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師,辛苦了!🙇♀️🙇 】
5/12 是國際護理師節,綠黨跟大家一起向護理師致敬!
國際護理師節的由來:護理鼻祖—南丁格爾女士,於1820年5月12日生於英國,成長於富貴家庭,率領護理人員遠渡重洋,到克里米亞去照護傷兵,又設立護理學校培養護士,奠定了護理專業的根基。1965年我國護理界前輩朱寶鈿女士(當時的理事長)於參加ICN在西德舉行之國家代表會議時,向大會提案,以南丁格爾女士生日—5月12日作為全世界共同紀念護理創始者的日子,當時國家代表無異議通過這項提案,從此全世界就以這一天慶祝護師節。
資料來源:臺灣護理學會https://bit.ly/2zzblCs
#尊重專業
#致敬護理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有話好說 PTSTal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疫情 #部桃 #護理師 #桃醫 #疫苗 #武漢肺炎 📢關注議題,開啟對話 💪陪我們繼續,做不一樣的政論節目~ ▎訂閱《有話好說》:https://bit.ly/34xc9Vh ▎按讚有話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TStalks/ ▎追蹤有話 IG |http...
臺灣護理學會 在 馬英九總統後援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總統出席「105年國際護師節聯合慶祝大會」
馬英九總統今(12)日下午出席「105年國際護師節聯合慶祝大會」,除肯定護理人員長期在醫療照護的努力與奉獻,並對「傑出護理人員專業貢獻獎暨服務奉獻獎」獲獎者表達恭賀之意。
總統致詞時表示,護理人員在醫療體系扮演非常吃重的角色,必須有過人的意志力、耐力及體力,面對近年來醫院護理人力日益吃緊的問題,他在101年的國際護師節慶祝大會上曾向護理人員承諾推動護理改革,提出10大策略及60項行動方案,其中包括提高護理薪資福利待遇、調整護病比,並讓護理人員工時正常、調整健保給付的護理費、編列專款增加聘用護理人員,以及減少評鑑、督考及訪查次數等,目前已達到初步成效。
總統指出,政府已經提高護理薪資福利待遇,依勞動部調查,近4年護理人員薪資調幅平均約為8.08%;101年9月開始,公立醫院夜班費各班別調增新臺幣100到200元,至104年底,全國有98%的醫院已經調高夜班費。
總統表示,針對各界所關心的「護病比」,政府在3年前提出規劃,以「白班平均護病比」1比7、增聘9,200人做為努力目標,希望在短期內讓公立醫院白天班的「護病比」可以達到這樣的目標,而去(104)年申請評鑑的114家醫院,全部均已達到護病比基準,令人欣慰。此外,衛福部也於104年將「護病比」納入醫院評鑑的正式項目。
總統說,在增加護理職業人數方面,目前我國護理職業人數共有15萬2,933人,較去年增加約5,500人,與護理改革推動之前相較,增加超過1萬6千人;離職率也從101年時的13.14%降到去年的10.5%,降低2.64%;總空缺率從101年的7.22%降低到去年的5.62%,減少了1.6 %。
總統表示,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於98年至103年期間總共挹注近92億元,專款用於增聘護理人員、護理加班費、薪資及獎金。104年開始,從「專款」回歸到「健保一般服務費」的項目中,讓財源更為穩定,但額度仍為20億元。其中,有4億元是用來辦理「護病比連動制度」,係為鼓勵醫院正視護理人力的配置,達到合理護病比的目標,以進一步提升照護品質。
總統也指出,政府同時努力降低護理人員的工作負荷,政府自102年起依據修正後的「醫療機構設置標準」,提高醫療機構「護理人力配置」的設置標準,規模為50床以上的醫院,病床人力比從4:1提高到3:1。此外,政府在102年也針對醫院評鑑進行檢討,簡化評鑑行政作業,從原有的49個項目,減少為14項,整併減少71%的項目,以減輕護理人員工作負擔。
對於偏鄉地區護理人力短缺的問題,總統表示,衛福部於去年提出「偏鄉護理菁英計畫」,計畫在3年內培育200名護理公費生,畢業後分發至偏鄉地區醫院服務,去年已招收36名公費生,分別於16所學校接受培訓,今年預計將再招收80名,一步步補足偏鄉地區護理人力。此外,去年全國護理科系所招生名額約是1萬6,200名,較103年成長1%,雖僅增加300人,但至少未再減少,而他也做到了過去所做卸任前增加9,200位護理人員的承諾。
包括臺灣護理學會理事長王桂芸、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高靖秋、監察院長張博雅、衛生福利部長蔣丙煌及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中華民國105年05月12日
臺灣護理學會 在 有話好說 PTSTal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疫情 #部桃 #護理師 #桃醫 #疫苗 #武漢肺炎
📢關注議題,開啟對話 💪陪我們繼續,做不一樣的政論節目~
▎訂閱《有話好說》:https://bit.ly/34xc9Vh
▎按讚有話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TStalks/
▎追蹤有話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ts.talks/
▎有話,用聽的|https://link.chtbl.com/ptstalk
👤來賓:
張峰義(臺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
💬 週一到週四晚間八點,歡迎到臉書收看直播,參與線上討論,有閒來坐!
🚩 感謝交大陳信宏校長帶領的自然語言處理團隊,提供 AI 中文字幕與校對服務。軟體開發初期錯誤難免,也請網友協助訂正幕錯字,提供 AI 更多學習機會,謝謝!
___
更多新聞與資訊請上👇
▎有話好說官網|http://talk.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PTStalks #有話好說 #陳信聰
#PTS #PTSNEWS #公視新聞 #公共電視 #公視

臺灣護理學會 在 有話好說 PTSTal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疫情 #武漢肺炎 #新冠病毒 #院內感染 #桃園 #疫苗
📢關注議題,開啟對話 💪陪我們繼續,做不一樣的政論節目~
▎訂閱《有話好說》:https://bit.ly/34xc9Vh
▎按讚有話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TStalks/
▎追蹤有話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ts.talks/
▎有話,用聽的|https://link.chtbl.com/ptstalk
👤來賓:
李龍騰(前衛生署副署長)
張峰義(臺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
張裕泰(前和平醫院急診室主任)
周彥宏(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所研究員)
00:00 開場:台灣新增 2 名本土感染案例
07:08 張裕泰:現在的醫院防疫層級已和SARS時不同
10:22 張峰義:醫護防護百密一疏,目前感染只是個案
18:12 李龍騰:醫院如何防疫補漏洞?
24:02 醫院緊急淨空!醫院感染控制為何困難?
31:27 從 SARS 經驗學習,分艙分流、不封院?
42:21 首起醫師感染,民眾進醫院該注意什麼?
46:54 周彥宏:病毒同時具有流感和慢性病毒特性
50:06 國際疫情仍嚴峻!日本也有變種病毒?
💬 週一到週四晚間八點,歡迎到臉書收看直播,參與線上討論,有閒來坐!
🚩 感謝交大陳信宏校長帶領的自然語言處理團隊,提供 AI 中文字幕與校對服務。軟體開發初期錯誤難免,也請網友協助訂正幕錯字,提供 AI 更多學習機會,謝謝!
___
更多新聞與資訊請上👇
▎有話好說官網|http://talk.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PTStalks #有話好說 #陳信聰
#PTS #PTSNEWS #公視新聞 #公共電視 #公視

臺灣護理學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百年戰疫:臺灣疫情史中的人與事1885~1945」介紹
訪問作者: 蔡蕙頻
內容簡介:
2020年初,神祕的疾病在全球蔓延開來,沒人知道它是什麼、怎麼傳染,有人被確診,甚至病重離世了;有人被感染了,一個接著一個。人人都害怕,戴起口罩之後,儘管沒了表情,但每個人眼中全是惶惶不安。
但是一度快速攀升的確診人數,竟慢慢緩和下來,原本緊張的眼神,漸漸柔和了。
「武漢肺炎」瞬間就擊倒全世界,但是臺灣卻在全世界都哀鴻遍野之際,挺了過來。接著,我們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這個距離中國一衣帶水的小國家,竟然能幸免於難。「臺灣為了這一天,準備了十七年了啊!」SARS流行時,世界拋棄了臺灣,我們只好赤手空拳地捍衛我們的家園。然而其實,這並不是臺灣第一次打防疫團體戰,霍亂、鼠疫、瘧疾……這一百多年來,為了消滅各種傳染病,我們也曾經犧牲無數,每一場防疫戰爭,過程都是轟轟烈烈。百年戰「疫」,故事多到講不完。
病毒或許是前所未見的,但百年來抗疫的過程中,一定有什麼是不變的。於是,我們開始翻找史料,尋找流行病蔓延時,每一個小人物的身影。他們可能是醫師、可能是護理人員,也可能是檢疫者,當然更少不了患者。他們就是我們,他們的故事,拼湊了那個年代,臺灣人共同抗疫的歷史。
在各種流行病接二連三的強勢壓境之下,我們在不斷地跌倒後又站起來,並在傷口結痂時學會了一件事:一但防疫戰開打,就是團體戰,沒有人會是局外人,誰也不能拋棄誰,更沒有人應該被遺忘。
臺灣很小,但是當我們團結起來,就很有力量。
作者簡介:蔡蕙頻
是圖書館館員,也是老師;是讀故事的人,也是說故事的人,對世界的一切充滿好奇,對臺灣史更是醉心,主張「認識臺灣,人人有責」,而最想做的事,就是把臺灣的故事說給你聽。
作者簡介:王佐榮
是廣告人,也是老師;目前是木馬廣告公司老闆,也曾任輔仁、世新、中原等大學助理教授。著有《二戰德軍系列》、《聯合艦隊系列》、《李火增攝影集系列》、《帝國•臺灣》、《東宮行啟》、《來去滿洲》等書。
出版社:蒼璧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臺灣護理學會 在 台灣護理學會|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護理學會 , 台北市。 3750 個讚· 33 人正在談論這個· 620 個打卡次。台灣護理學會成立於西元1914年,第一屆全國護士大會在上海召開時訂名為「中華護士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