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我在質詢台上「公開懺悔」。
發自內心的confession.
是這樣的。前陣子幾位國家文藝獎的前輩得主到立法院找我,有潘皇龍老師、陳中申老師、還有郭芝苑老師的後代。這幾位都是台灣傑出的音樂家,為台灣創作出許多美好作品。
幾位音樂大師向我訴說爭取 #台灣音樂中心 三十年未竟的使命。
一場會談下來,我對自己對台灣音樂認識之淺薄,感到無比汗顏。
雖然這幾年我與表演藝術界、流行音樂界合作密切,也投入推廣北投月琴民謠(還特別向陳明章老師拜師學藝)、行銷楊秀卿(行政院文化獎得主)老師的唸歌藝術,甚至也製作了幾部音樂舞台劇,但是,在浩瀚多元的台灣音樂之前,我的理解真的有如一張白紙,說「無知」也不為過。
我仔細想想,說起各國經典樂曲,我們也許還略懂一二。我們知道西貝流士的《芬蘭頌》,史麥塔納《我的祖國》是歌頌捷克,但出自蕭泰然老師的《台灣頌》,我們恐怕連旋律都哼不出來⋯⋯
幾位音樂家也告訴我,台灣25個音樂學系把西洋音樂史、中國音樂史作為主力課程,但將近1/3學系並不要求修習台灣音樂史。
成立「台灣音樂館/中心」的倡議已經31年了,望穿秋水的這些年,許多珍貴的台灣音樂史料四散了,甚至灰飛煙滅了。台灣需要系統性進行對台灣音樂的文資史料徵募典藏,據以從事研究、教育及展演,與國際鏈結交流。而硬體空間引領軟體內涵的前進,重中之重的核心目標就是培育人才,復振發展台灣音樂。
這些行動何其重要,只是遲遲無法定案,還在紙上談兵。
甚至幾度胎死腹中的台灣音樂館/中心計劃,現階段委身於傳藝中心下的戲曲中心,這樣的定位大有問題。
傳統音樂應當是台灣音樂下的一支,而不是反其道而行逕將台灣音樂歸為傳統音樂、或侷限為戲曲,無視台灣音樂承先啟後的創新發展。
幾位老師急切找上思瑤的另一個原因,也是因為內閣剛宣布的 #兒童未來館 基地位置,正是文化部研議、爭取多時的台灣音樂館原訂場址。
也就是,行政院大方投資128億規劃兒童未來館,卻讓全方位保存、推廣及發展台灣音樂中心的期盼,再次落空了。
從1990年開始倡議迄今31年, #我們還要讓台灣音樂等多久?
前瞻建設中 #重建台灣藝術史 上路了三期,雖然也小規模納入 #音樂史、 #建築史,顯而易見依舊以 #美術史 為大宗。
我們有國美館、北美館,各縣市也都陸續成立美術館,但思瑤催生幾年的 #台灣建築博物館 還沒下文,而台灣音樂館更是遙遙無期。
催生台灣音樂中心是思瑤全新投入的議題,我會把它當作文化工作的補課。
李永得部長回應我,文化部確實了解成立台灣音樂中心的急迫性,一定加速研議,今年內將會有政策定案。
#全觀建構台灣文化的工作不能有遺珠之憾,這塊文化拼圖,思瑤會盡全力「加倍奉還」「加速推動」。
完整質詢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jBQF4HhMdQ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演奏:奧地利維也納愛樂樂團 Play: Wiener Philharmoniker 指揮:(印度)祖賓•梅塔 Conductor: Mr.Zubin Mehta 1.(奧)約翰•施特勞斯 - 維也納的血統 J. Strauss - Wiener Blut (Waltz) 2...
芬蘭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芬蘭「頌歌」中央圖書館落成,木材玻璃流線設計建構宏偉大氣閱讀空間
芬蘭頌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演奏:奧地利維也納愛樂樂團 Play: Wiener Philharmoniker
指揮:(印度)祖賓•梅塔 Conductor: Mr.Zubin Mehta
1.(奧)約翰•施特勞斯 - 維也納的血統 J. Strauss - Wiener Blut (Waltz)
2.(俄)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 - 1812序曲 Peter Ilitch Tchai–kovsky - Overture 1812
3.(英)愛德華•威廉•埃爾加 - 尼洛德慢板 (選自《謎語變奏曲》) Edward William Elgar - Nimrod Adagio (Variations on an Original Theme “Enigma”)
1.圓舞曲之王,小約翰·施特勞斯(Johann Strauss 1825-1899),寫了一首《維也納氣質圓舞曲》 Wiener Blut waltz ,這個Blut 英文是Blood,如果照字面翻譯應是血液,血統等意思,這裡翻譯成氣質實在太妙,和希臘醫生的體液造就性情的說法相吻合,還有把氣質這個詞還原為人的本性,特點,再不要被裝腔作勢來混餚視聽。1837年,奧地利的維也納發生了極為嚴重的經濟危機,各企業公司紛紛倒閉,失業人數大大增加。為了讓人們振作起來,走出對命運和生活悲觀失望的情緒,小約翰施特勞斯創作了這首《維也納氣質圓舞曲》,像一陣清新的風,像一股熱血的暖流,告訴維也納人們,振作血液裡與生俱來的樂觀和堅強,困難必將過去,光明必將來臨。由七首風格各不相同的圓舞曲組成了這首非凡的“維也納氣質”。是美泉宮(Schloss Schönbrunn)音樂會必演的曲目。說起愛國的樂曲,蕭邦和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是夜不能寐,有家不能歸的思念和悲天憫人。西貝柳斯在《芬蘭頌》裡展現的是莊嚴壯闊,神聖的感情。我們引以為傲的《黃河》更多的是洶湧澎拜,一瀉千里的氣魄。而這首《維也納氣質圓舞曲》卻處處流露出骨子裡的優越,高貴,自豪。
2.《1812序曲》(降E大調序曲「1812」,作品第49號)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該作品以曲中的炮火聲聞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戶外演出——曾起用真的大炮。該序曲於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在「2005 Classical Spectacular」的演出中,《1812序曲》最後一段的場景。
曲目開始時出現一個深廣的主題,代表著俄羅斯廣袤的領土和無限風光。後來樂曲進入發展部,一個侵略性的主題代表著法軍的入侵。再次轉到一個進行曲,表達的是俄羅斯人武裝上前線,準備抵抗侵略者。後來激烈的主體衝突描繪了殘酷的戰爭。裡面被扭曲的馬賽曲代表著法軍。後來,俄國人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俄國國歌在炮聲鐘聲中把樂曲推至最高潮。
3.回顧十七世紀起的音樂發展,自普賽爾(Henry Purcell, 1659-95)之後,英國幾乎沒有其他舉足輕重的作曲家;直到艾爾加(Edward Elgar, 1857-1934)的出現,才為英國在十九、二十世紀的音樂發展增添了燦爛丰采。艾爾加出生於英國鄉間小城,父親在當地開了一間音樂店。由於環境使然,艾爾加從小對於音樂就很有興趣,能夠演奏鋼琴,小提琴,還能吹低音管與作曲。艾爾加並沒有受過正式的音樂教育,但依靠自學,他努力地開啟自己的音樂創作大門。1899年創作的《謎語變奏曲》(Enigma Variations, Op. 36),讓這位作曲家首獲極大的成功。
芬蘭頌 在 郭遠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芬蘭頌 在 【BON音樂】西貝流士: 芬蘭頌 Finlandia, Op.26 介紹與欣賞 的相關結果
芬蘭 地勢平坦,拉普蘭北部地區位於芬蘭、挪威邊界的哈爾蒂亞峰位於挪威一側的最高峰海拔1,365米,其位於芬蘭一側的海拔1,328米的山坡處,為芬蘭最高點。 ... <看更多>
芬蘭頌 在 民族主義覺醒:西伯遼士的《芬蘭頌》 - 撰樂Die Musikzeitung 的相關結果
民族主義覺醒:西伯遼士的《芬蘭頌》. 19世紀初,俄羅斯帝國入侵瑞典,並將之打敗。當時是瑞典固有領土的芬蘭就如此割讓予俄羅斯帝國。 ... <看更多>
芬蘭頌 在 芬蘭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芬蘭頌》,作品26(Finlandia, Op.26)乃是芬蘭作曲家西貝流士所創作的交響詩,全長約9分半鐘。1899年西貝流士完成第一個版本,以作為愛國戲劇《自古以來的景象》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