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屆 #電視金鐘獎 甫公布入圍名單,恭喜《#天橋上的魔術師》入圍 11 個項目大獎(不重複),包含戲劇節目類最佳戲劇、導演、編劇、燈光、攝影、美術設計、男主角(李奕樵)、女主角(孫淑媚)、男配角(朱軒洋)、女配角(黃舒湄、盧以恩)、最具潛力新人獎(李奕樵、羅謙紹、林潔宜),成為入圍階段領跑大贏家之一。
近幾年台劇的成績有目共度,從《我們與惡的距離》掀起極大關注,雖然我觀看台劇的數量遠不及電影,但這兩年間的話題台劇也都有所觀察,而《天橋上的魔術師》就是近年我最喜歡的台劇,我認為這部作品大膽、不媚俗,且非常相信觀眾並勇於挑戰市場。藉著金鐘獎入圍,重新聊聊這部片和當時專訪導演 #楊雅喆 的過程,提供讀者參考。
題旨:【專訪《天橋上的魔術師》導演楊雅喆:與中華商場的久別重逢,故事是從記憶裂縫長出來的】
「導演好,我是關鍵評論網的編輯。」
「你好,你好,我先把手擦乾再和你握手。」
這是我和楊雅喆第一次見面,對彼此說的第一句話。
接著楊雅喆用力地將濕漉的雙手擦乾,伸出乾淨、禮貌的雙手相握,才算是正式打過招呼。接下來是訪談前的暖身閒談,在話家常中,方才文質彬彬的導演一下在談笑間幹聲連連,粗話齊發。
「在錄音囉。」我好心提醒。
「在錄音我還是可以講髒話。」楊雅喆說。
「那我把髒話都寫進文章。」我開玩笑地說。
「可以啊。」楊雅喆沒在跟我開玩笑。
楊雅喆可能是至今我訪談過的影視工作者中,髒話最多的導演,這件事在訪談前五分鐘就成立了,但同時我也發現,楊雅喆待人謙遜,面對陌生、年紀差距近半的訪談者,仍記得將雙手清潔、以禮相待,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楊雅喆在面對國民黨的肅殺歷史高喊「幹死威權」之際,還能讓觀眾在時代大旗之下,看見他對小人物們的用情至深。
回憶起楊雅喆的電影作品,在《囧男孩》「隔代教養」的困境中,感受小屁孩們的天真爛漫;在《女朋友。男朋友》「野百合學運」的青春騷動中,與林美寶攜手成長,共同悲喜;在《血觀音》「劉邦友命案」、「新瑞都開發案」的不公不義中,貼近女性的浪潮暗湧。綜觀楊雅喆的影像深處,命題皆扣準社會脈動,而後直搗人心的柔軟彼方。
在這些「暴烈控訴」中窺見的「可愛溫柔」,恰與「髒話的粗獷」、「擦手的禮貌」是同一件事,在細節與習慣的微觀之處,瞅見所謂的鐵漢與柔情,無論正反,皆積累成楊雅喆作品的底蘊。
而 2017 年,憑藉《血觀音》拿下金馬獎最佳影片,站在金馬舞台高喊「沒有人是局外人」的楊雅喆,沈寂四年,到了 2021 年選擇將吳明益筆桿油墨下的中華商場具現化,領著觀眾乘著時光機返回 1980 年代的絕代風華,時光悠悠淌流,只不過這次是朝著往事逆流,那裡有人、斑馬還有貓妖。楊雅喆在故事的集合體中,影像化出小人物在大環境底下的眾生相,望見戒嚴時代下中華商場獨特的美麗與哀愁。
所有的故事都有起點,和楊雅喆第一題就談《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改編起源,作家吳明益在上個十年推出的小說,何以打動這名影像創作者?
(中略)
然而,談起楊雅喆和 #吳明益,一名影視工、一名文字工,皆出生於 1971 年,今年都將邁入五十而知天命,對於 1980 年代,兩人的時代軌跡不謀而合,國小、國中、高中甚至是大學,在人生形塑價值觀的年少時代時,這兩位創作者是在戒嚴時代中成長。
對於五、六級生的台灣人而言,年輕時期歷經黨國解嚴,碰上總統直選、政黨輪替,經濟則先後面臨中小企業出走中國,股市萬點迎來熱錢繁榮而後接續崩盤,台灣風起雲湧,人心迅速變動,其中的關鍵字,是「慾望」。正如《神力女超人1984》所表述,1984 年是美國資本主義的高峰,商業、貪婪的氛圍充斥,人性永不滿足,從美帝反身回望這座汪洋孤島,楊雅喆眼中的台灣,同樣如此。
「我對那個年代的記憶是各種慾望。因為有錢,成了台灣慾望最高漲的時代,70 年代經濟起飛十年,80 年代大家開始揮霍,這種揮霍包括物質上和情感上的性慾,有點像整個社會是從修女或和尚學院畢業的學生,到了大學終於能瘋狂打砲、賭博,是一種極度壓抑後的解放狀態。」楊雅喆這樣說。
提到戒嚴時代,在第三集〈水晶球〉中, 楊雅喆開始描寫時代下的壓迫,因此象徵極權的惡棍警察出現,地下聚會的樂音也隱隱鼓動,天橋的生命力悄然生長,於是中華商場似成一座孤島,自成一處魔幻之地。但這與世隔絕的天橋,仍會被外力介入,戒嚴時期的普世傷痕,若隱若現,自然也成了中華商場的歷史符碼,若再扣合每集的開場引子「緬懷蔣經國」等歷史畫面,楊雅喆想在《天橋上的魔術師》書寫的寓意,或許就淡淡地飄然而出。
在中華商場中,有所謂的本省人、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香港人等等,中華商場作為上世紀標誌性的空間場域,從日本政權到國民政府,權力系統轉移的傾軋與擺盪烙下痕跡,將族群熔於一爐。隨著中華商場的繁盛與興衰間,歷史目睹了從鄉野移居都市懷著「台北夢」的人們,當然也在其中發現跟隨國民政府「避難」、「反攻」的「大陸人」,這種台北城市的人口組成和住商混合的商業發展路徑,被《天橋上的魔術師》以某種戲劇性的張力鋪展開來,直到 1992 年正式拆除的舊城世界,成了真正的時代幽魂,或許這種幽魂,一直於台北城上徘徊,尚未消散。
而縱使經過 40 年,世代的本質對楊雅喆來說一點也沒變。「我覺得當代和 80 年代根本沒有差別,慾望還是一樣,問題也還是問題。」楊雅喆若有所思地說。
若從物質面檢視,智慧型手機的革命、網路社群的蓬勃發展等等,都與 80 年代拉開了距離,若從意識型態回溯,當代台灣言論已自由、同性婚姻甫立專法等等,皆與壓抑的年代闢出截然不同的道路,但楊雅喆認為,很多事情沒有各界想像的劇烈改變。
楊雅喆娓娓道來:「解嚴 40 年,陰影並非第二天就被照亮,很多我這代人無法接受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人很難擺脫『大中國情懷』,這種意識型態靜靜地躺在我這代人的腦海,社會要擺脫某種意識型態,40 年是不夠的;再說到同性婚姻,我這代現在做父母的,家中若出現跨性別小孩,可能還是會剁了腳跟;而男女真的平等了嗎?若是平等,那批踢踢不會充斥厭女言論。從種種來看,精神面的鉗梏依然存在,你會發現對於『生而為人』的根本問題,40 年前到現在,我們沒有變。沒有變的原因是它並沒有被當成能在學校被教導、討論的事情,40 年來沒有一門課、很少人會帶著你思考——『我們為何生而為人』?」
上述就是楊雅喆口中的「沒有差別」,在戒嚴神話中,後解嚴幽魂下,台灣人幾十年處在意識型態斷裂、重塑的過程中,不斷對「台灣人」的身份拋問,再重新定義,而〈水晶球〉聚焦在朱軒洋、羅士齊、宋柏緯三名慘綠少年,成功捕捉住青春氣息,開場的三人舞蹈令人神往,也浪漫地處理了多角戀關係,更以「訂製西裝」作為符號,提煉出青少年們「轉大人」的不合時宜,這群奔向未知彼方的年輕人,銜接住彼此的是可能稍縱即逝的友情與愛情,這是多數人類的共感,也是〈水晶球〉能引起共鳴的成功之處,無論是否經歷 1980 年代。
這樣的共感,正是楊雅喆和編劇團隊所強調的。
楊雅喆說:「我期待沒有經歷 80 年代、中華商場的人,也能有共感,故事中角色擁有的疑惑、困難、情感,是不分世代的,我甚至希望不同世代的人可能因此開始對話。爸爸的故事跟小孩子的故事可能會有火花、撞擊,對彼此就能有更多一點瞭解吧。」
「紀實」與「虛構」則是《天橋上的魔術師》重要的雙重辯證,而楊雅喆和吳明益,無論是影像或文字,皆十分熟稔自己創作的媒介,在「記憶的裂縫中」雙雙化為天橋上擅於變魔術的說書人,觀眾不用全然相信,因為每種獨立的記憶皆截然不同,但請進入說書人創造的世界,聽一遍會令人深深著迷的故事。
在楊雅喆的影像中,揮灑想像力捏造天馬行空的意外空隙,如此「時間魔術」的抽象概念才能被實踐,觀眾就摔進記憶碎片的裂縫漩渦之中,目眩神離地返回 80 年代。
王家衛在《2046》說:「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楊雅喆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則魔幻地道出:「所有的記憶都與消失有關。」首集播出之後,「原來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這句話便清楚明瞭地定義這齣旗艦大戲。若我們再往下挖掘記憶與消失的互文關係,「時間」的另一層符旨,就在編劇團隊的巧筆之下,於焉成形。
(中略)
訪談最後,我問楊雅喆:「從你十年前看過小說,而後標案、拍攝最終成品上線,整趟旅程,你覺得是一場魔幻的奇蹟之旅嗎?」
「是啊。」楊雅喆篤定的這樣說。「很多時候你回望人生,任何動作都會是奇蹟,但你要努力,才有奇蹟。碰上疫情,只能改戲,但大家還是想到方法改,這就是奇蹟。像方才提到第七集的孫淑媚,她在臨時調動後,依然演得真好,就是演員帶給我的奇蹟。我只能盡全力控制作品不要長歪,最後沒有歪掉,反而更好,這就是奇蹟。」
楊雅喆近半世紀的人生,求學階段就讀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從未想過踏進編導之路,但前後拿了金鐘獎、金馬獎、台北電影獎等各大影視獎項,這些就是散落於人生中的意外奇蹟,套句爛俗的台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永遠也不知道拿到什麼。」或許對楊雅喆而言,每顆巧克力都醞釀了奇蹟,苦澀中帶著甘甜,整顆嚐完之後仍要輕舔沾滿巧克力粉的手指,永遠充滿樂趣,也唯有如此,奇蹟與魔術師才會出現。
2021 年,楊雅喆和劇組化身「魔術師」,試圖變出奇蹟,讓台灣、讓全世界觀眾重返慾望高漲的 1980 年代,在戒嚴時期、經濟起飛等背景氛圍中,感受消失的魔法,抓住天橋上曾有的吉光片羽。在那之中,有地攤商家、有地痞流氓、有打機少年、有長舌婦人等等,然後你會知道,這些人、事、物經過 40 年仍舊沒變,同樣為情所困、同樣八卦調皮、同樣不屈體制,這些小人物就像你的隔壁鄰居、像你的小學老師、像你在街上擦肩的路人,注定要相遇。
王家衛說:「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天橋上的魔術師》就是楊雅喆和中華商場久別重逢的相遇,而這次的久別重逢,楊雅喆誠摯地遞出邀請函,請你也置身其中。
📝專訪文章共 8421 字,上述為節錄部分,全文請點此👉https://bit.ly/37HFHkO
同時也有4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林鴻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戀愛是選擇題由你#相愛的這種本能 愛情裡,曾為了誰改變性格,生活中跟著習慣她的習慣,當以為一切都可以安好進展下去,收來一封訊息,嗯,又是悲劇收場。 也罷,獨自在家中享受一個人快活也好。 回憶過往也覺得可愛,就算很無能為力,也要每次撩下去,難過也好、開心也好僅憑著我們愛的本能繼續地愛下去。 經...
與惡的距離 導演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鍾孟宏 執導最新作品《#瀑布》發布國際版海報,此款海報由視覺設計師吳建龍、畢展熒與藝術家洪禎佑聯手合作。
《瀑布》為台灣名導鍾孟宏執導的第 6 部劇情長片,此前順利入圍威尼斯影展「地平線」單元。「地平線」單元是次於主競賽的官方平行單元,以鼓勵創新、具實驗精神的作品為旨,《瀑布》的入選則代表繼 2012 年蔡明亮的《金剛經》之後,再度有台灣電影入圍此單元。
這同時也是鍾孟宏第一部劇情長片《停車》入圍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之後,再度重回歐洲三大影展競賽。而除了威尼斯之外,《瀑布》也將前往多倫多影展。
《瀑布》由本地風光、氧氣電影、鏡文學、三皇生技、百聿數碼、華映娛樂聯合出品,由創作出《惡作劇之吻》、《我可能不會愛你》等熱門偶像劇的瞿友寧擔任監製,至於編劇則是鍾孟宏與張耀升繼《陽光普照》之後再度合作執筆。
值得一提的是,在《瀑布》中,鍾孟宏不再以「中島長雄」的身份出任攝影師,更宣告「以後的作品都不再有中島長雄」,引發影迷熱議,鍾孟宏也表示《瀑布》和以前的作品很不一樣。
而根據「華映娛樂」指出,鍾孟宏導演表示《瀑布》的故事靈感來自友人發生的真實故事,且說:「2020 年對於全世界的人來說都是難忘的一年,新冠肺炎的威脅迫使我們戴上口罩,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有些甚至失去了愛人以及親友。在社交距離的措施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也更加疏離。信任感,即是這一部電影所要表達的。」
《瀑布》為鍾孟宏首部執導的女性電影,從這點來看就已經和過往鍾孟宏以「男性」為主軸的主題大相徑庭。至於《瀑布》主演為賈靜雯、王淨。這是賈靜雯繼 2017 年的《有完沒完》後,相隔 4 年再度演出電影作品。
雖然賈靜雯這幾年沒有演出電影作品,但在小螢幕上皆有交出作品,包含口碑、收視皆大獲成功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以痛失愛子的「宋喬安」一角,拿下第 54 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之後則演出 Netflix 投資的台劇《罪夢者》,屢屢在小螢幕中有亮眼表現。
王淨則是台灣備受矚目的新生代演員,從連奕琦導演的《痴情男子漢》展露頭角,而後演出大賣 2.6 億台幣的恐怖話題電影《返校》,以「學姐」方芮欣一角走紅,更在 2020 年台北電影獎中,擊敗強敵呂雪鳳等人,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之後王淨則演出蕭力修的《複身犯》,而今年除了《瀑布》之外,王淨也參與了九把刀的人氣改編電影《月老》,將與柯震東共同亮相。
《瀑布》其餘卡司包含金曲歌后魏如萱、金馬影帝陳以文、金馬男配角劉冠廷與李李仁等人,由索尼影業發行,上映時間訂於今年金馬獎前後。
圖片來源:《#本地風光》、電影 瀑布
與惡的距離 導演 在 民主進步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看《斯卡羅》學到的5件事
一起認識台灣的多元文化
《斯卡羅》一劇由曹瑞原導演執導、改編自陳耀昌醫師著作《魁儡花》,故事以1867年的「羅妹號事件」為背景,呈現出百年前恆春半島上不同族群與文化的交會。
政府透過前瞻預算支持台灣的影視產業,補助拍攝《我們與惡的距離》、《斯卡羅》等優秀作品。透過觀賞精彩戲劇,台灣民眾也能支持台灣自製的影視作品。
歡迎大家一起分享出去,通過戲劇了解台灣豐富多元的文化樣貌,感受台灣島嶼曾經歷的精彩故事!
與惡的距離 導演 在 林鴻宇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戀愛是選擇題由你#相愛的這種本能
愛情裡,曾為了誰改變性格,生活中跟著習慣她的習慣,當以為一切都可以安好進展下去,收來一封訊息,嗯,又是悲劇收場。
也罷,獨自在家中享受一個人快活也好。
回憶過往也覺得可愛,就算很無能為力,也要每次撩下去,難過也好、開心也好僅憑著我們愛的本能繼續地愛下去。
經過已發行的三首歌曲《你怎麼來了》、《想把空白的日子留給你》、《我也明白》,EP的最後一首歌曲 以《戀愛是選擇題由你》作為EP收尾曲,體驗到各種愛的情緒最後,選擇帶著輕鬆的心態繼續相信愛情。四種不同風格、但都與愛有關的歌曲
集結在這張以愛為主軸的EP《相愛的這種本能》。
《相愛的這種本能》數位收聽:https://hungyulin.lnk.to/IndulgeInLove
Follow 林鴻宇 Hung yu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inghungyu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hungyu1105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lonleylin
・歌詞 Lyrics・
Ohh baby
你知道為了你
我早就豁出去
從來都不是廢話 而已
嘿 yeah
這次是好不容易
又讓我遇見了你
最後還是說聲再見了
拿一個放大鏡
照出所有的因果
可惜我們沒如果
好的我曉得 你的委婉了
想把過去的傷通通忘記
腦海裡全部是你
剩下的不是問題
我真的從頭到腳都變好了
還是搞不懂 愛情的規則
到底怎麼了 是我太傻呢
放棄了性格 放棄了原則
這下可好了 什麼都沒了
可是呢 依舊改不掉這該死的個性
就算很無能為力
也要每次撩下去
Ohh對了
我們存在的意義
選擇不選擇而已
結論 就是你的決定
拿一個放大鏡
照出所有的因果
可惜我們沒如果
好的我曉得 你的委婉了
想把過去的傷通通忘記
腦海裡全部是你
剩下的不是問題
我真的從頭到腳都變好了
還是搞不懂 愛情的規則
到底怎麼了 是我太傻呢
放棄了性格 放棄了原則
這下可好了 什麼都沒了
可是呢 依舊改不掉這該死的個性
就算很無能為力
也要每次撩下去
難道是愛嗎
這就是愛嗎
詞 Lyrics/曲 Music:林鴻宇
製作人 Producer:吳奕宏 Wu Yi Hung
編曲 Arrangement:吳奕宏 Wu Yi Hung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吳奕宏 Wu Yi Hung
貝斯 Bass Guitar:羅晧宇 Lo Hao Yu
弦樂編曲 Strings Arrangment:盧思蒨 Szu-Chien Lu
人聲編輯 Vocal Editing:吳奕宏 Wu Yi Hung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吳奕宏 Wu Yi Hung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Playroom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吳奕宏 Wu Yi Hung
母帶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吳奕宏 Wu Yi Hung
OP: 好感度音樂有限公司Good Sense Music Service Co., Ltd.
SP: Universal Music Publ. Ltd Taiwan
EP企劃與文案 :阿諺 Yan
預熱視覺製作與攝影:Nicole
封面設計:PudgyDesign|施又文
導演 Director:楊奇融 CR Yang
攝影 Photography:黃聖睿 Joseph
後期剪輯 Editor:楊奇融 CR Yang
與惡的距離 導演 在 林鴻宇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林鴻宇 #我也明白 #EP0727發行
帶你們走過 [我也明白] 的企劃背景...
外人看似美好可溺的感情,在相愛的兩人中,實情卻不一定如此。分開的理由百百種,有些是雙方決議不合適和平分手、有些是物理環境的分開迫使兩人必須分手、有些是來自不自知的控制,從生活起居、情緒、在做什麼等,不明言的情緒控制與壓力,在誰也理不清問題點而分開時,好似明白了什麼,卻什麼也不明白。
這次以單曲封面為核心出發,從社群預熱,到單曲封面與 Audio MV,欲呈現一隊情侶分開後,男主角內心那股被情緒綁架,歇斯底里的心裡狀態。這部 Audio MV 的創意源頭來自導演阿 Lee 在觀看水庫即時影像產出的靈感,若把即時影像這個概念與 MV 結合會怎麼樣?接著與企劃阿諺、後期製作 Nicole 討論,產出目前的想法『在室內的即時影像,紀錄我們相處過的空間中,從還在一起的時候,到分手,與自己最後離開傷痛,並透過即時影像觀看這段變化的過程』。期待聽眾從預熱的記憶卡、筆記本文字,單曲封面的迷幻風格,到 Audio MV,感受到歌曲那股面對分離卻理不清頭緒的鬱悶與無力感。
_
林鴻宇 個人首張 EP 《相愛的這種本能》
07.27 (下週二)正式數位發行
_
■ 我也明白 歌曲製作名單
詞曲 Lyricist & Composer:林鴻宇
製作人 Producer:吳奕宏
編曲 Arrangement:吳奕宏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 Arrangement :吳奕宏
弦樂監製 Strings Producer:盧思蒨
大提琴 Cello:吳登凱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吳奕宏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Playroom/荒原錄音室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吳奕宏
母帶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吳奕宏
錄音著作 SoundRocording 林鴻宇、Playroom
OP: 好感度音樂有限公司Good Sense Music Service Co., Ltd.
SP: Universal Music Publ. Ltd Taiwan
_
■ 我也明白 企劃製作名單
企劃 Concept Planner:阿諺 Yan
視覺統籌與執行 Visual Planner & Designer:Nicole
MV 導演 MV Director:阿 Lee(冷杉映像)
MV 攝影 MV Videography :阿諺 Yan
MV 剪輯與後期 MV Editor:Nicole
MV 劇本 Stories:阿 Lee(冷杉映像)、Nicole、阿諺 Yan
_
■ 我也明白 Behind the Art 影片製作名單
製作與後期 MV Editor:Nicole
監製與企劃 Producer & Planner:阿諺 Yan
_
■ 更多相關資訊:
林鴻宇 facebook:https://reurl.cc/4xndR
林鴻宇 instagram:https://reurl.cc/Gkxoqd
林鴻宇 StreetVoice:https://reurl.cc/RNmez
林鴻宇郵件:hungyulin9@gmail.com
WIN Music & Creativity:https://www.instagram.com/win_music_c...
冷杉映像:firstudio2020@gmail.com
與惡的距離 導演 在 林鴻宇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後提起你的姓名,談笑我也可以
特別感謝
演唱:林鴻宇
編曲、混音、錄音:林鴻宇
導演、剪輯:楊奇融
攝影:黃聖睿
follow my bio
________________
YouTube: https://reurl.cc/Z7x1gQ
Facebook: https://reurl.cc/4xndR
Instagram: https://reurl.cc/Gkxoqd
合作邀約: hungyulin9@gmail.com
________________
下次想聽我唱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