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季展望系列演講 「驅動文明的科學巨輪—從指南車到太空船」
2019年秋季展望系列演講即將展開!今年的主軸訂為「驅動文明的科學巨輪 – 從指南車到太空船」,回顧過去兩、三百年來的科技進展,包含古機械的設計與發明、啟動工業革命的引擎與蒸汽機的演進、電磁現象的發現與利用、元素周期表帶來對物質特性的瞭解、奈米科技的突破、人工智慧的創造、量子電腦進展的突飛猛進,以及太空時代的出現等。
這一系列科學進展轉化的技術發明,不斷地更新人類生活的面貌與內涵,從而刺激了更多技術的發明和應用,我們因此邀請到清華大學、成功大學、臺灣科技大學、中原大學、臺灣大學,和國家太空中心的教授學者,藉著講座們的豐富學養,將科學脈絡融入歷史,讓社會大眾能清楚科技發展的時空背景,給聽講的學生和民眾一個不一樣的科學饗宴系列!
活動網站➡️https://prospect.phys.ntu.edu.tw/
報名請點選➡️https://my.ntu.edu.tw/actregister/sessionList.aspx?actID=20195243_02
#展望系列演講 #臺大應用力學所 #科學教育 #NTU
臺大應用力學所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春季展望系列演講
#把握最後五場次 #5月3日 #星期五
二十世紀初的1919年,艾丁頓爵士驗證了愛因思坦在廣義相對論中提出的預測,人們第一次知道,我們生活的時空會被巨大質量扭曲,從此之後,對宇宙的瞭解就在廣義相對論的規範下逐漸展開。但到了二十世紀末,科學家發現了宇宙在加速膨脹,引出了暗能量的存在,即使當年愛因思坦提出的宇宙常數,在本質上和數學上都和暗能量的形式相當接近,但廣義相對論卻無法解釋一個加速膨脹的宇宙!即使在上個世紀中,宇宙學的發展日新月異,但至今我們對宇宙的瞭解,可能還停留在前哥白尼時代!也因此為了紀念人類認知「時空扭曲」一百年,2019年春季展望就以此為主軸,發展出八堂宇宙基礎課,邀請中研院、台灣大學,和中央大學的教授學者,就愛氏和霍京的生平、時空扭曲的必要性、暗物質的搜尋、暗能量的本質、宇宙微中子的觀察,以及宇宙的大尺度結構等主題,作出八堂精彩的課程,提供對宇宙探索的基礎瞭解,也為展望聽友大眾解惑!
❓還沒參加過精彩的演講嗎?快看五月份的場次:
➡5/03
△把太魯閣搬到南極?─從宇宙微中子的特異事件談起
南智祐教授 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中心
➡5/10
△為什麼非彎曲時空不可?─愛因斯坦的洞見
高涌泉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5/17
△天才的軌跡─從愛因思坦到霍京
陳丕燊教授 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中心主任暨講座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
➡5/24
△為什麼霍京每次打賭都會輸?─從桌型類比黑洞談起
陳丕燊教授 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中心主任暨講座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
➡5/31
△經由重力透鏡探索暗物質─Looking at dark matter through gravitational lenses
梅津敬一教授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科技部2019春季展望系列演講
‧ 時 間:2019/3/29 ~ 5/31,每週五晚間7點到9點 (4/5、4/19不舉辦)
‧ 地 點:臺大應用力學所一樓國際會議廳
‧ 主持人: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張顏暉 主任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孫維新 館長
‧ 補助單位:科技部
‧ 協辦單位:LeCosPA、科學發展、Discovery、科學人、News98、泛科學、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
‧ 聯絡電話:(02) 3366-9730
‧ E-mail: ntuprospect@phys.ntu.edu.tw
參加方式:(6:30PM入場)
‧ 現場報名:
演講當日5:30PM開始於會場領取入場券。
‧ 網路報名:
於網路報名系統登記,當天入場前先至服務台報到。
MYNTU>https://my.ntu.edu.tw/actregister/sessionList.aspx…
演講須知:
‧ 本系列講座完全免費,因座位有限,請提早到場。
‧ 講座適合12歲以上的觀眾參加,須遵守主辦單位規定。
‧ 現場備有茶水,請自行攜帶杯具盛裝,場內嚴禁飲食。
‧ 歡迎現場參加,演講也提供線上直播,請參考下方網址!
活動獎勵:
‧ 參加者可獲贈科技部《科學發展》月刊1本,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 全勤者可獲贈科普書籍1本(需集滿8場戳章)。
‧ 每場核發教師學習與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2小時。
活動網站:
[1]-展望講座Youtube直播頁面 https://goo.gl/42tPuR
[2]-展望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ntuprospect
[3]-展望官方網站 http://prospect.phys.ntu.edu.tw
[4]-展望線上影音收看 http://knowledge.colife.org.tw/starphys
臺大應用力學所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年展望秋季演講系列】
2018年秋季演講系列的主軸,訂為「星空下的科技創意─地球到宇宙的觀察方法」。在過去二、三十年中,對宇宙天文和太空物理領域的探索突飛猛進,有相當多的精彩成果呈現在世人面前,這些探索過程帶來了科學新知,讓民眾和學生體會了知識提升的喜悅,但是我們在介紹這些成果的過程中,多半只提到了「科學新知」,而沒有在「觀測方法」上多做著墨,但這些「新知」卻是由精彩的「科技」所產出的觀測方法達成的,這些觀測方法充滿了創意,也是大眾應該瞭解的內涵!因此本系列八場演講,環繞著「科技創意」這個主軸,涵蓋從地球到太空、再到太陽系和銀河黑洞的科學探索,以及這些研究過程中所使用的尖端設備及其運作原理。講座來自中研院、臺大、中大、國家太空中心,和美國研究機構,期待展望系列的朋友們能再次前來應力所演講廳,參與新一季的科學饗宴!
🔷講座資訊:
‧ 時 間:2018/11/9 ~ 2019/1/4 (11/30不舉辦),週五晚間7點到9點
‧ 地 點:臺大應用力學所一樓國際會議廳
‧ 主持人: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張顏暉 主任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孫維新 館長
‧ 補助單位:科技部
‧ 協辦單位:科學發展、Discovery、科學人、News98、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泛科學
‧ 聯絡電話: (02) 3366-9730
‧ E-mail:ntuprospect@phys.ntu.edu.tw
🔷參加方式:
‧ 現場報名:演講當天於演講廳外服務台拿入場券(5:30PM開始),6:30PM入場。
‧ 網路報名:MYNTU活動報名 限額50位,當天入場前先至服務台報到,6:30PM入場。
🔷演講安排:
🎙11/09 邁向太空的精彩創意─科技如何協助人類跨出地球
孫維新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11/16 太空魔方─先進電離層探測儀
趙吉光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11/23 全新的太陽系─科學家如何通過新發現來改變認知
劉麗杏 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和挪威特羅姆瑟大學資深科學家
🎙12/07 打造一座黑洞照相機—兼談格陵蘭望遠鏡
陳明堂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12/14 台灣的太空夢─國家長程太空發展的目標與關鍵科技
林俊良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國立中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12/21 探天的奇幻冒險─談研究宇宙天體的科技創意
陳文屏 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講座教授
🎙12/28 近水樓台先得月─如何在月球的水資源爭奪戰中以小博大
葉永烜 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與太空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01/04 如何了解地球的鄰居們─淺談探索太陽系的新科技
王祥宇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ℹ演講須知:
‧ 本系列講座完全免費,因座位有限,請提早到場。
‧ 現場備有茶水,請自行攜帶杯具盛裝,場內嚴禁飲食。
‧ 講座有提供現場直播服務,歡迎多加利用,連結在下方(活動網站)。
ℹ活動獎勵:
‧ 參加者可獲贈科技部《科學發展》月刊1本,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 全勤者可獲贈科普書籍1本(需集滿8場戳章)。
‧ 每場核發教師學習與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2小時。
📰活動網站:
‧ 展望講座Youtube直播頁面 https://goo.gl/42tPuR
‧ 展望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ntuprospect
‧ 展望官方網站 http://prospect.phys.ntu.edu.tw
‧ 展望線上影音收看 http://knowledge.colife.org.tw/starph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