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汪洋講話看大陸的格局
1
我跟新黨郁慕明主席一行,會見大陸政協主席汪洋。
他講的話,代表了大陸面對這段時期以來的橫逆,展現的從容,高度和格局。
許多話,是他說。
可是,坐著聆聽的我,想法和判斷,卻殊無二致。
2
他先說和平統一這件事。
他說,” 台灣,是民族感情問題。實現統一是中國人的主流意識。
民族大義要堅守。民族大義,家國情懷是中國人最重要的。”
他看了 “過台灣 “紀錄片,看到清朝積貧積弱,被迫割讓台灣給日本時,台灣人一波波起而抗日,浴血奮戰。
每一個中國人,都想要統一。追求統一不動搖,這是民族大義。
汪洋指出,”習近平1月2日談話最核心的重點,就是和平統一。最重要的底線,就是不容許各種形式的台獨。”
和平統一,對兩岸是成本最小的,對臺灣同胞的福祉最大。
和平統一的時和勢,在支持統一的這一邊。
統一,也許還很遙遠,但從來沒有這麼近。
他問,推翻帝制不難嗎?14年抗戰不難嗎?
這是汪洋說的話。
但,難道中華民國憲法,不追求統一 ?
在台灣的中國人,可以不追求統一?
要追求統一,難道不要和平統一 ?
3
心靈契合,要聚同化異,積累共識。這是他第二件強調的事。
汪洋說,兩岸分隔日久,有不同的經歷和認同。
也有分岐。這都沒有關係。
台灣很多人恐中拒統。不敢獨,也不想統。
要解決這樣的分歧,要靠以心交心。
2/3台胞沒到過大陸,只要來過,想法就不同。
他還舉了巴西總統做例子,從親美,來了上海和北京之後,主動希望加入一帶一路。
4
大陸希望,提升民族復興的參與感和光榮感。
他說,政治上的分歧,是家裡人,可以商量著辦。
只要反對台獨,支持統一。
要豐富一國兩制的實踐。他說,將來台灣的一國兩制,絕對不是香港澳門的兩制。
汪洋說,”台獨不是歧見。是逆流,是禍心。
不要以為台獨可以挾洋自重。
我們要表達和平統一的誠意,但不要測試我們的決心。”
5
他說,大陸會繼續出台會台的各種政策,嘉惠台灣。
而中美貿易摩擦,是中美的世紀博弈。
他認為,大陸要保持戰備定力。
鬥則兩傷。但躲不過,繞不掉,那就不得不拗一拗手了。
他認為,大陸的政治經濟耐受力,比美國強。
中國的民族文化,是有韌性的。
而在博弈的情況下,人民的凝聚力就更強。
6
汪洋判斷,也許戰役上,美國會勝。
但戰略上,美國會整個輸掉。
第一,美國這時出重手,會讓大陸的幹部,和整個民族在這個過程中受到鍛鍊。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許過去40年來改革開放太順利了,大陸在經濟成長和基礎建設上,遙遙領先各國。這時候,出現逆境,更能砥礪人心,讓大陸沉著冷靜,而不至於浮躁。
第二,會加速大陸向著創新轉變,逼著大陸創新。比方說,芯片就是個例子。
汪洋用戰事的堡壘舉例,說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最容易從外部加強。”
第三,這會加快改革開放的進程。大陸順勢,利用外部力量,讓改革開放的速度加快,減少內部的阻力。
7
第四,他認為會幫大陸鞏固”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
我想,習近平提出”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的時候,就證明他的胸懷,和川普的’ “美國優先”,是天和地的差異。
美國強硬的建立貿易壁壘,用各種手段威逼他國就範。而大陸卻持續跟全球各個國家一起面對,共同解決問題,用實際行動,演繹了中國在乎的,不是自身的利害,而是人類的共同命運。
8
第五,危機是危險,也是機會。
這次的事件,可能是重要的契機。
因為,他說 : “大國的位置,都不是別人拱手相送的。都是靠鬥爭來的。”
他說: “中美貿易戰,是強加於我們的。”
他也注意到,美國打台灣牌的風險會上升,但邊際效益會遞減。
做美國的棋子, 終將成為美國的棄子。
9
汪洋所說,實實在在,沒有一句是假大空。
究竟有什麼理由,我們不可以跟大陸對話 ?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