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先看到的是哪個顏色呢?其實這是國外一個醫學組織測試抑鬱症患者的色彩環,而你看的其它顏色都代表著甚麼涵義呢,我們來和大家一一地分享。
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21-08-22/60612871
=====================
【 堅守真相重傳統 】
📍收睇全新直播節目《紀元新聞7點鐘》:
https://bit.ly/2GoCw6Y
📍報紙銷售點: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加入網頁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相關課程】《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你知道人在不同的色彩環境下,主觀時間感會有很大的不同嗎? 色彩是一種氛圍,如...
色彩環 在 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專欄:非寶島指南 / 陳尚平 ▎ #掃出台灣色
你認知的「台灣色」是甚麼顏色?
時隔多年再出輯的「#非寶島指南 / 陳尚平」專欄,以色彩來看台灣的環境,點出我們的環境常是拼湊式的構成,如公寓立面的鐵窗、各自特色的裝修方式,台灣的特色似乎不是單一色彩大面積呈現,而是不只一種顏色的拼合漸層。
這與位處亞熱帶的台灣色彩偏好屬明豔有關,但公共環境的色彩是否有考量到地景搭配便有待商榷。近期的例子是,6月時峨嵋停車場外牆彩繪,因為噴漆顏色鮮艷未與當地地景協調,已暫停施作。
文章後段提到討論台灣的色彩環境,有點像檢視自己的人格特質...
「我們能做的,或許是看清並接受自己,但也保持批判性與調整的意願。你若是性情急躁,其實有機會讓自己變得直爽坦白,特色還在,只是不再粗糙。」
https://eyesonplace.net/2021/07/26/17594/
#你說的出幾種馬毛的顏色?
#重新認識台灣色
色彩環 在 曲家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睽違多年,終於要在台北舉辦個展,地點選在我任教的實踐大學,這裡對我的意義非凡,除了是我看過眾多藝術空間裡,最大器的展廳,我對它還有一份說不出的情感。
當年從紐約回來找到的第一份(也是唯一的)工作,之後就一直待在這裡,二十多年來實踐給了我一個超級棒的教學環境,與一群獨特有天份的學生,雖然自己並非這裡畢業,卻在我生命中佔了很重要的位置。
有了在實踐辦展的想法,便著手規劃,從展覽主題、展出形式、規劃場地 、選作品都不假他人之手(自己最瞭解自己),在展廳搭建了三座高340cm,總長3200cm的牆。
從我的作品集精選出三十幾幅,近3年最具代表性的自畫像、人物、玩具畫作,包含兩幅從未公開的2021年最新人像畫(母親、小P),希望每一位參觀者走進來,立即被眼前的繽紛色彩環繞,置身於我的藝術之中。
前天一早9點佈展團隊開始作業,首先到我工作室做最後確認(每一幅畫都覆蓋無酸紙+泡泡紙包覆),接著上貨車、運送到展廳,再依照設計圖把畫平放在每個區域的地上。
正準備開始掛畫,竟然發現我漏掉一幅作品,原本想說算了,反正也沒有人知道(但我知道啊),於是緊急拜託好友,請朋友的朋友臨時調度一輛貨車,殺到我的工作室找出那幅畫,運回展廳(昏倒)。
這次光是空間的設計圖,考量到場地限制以及觀展動線,就改了好多版本,至於要展出哪幾幅畫,也是選了又換再換,擔心數量不夠(怕你們看不過癮),又要衡量整體觀看的品質。
更別說展廳不允許在牆上釘任何釘子,而新打造的牆面尺度很大,要能夠承受十幾幅裱框的大型畫作(很重),上下兩層懸掛,在支撐結構上,對於木工師傅是極大的挑戰。
當然掛畫團隊的付出更讓我佩服,專業有耐心之外,遇到難題立馬解決,好幾次快接近完工,而我覺得還可以突破(我常這樣要求我學生,他們都快瘋了),提出了意見,團隊都全力配合。
晚上十點,原以為大功告成,我又提議要不要嘗試另一種照明方式,他們二話不說就試,效果出奇的好,工作人員爬上爬下200公分的梯子,為每一幅畫重新安裝新的聚光燈,原本預計9小時的佈展工程,最終15小時完成。
就算之前我有過比這大好幾倍的展覽經驗,感覺還是跟第一次展出一樣,壓力不減反增,我還是一樣沒把握 、一樣很緊張,擔心作品不夠好、撐不起這個展,反正就是會想很多很多。
前一晚還硬是把一幅畫拿出來重畫(我是不是瘋了),整天都無法排便,中間一度躲在學校廁所裡掉眼淚,直到所有的畫都上了牆,我站在展廳中央,心裡的石頭才慢慢放下。
記得爸爸還在的時候,總是拒絕來我的工作室,他對於我沒有任何保留,直視內心最深處,一筆一筆像是自我解剖所刻下的那些自畫像,一點都不欣賞,也不想欣賞,他總是帶點惱怒的說我把自己畫成這樣,什麼人敢來娶我?
當時的我年輕氣盛,心高氣傲的強調,我的創作從來就沒想過要取悅任何人,父女倆每次談到這個話題,總是不歡而散。
2012年爸爸因病去世,我才意識到自己的創作動力,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為了證明給他看,表面上或許我很不屑,但心裡期盼著他的一句肯定,而爸爸的離開,讓我強烈感受到人生無法回頭,他再也看不到我的畫,看不到我還在創作這條路上奔馳。
前陣子,無意間在書房抽屜裡,翻到一疊小時候的隨手塗鴉,媽媽才想起那是爸爸留著的,這麼多年一直擺在那裡,我想爸爸當時一定看見了這個女兒的不同,雖然從未說出口,但用著他的方式默默地鼓勵與愛我。
無論你是誰、幾歲,透過這個展,來到我的世界,你會從我的畫裡看見自己,喚醒內心深處,那個和我一樣渴望被認同、被愛的孩子。
#送給自己與粉絲的禮物
展覽:破框而出 - 在繪畫創作中,找回初學者的眼光與勇氣
地點:實踐大學 敏初聽/台北市中山區大直街70號(捷運文湖線 大直站)
展期:2021/5/3-5/15
時間:11:00am-6:00pm週一至週日(免費入場)
感謝成就這個展的幕後團隊:
運輸佈展/達奇藝術
展場施工/璟程設計
空間設計/昱安
展品規劃/克旻
人員配置/彥韋
全程監督/竑嘉
#一步一步朝著夢想前進
色彩環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相關課程】《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你知道人在不同的色彩環境下,主觀時間感會有很大的不同嗎?
色彩是一種氛圍,如果用色彩做隱喻,你在他人的認知裡,是什麼「顏色」?
也就是你營造了什麼「氣場」?讓人想靠近?還是想遠離呢?
其實你在人際裡的溝通方式,特別是你回應他人訊息的能力,就是你所創造出來的「氣場」。
你有過類似的心情嗎?
寧可傳簡訊、LINE或FB訊息給對方,
就是不想直接打電話或約對方碰面聊。
或家人朋友總跟你說:
「你講話太直了」、
「你那樣說會傷人」、
「你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常常你沒有那個意思,對方卻很有那個感覺。
一旦誤會發生了,再好的善意都會瞬間變成一種敵意,
讓溝通難以進行。
你一定知道「好好說話」很重要,
但為何上了很多課,仍然無法把「話好好說」。
原因不在於你的表達能力,
而在於你在開口前,少做了兩件事:
「觀察」和「分析」
這是外行人猜不透,內行人說不清的關鍵點。
其實,溝通可以更輕鬆。
你不需要違背個性,要求自己隨時侃侃而談,
你只需要透過表情,辨識出對方的情緒,
你就能針對當下的情況,做適當的回應。
再也不怕表錯情、說錯話!
如果,你看過坊間各類溝通書籍,仍然覺得卡卡的;
如果,你自認不喜歡滔滔不絕,仍想創造良好的人際關係,
《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
就是一門適合你的好課程。
在這門課中,你將透過實際案例與互動演練:
學會判斷不同的情緒,
減緩負向情緒的衝擊,
強化正向情緒的印象。
短短五周,讓你的人際賞味期,歷久彌新!
【相關課程】《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qvDq958asc/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YxtggXIrlhqJzoCX94QAWAqGWYA)
色彩環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你知道人在不同的色彩環境下,主觀時間感會有很大的不同嗎?
色彩是一種氛圍,如果用色彩做隱喻,你在他人的認知裡,是什麼「顏色」?
也就是你營造了什麼「氣場」?讓人想靠近?還是想遠離呢?
收聽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koobforbooks
==========================
【5/12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3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WfGeJSWURI/hqdefault.jpg)
色彩環 在 色环- JaceyKan的博客 的推薦與評價
根據這個理論,他又進一步發展出一種新的「色環」﹝color wheel﹞,改變過去傳統對色彩的看法。這種色環後來被稱為「伊登色環」,至今一直都被廣為使用。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