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可說是現代人最普遍從事的活動之一。常見於新年目標清單上,也常見於年末未完成目標清單上。
很多人持續的一再嘗試,相對少人長期減重成功、維持良好體態。
減重為何那麼難?問題到底在那裡?
這本書破除迷思,直指重點。
重點就是,要減肥就要熱量赤字。你消耗的熱量比你吃進去的熱量多,體重就會開始下降。
你說自己內分泌失調,所以變胖?
你說自己吃很少也會胖?
你說自己的腿很粗,都是運動練出來的肉?
你可以看看書中,作者給你的”直白”說明。
不要再被迷思困惑了。抓對重點,貫徹執行。
減重是吃七分,動三分。作者書中詳細介紹了如何吃的好,吃的飽,同時減重。
沒錯,要吃的飽。
減肥常跟少吃,挨餓畫上等號。這種需要意志力的減肥行動,短時間內的確會有成效。但當意志力耗盡時,食欲反彈大吃一頓,往往造成更嚴重的損害。節食時去除肌肉,反彈大吃累積脂肪。
要刻意去做,覺得辛苦,就不容易長久。
作者強調的一個重點就是,目標是追求健康與均衡的飲食,一個可以讓身體平衡的攝取到各種必需的營養素的做法。而當健康的飲食成為你的生活習慣時,體重自然得到控制。
你有健康的生活形態,所以反應在體型上。
而不要把減肥當成一個戰術行動。譬如一個人擬定天仙作戰計畫,預計兩個月的時間,每天只吃兩餐,完全戒除含糖飲料,加上日行萬步。兩個月後,就可以瘦如仙女。
那兩個月之後呢?
還是這兩個月根本撐不下去,作戰結束後發現身體再次被脂肪細胞攻克呢?
現代人往往將”吃”當成一個補足能量的必要行為,或是當成解壓的消遣。往往沒有給予進食必要的尊重。
作者教讀者學會如何吃。先認識基本營養素,再討論組成建議。作者的建議很好記,一個餐盤擺在面前,蔬菜應占一半。優質蛋白質四分之一。原型好碳水占四分之一。就是一個良好組成。
蛋白質來源,從好到壞的四個類別。以及碳水化合物,從優量到較差的四大類,書中都有明白的解說。不只份量要對,質地也要對。
許多讀者可能會看了之後才驚覺,以前自以為”健康”、”可接受”的食物,實際內容跟想像有很大的差異。
如何估算一整天吃下的熱量跟營養素,書中有詳細的App使用說明。重點不在於精準,而在於有個大約的估計。有個估計數值,總比靠印象說:”我吃不多”,其實根本不知道吃了多少,要強得多。
我看了之後也馬上下載該App。其功能不僅在於計算熱量與營養組成,它也會告訴你每種食物的營養素組成。譬如木瓜,裡面多少是碳水化合物、多少是脂肪。而在自行登入每餐的組成時,使用者也自然開始在意起入口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全書的第三部分講運動。
不要想到運動就想到要買整套的運動鞋、衣物。然後每天要撥出可觀的時間,動到氣喘噓噓。
想得太難,就不會去做。
作者提出的”每天、在家、15分鐘”建議,破除這個心理障礙。徒手赤腳,短短的十幾分鐘,你就可以讓自己得到肌力訓練的成果。
有做比沒做好。運動,是個可以簡單融入日常生活的健康行為。
假如你看了這本書,仍對於實際執行不太瞭解,希望得到作者的指引,或想要有同儕團體一起進行,那麼蔡醫師也有開立線上瘦身社團。
這本書也討論了很多飲食與藥物減肥方法,譬如生酮飲食,合法的減肥藥與雞尾酒式減肥藥。你會發現,作者宗旨不變,那就是,你把飲食跟運動弄好,就可以瘦身健體了。
這才是持久,不傷身的自然減肥法。
長期的不良習慣所造成的問題,不要想迅速解決,一步登天。
建立起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好的生活習慣,自然會反應在逐漸改善的體態與體能上。
良好的飲食 行為 在 孕媽咪寶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推薦繪本/ #育兒繪本抽書活動 #受到孩子啟發的媽媽作家x因母親開始創作的童心插畫家聯手編繪趣味主題繪本 #這麼棒的好書當然值得推薦
光念出繪本中的文字就覺得這本繪本互動超有趣:《巴巴魯吃壞肚子》
【品格教育繪本:飲食教育/衛生習慣】
教給孩子健康的飲食&衛生習慣
許多孩子常常因為嗜食甜食、炸物、冷凍飲品等,飲食不知節制,加上衛生習慣不佳,導致消化不良、肥胖、生病等狀況,爸媽們雖想避免孩子有以上行為,卻又無法時時監督,該怎麼讓孩子自動自發、養成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呢?
與其一樣一樣地提醒孩子「這個不行」、「那個不可以」,卻效果不彰,不如就讓可愛的小外星人上場,親自示範各項「錯誤飲食」習慣和「缺乏衛生」的行為──當看著小巴巴魯身上長出彩色斑點、耳朵冒煙、摀著脹成大氣球的肚子倒在地上,生動逗趣的表情和模樣,孩子哈哈大笑覺得有趣的同時,也能從中認知到哪些不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是需要避免的,進而瞭解健康飲食的重要,學習勤洗手和喝水等健康的生活習慣。
購買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5285?sloc=main
✍️抽獎方法:
1. 孕媽咪寶貝 粉專按讚
2.貼文按讚+公開分享
3.Tag一位朋友+留言:「@_____,用可愛的插圖,將關於健康飲食的重要信息傳達給孩子。」
ex:「@凱特,用可愛的插圖,將關於健康飲食的重要信息傳達給孩子。」
【贈書活動將抽出1名幸運粉絲】
活動時間:2021/7/12~2021/7/16
得獎公佈:2021/7/17-19
得獎者會直接在留言處通知呦❤️❤️❤️
-
⚠️主辦單位保留隨時更改、變更、暫停或終止本活動之權利
⚠️若得獎者未收到贈品請於開獎日後兩個禮拜內主動聯繫小編(每日訊息多,若小編沒看到請多留言幾次),逾期將不受理。
良好的飲食 行為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Dr.史考特的科學增肌減脂全攻略”的作者是王思恒醫師。我之前看過他寫的“Dr.史考特的一分鐘健瘦身教室” 。
“Dr史考特的科學增肌減脂全攻略”這本書跟前一本不同的地方,在於作者用比較偏重行為與心理的層面,來解釋一般人在面對飲食控制時的問題。一樣的地方在於,書中每個單篇論述都是有憑有據,立足於科學根據上。
書中幾個章節提到現代人吃太多的相通原因,那就是口味的多樣化。
作者提到一個常見說法:”對於甜點,我們似乎有第二個胃”。看起來的確如此,在吃到飽餐廳,不管之前已經吃下多少,最後總能再吃下一球(或好幾球)冰淇淋。
為什麼吃一套十幾樣菜的大桌菜,或是在吃到飽餐廳,人容易吃太多?
正因為有太多不同口味的東西可以吃。
有鹹的、有甜的。有醬燒,有油炸。有肉也有菜。大多人會食欲大開、開心的吃。
但我們可以想想,假如有一家吃到飽餐廳,是三桶不同口味的冰淇淋吃到飽。你能吃多少?
再美味的冰淇淋,吃上十球,就不會覺得好吃了。
作者也提出一個有趣的觀察,有些特殊飲食法,像是只吃馬鈴薯、只吃安素、 或是排除澱粉跟糖的生酮飲食法。它們為何有效?
除了一些生理機制的解釋之外。共同理由在於,這些飲食讓吃飯變得乏味。你只有那幾樣東西可以吃,你就會吃不多。吃不多,體重自然下降。
所以,作者提到,控制飲食的一個好方法,就是飲食單調化。譬如去吃到飽餐廳,限制自己只能吃其中幾樣。當然不要去更好。
但是人吃東西,不完全是因為肚子餓,更多的是心理因素。
譬如生活與工作感到壓力龐大,回到家肆無忌憚的吃自己想吃的東西,不是很好嗎?
在生活與工作中已經用盡了意志力,面對美食,還要再拿出意志力?人生多沒意思啊?
還有環境因素。環境希望你多吃。
作者指出一個重點。你看到的洋芋片等超級調味食物,那都是千錘百鍊的最終成果。它不僅要跟青菜、麵條等正規食物競爭,它還要勝過其它超級調味食物,像是汽水、薯片等等。
超商貨架陳列上百種零食。特定產品讓你想要伸手去拿,吃過之後還想繼續吃。那都是"食品科技"的結晶。其設計的目的就是要你很難抵抗它的誘惑。
想要吃得好,吃得健康,要刻意努力。
有許多人的心力,卻放在想辦法讓你吃更多,吃下更多高油高鹽高脂肪食物。用各種方式催促你,吸引你。
人會往哪邊偏?
也難怪肥胖問題那麼常見。
抵抗誘惑的最佳對策是習慣。因為已經成為習慣,就不會太費力。
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是現代人保持健康的不二選擇。
譬如作者提到自己力行的16:8斷食法。剛開始可能會覺得有點不適,但只要變成習慣,就很簡單,就是每天的生活日常而已。
譬如運動。假如你每天早晨或是傍晚,就是會去運動。有一天不去運動了,你反而會覺得怪怪的。
建立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短時間內瘦下來,相對簡單。多年維持良好體態,非常困難。
理由在於,大多人可以發動一個為期幾個月的短期健身與瘦身計畫。但許多人沒有建立起長期的運動與飲食習慣。
短期計畫,就只會有短期效果。習慣,才會帶來長期成效。
其實會走上怎樣的人生路途,重點就是"習慣”兩字。
一個每天睡眠充足、有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的人,他會得到他對應的體態與健康。
一個持續閱讀、求取新知的人,他會得到對應的知識與涵養。
你的習慣會塑造你的身體與大腦。
相對的,每天作息混亂,沒在運動,飲食也沒有節制的人。
一個沒有持續吸收知識,就靠著自己有限的知識,加上自己的演譯與想像,每天在網路上跟別人開罵對戰的人。
他的習慣也會反映在他的身體與大腦上。
投資理財不也是這樣嗎?
持續地收入大於支出,以正確的心態,合理的期待去參與金融市場,幾十年下來,你很有機會累積可觀的財富。
想藉由短期成功操作,譬如買到一支飆股馬上賺300%,或是等市場大跌之後全壓。你會發現,等著你的恐怕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習慣勝過短期操作。
選擇怎樣的習慣,就會走上對應的人生路途。
但在錯誤的方向上建立習慣,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這本 “Dr.史考特的科學增肌減脂全攻略”融合科學與實證,為讀者指出健康飲食、良好體態的正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