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藝!(小編)
今晚九點將介紹兩位新銳藝術家
新銳藝術家陳胤汝專攻中國水墨
陳胤汝創作媒材以紙本膠彩為主
以水、陸空間結合創造出新空間
非寫實狀態結合呈現虛幻的樣貌
透過植物的實景描繪與虛幻空間
表現虛實結合的氛圍來呼應內心
矛盾且曖昧卻又平靜的心理狀態
最新展覽〈相引〉現正在展出中
陳胤汝—膠彩創作展 【相引】
#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
Rayna Chen 陳胤汝
第二位登場的新銳藝術家張庭溦
現攻讀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學位
創作媒材以水泥為主,翻轉大家
對於工業化下的產物「水泥」的
刻板印象並且將水泥粗糙的質地
柔暖的呈現在畫布上變成一件件
悠然而淡雅的作品。作品畫面中
重複出現許多「饅頭山」的符號
是來自於她意識的轉換,黑灰調
保留了大部分的水泥原色與紋理
帶水墨韻味,與細看的凹凸表面
形成兩者互相衝突不同質感的美
張庭溦創作個展【於是,堆疊消散】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張庭溦
金車文藝中心 King Car Cultural & Art Center
明晚九點香蕉與黑膠三合院來囉
樂音繞梁老厝飄散著懷舊黑膠情
香蕉與黑膠三合院的老闆鍾士為
從小住在美濃並由爺爺奶奶帶大
幾年前他從爺爺手中接手老屋後
開始投入積蓄持續整修這間典型
傳統客家三合院並將其改造成為
保留了美濃在地的建築文化特色
與充滿回憶老舊家具的民宿經營
士為的母親是以前電台的播音員
因工作緣故收藏了近五千張黑膠
在他決定整修這間老屋成民宿時
也重新整理母親珍藏的舊黑膠們
並將昔日的菸樓改造成間黑膠房
成為家獨具氛圍黑膠三合院民宿
美濃山下 香蕉與黑膠三合院
週三晚間九點創作小宇宙登場囉
這次要來介紹三位優秀的創作者
運用漸層渲染淡雅別緻手工瓷器
創作人許家毓,選用瓷土來創作
刻意保留瓷土的原色,再以渲染
與絞胎方式製作呈現經典渲染杯
杯子上佈滿水墨流動呈現的韻味
還有用陶土製作假的保麗龍盤子
維妙維肖的樣子,讓人不覺莞爾
Sminey手作瓷器
溫柔紙漿拼貼奇彩童心-許方瑜
她以「惜物,碎紙新生命」理念
將做美勞剩下的碎紙、色紙或是
印刷廢紙、發票、宣傳單…等等
蒐集起來後做成一片片的紙漿片
保留紙張原有顏色不再進行染色
加上手繪插圖完成獨特紙漿作品
霧的森林Wood Forest
烈火淬煉可愛動物小陶器—慢手
創作人林郡鈺以自然、動物生靈
的想像,將土與雙手融合地捏塑
最後用火淬煉出來的器皿傳達出
美的真理,希望能夠透過日常中
看似微小但重要的細節裡的改變
讓生活能成為自己更喜歡的模樣
慢 手 Slow Soul
【#創藝多腦河】📺播出時間📺
首播→週一至週三 21:00
重播→週二至週四 3:00、13:00
跟佼哥一起顛覆傳統想像
直攻創作背後的深刻故事
http://www.bltv.tv/events/CreativeDanube/
✔️感到「藝」猶未盡嗎?
各集精彩訪談回顧在這邊
http://arts.bltv.video/
下載《#iBLTV》APP
【創藝多腦河】隨身帶著走!
【App Store】https://apple.co/2CxCDZO
【Google Play】http://bit.ly/2DVFZmC
黃子佼
#主持佼出來
人間衛視
舊家具 整修 在 呂欣潔 Jennifer L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松山區的老房子,即將消失的歷史記憶】
昨天很幸運,受邀參觀了一間松山區的老房子,門外就是都市鬧街,這做將近百年的房子,沒有改建成民宿或觀光景點,也不是古蹟,幾十年的風情卻掩蓋不住。
屋主說,老房子的設計概念和現代不同,注重風水,還有通風,磚造房子,冬暖夏涼,隔間都注意空氣流通(隔間牆在靠近天花板處都有空間),房間都不是密閉的,所以很難使用冷氣。
屋主羞赧地說,有時招待習慣冷氣房的朋友都會有點抱歉,「他們不習慣」。「老房子的概念跟現代人不同,比較懂得生活。」屋主說。為了整修老房子,屋主特別去學了建築,桌上擺著滿滿的相書籍,連後窗的油漆,都靠自己搭設鷹架親自處理。
我看著一件又一件的古舊家具,包含從小長在台北公寓中的我,不曾看過的紅磚大灶、裝著砂網的餐櫥櫃、四腳大床、一台非常古老但功能正常的冰箱等等,彷彿走入了時光隧道。
真不敢相信台北鬧市中,有這樣的房子。
「我們家住在這裡兩百多年了。」聽見我不住稱讚這房子保存的真好,屋主幽幽道:「我覺得這兩年壞得很厲害,附近都在蓋大樓,地基一震下去就歪,真不知道要怎麼樣才可以繼續留著。」
感受到他對房子深刻的情感,我也無言以對了。
我們要繼續這樣破壞屬於自己的記憶、歷史、文化嗎?
何時才會有人,願意正視、重視正在消失的珍寶呢?
我希望,有一天,如果獲得了資源與政治實力,也可以不要忘記這個時刻的感動,眼中除了利益,還有更重要、更真實、更寶貴的事物,必須盡力維護。
#欣潔談生活
==支持呂欣潔你可以這樣做==
1. 分享粉絲專頁文章,讓更多人知道呂欣潔
2. 一千不嫌少捐款給欣潔 https://goo.gl/ftPVap
3. 捐看板/物資也可以 http://ppt.cc/c2Uqv
4. 出力也很棒成為志工 http://ppt.cc/6Ov~
5. 公益活動要場地? 線上預約 http://ppt.cc/2JVPg
舊家具 整修 在 老屋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老屋顏-台南/連晟旅遊
康熙年間,舊名赤崁大街的台南市民權路中央還有一排雙面臨街的店鋪,並以「大井頭」為中心點發展出十字大街,也就是日治時期的「本町」。這裡一直維持著繁榮的商業,有許多現在的鉅豪商賈也是出身於此,最著名的就是以布業興起的「台南幫」。民國五十年代,民權路聚集了百家以上的布行,也因此得到了「布街」的封號。
今天我們來到位於民權路的「連晟旅遊」,這是一間台南在地的旅行社,負責人呂偉正是一位三十出頭的年輕人,接手旅行社之後,除了延續傳統的旅行社業務,又投入對於故鄉的熱愛規劃出一系列如「銅板小旅行」的文化行程,發展出兼顧商業經營與歷史傳承的特色。
「連晟旅遊」的前身也是布行,空間經過數度更替輾轉成為空屋被偉正租下,這期間與許多在台南租屋者一樣經歷過波折。因為老台南人重視「起家厝」的觀念,對於一生奮鬥努力所建的房子十分珍惜,不僅覺得賣祖厝不光彩,也深怕外人承租後破壞了房屋,常常是寧可放著不用也不願租售,造成路上空屋率頗高的狀況,偉正也是花了好大的力氣才說服了房東出租。
這棟1950年代的老屋,立面是常見的雙柱三開窗樣式,除了兩根裝飾柱的柱頭兩端有些幾何造型,其他線條都十分簡潔。雖說是旅行社,但一樓門面卻完全沒有辦公室的味道,不僅看不到電腦、電話,甚至連辦公桌都沒有,取而代之的復古風舊家具,有些是偉正的收藏,也有不少是經營舊家具買賣朋友放在這邊的展售品。一旁牆上寫著「台南府城文化」六個端正大字,乃是出自全美戲院電影看板畫師顏振發師傅之手,大字散發出鋒利的筆勁看得出是師傅多年累積的功力,是一種電腦割字的廣告看板上無法感受到的扎實感,就像偉正所推行的在地行程並不講求華美精緻與準確,而是帶領遊客實際走訪體驗台南各方面的深厚。
再往內走入有個天井,中央天井之後是稍稍隱密的會客區,讓來這邊詢問行程的客人可以在此諮詢旅行社人員。民權路上的房子因為大部份都有天井的設計,因為房屋的縱深頗長,在中段加設天井便可解決後段空間採光與通風不善的問題。偉正還說,其實民權路上作為「起家厝」的天井位置都經過風水師算過,配合了主人的生辰八字決定開的大小,讓我們見識這些老建築並不一定只是尺規上的固定數值,也會配合風俗上而加入各戶專屬的「客制化」元素,祈求家族事業可用久延續興盛。
一般人鮮少踏足的二樓,是「連晟旅遊」的辦公空間。走上磨石子樓梯時偉正特別叮嚀我們務必要小心行走。因為這座樓梯踏階小而陡,並且各階高度也略有差異,步上角度些微下傾的踏面並不易通行,這些雖說是建築上的缺失,卻是科學測量儀器尚未普及的年代裡所留下的建築印記。物以稀為貴,不僅會製作磨石子梯面、扶手的師傅漸漸凋零,這種受限量測精準度而產生的「缺陷美」,在老房子裡竟成為可以被諒解的特色之一。
由於建物二樓以上是採三開窗的形式所以光線相當充足,橫梁將天花板隔出三個區塊,淡藍色的泥作收邊與中心圓環的裝飾,讓純白的天花板看來更增視覺的豐富層次。靠近天井的牆面可以看到水泥女兒牆、磚牆與最上面的木窗三層,分別記載著建物歷經的三個年代。
最早屋主將這邊當作小陽台,可以從矮矮的女兒牆看到底下的小花園,之後的使用者為了安全需求以紅磚加高了女兒牆,然後到了現在的連晟旅遊時期再加上了四面木格窗。偉正特別不重新粉飾塗刷這面牆,赤裸地將這些不同年代與老屋因應使用需求而演化的痕跡顯示出來。通過天井的走廊牆面,上頭竟留有室內裝潢的藍圖,要不是偉正跟我們說還真不會發現,這是他整修將壁紙撕下時才意外看到,也不知這筆跡已經被塵封多久,雖然是故意被隱藏但還是在機運下被揭出,成爲探訪老屋的一種趣味。
透過這次訪問,我們發現城市因為延續在地居民共同的生活經驗而造成文化,再經由重視文化孕育出愛鄉的力量。偉正雖然年輕,儼然已是一本台南的活字典,其規劃的導覽小旅行,讓來台南的遊客們不只看到觀光景點與小吃,而是可以看到常民生活的樣貌與體會其生活節奏。
此外,偉正申請了「台南市歷史老屋培力計畫」整修經費,將用作連晟旅遊與隔壁無人使用的兩棟老房子之立面維修補貼,問到為什麼連旁邊兩間都要修,他只簡單說「這麼美的東西放到壞太可惜了」。看著旁邊兩棟已出現裂痕的空屋,的確需要被好好照顧一下了,只是修繕費用高昂,很難得有人願意自掏腰包做這件事,這個整修計畫近期即將開展,讓我們期待之後的成果。
地址:台南市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二段2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