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鏡頭式走私事件中我們看到和看不到的事情 | 盧斯達 on Patreon】
高級女警追緝「走私快艇」墮海殉職,消息開始流傳之後,引發不少港人在網上發泄。據稱兩名消防員在網上幸災樂禍,後遭舉報,局方將涉事者馬上停職,展開調查。親北京派也不斷高呼黃絲無哂良知,有人主張要盡快立法禁止嘲笑警察,警察員佐級協會也發出一份微博式短公告,批評抽水人士已無人畜之別。
這些批評雖然好多談不上鬱鬱乎文哉,但加強了事件迅速定性為道德之爭的作用,即正義者和邪惡者的鬥爭、文明人與野獸的鬥爭。道德化政治的原理,是以道德原則的褒貶,取代行政問題。港英的「行政吸納政治」則是剛好反轉,將本來生死相搏的國共、華洋之爭,盡量由行政問題取代。本來的問題焦點是寫上「(香港) 同胞勿近」的炸彈,之後轉為「要怎樣起公屋,要起多少籃球場,要設立消委會幫市民良心格價調查」之類的問題,只有技術上能否解決問題,而不是有一個具體敵人要消滅。
政治最終是區分敵我,97 年之後香港已經把「非政治的政治遺產」消耗完結,剩下的人不論藍黃都是充滿對抗性。你也可以說 19 年終於將香港全面捲入了「政治」心態。你認為當下香港,是陸恭慕那種人多,還是不像她的多?水警事件亦捲入時代背景,只能「路徑依賴」,跟從 2019 年的藍黃/敵我自然格局去發展。
黃絲說很多難聽的話,藍絲也會針鋒相對,而走技術檢討路線的議員,不是已經辭了職就是坐牢中,所以這次社會討論之中根本沒有「中間派」,也就是對「從技術層面化解事件」抱有希望的人,那個政治版塊,在政治上甚至社會上已經死亡。
對香港的親建制聲音,跟暴網民針鋒相對會相對沒有風險而可以有存在感,追問當時行動細節、追問有沒有決策部門需要負責、追問走私者為甚麼滿身金裝備點滿技能、追問究竟香港的走私問題有多嚴重,困難得多,也好像有點敏感。討論人們有沒有「對死者不敬」,十分容易和老少咸宜。
聽到這消息,比起興奮或不興奮,更多是似乎領略到一個更內裡的事實:原來做「前線執法人員」比想像中危險。地面上要應付的,可能有危險,但一些地表以外的東西更危險,他們會捲入各種波濤洶湧的紛爭,然後事情都是有待調查的。我們在各種新聞消息可以理解的事實:當日執法者付出重大代價,一兩二傷的情況之下,匪徒仍可逃之夭夭。要不是警察實力太低,就是走私犯實力超乎常理的強大。我們這些善男信女對香港的認知也很受衝擊,一般人不察覺的犯罪行為,在「香港」原來有這麼多。
消息人士說走私船隊已經不是近期的事,可能涉及中美貿易戰,為某些物品製造了無法滿足的需求。但如果實屬,這對於他們來說更加是個悲劇。這已經像一部無法被拍出來的警察電影:中美貿易戰不是他們決定的事,但追捕走私犯則是本地人前線的職責,遇到的危險還是要自己消化,這也是香港在很多問題中的宿命。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經歷文化大革命的「連儂牆守護者」曾婆婆,明白自由和人權是香港的基石,而她認為連儂牆的出現,正正能夠彰顯香港的言論自由,是她眼中的「真理之地」。 而連儂牆並非香港獨有,亦非香港「發明」,連儂牆源於1980年布拉格一面平平無奇的牆,及當時著名的英國歌手約翰連儂(John Lennon)。今集《小記講故...
「良知價更高」的推薦目錄:
- 關於良知價更高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良知價更高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良知價更高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良知價更高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良知價更高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良知價更高 在 Re: [閒聊] 到底誰在炒房? - 看板home-sal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良知價更高 在 #良知價更高in Video 的評價
- 關於良知價更高 在 良知價更高的推薦優惠必買,FACEBOOK ... - Costco線上社群購物指南 的評價
- 關於良知價更高 在 要怎麼確認真的有三立記者林偉帆這個人(第3頁) 的評價
良知價更高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電影鏡頭式走私事件中我們看到和看不到的事情 | 盧斯達 on Patreon】
高級女警追緝「走私快艇」墮海殉職,消息開始流傳之後,引發不少港人在網上發泄。據稱兩名消防員在網上幸災樂禍,後遭舉報,局方將涉事者馬上停職,展開調查。親北京派也不斷高呼黃絲無哂良知,有人主張要盡快立法禁止嘲笑警察,警察員佐級協會也發出一份微博式短公告,批評抽水人士已無人畜之別。
這些批評雖然好多談不上鬱鬱乎文哉,但加強了事件迅速定性為道德之爭的作用,即正義者和邪惡者的鬥爭、文明人與野獸的鬥爭。道德化政治的原理,是以道德原則的褒貶,取代行政問題。港英的「行政吸納政治」則是剛好反轉,將本來生死相搏的國共、華洋之爭,盡量由行政問題取代。本來的問題焦點是寫上「(香港) 同胞勿近」的炸彈,之後轉為「要怎樣起公屋,要起多少籃球場,要設立消委會幫市民良心格價調查」之類的問題,只有技術上能否解決問題,而不是有一個具體敵人要消滅。
政治最終是區分敵我,97 年之後香港已經把「非政治的政治遺產」消耗完結,剩下的人不論藍黃都是充滿對抗性。你也可以說 19 年終於將香港全面捲入了「政治」心態。你認為當下香港,是陸恭慕那種人多,還是不像她的多?水警事件亦捲入時代背景,只能「路徑依賴」,跟從 2019 年的藍黃/敵我自然格局去發展。
黃絲說很多難聽的話,藍絲也會針鋒相對,而走技術檢討路線的議員,不是已經辭了職就是坐牢中,所以這次社會討論之中根本沒有「中間派」,也就是對「從技術層面化解事件」抱有希望的人,那個政治版塊,在政治上甚至社會上已經死亡。
對香港的親建制聲音,跟暴網民針鋒相對會相對沒有風險而可以有存在感,追問當時行動細節、追問有沒有決策部門需要負責、追問走私者為甚麼滿身金裝備點滿技能、追問究竟香港的走私問題有多嚴重,困難得多,也好像有點敏感。討論人們有沒有「對死者不敬」,十分容易和老少咸宜。
聽到這消息,比起興奮或不興奮,更多是似乎領略到一個更內裡的事實:原來做「前線執法人員」比想像中危險。地面上要應付的,可能有危險,但一些地表以外的東西更危險,他們會捲入各種波濤洶湧的紛爭,然後事情都是有待調查的。我們在各種新聞消息可以理解的事實:當日執法者付出重大代價,一兩二傷的情況之下,匪徒仍可逃之夭夭。要不是警察實力太低,就是走私犯實力超乎常理的強大。我們這些善男信女對香港的認知也很受衝擊,一般人不察覺的犯罪行為,在「香港」原來有這麼多。
消息人士說走私船隊已經不是近期的事,可能涉及中美貿易戰,為某些物品製造了無法滿足的需求。但如果實屬,這對於他們來說更加是個悲劇。這已經像一部無法被拍出來的警察電影:中美貿易戰不是他們決定的事,但追捕走私犯則是本地人前線的職責,遇到的危險還是要自己消化,這也是香港在很多問題中的宿命。
良知價更高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劍指高虹安,背刺蔡X文
#風城男子
2021.9.25部落格
蔡X文的論文門在台灣主流媒體刻意的集體掩護與忽視不見之下,一直無法成為重大的熱搜新聞。
除了獨派學者彭文正鍥而不捨的追打、揭露之外,一般民眾特別是年輕人,對蔡X文的論文真相都是興趣缺缺。
不意日前因為一個自稱美國多所大學教授的匿名英派學者,在臉書發表文章質疑民眾黨立委高虹安的博士論文
文章被綠媒大量引用,一時之間又讓蔡X文的論文門浮出抬面,成為網路跟PTT的熱搜關鍵字,這恐怕是始料未及的弄巧成拙。
有關高虹安的博士論文爭議,在其指導教授迅速發文澄清後,短短兩天內就真相大白。
對照於蔡X文的博士論文,一下子要搞論文偷渡,一下子要搞機密封存、一下子要搞司法告訴、一下子要搞數不清版本的畢業證書與錯誤百出的論文草稿,更不用說在自傳中被人當眾抓包的謊言以及在公開場合中謊稱指導教授已死的笑話,其實蔡X文論文的真偽,早就昭然若揭。
在台灣也只有那些拿了好處的學者文人,政客名嘴,台派的義和團民兵,以及塔綠班的死士,才會相信國家圖書館裏的那本蔡X文的博士論文是真的。
高虹安的論文事件清清楚楚的告訴我們,要證明真的博士學位,一點不難,兩天就足夠。
只有假的東西,才需要用盡一切的手段,動用一切的關係,花了幾年的時間還說的不清不楚,破綻百出。
因為隱藏的事沒有不顯露出來的,一個謊言要用更多的謊言來遮掩,這是再清楚簡單不過的道理。
蔡X文的論文門因為卡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2019年10月8日的那份含糊隱晦的「公開聲明」以及倫敦大學一直以來的「被動沈默」,所以被蔡的支持者視為是蔡具有博士學位之最強而有力的證據。
殊不知許多名校都曾爆出賣學位的醜聞,昔日利比亞獨裁者格達費的兒子在倫敦政經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卻被踢爆論文涉嫌找槍手代寫與抄襲,而倫敦政經學院一開始也是發出「公開聲明」否認,等到後來媒體窮追猛打,證據一一浮現,倫敦政經學院才「被動承認」,校長也因此而下台。
可見有學校認證,並非最有力的證據,要證明自己是貨真價實拿到學位,最有力的方式就是拿出一本在畢業那年獲得教授認證通過的論文,並將內容公諸於世
就如同高虹安的博士論文一樣,公開透明,指導教授正大光明,一點都不需要搞神秘,事情的真相兩天的時間就塵埃落定,哪需要搞到要求公開蔡英文的口試委員,還需要跑到英國打行政官司呢?
很顯然倫敦大學跟倫敦政經學院在蔡英文的論文門上必定承受了相當大的政治壓力,這壓力或許來自美國白宮或許來自英國政府
但無論如何就如同許多政治觀察家所分析的,論文門某種程度已經造成了中華民國的國安問題,使得蔡不得不受制於英美,以至於在目前的美中對抗之間,台灣必須言聽計從,完全沒有主導的地位。
不論在武器的採購,萊豬的進口,半導體產業的主導性,幾乎已經是到了一個殖民政府的地步,既無國格,更遑論把人民置於兵凶戰危之險境了!
因著豬隊友的幫助,沈寂已久的蔡X文論文門,在這一次高虹安的博士論文事件中,又再度引起了國人的注意。
在論文門中為蔡X文洗白的,不乏教授、老師、以及擁有高端學位的知識分子,這些人甘為蠅頭小利、虛名浮慾出賣自己的良知與道德,實在是一個國家最大的悲哀。
在我眼中,這一群出賣自己靈魂、腰桿的偽知識分子,比那些為虎作倀的無知網軍更令人作嘔。
正所謂,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不愛其禮。
大道不行,小人得志,無思百憂,不出於熲。
縱觀歷史,許多大規模的戰爭都是源於一個小小的導火線。
如果蔡X文的博士學位真的是假的,而且英美掌握了關鍵性的證據,這將會讓蔡X文淪為人質。
倘若美國決意趁著軍事上還佔有優勢的時候,利用台灣問題來製造中國的動亂以削弱中國的實力,戰略上這可能是阻止中國經濟超越美國的唯一方法,但也是一種最危險,最無法預期,最有可能付出極大代價的玉石俱焚。
因此,美國如何利用論文門操弄台灣這顆棋子,只怕不只是單純圍堵中國的想法而已,而是在戰略上更要如何利用台灣來阻止中國超越美國的一招險棋了!
而受制於人的蔡X文正好給了美國絕佳的籌碼,一動一靜之間可以讓美國獲取最大的利益。
只是最後付出慘痛代價的,一定是台灣無辜的人民!
#內文OOXX為不得不之修改請風城男子兄見諒!
良知價更高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經歷文化大革命的「連儂牆守護者」曾婆婆,明白自由和人權是香港的基石,而她認為連儂牆的出現,正正能夠彰顯香港的言論自由,是她眼中的「真理之地」。
而連儂牆並非香港獨有,亦非香港「發明」,連儂牆源於1980年布拉格一面平平無奇的牆,及當時著名的英國歌手約翰連儂(John Lennon)。今集《小記講故》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連儂牆的誕生。 (#港故小記)
重溫▶http://bit.ly/KongGu_LennonWall
第151集《連儂牆下的老婆婆》
#港故 #oncckonggu #大眼妹 #逃犯條例 #連儂牆 #大埔連儂隧道 #衝突 #大埔 #便條紙 #人山人海 #熱血婆婆 #曾婆婆 #守護 #學生 #金錢誠可貴 #良知價更高 #捷克 #布拉格 #約翰連儂 #JohnLennon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良知價更高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場修訂《逃犯條例》引發的風暴,令全港各區都成了戰場。其中一個就是一些平日毫不顯眼的行人隧道和天橋。
大埔火車站對出的一條行人隧道,貼滿了街坊對反修例的不滿。而在這裡幾乎天天都會見到67歲曾婆婆身影,她坦言一切是源於巧合:「我初初在路口看到貼滿(便條紙),我便留意這裏,一直守到現在。」
尊重正反意見
現時社會撕裂,各區連濃牆已成了戰區,有街坊會認為行人隧道是公眾地方:「問題是即使我們這些持不同政見的人都要被逼看,已經被壓逼得我要急急腳離開。」
正正因為各持己見互不退讓,令「貼」與「撕」問題不時引起衝突。日夜都自備摺椅坐在連濃牆下,面對大小爭執,曾婆婆就相信核心是要懂尊重別人:「有人撕紙我們都會責備他,叫他拾回你的垃圾。你破壞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你可以自己貼(寫上不同的意見)。」她也表示曾遇上衝突場面,部分學生的處理方法令她印象深刻:「佢哋會冷靜咁叫破壞嘅人,返屋企啦、去飲茶啦、又或者去運動啦。」
為內地人導賞 笑看收錢質疑
有時遇上經過隧道的內地人,曾婆婆也會充當導賞員:「大陸的學生來看,我就跟他說這個運動怎麼開始。」婆婆更會向他們補充一句:「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呀!」
風雨不改留守,有人就質疑她是「收了錢」,曾婆婆笑稱自己是收了「人心」:「有人話我哋收錢,我就話你嚟坐囉,金錢誠可貴,良知價更高呀!」
今集《港。故》用5分半鐘,帶大家認識這位聲線不響亮,但卻字字鏗鏘的曾婆婆。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良知價更高 在 #良知價更高in Video 的推薦與評價
良知價更高 | 0 people are posting about this | Watch popular videos about #良知價更高in Video. ... <看更多>
良知價更高 在 要怎麼確認真的有三立記者林偉帆這個人(第3頁) 的推薦與評價
為什麼三立會失控到失去新聞道德良知?還有資格作為新聞媒體嗎? 真的只是 ... 還有多少高層高層高高層在控制其他媒體? 都弄到有"海派"了. 引言; 留言. ... <看更多>
良知價更高 在 Re: [閒聊] 到底誰在炒房? - 看板home-sal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sky2030 (無業遊民)》之銘言:
: 本魯雖然沒有買房的壓力,但偶爾會看看591
: 或者去看看新建案,法拍房屋,甚至凶宅
: 看著房價漲這麼誇張 不禁想問
: 到底誰在炒房…
: 最後得到的答案是…現今政府
: 首先是現在的政府在8年前上任時,把高房價推給前任,然後毫無作為
: 身為一個升斗小民 我不期待新政府能夠把房價下壓 但 至少要做到不再繼續往上吧?
: 8年下來 只限制了紅單交易
: 那這麼高的房價真的人人都買的起?
: 從一個最近的凶宅接洽的實例,原來如果沒有寬鬆的借貸模式
: 其實房價不會這麼誇張
: 因為我最近看到一個凶宅 價格跟地點 都蠻符合我自住的條件
: 於是我跟仲介聯繫後 得知為何這間凶宅會出現在fb上 但還是沒人買走
: 房仲說 其實想買的人很多 但 都是因為銀行不願意承貸凶宅 所以才放到fb
: 真正的原因 :只要銀行不借錢 買的起的人 少之又少
: 所以看懂了嗎?
: 不是大家怕鬼,是因為銀行不借錢!
: 細細思考,現今的高房價 不就是政府一直放任銀行以低利息的方式 鼓勵民眾預支未來 配合建商恐嚇你 造成的嗎?
: 身為一個有良知的政府 怎麼會放任銀行跟建商炒作單一商品?
: 最後卻把惡果說是共業,這不是倒果為因嗎?
: 其實政府要抑制房價很簡單 只要限制貸款就可以了
: 但 現在政府卻反其道而行,還鼓勵大家貸40年
: 這個政府是想把你綁架在房子上 還是 真的想幫忙你?
: 我姨丈是土地代書 他都在感嘆 以前房價頂多就是在重劃區建商自己炒
: 現在政府是直接讓利給建商炒作
: 一個不斷透支未來的政府 以及圖利建商炒作的政府 是我們要的嗎?
: 因為我們都知道 有房貸壓力的人 政治傾向比較保守
: 當然有人會說 打不贏就加入啊
: 是你自己不加入的…其實我已經在車上了
: 我沒有非要買房的壓力 寫這篇只是想點出事實
: 不要被政府以及建商的話術騙了
: 我也不知道當未來的台灣真的出現一大群無家可歸的人時 會不會造成暴動?
: 現在的情況已經是連自住的 想要有個睡覺的地方都難
: 我在想假如我老了的時候 沒地方住 或許把存款拿去東南亞移民養老
: 就像很多歐美人士老了跑去泰國養老 還養個照顧生活起居的泰妻 也是一個好方法
這10年最大房市變化
就預售屋市場太過熱絡
台灣大概2010以前 房市很少聽到重劃區
到2010後 陸續台北以外的地區
有地方政府開始區段徵收 活化土地資源
建商開始獵地 重劃區帶來的預售屋市場開始暴衝
在2016遇到2014起的奢侈稅 暫時把房市打冷 短暫遇到區段谷底
從2018起房市又開始緩漲
起因是太多短線投資客 靠預售市場套利
當時的執政黨 沒有及時堵起這個交易漏洞
2020遇到疫情 缺工缺料 >>>>連營建成本都大漲
接著QE 國外熱錢回台灣 大部分跑去房市了
台灣現在的房價市場 很大原因是不健全的預售市場制度帶起的
預售漲 接著中古屋跟價 接著漲
現在好笑的是 我15年前看的新屋(當時剛蓋好)
現在看591幾乎近倍翻
那我幹脆買預售就好了 新建築法規+新工法+付款又寬鬆
何必買8折價的中古老屋
10年前長期置產的6年級
現在應該都嚐到甜頭
年輕人 七年級早進場的還不至於買到追高
但至少有一半七年級+八年級生後
沒有富爸媽 確實買房會辛苦很多
--
人は城、人は石垣、人は堀、情けは味方、仇は敵なり
武田信玄よ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4.113.2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95742531.A.D10.html
大致上分成2派
信父母派>>>父母都有經歷2000-2003房市崩盤 建商倒一片
不進場買 現在只是買得更遠更老更小>>>再不買就買不起
自主派>>>我自己就是
至少保底一間 但現在要換大明顯感覺吃力很多
10年前我看南港的房價 現在只能買得起板橋
從台北市退到新北市第一圈
※ 編輯: xeloss (114.34.113.22 臺灣), 09/27/2023 00:09:00
所以我說50歲以下的族群
最大得利者是6年級
我職場生涯 遇過蠻多資質平庸卻可以當小主管的6年級
在科技業又是賺比較多的的受薪階級
※ 編輯: xeloss (114.34.113.22 臺灣), 09/27/2023 00:55:12
當時也才快40w/坪
現在同地區 新屋至少7起跳....XD
只跟得到2016-2018這波區段谷底
2008-2010還有一半的七年級還在念大學=.="
基準線出社會約10年買屋
至少也都30起了
我的首購是30歲 房子不到10年持有
現在想小換大 只住得起新北市一環了
台北市核心區已經買不起XD
DPP執政7年多 這點真的很有感
前政府是漲台北
現在的政府搞到全台漲
※ 編輯: xeloss (114.34.113.22 臺灣), 09/27/2023 02:42:5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