Vaccination」,Vacca就是牛的意思.他認為,牛痘和天花有相同的來源,但牛痘感染人的毒性較弱,所以接種了牛痘,就不容易感染天花,他創造的概念,讓其他人開始追尋免疫和產生抗體的預防疾病方法,直到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天花的死亡率,為0.
.
這個故事聽起來是很輕鬆而且偉大的,但背後有許多沉痛的內幕,這個方法被發明而且證明有效,取之而來的,不是讚美,而是一群人無情的撻伐,他們說,詹納的接種法是褻瀆上帝,是撒旦的話語,報紙上,報導著接種牛痘疫苗的人會長出牛角,變成牛,詹納的家被包圍,甚至連他的病人,相信他而來接種的人,都被不斷的嘲笑與謾罵,然後丟石頭在他們身上.
.
這位作家,此時遇到的,就是這樣的不理智吧,他們總是毫無目的的攻擊那些尋求所有人都能得救的人,而以為,使他們消失,就會讓自己安全,詆毀他們自己就能免疫,他們以為,能使自己得救的,不是疫苗,而是仇恨.
.
帶給他們災厄的,不是病毒,而是那些與病毒對抗的人.
.
諷刺的是,現在早已不是18世紀,已經過了兩百多年,有些人做的事,說的話,仍然與從前沒什麼兩樣.
.
高端施打到現在,並沒有像其他疫苗,那樣顯著的副作用,以猝死來說,從擴大二期試驗的4千人,到昨日接種的17萬人,只有兩個例子,一個高血壓病史,另一個死前手裡握著毒品,相比az開打後許多高齡者猝死的情形,累計死亡536例,莫德那2個多月累計的117例,這樣的背景值,很難說,具有嚴重的安全問題,去打的人是一種錯誤.當然逝去的生命都有同樣的重量,是不能比較的,請體諒我只能用這樣的方法去面對龐大的惡意,他們的言論過於無知,嘲諷死者的人,不但低能,而且無良.
.
還逼得死者家屬得出來捍衛自己的家人,真的是,人性掉落了糞坑.
.
常說人們的敵人是病毒,有些人的敵人,卻是彼此,那些希望所有人都活下去的人-他說的獻祭,是一種不得已,一種沒有辦法,一種莫可奈何,一種「想開點」,而那群侏儒口中的「獻祭」,是期待一個人的死去,好映證他們妄想的使全人類至於風險之中的荒謬.
.
他是溫柔的,他們是無情的,他是沉痛的,而他們喜悅,他說的,不是一種恐嚇,而是一種悲傷,他訴求的,不是一種絕望,而是盼望人們主動尋求希望-
.
而他們喜孜孜的在他的屍體上跳舞,在家屬的痛苦中飲酒作樂,一個希望更多人活下去的人的肚皮上,在他摯愛的家人面前,他們以為他已經閉上眼睛,但是所有人都看見了.
.
我希望那些侏儒能平安健康的,攜上他們的惡意,去面對病毒,謝謝他們告訴我們,原來,台灣有一群人,活著這麼像病毒一樣,比病毒還有迫切的需求,希望人命的逝去,幸災樂禍.
.
詹納還有一項特別的觀察,使他聞名於世,他發現,杜鵑的雛鳥會把同一個巢裡,其他鳥的幼雛推出巢外.
.
台灣就像一個溫暖而巨大的窩,這座窩裡,顯然,養了太多杜鵑一樣的人.
.
一隻馬來西亞來的候鳥,或許刺痛了他們的內心,他比居住在這座島上的杜鵑,更愛這座島,更願意珍惜其他人,而牠們,只想到了自己,自私,而且愚蠢.
.
現在他飛走了,留下許多思念,希望他在另一個世界,能過得安好.
.
希望他的死,能激發出人們,本質上希望其他人能過得更好的美好希望.
.
最後呼籲蘋果日報撤下不實的報導,這無疑是給家屬帶來二次傷害,如不撤下,神父個人往後將永遠不會分享蘋果日報的任何新聞,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蘇素秋 tomoyo的贊助.
致良知意思 在 Passion Musi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此為Boyz Reborn主題曲"Time To Reborn",片段拍攝於2015年12月23日Boyz Reborn "It's Time To Reborn"音樂會。樂隊於音樂會以原創音樂、不同具意義的流行曲和個人分享,表述年青人的夢想、對社會發展的期望和樂隊的信念。
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oyzreborn
Boyz Reborn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boyz_reborn/
Boyz Reborn Youtube playlist: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X24hlXlmFZ8RUsILOU4Oyx9AgaqYuCUw
Boyz Reborn on iTunes: https://itunes.apple.com/hk/album/time-to-reborn/id1087744363?l=zh
我決意揀選了這路 站台上要昂然發佈
路障要推倒要跨步 途上遍佈無情控訴
堅持 令我對夢日有所思 因循 懼怕轉變靜默不敢試
只顧 賺夠鈔票埋沒了良知 太沒意思 太沒意思
It’s time to Reborn It’s time to Reborn 來破碎舊有 過去對尋求自主的綑綁
It’s time to Reborn It’s time to Reborn 來再次突破 世界像成皇敗寇的恐慌
It’s time to Reborn It’s time to Reborn 牽起革命 我驟見希望
我地已經無得選擇 眼前既問題點樣解拆
密謀城市重生既計劃 規模係視乎你既抉擇
係亂世中 究竟點樣再去分是非黑白 為左公義 係咪值得我地去孤注一擲
點先算係乎 合乎大眾需要既政策 呢個世代既人彷彿係度垂死掙扎
生活艱苦的人 好多受壓迫的人 繁華既背後隱藏住剝削以及不平等
你算係乜野人 佢來自什麼階層 同一個山下居住點解要有咁既區分
我要以新眼光察看固有的制度 建構理想國土靠你我兩手建造
我以理想遠景 歌唱作我禱告 未來的路 由我開路
It’s time to Reborn It’s time to Reborn 來破碎舊有 過去對尋求自主的綑綁
It’s time to Reborn It’s time to Reborn 來再次突破 世界像成皇敗寇的恐慌
It’s time to Reborn It’s time to Reborn 牽起革命 我驟見希望
(Old days are gone) 細小既城市裡面 居住左好多 有心既人 寶貴既事
(Old rules are gone) 我地相信既包括 各種自由 公平公義 人權法治
(Now we reborn) 我地要重新思索 讀書寫字 經濟發展既真正意義
(Together we reborn) 盟友團結一致 無悔的事 變革開始
It’s time to Reborn It’s time to Reborn 來破碎舊有 過去對尋求自主的綑綁
It’s time to Reborn It’s time to Reborn 來再次突破 世界像成皇敗寇的恐慌
It’s time to Reborn It’s time to Reborn 牽起革命 我驟見希望
致良知意思 在 Passion Music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Time To Reborn為Boyz Reborn 原創歌曲,內容有關香港經歷過大型社會運動一年後,青少年對社會發展的願景和回應。在未來,希望香港這個城市能夠改變,重新思索社會發展的方向和意義,以及珍惜如自由、法治、人權等寶貴的信念和價值觀。
歌曲,同時為樂隊Boyz Reborn 2015年音樂會的主題曲,歌曲代表了樂隊的使命,用音樂使我們居住的城市復活過來。音樂會將於12月23日在浸會大學大學會堂舉行,門票將於10月底公開發售,密切留意。
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oyzreborn
Boyz Reborn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boyz_reborn/
Boyz Reborn最新Youtube playlist: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X24hlXlmFZ8RUsILOU4Oyx9AgaqYuCUw
iTunes: https://itunes.apple.com/hk/artist/boyz-reborn/id1040453639?l=zh
Spotify: https://play.spotify.com/artist/4NmLaY9j651vvKEVFJ0Htk
歌詞:
Time To Reborn
我決意揀選了這路 站台上要昂然發佈
路障要推倒要跨步 途上遍佈無情控訴
堅持 令我對夢日有所思 因循 懼怕轉變靜默不敢試
只顧 賺夠鈔票埋沒了良知 太沒意思 太沒意思
It’s time to Reborn It’s time to Reborn 來破碎舊有 過去對尋求自主的綑綁
It’s time to Reborn It’s time to Reborn 來再次突破 世界像成皇敗寇的恐慌
It’s time to Reborn It’s time to Reborn 牽起革命 我驟見希望
我地已經無得選擇 眼前既問題點樣解拆
密謀城市重生既計劃 規模係視乎你既抉擇
係亂世中 究竟點樣再去分是非黑白 為左公義 係咪值得我地去孤注一擲
點先算係乎 合乎大眾需要既政策 呢個世代既人彷彿係度垂死掙扎
生活艱苦的人 好多受壓迫的人 繁華既背後隱藏住剝削以及不平等
你算係乜野人 佢來自什麼階層 同一個山下居住點解要有咁既區分
我要以新眼光察看固有的制度 建構理想國土靠你我兩手建造
我以理想遠景 歌唱作我禱告 未來的路 由我開路
It’s time to Reborn It’s time to Reborn 來破碎舊有 過去對尋求自主的綑綁
It’s time to Reborn It’s time to Reborn 來再次突破 世界像成皇敗寇的恐慌
It’s time to Reborn It’s time to Reborn 牽起革命 我驟見希望
(Old days are gone) 細小既城市裡面 居住左好多 有心既人 寶貴既事
(Old rules are gone) 我地相信既包括 各種自由 公平公義 人權法治
(Now we reborn) 我地要重新思索 讀書寫字 經濟發展既真正意義
(Together we reborn) 盟友團結一致 無悔的事 變革開始
It’s time to Reborn It’s time to Reborn 來破碎舊有 過去對尋求自主的綑綁
It’s time to Reborn It’s time to Reborn 來再次突破 世界像成皇敗寇的恐慌
It’s time to Reborn It’s time to Reborn 牽起革命 我驟見希望
致良知意思 在 细雨解读王阳明四句教致良知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格物呢 ... 的推薦與評價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 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无善无恶心之体——心灵本身是没有善恶这种人文的二元论的,就好像匕首与核子科学本都是工具 ... ... <看更多>
致良知意思 在 逆風同行- 王陽明認為: 第一,良知是「心之本體」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對於「致知」,王陽明解釋為「致良知」。他主張「性無不善,知無不良」,所以「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致良知,也就是好善而去惡。 #至良知#量子墨客#如一行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