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者與死者,全然無動於衷
-
#達米恩赫斯特的藝術作品 #鯊魚 #專欄
-
1992年,此時倫敦的薩奇美術館正舉辦著青年藝術家節的作品,其中所展示的一個裝置藝術,隨即引起了眾多觀眾群的哄動。
在一個玻璃櫃中,竟然有一條長4.2公尺,被切成三等份的鼬鯊,浸泡在被水稀釋的甲醛溶液裡。
這個前所未見的作品名為《生者對死者無動於衷》,是英國藝術家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最具知名度的作品,並直面帶給觀眾「死亡」的震撼,除了令觀眾開始探討生命在生與死的主軸外,在當代藝術具有非常重大的價值。
不過,此作品日後卻取得相當兩極的評價,並引發一場長年間的巨大爭論。
至於該作品誕生的根因,則要讓我們先追溯其背景時代講起:
-
20世紀末期是諸多現代藝術崛起的年代,雖然保育觀念尚未全面盛行,但是已經出現提倡多元議題等國際時事的趨勢,此外在各項領域中的『後概念』藝術也極度發展,並影響了各國青年藝術家的發展,其中也包含了YBAs,他們是來自英國、1988年成立的視覺藝術家團體。
YBAs的成員們皆來自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與皇家藝術學院,除了赫斯特外,還包含翠西·艾敏(Tracey Emin)、安雅·加拉喬(Anya Gallaccio)、查普曼兄弟(Jake and Dinos Chapman)等人。他們所提倡的概念為「震撼戰術」,希望能藉由大膽和荒誕的畫面刺激觀眾的感官,引發的潮流也振興了在倫敦等地的當代商業畫廊,令世人開始重視這些新興的藝術家。
-
赫斯特早年有著不順遂的人生,也曾一度沉迷於毒品與酒精過,然而憑藉著對藝術的執著與見解,他後將過去的求學經驗、在太平間兼職的工作經歷、對於病理學的喜愛轉化成作品的媒介
也開始大膽使用動物、昆蟲等生物,將其屍體浸泡在甲醛溶液製作成作品。
1991年,赫斯特因認為鯊魚帶有「強大得令人生畏」的氣場,聘請了一名澳洲漁民從赫維灣捕捉一條鼬鯊,耗資約6000英鎊製作《生死》這個作品。
想當然,這種將「生命體藝術化」的表現,特別以動物的特徵訴諸令人不安的意象;除了擺脫藝術原有的形式框架,更拓寬了當代藝術原有的定義,邁向更前衛的體制突破。
評論界對《生死》思想的隱喻充滿著盛譽,也令赫斯特成就在日後奠定了基礎,更在1995年的英國當代藝術大獎榮獲了特納獎。
-
隨著赫斯特後續製作的一系列作品,包含以兩隻乳牛做成的《母子分離》一顆牛頭構成的《腓力》等,雖觀眾接受的價值觀亦比過往提升不少,然而各界的撻伐卻依然未有停止的狀況
包含部分評論家、動物權益組織、人道團隊等,也對赫斯特的作品抱持的負面評論。
反對者的主張認為:
•「赫斯特以不友善的方式『殺害稀有的鯊魚』作為藝術品,除了踐踏生物且忽視保育觀念,該作品甚至含有非常濃厚的商業操作,因此《生死》的評價實為過譽。」
更具爭議的事,隨著時間日復一日的流逝,《生死》的作品也漸漸損壞,其中甲醛的變質使鯊魚身體開始有腐爛的跡象,最終赫斯特於2006年更換一條從昆士蘭海岸附近被捕的鯊魚。
對於多次修繕與各界的議紛,赫斯特則認為鯊魚的腐爛:「是死亡與腐朽的過程。」
並進一步表示:「作為一個概念藝術家,我覺得作品仍舊是想表達出同樣的含意和價值。」
-
2004年,《生死》以1200萬美元的價格賣出,是至今當代藝術第二昂貴的成交品。
如同多數藝術家一樣,赫斯特本身就是一位具有爭議行為的人物,也曾多次抄襲而受到質疑,其龐大的影響力到至今也影響著此刻他的人生,同時也有嘗試做出其他不同調性的藝術品,如以日常素材構成的《對逃亡的後天無能》。
至於探討本有其存在價值的「生命」本身,在赫斯特透過藝術品的型式擺佈,到漸漸消逝的關鍵問題似乎也還是未解。
對於您本身的話,對於《生死》的感觸又會是如何呢?
-
#話說明天大學開學我真的好害怕未來會過度忙碌課業而人間蒸發
#每次看到喜歡的畫師因課業因素突然消失就好難過
#留言收本次參考資料和赫斯特其他的作品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是由英國策展人、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所策劃,展覽從一張曼.雷(Man Ray)所拍攝的神祕灰塵照片出發,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從人類文明發展與「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思考「塵」的各種隱喻,以及這些隱...
艾未未當代藝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漫威電影只是複製貼上,或許這類型的電影把觀眾都變成了殭屍。」——《#沙丘》導演丹尼維勒納夫
隨著《沙丘》於各地盛大上映,劇組團隊馬不停蹄地進行全球宣傳之際,導演丹尼維勒納夫接受外媒《El Mundo》採訪時,宣稱漫威電影只是複製貼上,此言論一出,就把漫威「主題樂園」式的論戰再度翻攪出來,成了今日影迷們最熱的議題之一。
丹尼維勒納夫是這樣說的:「也許問題在於,我們面對太多的漫威電影了,而這些漫威電影只是複製貼上,或許這類型的電影把觀眾都變成了殭屍。不過,現在的電影市場我們仍舊可以發現很多有價值的巨型高成本電影,我認為還不能悲觀。」
丹尼維勒納夫近年接連交出《雙面危敵》、《怒火邊界》、《異星入境》、《銀翼殺手2049》等口碑不俗的作品,除了在獎項上有所斬獲之外,製作成本更是一部比一部高昂。丹尼維勒納夫沉寂多年後的新片《沙丘》改編 1965 年由法蘭克赫伯特撰寫的同名經典科幻小說,此片由傳奇影業製作,更找來《一個巨星的誕生》編劇 Eric Roth 、《普羅米修斯》編劇 Jon Spaihts 共同撰寫劇本,由華納影業發行,斥資 1.65 億美金。
卡司方面,更有提摩西夏勒梅、辛蒂亞、蕾貝卡弗格森、奧斯卡伊薩克、喬許布洛林、傑森摩莫亞、史戴倫史柯斯嘉、戴夫巴蒂斯塔、哈維爾巴登、夏綠蒂蘭普琳和台灣男星張震等人。
《沙丘》扛著華納兄弟年度旗艦大作的招牌,卡司與製作團隊皆是一時之選,理所當然,資方並不希望賠本虧錢,也因此在科幻包裝下,充斥所謂的「市場商業」元素,而商業元素恰恰正是漫威系列作品所再三強調的,也令外界討論《沙丘》的藝術性,
然而,丹尼維勒納夫進一步提到:「想想看好萊塢的黃金時代,商業電影也可以提出不同的藝術觀點,因此也能具有政治意義。我從來不覺得擁有一筆龐大的預算時,對於我想做的事是某種損失或是障礙。然而,誰說高預算的電影不能同時具備藝術性?我認為像克里斯多福諾蘭、艾方索柯朗這樣的人就能夠做到。」
上一位抨擊漫威影業,並引發眾議的重量級大導,大概要回溯到 2019 年的馬丁史柯西斯。當時馬丁史柯西斯宣傳新片《愛爾蘭人》接受採訪時,將超級英雄電影比喻成一種「主題樂園」,更表示表示漫威電影宇宙的超級英雄電影「不是電影」,無法讓人們傳遞感情或是內心體驗。
當時這番言論也引起各界討論,有贊成當然也有反對,包含山繆傑克森等好萊塢影人出面回應,山繆傑克森當時在《綜藝報》表示:「電影就是電影。馬丁史柯西斯的電影也不見得每個人都喜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這番言論也無法阻止任何人繼續拍電影。」
此議題今年又因為丹尼維勒納夫的表態掀起論戰,丹尼維勒納夫也在另一個媒體《French outlet Premiere》表示:「如果我們談論的是漫威電影,問題在於,所有這些電影都是用同一個模具製作的,有些電影人或許可以加一些顏色變化,但他們都是從同一個工廠中被產製挑選的,這些電影是非常公式的。」
從票房來檢視,當代觀眾的確非常熱愛丹尼維勒納夫口中的「公式化」電影,漫威自從 2008 年推出《鋼鐵人》之後,便打造獨樹一格的宇宙觀,且深受觀眾好評迴響,目前全球影史票房前 10 名漫威就佔據了其中 3 名,包含第 2 名《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的 27.97 億美金、第 5 名《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的 20.48 億美金、第 8 名《復仇者聯盟》的 15.18 億美金。傲視群雄的票房實力,使之成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片廠。
而今年推出的《黑寡婦》以及正在熱映中的《尚氣與十環傳奇》也都開出不錯票房,尤其《尚氣與十環傳奇》以 9467 萬美金的成績打破北美勞工節連假的開票紀錄,目前北美累積 1.52 億美金、全球則有 2.64 億美金的表現,在 COVID-19 疫情之下實屬不易。
至於憑藉《游牧人生》大放異彩的趙婷,執導的漫威作品《永恆族》更將接棒《尚氣與十環傳奇》,預計於今年 11 月上映。可以想見,只要觀眾對於漫威作品仍舊買單,未來「主題樂園」的電影之爭會不斷被談及並引發相關論戰。
最後,關於《沙丘》續集的未來發展,丹尼維勒納夫最近表示:「如果真的有《沙丘》續集,對我來說將是一個瘋狂的遊樂場,就像純粹的感受電影樂趣一樣。我不想代表團隊中的每個人說話,但我會說我們真的在這部電影中創造了一種家庭的感覺,讓每個人重新團結,那是天堂。」
不過,《沙丘》續集是否真的能如願誕生,仍要看其市場表現,不只是院線成績,更也要能在華納旗下的串流平台 HBO Max 獲得成功。因此決定華納兄弟是否繼續製作《沙丘》系列的關鍵因素,仍舊是票房與觀眾反應。
至於《沙丘》是不是與漫威電影不同,還要待觀眾走進戲院,親眼見證了。
📝9 月 8 日《沙丘》試片結束後,寫了一篇短評,提供讀者參考👉https://bit.ly/3hJC7LI
艾未未當代藝術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夜.語錄.颱風天前的花園》
*政治是一門追求「次好」的藝術。—-俾斯麥
*他和所有平凡的人一樣,喜歡安穩模仿,這樣的人只適合做蓋郵戳之類的工作。—-俾斯麥評普魯士王儲腓特烈
*歷史只是印滿了字的紙:重要的是要創造歷史,而不是寫歷史。—-俾斯麥
*我的願望是將來有朝一日,當人們擺脫了我們當代的陰霾,放眼未來,我才會告訴自己:我完成了任務。—-艾德諾
*德國歷史上,艾德諾是自俾斯麥以來最偉大的人。—-丘吉爾
*上帝限制人類的認知,卻未限制其愚蠢與無知,這真是令人遺憾。—-艾德諾
*我們可以確定偏狹的國家觀念,到今天已經完全過時。各種不同的感覺國家主義興起之後,使得歐洲陷入分崩離析。—-艾德諾
*梅克爾不喜歡薩科奇之流,手舞足蹈般的虛榮。每當她的雷達出現這種自我展現型的代表人物時,她就會讓幕僚知道:他應該先讓人瞧瞧他的本事。—梅克爾傳
* 在優裕環境裏生活著的人,外加的裝飾與鋪排太多,可以把他的本來面目掩沒無遺,不但別人認不清他真的面目,往往對他發生誤會(多半往好的方面誤會)。就連他自己也容易忘記自己是誰。人越窮,越靠近他本身的成色,其中毫無夾帶藏掖。—-梁實秋《窮》
* 人道主義的起點在於一個人面對另一個受苦的人,並且心裡咯噔一聲:如果我是他呢?——-劉瑜《送你一顆子彈》
* 信念是鳥,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際,感覺到了光明,唱出了歌。——泰戈爾
* 人生就像一本書。愚昧的人, 一頁一頁的很快地翻過去, 聰明的人會仔細地閱讀。因為他們知道, 這本書, 只能讀一遍。—-德國哲學家金保羅
* 生命原是要不斷地受傷和不斷地復原。世界仍然是一個在溫柔地等待著我成熟的果園。天這樣藍,樹這樣綠,生活原來可以這樣的安寧和美麗。—-席慕容
* 沒有一個人是完全幸福的。所謂幸福,是在於認清一個人的限度而安於這個限度。
* 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楊絳《將飲茶》
* 人生遇到的每一個人,出場順序真的很重要。很多人,如果換一個時間認識,就會有不一樣的結局。有些人執著到,擦乾眼淚繼續愛你,有些人冷靜到,權衡輕重地放棄你。生不逢時,愛人逢人,所到之處,皆是命數。 ——楊絳
* 人與人接壤,能訴說的,僅僅是片面辰光,一兩樁人情世故而已。能說的,都不是最深的孤獨。—-簡嫃
艾未未當代藝術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是由英國策展人、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所策劃,展覽從一張曼.雷(Man Ray)所拍攝的神祕灰塵照片出發,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從人類文明發展與「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思考「塵」的各種隱喻,以及這些隱喻如何在攝影及視覺藝術的表現之中被探討及呈現。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展出的66組作品,以曼.雷這張神祕灰塵照片的一生(或說它的身分之謎)為主軸,廣納二十世紀前半段的航空偵測照、新聞照、明信片、前衛藝文刊物,以及二戰後至1960、70年代西方觀念藝術的影像呈現、繪畫與攝影交互辯證的作品,還有現代戰爭與災後的影像。展覽當中較為近期的作品,則多以當代藝術的觀點與創作方法,詮釋如今更為迫切的人類命題,或直指攝影行為與影像技術的重大轉變。
除了曼.雷和杜象(Marcel Duchamp)兩位藝術史上的大師外,《塵與時》展出多位攝影史上的重要人物與其代表作品,如渥克.艾凡斯(Walker Evans)於美國黑色風暴時期拍攝的中西部乾旱地景、東松照明拍攝核彈爆發後的日本景觀。愛德華.盧歇(Edward Ruscha)和約翰.迪佛拉(John Divola)則是把攝影帶入藝術行為的範疇。蘇菲.希斯黛雨貝(Sophie Ristelhueber)向「灰塵照」致敬的科威特沙漠空照圖,揭示了1990年代後戰爭影像由「現場」轉為其「後果」與「殘跡」的開端。錄像藝術家柯克.帕爾默(Kirk Palmer)與法國名導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分別以詩意影像呈現戰後創傷絮語。展覽也不乏年輕攝影家的近期作品,如哈維爾.里巴斯(Xavier Ribas)、露易絲.奧茲(Louise Oates)探索政治經濟影響下自然與人文地景的變化,或是伊娃.史坦隆(Eva Stenram)模擬灰塵滋生過程所改造的火星地表照片,將微觀與巨觀視角交錯並置之作。
英國知名現代詩人艾略特(T.S. Eliot)在灰塵照曝光的同一年發表其著名的詩作《荒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現代人的普遍心境,其中一行詩句即為展覽名稱的來源:「我要在一掬塵土裡讓你看見恐懼」(“I will show you fear in a handful of dust.”)。從拍攝的角度來看,曼.雷的照片貌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航空偵測照,最初刊登時的圖說就是「從飛機望出去的視野」,望下去是未知、遙遠,卻暴露在視線之內的一片大地。策展人卡帕尼發現了這之中的關鍵:二十世紀漸趨普及的攝影術不僅記錄,也同時預言人類文明的進步與毀滅。於是他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這張許久之前拍攝的奇怪照片,是否能憑藉它所涉及的一切複雜面向,標示著『現代』的開端?我們又是否能從灰塵的角度拼湊出一段歷史?」
攝影/余志偉
剪輯/余志偉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1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艾未未當代藝術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文化籽:藝文沙龍】
常被質疑為超支「大白象」的西九文化區重點建設M+博物館最快2019年才開幕,但欣賞M+藏品不用呆等,由瑞士大藏家Uli Sigg半捐半賣給香港、共值13億港元的中國當代藝術品,其中80件極具爭議性的作品下周起將於太古坊ArtisTree展出,當中包括艾未未、方力鈞等創作,均深藏政治隱喻。曾有人惡言指M+豪買「垃圾」,剛辭任M+行政總監的李立偉(Lars Nittve)呼籲外界親臨參觀,自我定斷,「這展覽將會是一次使人信服的自我表述。」他離別感言,指滿意自己任內貢獻,也替香港文化景願把脈。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艾未未當代藝術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中國當局以經濟犯罪為理由、逮捕異議人士--艾未未,但是艾末末的家人堅信、他是因為幫人民講話、才會被帶走。而台灣也有藝術界人士發表聲明、呼籲中國政府尊重人權、立即釋放艾未未以及所有維權人士。
中國當代藝術家艾未未4月3日遭中國逮捕之後,除了先前被指控涉嫌偷稅漏稅之外,根據香港媒體14號的報導,又多了涉嫌重婚和利用網絡傳播色情信息等罪名,國際間不斷有聲浪要求中國當局放人,艾未未家人更是憂心。
艾未未是中國知名藝術家也是鳥巢體育館設計者,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艾未未徵求志工,去調查遇難的學生名單,也為追查豆腐渣學校工程的維權人士【譚作人】出庭作證,但就在作證前,艾未未被警方毆打,他也把這段過程拍成紀錄片【老媽蹄花】。
艾未未至今仍下落不明,國際間跟藝術圈也以實際行動聲援艾未未、不過作家張鐵志認為台灣政府卻相對沉默。
台灣當代藝術界則是發表聲明,呼籲中國政府釋放艾未未及所有維權人士。
為了讓大家了解艾未未其人其事、台北當代藝術中心也舉辦一場名為「誰怕艾未未:艾未未的藝術與反抗」座談會,凸顯當代中國藝術文化、公民行動與政
治權力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