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Port of Hedland從2021年7月1日的0001 AWST開始, 對停靠碼頭的所有船隻及其船員必須遵守下述的強制性要求。通過船舶審查程序、終端調查問卷和/或上船檢查,確認船舶和船員是否符合要求。所有繫泊纜,備用纜及引繩(Tail)必須備妥證書及使用時間記錄簿
1. 繫泊纜索的日期最長不得超過5年,否則要求由第三方獨立公正人按
ISO2307標準依船舶之載重噸(DWT)檢驗(Inspection)
3.繫泊繩的最小長度應為200米。
4.繫泊纜繩的最大直徑不得超過110mm。
5.DWT>12萬噸的船,其所用繫泊纜之破斷強度應大於75噸
6. 船舶上的繫泊纜索,必須一致使,即同一類型材料,直徑和最小破斷強度(MBL)。
7. 所有繫泊纜繩(包括備用纜繩)應處於良好狀態,且無打結,彎曲,編接與磨損
8. 每艘船應至少裝有2條同類型的備用繫泊纜,備用纜必須與使用中的纜繩具有相同的規格。
9.不接受鋼絲纜
10.彈力有限的纜繩,如,例如高模量聚乙烯(HMPE)纜繩,其尾端之引繩必須為經原OEM授權的廠商所出廠.
11.纜繩尾端的引繩(Tail),其破斷強度應為繫泊纜繩的125%-130%,長度不得少於
11米,不得以卸扣連接
12船上的艏艉絞機,其絞力/剎車應按照(1)原廠推薦之檢驗期,或(2)該輪SMS中之規定,或(3)每兩年半,進行測試檢驗(Inspection),以三者中較短的為準
13.換用新纜繩時,必須對winch的煞車力重新測試
14.載重噸超過12萬之船舶,其中winch的剎車應設定在船舶設計MBL.>45T之60%
15.與繫泊纜操作有關的船員都必須接受培訓使之適格
16繫泊時必須要有足夠之船員,確保整個離靠之繫泊在30分鐘內完成
17.在漲落潮前後兩小時內,當班船員必須每30分鐘檢查纜繩狀態
18.纜繩必須自Winch 或經驗證過的Bitt出纜
19.繫泊纜不應固定在十字架纜樁,或是盤在絞機滾筒上固定
20所有的繫泊纜,至少每12個月要攤開在甲板進行全長性檢視,並做成紀錄備查
21纜繩至少每兩年半要”調頭”一次,並做成紀錄;4年半作特檢,每5年換新.
船用纜繩規格 在 海洋首都中的航海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雖然散裝船的市場艱困,但是對於船舶安全之檢查,卻是步步進逼,二副們,屬於你管的舷梯,你都了解了嗎?
Rightship對舷梯的要求越來越高(絕對超過你岳母登輪之規格)
,必須跟上步伐,說明如下:
一、關於舷梯的佈置
1、2018年,Rightship關注舷梯的強度,要求上下平台的安全符合,舷梯的吊重試驗等;
2、2019年2月,Rightship現場檢查要求,舷梯可以使用岸梯放在碼頭,但是岸梯需要有證書和檢驗,如果岸梯不符合要求,臨時措施需要船上做現場的風險評估。
3、2019年10月起,Rightship現場檢查,要求舷梯放到碼頭,否則不能登輪;
4、澳大利亞港口,如紐卡斯爾和韋帕,就要求旋梯有第二種支撐方式,某些Rightship檢察官也關注過,現在不接受了;
二、關於舷梯的安全網
1、最早是巴西淡水河谷的要求,舷梯安全網佈置從舷梯外擋到船舷,也是對MSC.1/circ.1331的一種解讀;
2、2018年,Rightship開始關注MSC.1/circ.1331要求,逐漸要求將舷梯安全網做大,2019年的要求就是船舷到碼頭,全包覆。
三、舷梯安全符合
節點:梯子本身的承重、馬達的承重、舷梯鋼絲的承重、上下平台的承重,踏板的承重。綜合以上,首先是馬達的承重可能小於梯體和附件的重力。最終RX得出結論,梯子不放在碼頭上就是不安全的。 (看看自己的說明書一算便知。)
1、新船造船,在梯子兩端,有專用銘牌牌,標記安全負荷和佈置角度等;但是老舊船沒有甚至丟失,所以Rightship檢察官就認為必須自己做銘牌掛在梯子上,就出現了“Circular – 04 – 2018”的要求。
2、在此提醒,舷梯整體可以承載上下的人數,受限於梯體強度,也受限於舷梯馬達的許用載荷、還受限於鋼絲的強度。經過多船觀察,最小的是馬達的承載強度。各輪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落實。
3、上下平台的強度,是根據平台的設計強度來的,通常平台的設計要求是4000N/m2,通過平檯面積計算出可以承載的重量。此承受重量可以從完工圖上查出。
(請勿質疑下平台承受岸梯的重量超限,因為岸梯放在了梯體上;也請勿質疑每個踏步未標誌75KG(無奈啊))
4、岸梯(延長梯),強度看說明書;沒有自己的岸梯或者不合適,用碼頭梯子,但是需要有風險評估。此岸梯的工作角度“0-30度”.(本人經驗)
5、船上如何做標誌牌:
上下平台的強度信息,打在平台上;吊重試驗日期打在梯體上,鋼絲更換時間標記在吊樑上。
自製牌子:(僅僅建議,如果嫌費事,就做一個大牌子,上下各放一個)
1)碼頭梯口和上平台口各一個牌子,寫上一次可上幾人和保安要求:
2)碼頭岸梯銘牌,掛在岸梯上,標註工作符合、佈置最大角度;
3)下平台掛一個下平台的安全負荷,和可站立停留的人數;
4)上平台同樣掛一個平台的安全負荷,可站立停留的人數;
5)在岸梯正對著的舷梯上掛一個名牌,信息包括梯子的整體性能佈置角度等。
(請寫清楚Accommodation Ladder Performance,參考Feedback 04 2018;人數建議少於6人,因為岸梯和安全網等的重量需要減去,按年度要減損扣除)
四、舷梯佈置角度
通常是15-55°,也不全是,舷梯佈置角度以完工圖為準。
請注意:舷梯角度顯示,還靈敏不?有的話就要適當維護,有人查的。
五、舷梯口的救生圈
仍然是Rightship關注MSC.1331後,要求舷梯配備即帶繩又帶燈的救生圈,所以我們要求船隊實施了。但是,該救生圈不屬於SOLAS公約的個人救生設備,屬於保護器材,不必列入SAFETY PLAN。在此推薦W.Z的救生圈架子,請看照片。
六、建議
現在RIGHTSHIP檢查無論是用岸上還是船上小梯子都會開建議項;
有人建議:如果RIGHTSHIP來檢查,後面梯子夠不到岸的話,可以用中間梯子,如果倒纜有影響,可以調整纜繩方向。但是船中梯子上下,又在貨物區。例外都是被質疑的。
最後,任何任何的不和諧,船長應該做一個評估,通過****等措施,最後可以上。這是解決一切不可能的唯一辦法。
所以:應對無理檢查,船長有必要做一個風險評估兜底。
可是,最近最近…… 萬金油也不成了。
因為越研究,發現的薄弱點越多,Rightship只留一條路,我在這裡補刀,把最後一條路堵死(踏板安全符合70Kg),要求所有Rightship檢察官體重小於70Kg。
結論: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舷梯下方放一塊公告牌”本船全體船員健康,但不保證他們是否屬”無症狀帶原者”(Asymptomatic carriers),登輪者風險自負”
船用纜繩規格 在 Mr.old 老派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年末秋冬,The W & Anchor Bros.久違帶來新一力作 ‒海軍風格之21oz 丹寧水桶包,整體除去純棉布料外,尚由純銅五金與植鞣牛革製成。其在使用上相當精鍊,將所需物品放入後,再由袋口船用纜繩、皮革束片調節鬆緊,透過減壓帶設定可為揹負過程帶來舒適反饋。另外由於全件使用丹寧布料,清洗保養只需將纜繩拆下,便能輕鬆洗滌,並且你知道的,此類原色丹寧製品,幾番洗濯後更將有新的生命演化啊!
Info:https://mrold.waca.ec/product/detail/250936
----
The W & Anchor Bros.,主要以工業時代、大戰時期軍用規格之頂級材料及耐用性作為設計藍圖,融入現代素材考量,且依不同時空背景所需,將軍裝、工作服的精神重新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