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間美好
#海上的音符
過往經濟發展迅速,許多濕地因為環保意識不彰,不是被汙染破壞,就是直接被填埋轉做開發用地。但事實上,濕地不僅具有生態多樣性,能保育瀕絕生物、做好水土保持和水資源涵養,及水產資源繁育等功能之外,更有防洪、滯洪及環境教育等多種重要用途。
2015年「濕地保育法」推動後,從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計畫中多達40處國家級乃至2處國際級的重要濕地,可以看出我們擁有豐富的濕地資源。其中,新竹就有一處佔地超過1.5公頃的國家級重要濕地,自去年被建設成為「香山濕地公園」後,其中長達250公尺的「賞蟹步道」,漫步在步道之上,就能欣賞多達十幾種的螃蟹及溼地特有的物種。退潮時,身在其中可近距離體驗「萬蟹奔騰」的壯觀景象;漲潮時將鏡頭往後拉高,步道搖身一變成了一只音符倘佯在藍海之中。
不禁讓我想起桃園大潭那片用時7600年才孕育而生的粉紅藻礁。桃園藻礁是全球最獨特的大型藻礁地景,具有成為世界自然遺產的價值。而大潭藻礁群中,造礁的殼狀珊瑚種類數量最多,24種造礁藻類有19種是世界新種。同樣都是重要的潮間帶,香山濕地是被保護開發成城市中親海近林的生態教室,大潭藻礁卻得靠著你我自發連署的828公投來捍衛它不被破壞。
我們這次攝影比賽的得獎作品,展現出一系列臺灣海洋多元之美
歡迎您參與票選人氣獎:https://www.surveycake.com/s/zkVe2
#壁如行腳 x 憶起來
#藻礁永存
#828公投
臺灣國際級濕地 在 臺南 TODA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玉井、台江創生新可能
#里山里海工作室 引領旅人走進社區
引用自日文的「里山」、「里海」,指的是鄰近家鄉的山、海自然地景,在理想藍圖中,是生產、生活、生態三者和諧共生的實踐場域。然而,目前臺灣普遍遇到的困境在於鄉村的土地產值與價值不相當,迫使土地轉作他用。
如何破解這道難解的方程式,開發出土地的多元產值,進而提升在地產業收益,讓地景得以維持原始的樣貌,並與環境生態共存?一個來自成功大學的團隊「里山里海工作室」,正在努力嘗試,尋找解方。
🌳關心曾文溪流域 謀求環境與產業的平衡
里山里海工作室經理人李佳蓉說,團隊的誕生源於成大中文系教授林朝成的發起,由關心曾文溪流域為出發點,融入日本里山倡議觀點,從2015年開始,陸續開設「里山里海的方案規劃與實踐」與「山里海社會創新實踐」兩門大學通識課程,吸引來自各領域的學生,藉由田野調查、社區訪談、分組討論、企劃執行,共同思考如何在友善環境與地方產業間,取得平衡的生活模式。
在 #台江國家公園 擔任志工多年的黃建雄和陳純敏是課程合作師資之一,他們觀察到學生的背景臥虎藏龍,各有所長,但是缺乏舞台揮灑,於是採取大量討論和實作的上課模式,培養學生的企劃力和執行力,讓學生站到第一線,遇到危機也不出手,交由學生以實務累積社會經驗和技能,老師扮演適時從旁引導的角色。
🐾深入玉井、台江 為傳統產業尋找新出路
玉井、台江是曾文溪流域上的里山和里海,也是團隊主要關注並深耕的兩大場域。位於玉井的 #台鹿農牧場,是當地唯一的養鹿場,主要收益來自鹿茸,隨著時代發展,鹿農面臨的困境在於市場逐漸萎縮及世代交接問題,因此如何開發養鹿的其他收入,同時將 #水鹿產業精緻化,是團隊進入社區後不斷思考的方向。
首先,他們引入 #香草種植,利用香草蒸餾所得的純露,彌補非鹿茸季的產值和營收,並且結合在地特色如芒果樹、農家餐、蘭花園等,規劃套裝行程,藉由 #生態旅遊模式 吸引旅人走進里山,從遊憩中認識食農教育、體驗動手做的樂趣,或是舉辦工作假期,讓地方看見創生的可能。
靠海的台江地區經濟命脈以 #水產養殖 為主,由於養蝦失敗率高,養虱目魚收益低於成本,造成很多魚塭棄養、閒置,甚至填平改做工商業使用,但是這些魚塭就位於國際級的四草濕地周邊,就生態和景觀而言,值得保留。
團隊分析當地產業結構後嘗試從通路下手,把消費者帶到魚塭,如此一來可以省去中盤商的利潤,對生產者有益,消費者也能購買到最新鮮的漁產,魚塭留下來了,對環境和生態也是好事,可謂三贏。為了凸顯在地漁獲品質,學生們設計了多種海味食譜,如虱目魚煲湯、魚排漢堡、魚鱗果凍等,展現新世代的創意。
隨著課程持續發展,至今已邁入第五年,累積的經驗與成果不僅為地方發展注入更多的助力,也讓學生們相信自己手中握有改變的潛能,這股力量,指日可待。
🍀文/李佳芳 攝影/王士豪
🍄[文字及圖片版權屬臺南市政府所有,請勿任意下載及重製]
👀更多悠活台南精彩文章 請線上觀看:https://is.gd/u6QW1c
臺灣國際級濕地 在 農傳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看候鳥、認識濱海植物,就叫做生態旅遊】
台江內海、七股濕地,一個早已超越普通旅遊意義的國際級知名景點,一年300多種鳥類入境,作為臺灣人一生一定要來一次,看黑面琵鷺,了解生態旅游的意義。
大自然是提供多樣性科學與文學觀察的好素材,濕地更是其中的萬花筒。根據研究調查,臺南市濕地生態豐富,已觀察到超過300種鳥類,魚、貝類各200多種、蟹類約50種。豐饒的食物吸引野生生物棲息、繁殖,造就生物多樣性豐富的生態系,讓人類探索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奧妙。
-
🤜看更多農報導:https://agriharvest.tw/
#賞鳥 #台江國家公園 #臺南新農 #台南野鳥協會
#七股溼地 #臺南新農春季號
臺灣國際級濕地 在 國家級洲仔濕地、旅行家設計緻居|高雄鳥松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高雄是 台灣 少數以工業起家的城市,從西元1901年橋仔頭新式糖廠建立,不僅開啟 台灣 工業發展也讓高雄港崛起,與新式糖業相關的機械修理、造船等工業, ... ... <看更多>
臺灣國際級濕地 在 【為茄萣濕地與黑面琵鷺請命】... | By 荒野保護協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捍衛 台灣 茄萣 濕地 成為 國際級濕地. 【為茄萣 濕地 與黑面琵鷺請命】 位於高雄北端的茄萣溼地,前身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