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鳥共舞」Netflix
我一直都很喜歡這類探索自然生物的影片,有些畫面令人印象深刻,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卻是攝影師等待很久才有機會拍到的珍貴鏡頭,讓我反覆一看再看。
/
影片中主要紀錄一些特殊鳥類的求偶方式,真的很稀奇,除了造型有趣,印象最深刻是「園丁鳥」,公鳥本身就是建築師,會花七年時間築巢建立一個堡壘,中間矗立著約一公尺高的「樹枝塔」還會依照自己的美感用果子來零星裝飾,期間還會遇上競爭者來搞破壞,及山豬來覓食!為了保護作品,還會模仿山豬叫聲、狗吠、甚至人類的聲音來驅趕這些不速之客,而這些努力,為的就是要吸引雌鳥前來逗留,這樣就可以在自己的巢中跳舞求偶!
/
在家除了可以追劇、追電影之外,這類探索大自然的影片,雖然沒有什麼緊湊的劇情與科幻場景,但其中有趣的畫面,讓人不可思議大自然的奧妙。
/
搭配自煮的健康餐,充實的一天完美結束。
.
.
#Netflix #與鳥共舞 #dancingwiththebirds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生長於馬來西亞的華人導演廖克發,而後來台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學習電影製作。第一部紀錄片是尋找曾為馬共、身影曖昧模糊的祖父的《不即不離》,原為劇情片《菠蘿蜜》做電影背景,是以對馬共議題進行田調。但隨著他浸淫日深,素材累積的份量足夠,也就自成一部紀錄片。 馬共至今於馬來西亞仍是禁忌話題,廖克發...
與鳥共舞 在 小新新的減肥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環遊世界之小島獵鳥篇
每次在國家地理頻道或是探索頻道看到這些鳥類的生態, 我有次真的讓我直接到現場去感受鳥兒近距離的接觸了, 這個地方位於澳洲東岸的一個小島上面, Sillen那個地方住了一個晚上, 只為了與鳥共舞, 等了一整天, 終於看到電視上那番場景, 真的很漂亮, 而且沙灘又美又乾淨, 一切都很美好, 只是銀彈要多準備點XD
我在Tangarooma島嶼你相約
#讀萬券書不如行萬里路
#天地一沙鷗
#跟著Sillen旅遊去
#小新新的美麗人生
與鳥共舞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生長於馬來西亞的華人導演廖克發,而後來台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學習電影製作。第一部紀錄片是尋找曾為馬共、身影曖昧模糊的祖父的《不即不離》,原為劇情片《菠蘿蜜》做電影背景,是以對馬共議題進行田調。但隨著他浸淫日深,素材累積的份量足夠,也就自成一部紀錄片。
馬共至今於馬來西亞仍是禁忌話題,廖克發採訪的對象大多不在馬來西亞,散居於泰國、中國與香港,過著不斷轉換身份的生活,隱藏著身世與革命的故事。 單純想要理解祖父為何加入馬共的廖克發,在《不即不離》完成的過程裡,持續發現當年左派運動是年輕人為了生命的迫切所需,對抗日本以及英國的殖民,想要更有尊嚴與自由,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很自然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選擇。
廖克發認為,對政治事務的冷漠冷感,其來有自,並非所謂個人的選擇或立場,而是有一個久遠的脈絡發展──當推進、創造理想社會的人們沒有受到重視,其犧牲完全被扔擲於國家與歷史的敘事以外,未曾轉換為正義時,後來的人也就在長期的審查與壓抑中,被訓練、教導成無法信仰正義,難以想像更好也更平等的可能。 從回溯自身家庭到發掘整代馬共人淹沒歷史的《不即不離》,也就開啟了廖克發的第二部紀錄片《還有一些樹》,由馬來西亞1969年後見於郵件的戳章,進行對種族議題的深刻探討。
馬來西亞社會大致可分為馬來人、華人、印度人與原住民等。馬來西亞在脫離英國殖民獨立建國時,簽署了馬來人享有經濟與教育等的優惠特權,華人與印度人則是能享有公民權的協定。 而華人與馬來人種族衝突的513事件,肇因於反對黨在1969年全國選舉頭一回超越執政黨政府得票率,大肆慶祝遊行,引發馬來人的反感,也上街示威,最後演變成戒嚴,與及大規模屠殺事件。該戳章所註明的禁止散播謠言,即是不允許討論、質疑該事件,乃至馬來人在馬來西亞的特權。《還有一些樹》透過訪談與歷史資料,耙梳了513事件的始末,同時也凝視種族政策最底層受害者原住民的困境。
廖克發發覺,在華人被馬來人以及政府軍警慘烈殺害時,也知曉華人內部的自相殘殺,甚至及於華人對更少數,尤其是原住民族的剝削與壓迫。他乃對自己提問,會不會他也同樣是一名種族主義者?主要是他警省到,自身總是從華人是種族主義受害者的角度去思維,而罔顧其他被華人既得利益下的邊緣民族。而如此疑惑更拉高視野地思維著樹(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係,特別是為了經濟開發,對原住民棲息地、森林的砍伐,透過樹的靜默與見證與原民祖先的洞穴探勘,也就隱隱有人類對自然的態度不也是種族主義作為的體會。 廖克發從幼年熱愛看牛仔電影說起,其時他對正義的想像,就是那些槍殺印第安人的西部牛仔皆是英雄。直至成人看了《與狼共舞》方才瞭解,印第安人是被壓迫的對象。
換言之,影像所造成的偏見遠大過於關於正義的探索。 廖克發強調,任何太方便、簡化的敘事跟立場,都是危險的。拍紀錄片必須有疑惑,明白沒有一種面向可以是全面性、全客觀的紀錄。活在複雜的世界,必須有多重、多部的聲音。單一故事永遠不夠,需要有很多故事與作品,討論同一個事情。說故事的權力掌握在誰身上這件事情,得保持懷疑。紀錄片工作者不能牢牢握住這種權力不放,要能時時刻刻反省自身的意圖與認知。這也是為何廖克發會謹慎對待受訪者,要重複確認他們是不是願意將受訪內容公諸於世。
小檔案
廖克發,1979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怡保,實佻遠(Sitiawan)。就讀於國立新加坡大學商業學系,卻熱衷於文學創作以及出國遊學,曾獲大專文學獎。畢業後任教於新加坡小學四年後,來台學習電影製作,2011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兩部作品曾獲得台灣金穗獎最佳學生影片,曾獲最佳導演,並在2015年釜山國際影展獲得超廣角亞洲最佳短片。編劇作品長片劇本《菠蘿蜜漫長的飄香等待》,根據祖父二戰時參戰的生命故事改編,獲優等劇本獎;被選為2015法國南特影展,台北劇本工作坊。成立蜂鳥影像有限公司,製作劇情與紀錄影片。參與2013年的侯孝賢導演執導的金馬學院。曾任臺灣國家地理頻道攝影師。
拍攝的電影多與東南亞華人有關,其中紀錄片《不即不離》因涉及有關馬來亞共產黨的敏感歷史,在馬來西亞被全面禁演。2019年以劇情片《菠蘿蜜》入圍第56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同年紀錄片《還有一些樹》也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後製:馬立群 作品提供:廖克發 場地提供:倆人攝影棚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IztIgIsveQ/hqdefault.jpg)
與鳥共舞 在 大牌黨 Big Part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英國腔 #防疫期間不要出國 #不要與陌生人共舞
防疫期間非必要不要出國,想旅遊的心蠢蠢欲動嗎?跟著Ruby老師來學學英國情歌王Sam Smith 2019年最受歡迎廣播歌曲Dancing with a stranger,獨家加映Ruby老師學Peppa Pig佩佩豬的英國腔,讓濃濃英國腔療癒你想飛的心💃🏼💃🏼
Ruby盧春如粉絲專頁➡️http://bit.ly/2TuZRX6
盧英文系列節目➡️http://bit.ly/2wnJZhc
大牌黨IG追花絮➡️http://bit.ly/32FjIXD
💌合作邀約💌 bigpartychannel@gmail.com
英國歌手及詞曲作家Sam Smith山姆史密斯,2019年1月發行Dancing with a stranger與陌生人共舞,榮獲英國第三、美國第七佳績,據Forbes報導,和Normani諾曼尼妮合唱的Dancing with a stranger拿下2019年最受歡迎廣播歌曲,2020年被提名為全英音樂獎Brit Awards年度歌曲Song of the Year
❤️露比老師愛直翻!直翻就是沒在管文法的概念❤️
Hmm, hmm
I don't wanna be alone tonight (alone tonight)
It's pretty clear that I'm not over you (over you, over you)
I'm still thinking 'bout the things you do (things you do)
So I don't wanna be alone tonight, alone tonight, alone tonight
我不想獨自一人今晚
很明顯,我並沒有度過你
我仍思考關於您做的事
所以我不想要孤單今晚,孤單今晚,孤單今晚
Can you light the fire? (light the fire, light the fire)
I need somebody who can take control (take control)
I know exactly what I need to do
'Cause I don't wanna be alone tonight, alone tonight, alone tonight
你能點燃火嗎?
我需要有人可以控制住
我知道我完全需要做什麼
因為我不想要孤單今晚,孤單今晚,孤單今晚
Look what you made me do, I'm with somebody new
Ooh, baby, baby, I'm dancing with a stranger
Look what you made me do, I'm with somebody new
Ooh, baby, baby, I'm dancing with a stranger
Dancing with a stranger
看都是你逼我的,我跟個新的人
哦,寶貝,寶貝,我跳舞跟陌生人
看都是你逼我的,我跟個新的人
哦,寶貝,寶貝,我跳舞跟陌生人
跳舞跟陌生人
❤️每週三晚上鎖定#大牌黨BigParty
#盧英文 Ruby's English Class
#Ruby盧春如 #九官鳥家族和你一起笑開懷
泰迪聊星室系列節目➡️http://bit.ly/2VFHmSI
大小姐幹什麼系列節目➡️http://bit.ly/3cAtA9Y
#跟我一起 #宅在家 #StayHome and lear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Pr9Y3Z9eEE/hqdefault.jpg)
與鳥共舞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台灣生物光牆展示區
本次將再次帶著聽眾朋友走出錄音室、第六次走入國立台灣博物館,由館方典藏管理組助理研究員 #林俊聰,帶著大家聽此次的常設展。
此光牆展示區位於台博館的土銀園區,在「生命的史詩-與演化共舞」展場位置,一樓是從化石的紀錄,揭開地球生命演化的奧秘,在一樓往二樓的通道中,設計一個時光長廊,快速的將遊客的視覺,從幾十億年前拉回現代,在長廊的下方設有「貝殼步道」、而牆面就是「台灣生物光牆展示區」。
此展示區共有台灣常見的65種生物標本,有許多保育類、台灣特有種及台灣特有亞種。像台灣長鬃山羊、大赤鼯鼠、台灣小鼯鼠 、白面鼯鼠、穿山甲、白鼻心、麝香貓、台灣黑熊、鼬獾、環頸雉、大冠鷲、石虎、山羌…
有研究指出台灣雲豹應該是滅絕了,山區唯一的貓科動物只剩石虎,那石虎現在的困境是什麼?會不會一樣走入滅絕?
麝香貓不是貓科,那又是什麼科?又為什麼叫麝香貓?
最小的貓頭鷹又是那一種?
貓頭鷹的兩個耳朵不僅形狀大小不同,連高度也各不相同,這又是為什麼?
還有留鳥、候鳥、過境鳥、迷鳥又有什麼差別?
有一種鳥叫佛法僧,為什麼會取這麼有意境的名字?
人們常說:只鴛鴦不羨仙,但其實牠們只是一個繁殖季才在一起,到了下一個繁殖季彼此又會再找新對象,所以什麼鳥才是真正終身守候在一起的?
以上一切的一切疑問?都在節目中,由林俊聰博士為各位聽眾朋友解答!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4qB8waOaG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