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總統艾多根:部隊隨時可攻入庫德族據點阿夫林 美.敘.俄作壁上觀】
土耳其軍方8日宣布,土軍及其盟軍當天攻佔敘利亞北部阿夫林地區一座軍事重鎮。一些分析師説,這座重鎮是通往阿夫林市區的灘頭堡,土軍後續推進將勢不可擋,庫德武裝遲早會落敗。
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報道,土軍及其扶植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敘利亞自由軍”8日攻入阿夫林西南部詹代里斯鎮。攻城前,土軍發動密集空襲和猛烈炮擊。
報道説,土軍和盟軍與庫德武裝“人民保護部隊”激戰,雙方一度在詹代里斯投入巷戰。當天晚些時候,土軍攻佔整座城鎮,鎮中心升起土耳其國旗。至此,土軍攻下阿夫林7座主要城鎮中的5座。
戰事平息後,法新社記者看到,詹代里斯街頭有庫德武裝女兵的屍體。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庫德武裝中有不少女兵。詹代里斯是通往阿夫林市區必經之路上的橋頭堡,戰略位置重要。“這意味著無論‘人民保護部隊’怎麼做,都將無法阻止土軍攻勢,即便他們調遣增援武裝。”
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土耳其問題專家伊麗莎白•泰奧曼説,土軍行動“看似如土方希望那樣推進”,打下詹代裏斯是行動的“關鍵節點”。“也許戰爭比他們(土耳其)希望得更緩慢和艱難一點,但迄今為止,戰爭走向只有一個,那就是庫德人戰敗。”
美軍、敘利亞政府軍、俄羅斯軍隊都未介入戰事
“人民保護部隊”背後的美軍一直“作壁上觀”,沒有直接干預戰事。美軍駐扎的曼比季位于阿夫林以東100公裏。土方多次揚言要打到曼比季。
敘利亞政府軍和俄羅斯軍隊同樣沒有直接參與阿夫林戰事。一支人數不詳的親敘利亞政府武裝2月20日進入阿夫林地區,幫助“人民保護部隊”抵禦“土耳其侵略”。
“人民保護部隊”先前多次呼籲政府軍派兵保衛阿夫林。敘利亞政府軍只是口頭響應,威脅出動空軍回擊土軍,但沒有實際動作。
作為實力最強的反政府武裝,庫德武裝與敘利亞政府軍一直“井水不犯河水”,很少兵戎相見。雙方多次暗示以對話方式化解爭端。
庫德人2016年單方面宣布在敘利亞北部建立自治“聯邦區”並舉行議會選舉,敘利亞政府不予承認。“聯邦區”包括卡米什利、阿夫林和科巴尼三個庫德人聚居的地區,面積佔敘利亞領土的四分之一。在敘利亞總人口中,庫德人只佔一成。
阿夫林是庫德人勢力範圍的最西端,位於幼發拉底河以西。庫德人的主要勢力範圍集中在幼發拉底河東岸。依照一些媒體的解讀,土方之所以進擊阿夫林,是因為憂慮庫德人的勢力範圍一旦越過幼發拉底河向西擴展,覆蓋整個敘土邊境,將威脅土耳其國家安全。
土耳其總統艾多根於昨天表示,土耳其部隊隨時可攻入阿夫林。法新社報道,阿夫林的命運取決於土耳其、美國、俄羅斯、伊朗和敘利亞政府之類利益相關方的幕後交易。
新聞來源:xinhuanet.com
影片來源:RTV
艾多美據點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周報》
【土耳其動盪主因是內部複雜因素 庫德族.敘利亞難民.維吾爾疆獨各有政治目標 蓋達與ISIS崛起與土國內部力量結合 更形成激進組織恐攻手段 2016年土國恐攻擊共造成將近六百人死亡】
2016年的土耳其,曾經伊斯蘭世界的民主模範生,如今成了全球最危險之地,恐怖攻擊和暴力事件的街頭戰場。
2015年10月10日 首都安卡拉 ISIS在政治集會現場放置炸彈 103人死亡
2016年1月12日 伊斯坦堡 ISIS自殺炸彈攻擊 13人死亡 其中12名是德國公民
2016年2月17日 首都安卡拉恐攻 30人喪生 60人受傷 攻擊目標是載有軍人的運輸車
2016年3月13日 安卡拉再傳汽車自殺炸彈攻擊 37人死亡 庫德族武裝組織坦承犯案 目的是報復土耳其政府 鎮壓境內庫德族
2016年5月12日 伊斯坦堡恐攻 8人受傷
2016年6月7日 伊斯坦堡汽車炸彈襲警事件 11人死亡 超過30人受傷
部分土耳其民眾把矛頭,指向總統艾多根領導的政府,因為早在六年前,阿拉伯之春還未爆發之時,土耳其的外交政策,還是某種程度的孤立主義,努力和鄰國保持距離避免麻煩。
直到2015年7月,土國加入盟軍空襲敘利亞北部,表面上是加入對抗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其實兵分兩路,戰機悄悄現身伊拉克北境上空,趁機轟炸庫德工人黨PKK的根據地,「土耳其不可能,與威脅國安及同胞情誼者,繼續和平進程,」土耳其總統艾多根說。
艾多根自以為一石二鳥,卻沒料到諸如加入盟軍,或者開放邊境讓外國戰士進入敘利亞,藉以推翻敘國總統阿薩德,最終結局只是變相讓ISIS坐大,自身蒙受其害,中東和周圍地區黑暗不安的力量,包括恐怖主義,移民危機,和專制主義更自此趁機滲透,隱然成為土國內部火種,隨時引爆。
號稱歐陸第三大,位於土耳其第一大城伊斯坦堡的,阿塔圖克機場,就在ISIS成立兩周年的前一天,6月28號遭受自殺炸彈攻擊,超過40死,兩百多人受傷,「這看起來是ISIS的報復,對土耳其採取先發制人的行動,主要是傳達意識型態的訊息,是土耳其活該要和伊斯蘭世界的敵人和解,」政治分析家Barcin Yinanc說。
<紐約時報>分析,ISIS過去一年數度對土耳其發動恐攻,主要就是報復土耳其和美國聯手,但當她捲入敘利亞內戰程度日益加深,跟庫德族武裝又重啟戰端,免不了讓恐怖攻擊元素變得複雜,頻率也相對增高,且地點,一步步推向土國的心臟地帶。
2016年12月10號,伊斯坦堡足球場外,槍聲大作,員警卻只能顧著保命拔腿狂奔,因為當維持治安的代名詞,都成了恐怖組織鎖定的目標,一連串縝密的計畫,連警車都敢炸,動輒四五十人的死傷,也就不足為奇,最終庫德族激進組織「自由之鷹」,坦承犯案,總統艾多根也毫不猶豫向他們宣戰,「我們必須要關注的是,恐怖主義所帶來的壓力,民眾不該懷疑我們持續對抗恐怖主義的決心,這場戰爭我們會堅持到底,如果他們計劃威脅不斷發動攻擊,我們不會因為這些懦夫而退出戰局,」艾多根說。
但此時的艾多根,已不是當年那個萬民擁戴的政治明星,2016年夏天,那場未遂的軍事政變,至今已有超過十萬人遭到官方審訊,更有四萬人,因涉嫌協助恐怖組織遭到羈押,土耳其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已超過半年,但新聞自由越來越保守,恐怖攻擊事件卻越來越大膽,12月19號還有警官在眾目睽睽之下,公然槍殺俄羅斯大使。
槍手動機迄今未明,但土國的動盪已撼動世界,小到婚禮,畫廊,警局,公園,足球場,大至觀光景點,機場,軍事據點,恐怖攻擊遍地開花,紐時分析,跨年的夜店遭襲,代表著土國社會最深層的一道分歧,世俗化與伊斯蘭化間的裂痕,已越來越大,當局每次都把長期流亡美國的,穆斯林教士葛蘭當成代罪羔羊的策略,這下恐怕難成安定社會的特效藥。
「我們會持續努力直到恐怖組織再也不成威脅,直到他們放下武器,並且埋葬,我想要精確地強調,我說的並不是停火,我說的是直到他們被埋葬,而且是真真實時地被埋葬,直到我們國土疆界裡,沒有一個武裝恐怖分子為止,」艾多根說。
還記得那個被沖上沙灘的敘利亞小男孩嗎,地點就在土耳其,這裡曾經是難民們夢想逃往歐洲的中繼站,還一度因為收納人數過多,又遲遲換不到歐盟申根免簽,讓土國多次威脅,要撕毀跟歐盟間的難民協定,但如今看來,烽火連天的土耳其,已讓難民們望之卻步,且2017依舊是動盪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