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Jim在北醫信義展齡專欄報導【關於營養這件事】💗
💕【專家的話】食在展齡
據點營養師-翁德志老師
足夠的營養對高齡長者非常重要,掌握「三好一巧」的飲食原則,營養健康免煩惱:
(1)吃得下:調整食物的軟硬度、切割大小與烹調方式,好嚼、好吞、好好吃
(2)吃得夠:少量多餐,也能滿足一日所需熱量與營養
(3)吃得對:跟著「我的餐盤」六口訣,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滿足日常所需營養
(4)吃得巧:運用天然調味料、小量擺盤等不同小巧思,讓餐餐更有風味。
#報導整理海報設計北醫信義展小姐
#中國文化大學保健營養學系
#三好一巧
#JimJim害羞
臺北醫學大學展齡中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著性與社交困難」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王意中 心理師 內容簡介: 自說自話、固執、缺乏眼神交流; 被排擠,被誤解…… 亞斯兒並非不需要朋友, 只是需要有人聽懂他們的語言。 他能表達,卻因說話太直、缺少同理而被排擠; 他很聰明,對興趣專注...
臺北醫學大學展齡中心 在 Dr Jim的營養資訊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營養教育X北醫展齡中心-尋找健康,小綠人在哪裡】
😂😂1091學期其實也默默過了一半,這學期選修營養教育課程的大四孩子們,依舊需要完成校外社區衛教活動,貢獻所學,守護社區長輩們的健康💪💪!
☝️有關這次的衛教內容,仍然導入設計思考的概念,同學們先在課堂上使用便利貼,分析高齡者對於保健食品的各種可能要素!
👏👏不過,與過去課程最不一樣的地方,這次首次利用「同理心地圖」與「人物誌persona」,協助同學換位思考,分析與找出高齡長輩對於保健食品使用的真正需求後,之後才導入營養教育引發行為改變的各種策略(e.g.意識覺醒、自我效能等),為信義區展齡中心的爺爺、奶奶們訂做保健食品迷思情境戲劇,搭配小遊戲互動的方式,甚至帶領長輩一起閱讀產品包裝,找到健康食品標示,都是希望提醒長輩們,🤜🤜不要輕易因為街坊鄰居或者是電視廣告,花了冤忘錢購買任意宣稱但毫無效果的食品!
JIMJIM衷心感謝展齡中心的長輩們,給予了孩子最棒的回饋與鼓勵,讓孩子們知道「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期許即將成為營養師的孩子們,珍惜離校前站在台前的難得機會,並且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精進自己知識與口說能力!!
就讓我們期待下一周,第2組同學帶來的精采表現吧!
🧐🧐尋找健康,小綠人在哪裡
1 有標示小綠人食品,才可被稱作「健康食品」
2 有小綠人標章的「健康食品」雖然可以宣稱具有「保健功效」,但是不能用來治療或矯正疾病
3 找到小綠人標示,還需要看清楚成分,詢問營養師與醫師後,才能吃得安全又放心
4 有病還是要看醫生,遵循醫囑進行治療
#營養師養成
#莫忘初衷的教學人生
#中國文化大學保健營養學系
#營養教育
臺北醫學大學展齡中心
——————————————
臉書觸及率越來越低,害怕自己沒有在使用臉書就錯過重要的營養資訊嗎?
歡迎加入JIMJIM與其他營養師共同合作的:Email電子報計畫
https://bit.ly/35EASI6
——————————————
臺北醫學大學展齡中心 在 Dr Jim的營養資訊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營養教育X北醫展齡中心-骨質好固執】
這學期第四場文化大四孩子在展齡中心的衛教活動(也是最後一場),在長輩們熱情的拿水壺跟著「練舞功(負重運動)以及打勾勾承諾下,順利且圓滿的落幕了!
衷心感謝展齡中心的爺爺奶奶們,連續四個禮拜來,對文化的孩子們滿滿的鼓勵與關懷,謝謝你們擔任孩子們的老師,營養衛教內容只是一個媒介,透過這些活動設計與交流,做到不同世代間的智慧相傳,創造彼此都能獲得成就感的雙贏局面;你們不吝嗇的溫暖掌聲,以及最立即的提問交流,都將讓這群未來的營養師們,知道自己要更努力充實自己、更加持續的努力學習。
還是要感謝自己過去服務過的臺北醫學大學展齡中心,提供給孩子這麼棒的場域空間;特別謝謝中心辛苦的翊寧與彥君兩位專案經理,協助所有活動時間調度安排,以及現場流程的處裡;謝謝有修我營養教育課程的孩子們,謝謝你們願意為配合課程,帶給長輩們溫暖有溫度的美好陪伴服務
💪維持骨質可以怎麼做
1每天至少1杯奶,輕鬆補鈣很簡單🥛
2搭配充足的日曬與運動習慣🏋️♀️
3減少重鹹與過度加工的飲食習慣🤝
把握以上小原則,大家也可以有好骨質🤗
#營養師養成
#莫忘初衷的教學人生
#中國文化大學保健營養學系
#營養教育
#臺北醫學大學展齡中心
#找到可以同時呈現照片與影片的APP
#今天亮點是長輩們一起練舞功一起打勾勾約定更健康樂活人生
臺北醫學大學展齡中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著性與社交困難」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王意中 心理師
內容簡介:
自說自話、固執、缺乏眼神交流;
被排擠,被誤解……
亞斯兒並非不需要朋友,
只是需要有人聽懂他們的語言。
他能表達,卻因說話太直、缺少同理而被排擠;
他很聰明,對興趣專注鑽研,卻窄化了與同學的互動;
他超執著,計畫中的事未達成,就大哭大鬧……
所有亞斯兒教養的困難,都在上學第一天開始,愈演愈烈。
寫實案例╳教養祕訣,給亞斯兒父母、老師們的教戰守則
獨來獨往的亞斯,容易被捉弄的亞斯,對身體距離敏感的亞斯,歇斯底里的亞斯,不看人的亞斯,容易誤解外在訊息的亞斯……所有令亞斯兒父母擔憂的困境,用最溫柔、對症的教養方式解決。
「亞斯伯格症」在臨床診斷上被除名,但孩子原有的亞斯特質依然存在。這些學齡前易被忽視的特質,到了學校便會隨團體生活一一浮現,甚至引來排擠、霸凌現象。
在家長、教育界廣受信賴與好評的王意中心理師,從24則親師都能感同身受的小故事說起,接著針對亞斯兒的兩大核心問題:待加強的社會與溝通能力、固著的想法與行為模式,親授「溫柔教養」的祕訣,讓總是獨來獨往的亞斯兒也能快樂上學、順利交友,在被理解中成長。
本書關注對象包括:
‧DSM-IV中,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的孩子。
‧DSM-5中,歸為自閉症譜系障礙(ASD),在光譜較輕微一端的孩子。
‧未符合ASD的診斷,但伴隨人際溝通與社會互動困難、固著的想法與行為、興趣狹隘等特質的孩子。
作者簡介: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BabyHome》駐站專欄作家、《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作家、《國語日報》專欄作家。
於宜蘭成立宜蘭縣第一所經衛生主管機關合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目前演講場次已超過2000場,是許多家長與老師心中極為信賴的心理師。
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畢業,曾擔任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諮商師及國軍八○二總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並曾於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擔任兼任講師。
合作經歷,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校園系統(輔導諮商及特教服務)、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幸夫愛兒園、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財團法人赤子心教育基金會及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提供心理專業服務。
於網路上,經營「王意中部落格」,分享早期療育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等資訊,部落格的參觀人次已突破三百萬!著作包括《戒掉孩子的拖延症》、《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你被孩子3C勒索嗎?》、《為什麼孩子要說謊?──心理師親授的210個誠實力指南》、《孩子不專心,媽媽怎麼辦?》、《爸媽忘記教我的事?──愛朋友也愛自己,教孩子受用一生的人際力》、《301個自閉兒教養祕訣》、《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不吼不叫,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力》、《拆解孩子的青春地雷》、《誰讓孩子變成失控小惡魔?──從情緒管理開始,教出講理好孩子》、《標準答案──臨床心理師的大格局教養》、《孩子不敢說的40個成長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