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接下來想講的
不知道應該說是勸世文還是心得文
但確定的是文長慎入
不敢說自己真的有多了解釜山知道比我待更久的大有人在,交換學生一年,打工度假一年,我的韓文95%是在釜山學的,在釜山前後兩年的時間裡,我對韓國從喜愛變到疑惑
為什麼這樣說呢?
前後兩年的時間裡,看到了韓國的許多面貌,
真實的韓國,不像韓劇那樣光鮮亮麗,也不是到處都是帥歐爸(但韓國男生大部份都會打扮這點是真的)
這裡就讓Irene舉幾個親身體驗過的例子。
1.隨地吐痰、亂丟煙蒂
不知道是我住的這區有問題還是怎樣
只要走出家門,哦不,是在家裡時就會有煙味
我的整排鄰居們都在房間狂抽煙,還會開窗開門跟大家分享
走出門,整條街上不間斷地有人在抽煙,路上充滿了菸蒂、菸味、垃圾、甚至是邊抽菸邊吐痰。
覺得自己在這裡再住下去應該會得肺癌
每每看到這幕都想拍下來,告訴全世界說不要被韓劇騙了,歐巴們其實是抽菸加吐痰達人,而且是濃痰還要發出聲音的那種:「ㄎㄜ~~呸」
走路走一走 前面的人用盡全力清了喉嚨然後吐了一大口痰走地上,下一個踩到那口濃痰的人很可能就是我。
菸味跟痰,是我最無法忍受的
2.插隊
在釜山被插隊的次數,用手指加腳趾數不完
印象最深刻的是上次在樂天百貨地下一樓的面包店排隊結帳,快輪到我時一個阿珠媽突然站近隊伍然後把盤子放在櫃台上意識櫃台結帳,
我傻眼的跟那個阿珠媽說:「我先來的」
阿珠媽竟然不客氣的大聲回我:「讓妳先結阿!」
當下心中無限髒話,覺得到底怎麼會有人這麼沒有水準?
好像是她讓我先結賬,錯的不是她一樣 ㄏㄏ
還有無視我跟我妹在EMART輪到我們要結帳時,一個阿珠媽直接從後面插進來,想要結剛結剛才原本不要的東西,結帳的阿姨還幫那個人結帳
等結帳的阿姨反應,明明我們先來的為什麼幫她結帳,但結帳的人還幫阿珠媽解釋 超氣😡
當然,不能以偏概全,只能說對某些韓國人來說講,可能沒有「遵守秩序」這件事
搭地鐵或公車時,不管大家有沒有排隊,任意插隊,站到最前面就對了
地鐵門開了,不管裡面的人正在下車,先擠進去搶位置再說
搭電梯時,不管裡面的人要不要出來,先衝進去再說
在搭10次公共運輸工具裡面大概6.7次會經歷到被插隊的高機率底下,讓我使用公共運輸工具時都很煩躁
3.年紀就是一切
有一次搭公車時,前面滿多人,我被擠到後車門附近,但我確定自己沒擋住車門,旁邊也有位置可以過去,這時有一個年約60的阿公,用「雨傘」戳我,對我說了:「비켜(滾開)」
請容許我在這裡翻譯成滾開,雖然비켜這個字可以翻成讓開、閃開,但是當時的語氣與態度,加上非敬語的形式,這句話合理的翻成「滾開」
我當下愣住了,雖然事情過了一、兩個月了,我還是無法理解那個人,年紀大就可以不禮貌地對待別人,用雨傘戳人?
4.你就是外國人
因為Irene在民宿工作,甚至還遇到過計程車司機打電話來問路,我報路報到一半直接兇我,叫我換韓國人聽電話,他不要跟外國人講電話
或者很努力的用韓文跟韓國客人說明,但客人一聽到發音是外國人時,邊訕笑邊用英文回答
所以到後期,我一直跟男友抱怨我討厭韓國人,想回台灣,受不了這裡
我知道這對他並不公平,就像如果他對我說他討厭台灣人,我會有多受傷一樣。
雖然我還是常常抱怨啦😂
講到這裡,好像在全盤否認韓國一樣,但我還是遇到很多好人
例如,在地鐵上旁邊坐了一個喝醉大叔,一直往我這倒,對面的阿朱媽看到,叫我過去坐她旁邊
例如,參觀BIFC時,有一對夫妻帶孩子要喝水,但飲水機沒水了就往另一邊走去找水,但那個爸爸眼角看到下面有一桶新的水,說了:「ㄟ這有新的水」然後就把它裝上去(沒錯 就是那種藍色一大桶的那種),裝完之後就走了???
為了不讓那位爸爸的辛苦白費我就喝了兩杯水XD
例如,幫客人搬行李上計程車時,司機立馬衝下來說「阿一估,小姐不要搬行李啦太重了,我來」(但這50次裡面大概只會遇到一次)
例如,在地鐵裡主動扶視障阿公做手扶梯的歐爸
例如,我今天雨傘不見了,問店員能不能看監視器,店員歐爸很親切又很熱心幫我打了好幾通電話問,雖然到現在還沒消息😓
會打這篇不是要大家討厭韓國,因為不管哪個國家,都會有沒水準、沒公德心的人
就像跟台灣客人說房間是禁煙,但退房後我們花了三天時間在消除菸味這件事情上面。
就像在交誼廳大肆喧嘩、放音樂、吃東西喝酒後把垃圾、酒瓶全部丟在那,拍拍屁股就走的台灣客人。
結論就是
我還是喜歡韓國的食物、喜歡韓劇、喜歡KPOP、喜歡韓文
但我決定要回台灣耍廢一陣子了。😂😂
嗯,頭尾不符的結尾
🤔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