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熱愛的一道菜之一 -韭菜花炒小卷》
最近小卷盛產期(6-9月),在買菜網上瘋狂被澎湖小卷打到,目前我在 悠活農村上面看到的cp值覺得最高,如果大家有知道不錯的麻煩推薦我!
這幾個月根本就韭菜花跟小卷的相戀季,不同鮮明的甜味個性,一個草本清甜,一個是活躍鮮甜,根本不需要任何調味,嗆一點媒人婆米酒,兩個人就各自發揮,小卷帶海的底蘊,整個大海氣息瞬間解放,吃不膩啊❤️
不過,頭足類的海鮮,大家都長很像,你們跟誰最熟?
稍微教大家怎麼區分👉
從體型大小來分辨:
魷魚>透抽>花枝>軟絲>小管
1.魷魚🦑
長相:尾部有三角形的鰭,鰭長不超過身長。
常出沒地點:在過年的乾貨、夜市烤魷魚會看到。
口感:偏硬,稍微有脆度。
2.鎖管是小卷、中卷、透抽的通稱,主要以「體型」區分。
長相:菱形鰭不超過身體一半,身體呈現瘦長圓錐形,特色就是身體裡有半透明的基丁質峭,料理前需要取出。
在水裡呈現透明,離水後帶有粉色。
常出沒地點:小卷米粉、生炒小卷。
口感:中卷比小卷口感更軟嫩。
3.軟絲:
長相:跟花枝很像,身體橢圓,寬度較大的身體跟鰭長幾乎等長,但沒有像塑膠的硬殼。
常出沒地點:三杯軟絲、椒鹽軟絲、熱炒店。
口感:跟小卷差不多。
4.花枝:別名墨魚、烏賊
長相:橢圓,肉質最肥厚!
常出沒地點:花枝丸、市面上的墨魚料理都取花枝的墨囊較多。
口感:偏硬
分不清楚沒關係!🤣知道怎麼挑新鮮貨就好!
✅眼睛清澈透明
✅表皮完整度夠,帶有彈性跟黏液
✅內殼沒有外露或破損
再不清楚沒關係!養好一張會品味的嘴,用嘴挑!😍😍😍
#季節美味
#小卷清炒韭菜花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大飽礁水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飽礁釣魚 #大飽礁達人 #釣軟絲 03:56 初階海釣秘笈大公開!! 06:14 生吞現釣吸力超強章魚哥沙西米 09:56 釣上花枝 13:20 釣軟絲 14:04 軟絲和花枝的區別 --------------------------------------------------------...
「花枝 分辨」的推薦目錄:
- 關於花枝 分辨 在 減重營養師Sabrina的美胃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花枝 分辨 在 樂漁本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花枝 分辨 在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台灣網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花枝 分辨 在 大飽礁水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花枝 分辨 在 周元偵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花枝 分辨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花枝 分辨 在 [問卦] 韓國人能分辨花枝遊戲跟小卷遊戲嗎?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花枝 分辨 在 教你分辨魷魚、透抽、軟絲、花枝、鎖管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花枝 分辨 在 魷魚- 小卷、花枝、軟絲? 市面常見體型大小 - Facebook - 登录 ... 的評價
- 關於花枝 分辨 在 魷魚/中卷/軟絲/花枝分辨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花枝 分辨 在 [問卦] 韓國人能分辨花枝遊戲跟小卷遊戲嗎? - Gossiping 的評價
花枝 分辨 在 樂漁本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吃魚也要認識魚》
軟絲(萊氏擬烏賊)
軟絲屬於頭足類
跟花枝、透抽都是親戚關係
我發現軟絲滿多朋友會跟花枝搞混
因為兩種身型比較像橢圓形
寬度也比較大 所在媽媽們容易搞混
其實分別非常的簡單如果擔心會搞混
那就分別是否有一塊硬殼
花枝表皮下方具有碳酸鈣內殼
也稱為(墨魚骨)
這塊在頭足類中只有花枝才有
而且非常的明顯敲下去會有叩叩的聲音😂
軟絲則是沒有硬殼所以分辨不難
花枝 分辨 在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台灣網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常吃海鮮嗎?你知道花枝、軟絲、小卷有什麼不同嗎?
究竟這群頭足類家族成員們該怎麼分辨?以及牠們的生存狀況如何?
歡迎點圖觀看詳細介紹,並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推動政府設立臺灣30%海洋保護區,立即行動:https://act.gp/304jJEc
#臺灣海洋保護區 #行動代號30X30
花枝 分辨 在 大飽礁水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大飽礁釣魚 #大飽礁達人 #釣軟絲
03:56 初階海釣秘笈大公開!!
06:14 生吞現釣吸力超強章魚哥沙西米
09:56 釣上花枝
13:20 釣軟絲
14:04 軟絲和花枝的區別
--------------------------------------------------------------------------------------------
★更多的精彩內容請看:
↓↓ 這邊這邊~別忘了按訂閱及喜歡支持一下喔↓↓★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2tS4icxFl5lAvEVkLApCcA
★熱門影片貼心推薦
▎喜歡釣魚的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yTm5KK-QIHIjROfR5EZM10
▎喜歡山林野外的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xigTEOrQ2VrL8WB1hRUJ3E
▎喜歡探索的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xsy9sGe1BtK18B0OHTqkSz
▎愛養寵物的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yHw1CEEh480Ld4ldBwc0uk
▎愛吃美食的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y9BHUiVZEgMCILkPOiN4DF
▎各種海鮮的捕捉和烹飪: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x9opUpqZsk-nB8xWeiOQIi
▎小資族的聰明旅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wFWBJnjbrb6WrR1cpSjaMF
▎職人賺錢奧秘大搜查: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zSagLs76uYecYJsKr6Rb7j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f_VclvFp0M/hqdefault.jpg)
花枝 分辨 在 周元偵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釣沙梭不用買餌!!!首度公開並詳細解說挖海蟲技巧,並分辨沙灘上各種洞的辨視教學..你決對不可錯過,保證讓您功力大增....
標的物:
花蛤 -菲律賓簾蛤(Ruditapes philippinarum),
我國多稱其花蛤,花甲,等邊蛤等俗
名,英文俗稱 Equilateral Venus 。
其生活方式為潛沙穴居,穴居深度一般
多在3~15公分左右,等到漲潮時會升至
沙灘面,伸出水管進行呼吸和覓食。
蝦蛄 -俗名包括:攋尿蝦、螳螂蝦、蝦猴、皮皮蝦等。
蝦蛄頭胸部有一對螯足,螯足外型有像螳螂刀狀
的,也有像拳頭狀的,撞擊力甚大,足以令捕捉
者感到刺痛,這亦是蝦蛄獵食的方法。
紅蟲 -是生長於泥濘的沙灘上之小生物,漲潮時,牠們就會伸出頭來在水中以浮游生物為食,等到退潮後,牠們會鑽進沙土裡,僅留一個小孔呼吸,這時候便成為挖海蟲最好時機。主要以灘釣、 筏釣,以釣雜魚如花身、帕頭ㄚ、春子、黃順、沙梭等為主。尤其於農曆十一月至隔年清明節的老梭期,紅蟲更是供不應求。
團隊:69J團
臉書(FB)社團:
台灣69J釣魚俱樂部(Taiwan 69J Fishing Club)
簡介:我們是一群熱愛釣魚(岸拋&船釣),並喜愛接近大自然的一群同好所組成的一個團體。
舉凡-岸拋鐵板,船釣,浮游磯釣,沉底釣,桶花枝,軟絲..以及路亞假餌釣,水球&弓角...都有涉略也都是我們喜愛的釣遊活動,研究測試釣魚裝備,diy相關物品都是我們的興趣...另外
趕海(赶海)的找鮮產及自給自足的料理...一直是我們所嚮往的生活方式,也是我們熱愛的活動。影片也以此為主體,希望大家會喜歡我們的頻道,謝謝。
音樂:
NCS: Music Without Limitations
NCS Spotify: http://spoti.fi/NCS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ncs.io/alive
▽ Connect with NCS
Facebook http://facebook.com/NoCopyrightSounds
Twitch http://twitch.tv/nocopyrightsounds
Twitter http://twitter.com/NCSounds
Spotify http://spoti.fi/NCS
SoundCloud http://soundcloud.com/nocopyrightsounds
Google+ http://google.com/+nocopyrightsounds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nocopyrightsounds_
▽ Follow Itro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itro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officialitro
Twitter https://twitter.com/itromsc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user/officialitro
Website http://www.itromusic.com/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itromusic/
▽ Follow Kontinuum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kontinuu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tsKontinuum
Twitter https://twitter.com/itsKontinuum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itskontinuum
▽ NCS YouTube Playlists
ALL NCS Music Playlist: http://bit.ly/ALLNCSmusic
NCS Drumstep: http://bit.ly/NCSdrumstep
NCS Melodic Dubstep: http://bit.ly/MelodicDubstepNCS
NCS House: http://bit.ly/NCShouse
NCS Dubstep: http://bit.ly/NCSdubstep
NCS Drum&Bass: http://bit.ly/NCSdrumandbass
NCS Trap: http://bit.ly/NCStrap
NCS Hardstyle: http://bit.ly/NCShardstyl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2qZiYe0cRA/hqdefault.jpg)
花枝 分辨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有些海產,不管看幾次懶人包你都認不出…….
傳統市場魚販口中的海產名稱,讓你聽到霧煞煞?
海產的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樣樣有,又該如何區分?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命名」開始看起
◎特邀新生代生態畫家林哲緯以水彩插畫精細繪製台灣海產的細節與風貌
*花枝和烏賊,有什麼不同?
*除了源自日文的TAKO,章魚的台語還能怎麼說?
*鯛魚名稱不下十數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台灣童謠〈西北雨〉中的「鮕呆(鮘)」又是哪位?
*常吃的「四破魚」到底在破什麼?
台灣四面環海,我們從海魚吃到淡水魚,由軟體動物花枝家族吃到甲殼動物螃蟹親屬。除了吃不完的海味,更常發生的是弄不清的名稱。九孔等同鮑魚嗎?為何許多魚都被歸在鯛科?香魚的氣味真的很香?鯖魚為何叫花飛?這些名稱的背後,蘊藏的正是台灣豐富多元的海洋文化。
這是一本兼具歷史與科普的海洋文化讀物。作者曹銘宗先生,查證無數史料文獻,深入民間訪談許多業者和漁民,更上網徵求各界高手的見解,宛如帶領讀者從路邊攤走到中研院,「嘗遍」台灣海味的前世今生。他還以台灣魚類資料庫交叉比對各項資料,透過這本用語言文化切入,兼具論文水準和散文筆調的著作,讀者將可以輕鬆卻深入地展開一場海洋文化巡禮:
●一場百年的海洋文化考察之旅,從名稱推敲身分
命名,有時來自於人的誤解,但有時卻比起學術用語更容易分辨物種的差異。例如在中文裡,許多螃蟹都叫蟹,例如大閘蟹、花蟹、三點蟹,但如果對應台語便可以分辨其間差異。毛蟹是陸生的螃蟹,蟳和蠘則指海生螃蟹,所以最後一對腳是游泳足。而蠘的螯比蟳來得尖細,帶有鋸齒狀,這點從「虫+截」這個字便可推測得出。而經常被視為同一物種的花枝與烏賊,為何有不同名稱,從史料中可以看見古人早早就知道他們不同,應當區別。
●長相決定人生,產地決定名稱
台灣人常吃的午魚,如果回歸史料,可以看見名稱是來自中國產季在端午節的緣故。而以往過年會吃的鯛魚,又名嘉鱲,也是與產期在臘月相關。至於鯖魚之所以被叫花飛,則來自魚身的斑紋以及用閩南語形容這個斑紋的諧音。從此可知,命名沒有對錯,而是來自物種外觀或反映地方特性。
●海洋文化中的古人智慧: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
海鮮的保存反映古人的智慧,魚乾、魚露、魚漿應此而生。和魚有關的傳說,鄭成功的國姓魚、鯊魚變身梅花鹿,透過考證你會知道「謠言原來是這麼來的」。當然不能錯過傳統的好魚、壞魚排行榜,「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五鮸……」讓你享受美食沒有漏網之魚,「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五變身苦……」,帶你認識在捕魚、潛水時應該避開的危險魚類。
語言文化的考證,看見海洋文化的多樣性,各路語源也豐富了我們對海鮮的認識。下次要吃花枝前,你應當能分辨牠是花枝還是烏賊!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wPg2p6Hf_k/hqdefault.jpg)
花枝 分辨 在 教你分辨魷魚、透抽、軟絲、花枝、鎖管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教你分辨魷魚、透抽、軟絲、花枝、鎖管、章魚. 造訪文章以瞭解更多資訊。 More like this. Clark County, Bar Chart, Bar Graphs. More information. ... <看更多>
花枝 分辨 在 魷魚- 小卷、花枝、軟絲? 市面常見體型大小 - Facebook - 登录 ... 的推薦與評價
如何分辨:魷魚、中卷、小卷、花枝、軟絲? 市面常見體型大小:魷魚>花枝>軟絲=中卷>小卷。 魷魚:帶點皮革深色,體型修長又大隻,頂部像有帶尖尖的帽子(他們的軟 ... ... <看更多>
花枝 分辨 在 [問卦] 韓國人能分辨花枝遊戲跟小卷遊戲嗎?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