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到呢單新聞,一定要同大家分享。因為車牌真係幾重要,愛爾蘭學神牌,就唔難考。如果學神牌轉做Full license 嘅話,咁你car insurance 真係會平好多。新聞內容意思要等25週左右考車牌,同埋而家要招聘好多考官,有冇人有經驗想試吓😅
呢幾日嘅天氣預告會落雪,其實愛爾蘭嘅降雪量都唔多,亦都唔係成日有雪落。愛爾蘭冬天結冰比較多,所以政府安排truck耍鹽,目的係等啲冰融化。其實唔好處就係你嘅車,會比呢啲鹽侵蝕,換軚時候會好麻煩。所以check 車,記得叫個車房幫你車呔折啲雪油。
愛爾蘭唔似英國有唐人街咁有氣氛去慶祝中國新年,農曆新年通常一家人或朋友食飯,Dublin City都會有一啲華人嘅商會去搞一啲活動慶祝,但我相信今年都會取消。喺呢度認識嘅中國朋友,大家慶祝中國新年嘅方法都有啲唔同,尤其是食嘢個方面啦。
第二件事同大家分享,剛剛上週五收到第一個學期成績分數,比我預期中好,都冇白費我嘅努力。😭原因冇考試,全部係用presentation同埋report 或 assignment 評分。對於 mature student因為人生經驗比較豐富,蒐集資料上比較佔優。
https://www.rte.ie/news/ireland/2021/0208/1195789-driving-licence-test/?fbclid=IwAR1aL27uXhnZYDlO4Rh6ffW9m9ME1YtAk-uku0i8yvNZadYVVX7U_ZMSUI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80萬元買一部Renault Megane?儍的嗎!偏偏香港就有車主左撲右撲,嘗試以不同途徑,決心帶這部第四代Megane頂級版本Trophy-R回港。這部Trophy-R不單止是全香港的唯一,更是全球只有三部右軚的Nurburgring版本,Megane迷眼中的神車,相信車價多少已不是重點。 =...
英國左軚右軚 在 Ally Blah Blah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抗疫篇(一)
IG: @ally_blahblah
https://instagram.com/ally_blahblah?igshid=1jtemurbno3q7
荷蘭一向以開放、自由聞名,多次成為「最快樂國家」之一。荷蘭人亦以國際化、高學歷、高度包容自居。未有新冠肺炎之前,荷蘭科技發展成熟、經濟跟基優厚、政府辦事有序、國民生產力強。一波肺炎,彷彿將一切「荷蘭好」嘅優勢付諸東流。今次就同大家好快講一講過去半年,荷蘭政府如何抗疫。本文概述當地抗議時間線,評論及觀察等會之後再有更新。
喺歐洲,最先出現疫情嘅係法國、英國、德國、義大利及西班牙等地;大概一月中後期,以上各國就已經有確診個案。但荷蘭一直到二月底先有第一個確診個案。
呢條時間線大大影響荷蘭政府喺疫情初期嘅安排。事關一月份時,歐洲各國華人(包括筆者)已經大量搜購當地口罩以寄回亞洲幫助親友解決「缺罩之急」。荷蘭唔少口罩產地本來就係中國;所以當唔少荷蘭商人高價賣出口罩同時,本地根本唔夠口罩用。而有生產呼吸儀器嘅本地品牌,早就俾鄰近德國同法國一下子訂好多貨。
荷蘭抗疫時間線
初期
同其他國家唔一樣,荷蘭肺炎源頭係來自本地人。每年一、二月份,唔少荷蘭人例行到法國/義大利北部/奧地利/東歐等地滑雪。二月底,一大批剛剛滑完雪嘅荷蘭人回國,之後,就正式將「肺炎」帶回國。當中有人係護老院職員,以為只係普通感冒,帶病返工,然後就⋯⋯你懂的。
當西方國家一貫指責中國隱瞞病情等等,其實荷蘭係比鄰近地區有多接近一個月嘅時間了解情況。荷蘭衛生部早在二月初提出對醫院人手及病床不足嘅可能性。原本以為政府應該有足夠時間準備對策,點知,咩都冇。荷蘭政府不單止後知後覺,有接診個案頭幾日,一直按兵不動當二月中後期有第一確診,翌日政府依然容許全國嘉年華(carnival)舉行,各大城市都有大量年輕人參與;同時,荷蘭政府不斷表示新冠肺炎「同流感差唔多」;同時,相關官員亦表示用口罩「不切實際」。坊間亦流傳「留室內/每日探熱等屬荒謬」之談。好快,荷蘭每日就數以百計個案急升。
三月
三月份對於荷蘭嚟講係最大轉變嘅一個月。
距離第一確診已經兩個星期,三月初荷蘭一直冇採取實質行動;總理Mark Rutte只係強烈建議市民唔好握手/擁抱、保持社交距離等【註一】。直到三月中,世衛正式宣布新冠肺炎大流行,足足隔左四、五日,荷蘭先正式「做嘢」。為免重蹈義大利「封城」嘅覆轍,荷蘭政府只願意採取「智慧封城」(intellegent lockdown)嘅措施,包括關閉所有學校/餐廳/美容院/健身室等,同時容許 essential workers 返工,其他人在家工作等。最具爭議莫過於 Mark Rutte 表示希望建立「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嘅情況。有幾位國會議員提出「完全封城」(full lockdown),不過遭投票否決。後來,衛生部長Bruno Bruins 喺國會暈倒,隨後辭職。荷蘭副總理兼衛生福利及體育部長Hugo de Jonge 接任。雖然荷蘭政府後知後覺,遲遲唔願意落實抗疫措施。不過,唔少大企業,包括筆者所在公司,早以行動表示對政府政策嘅不信任,包括喺立即要所有員工在家工作直到另行通知為止。
四月到六月,荷蘭做法「離奇」有效?
喺「高峰期」,荷蘭全國一日最多新增一千多個確診個案。面對物資、檢測、IC病床等不足,唔少市民就算有新冠肺炎病徵,都得唔到檢測。同唔少歐洲國家一樣,荷蘭都想 “Flatten the curve” 以減低新冠肺炎對公共醫療系統嘅負荷。當然,社會上有唔少兩極聲音,一部份支持政府「冷靜、理性、聽取專家意見」【註二】,另一部份認為荷蘭政府抗議準備遠遠不及鄰近國家。不過,隨著「智慧封城」開始奏效,確診個案開始下跌,甚至每日個案「少於一百」。呢段期間,荷蘭累積確診個案有四、五萬確診,官方死亡人數為四、五千左右【註三】。
五月底,政府放鬆「智慧封城」措施,包括重開學校/餐廳/美容院/健身室等,不過有人數及距離限制;所有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亦需要配戴口罩,違例不准乘搭/罰款等。
暑假 -- 新冠肺炎?咩嚟㗎?食得㗎?
呢個時候,數字上,相比鄰近國家如英法德意等,荷蘭「災情」的確唔算嚴重。然後,一大班荷蘭人當肺炎冇發生過,繼續到其他歐洲國家放暑假。當英、法、德等地依然規定公共場所要戴口罩,荷蘭人一出公交就會立即除口罩。一啲公司開始要員工返辦公室,金融區酒吧一到放工時間一樣人來人往。社交媒體上,隨處可見到歐洲各國出遊嘅荷蘭年輕人。同時荷蘭政府計劃與阿姆斯特丹Schipol 機場提供非強制檢驗,容許想檢驗嘅旅客/市民免費檢驗,兩日後有結果。不過,計畫維持幾星期,就被撤回。同一時間,一大班KOL喺社交媒體開始
#ikdoenietmeermee ("I no longer participate")【註四】,表示唔想在遵從搭車戴口罩及社交隔離等措施,令社會哇然。
秋季
暑假過後,荷蘭確診個案開始攀升。過去幾星期,荷蘭由每日「只有以兩百確診」,到每日幾千。過去幾日,全國每日新增七、八千確診個案(相等於香港每日新增三千)。同三至五月唔同嘅係,今次受感染,好多都係年輕力壯嘅後生一輩。民眾轉軚,批評不斷,認為政府應對不足。 荷蘭政府決定重新局部「封城」,關閉所有餐廳兩週,準備立法強制戴口罩等(係呀,仲未立法)【註五】。點知呢個時候,國王出遊到希臘度假,受到市民大眾大力批評,結果落機幾個鐘就急急腳飛返荷蘭【註六】。
短短幾個星期,荷蘭一下子變成歐洲重災區。到底呢個係邊個責任呢?
低估疫情嚴重性、各部門溝通不足、欠長遠考慮方案、沒有從錯誤學習,政府領導人短視、輕視新冠肺炎,責無旁貸。以筆者觀察,一般市民防範意識不足,「自我」觀念強,亦係疫情速速反彈重要元兇之一。荷蘭以「自由」聞名,除左係文化,亦係當地法律賦予市民強大嘅權利。一般而言,好多事情講求自律。不過,天災(人禍)面前,荷蘭政府難以強行要求市民做事。簡單一個「強行戴口罩」,原來背後嘅發律程序非常繁瑣【註七】。所以民眾自願配合非常重要。可惜,一般市民大眾對新冠肺炎認識及防範意識不足,大部分年輕人只顧自己,我行我素,“If I get it, I get it”。只要一部分人不配合,就前功盡廢。
今次講到呢度。有興趣嘅讀者亦可以睇Zondag met Lubach (Sunday with Lubach)嘅片段,批評荷蘭政府嘅「無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youtu.be&v=JUx-kdbKQys&app=desktop
又:香港嘅專家真心有先見之明;醫護又好厲害,好齊心協力為香港;各位手足又非常自覺。其實香港人好優秀哦!
【註一】雖然建議大眾唔好握手及擁抱,但Mark Rutte喺記者招待會立即同公共衛生與環境研究所嘅 Jaap van Dissel 握手,成為網絡上一時「笑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AMsIgzXIjo&feature=emb_logo
【註二】有媒體將Mark Rutte形容為「國家守護者」,支持度由百分之四十上升至百分之七十
https://www.ad.nl/politiek/mark-rutte-is-opgestaan-als-hoeder-van-de-natie-in-crisistijd~a38f5bed/
【註三】坊間有人計算,最少有三分之一因新冠肺炎死亡嘅個案未有被納入官方數字
【註四】https://nos.nl/artikel/2349411-ikdoenietmeermee-wat-willen-de-rebellerende-bn-ers-precies.html
【註五】https://www.rijksoverheid.nl/actueel/nieuws/2020/10/13/gedeeltelijke-lockdown-om-besmettingen-terug-te-dringen?fbclid=IwAR3Kl_0rRc5ikYycv7mH20cdWA5pKx1fdQM-o16M_ccFJ7Y11wdYSe6SFVA
【註六】https://edition.cnn.com/2020/10/18/europe/dutch-king-coronavirus-vacation-intl/index.html
【註七】https://www.dutchnews.nl/news/2020/10/why-is-there-a-legal-issue-with-facemasks-and-quarantine-fines/
時間線參考 https://www.containmentnu.nl/en/articles/timeline
#移民 #移民歐洲 #移民荷蘭 #荷蘭 #西歐 #出國 #留學 #歐洲讀書 #歐洲工作 #歐洲生活 #荷蘭公司 #歐洲公司 #荷蘭生活知多啲 #香港人在荷蘭 #香港人在歐洲 #香港人加油 #搵工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抗疫
英國左軚右軚 在 怎麼一覺睡醒就在英國了 miss winter in U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位路痴送給路痴的10大貼士,如何在英國考到車牌(灑淚揮手)
我不會說考車流程啦,因為網上很多人已經清楚列明環節。至於攻略,你死心吧,不會有的。
以下Tips絕對是智障級,我曾經為自己身為智障級的路痴感到灰心難過痛哭,不斷嘗試後終於領略到一些方法,如果你跟我一樣,或者意識到自己屬於無藥可救的路痴,為未來學車/考車感到緊張焦慮,請不要灰心。乖,過來讓姐姐教你~
1. 分左右
路痴第一難關- 絕對是分左右。就算你死記,當你開車時已經要顧及很多東西,師傅說轉左右,腦袋一定會反應不過來。我有兩個方法。聽到Turn right,請影像化手寫「r」字,自然將彎度移向右邊,那麽,再不是分辨左右,而是很直接的,r怎樣寫,就往哪裹走。
如果你有戴錶、飾物的習慣。例如我戴錶一定戴左手的,聽到Turn left就望下隻錶係咩方向。或者更直接更不用用腦的,可以為它們改名,例如我買了隻新戒子,為它改名「Lefty」,每次開車時戴上,當聽到Left,就望下戒子。自從我用了這個方法,真的沒有再分錯左右。神奇的是,當我忘記戴Lefty時,聽到Left時我也很自然知道哪隻手。(很智障,但很有效)
2. 倒後分左右
解決了左右的問題。我又有倒車時轉軚的苦惱。理論上很簡單,倒右車轉右;倒左邊轉左。可是我困惑了很~~~久。最後我想出了一個方法。首先你要決定你想後轆往哪裏擺,然後手拿軚盤轉的方向,跟後轆形成一個半圓。聽起來很複雜,容我解釋一下:假設泊時時車子泊歪了變成「/」(車頭在上方),要糾正過來,後轆要向右走,那你扭右軚。忽略左右變成影像的話,想像後轆要走的方向,畫一條線(=半圓剔),然後手拿軚盤,跟半圓剔形成一個半圓。那就是你的軚盤要轉的方向。
簡單點來說,就是你想像後轆要走的方法,拿軚盤扭至跟它吻合便可以了。根本不用想要扭右定扭左啊。
3. Roundabout
10個有9個都說英國的roundabout很恐佈,是 真 的。學車時走過細/正常2條線的roundabout真的很! 緊!張!很多人跟你說「有幾難呀,有車咪停、無車咪去」,通常睇到呢種comment我都想大巴大巴星過去,鬼唔知你媽係女人。roundabout難在繁忙時間,無紅錄燈,車來車往人人瞄準機會/硬出車,新手根本不能判斷「幾時到我行」。這個時候,一字記之曰「等」,心急出錯構成危險,即Fail、你要考官剎停你,即Fail。即使錯過機會,只會記Hesitation(猶豫) 小錯,只要不要每次猶豫太久便可(累積5個同一類別的小錯=大錯=Fail)。
除了等,要睇Car Language、睇車頭/車身方向 、睇打燈、睇車在哪條線,但這些都要經驗累積,而且不是100%準確。還是安全緊要。
後來發現除了看準時機,出車速度也很重要。揸棍波車bite攞得唔好,出車唔夠快/甚至死火完全是惡夢。這個時候,記著比油、比油、比油,再慢慢放Cluch,有油唔會咁易死火。當你有自己車,會學會相信自己的車,出車會更自信。
4. 睇YouTube學車片
Technically我考路試第二次成功,由第一次災難性的失敗,到第二次成功。很大原因是我發現了YouTube片的重要性。練車時我看不同開車技巧影片,例如在roundabout中看car language、看Cluch Control。最後臨考前,晚晚睇別人的mock test。看似很悶,但!你會睇到有些容易忽略但絕對重要的細節位,例如太早/太遲打燈、某個動作忘記望鏡等等。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是最快的;而且分到哪些是minor fault、哪些是必死無疑的serious fault及dangerous fault。我最喜歡看的頻道是「World Driving」,師傅Chris的溫柔英式語氣,學得特別快~(誤)
5. 跟伴侶練習
如果學到一定程度,家中的伴侶是老手,又有自己車。不防買個L牌貼車、申請Learner Insurence放膽在伴侶的看管下上路。沒有師傅在旁,你會很突然加倍小心,有種「實戰上路」的獨立感,自信會大增。
6. 但願有人告訴我的事
轉彎時永遠要減速,彎越大,越要低速。Again, 你以為是常識,但我以為這條路的車速是30,我就開30啊,但其實,走多彎的路要減速、走窄的走要減速、轉彎時更減速....別問我是怎樣知道的。
7. 新手上路...
當學徒時,請學好 3-point turn,因為做了新牌仔後,第一、二天開車會瘋狂走錯路,需要瘋狂3-point turn,哈哈哈哈哈哈別問我是怎樣知道的~
8. 出發前睇定Google map
英國考車要考「獨立駕駛」,考官開衛星導航給你自己去。(弱弱一問有冇人好似我咁連satnav都覺得難,有我再開別一篇講)。當你新手上路要去新地方一定好驚,出發前不妨開Google map睇下路線,睇下會唔會入City Center/有無大型Roundabout等,如果有,睇定要走邊條Lane,有定心理準理不會手忙腳亂,自然更安全。
9. 請不要對L牌響鞍
最後,有好多開慣車的人覺得係常識的動作,例如轉左Position左,唔知係咪Close/Open Junction要不要停、停車忘記轉1波等,10個人10個都跟你說怎會不會呀?很簡單呀、是常識呀...blab blab blab 。當你是學徒,手腳仍然未能完全協調當然會甩漏呀!還有!那些會砵L牌的根本是人渣好不好!大家都學過車,做過新手,知道馬路上有幾緊張。要小心、忍讓L牌是常識,做錯師傅會教,容不著你們班人渣在響鞍,被響鞍的新手,完全不要覺得被打敗(抱抱)
10. 最最後,我個牌考咗半年,試過一個人單挑返Newcastle買珍奶、一個人揸夜車落倫敦搵朋友玩。不再局限在小Town活動,感覺有如重生一樣。
話雖如此,但其實我自己一個揸車時都戰戰兢兢的,入City Center會心跳加速,走過大Roundabout心都要跳出來了(走倫敦那次我一個人9點站在Manchester不知道哪裏的油站頓然有種怯)但這種感覺令我加倍小心,而且會隨著經驗值變淡定。我想說的是,千要害怕而不敢踏出第一步,條條大路通羅馬,但始終也得靠你走啊,一旦開了車,掉不了頭,你會發現,這個世界真的很美。
第一次開車由北到南Cross country的感覺,我永遠不會忘記。
-------------------
👊 來找我玩
IG: instagr.am/misswinterinuk
-------------------
🇬🇧移民先看:
英國生活,一點都不容易啊
https://bit.ly/3dREklr
英國10大可愛之處
https://bit.ly/3keG8aa
英國租房子全攻略
https://bit.ly/2ArN0PX
🇬🇧英國10大奇芭:
最常讀錯的英國地方名: goo.gl/FUyLyo
冬天遊英國要知的事: goo.gl/QdkAgb
遊英國要知道的禮儀: goo.gl/3FeLUL
英國人常用的英式俚語: https://bit.ly/3dTQad6
英國左軚右軚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80萬元買一部Renault Megane?儍的嗎!偏偏香港就有車主左撲右撲,嘗試以不同途徑,決心帶這部第四代Megane頂級版本Trophy-R回港。這部Trophy-R不單止是全香港的唯一,更是全球只有三部右軚的Nurburgring版本,Megane迷眼中的神車,相信車價多少已不是重點。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CxtGivmuIg/hqdefault.jpg)
英國左軚右軚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哈佛知識分享: 熱氣球及冷奶昔故事》
做生意和熱氣球及冷奶昔有什麼相同? 希望此故事令你對做生意的睇法有所啟發。
聯絡李根興 Edwin Whatsapp (+852) 90361143
故事全文:
英國一份報紙曾舉辦過一項高額獎金的有獎問題遊戲。題目是:「如何防止熱氣球超重墜毀?」。
在一個充氣不足的熱氣球上,載著3位科學家。第一位是環保專家,他可以使人們不會因環境污染,全球暖化而面臨死亡。第二位是核子專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核子戰爭。第三位是糧食專家,他能夠令地球所有人脫離飢荒的命運。
可惜依家由於氣球充氣不足,要犧牲其中一人才能確保熱氣球不會墜毀,咁應該犧牲誰? 丟邊個落去呢?
問題見報後,很多熱心的讀者紛紛把自己的答案投給報社,彼此爭辯哪一位科學家比較重要, 甚至乎作埋長篇大論點解 環保、防核、或者糧食係地球最重要。
最後,得獎的是竟然是一位小男孩。他的答案是:「丟下那個最肥的人」!
點解? 你梗係唔記得咗個題目啦。題目要解決的是「如何防止熱氣球超重墜毀?」。 邊個係邊個科學家唔重要。故事帶出什麼理念? 聽埋哈佛教授 Clayton Christensen 點講?
教授話你做任何生意,都要知道 What are the JOBS to be done? What are you HIRED for? 人客「聘請」你,係為乜呢?
麥當勞曾經做一個研究,希望賣多啲 milkshake. 因此佢訪問咗好多顧客,研究下點樣改良啲奶昔嘅味道。 甜啲?淡啲?啲朱古力大粒啲? 結啲?定多冰啲? 結果無論點樣 segment 個市場,點改良個味道,生意都冇升過。
後來麥當勞就請咗呢個教授 Clayton Christensen 做佢顧問,教授就發現原來大部分嘅奶昔朝頭早八點半之前已經賣出, 咁啲人點解咁早就嚟買呢?
佢問咗好多個買奶昔嘅人,之後發現原來味道同價錢都唔係最重要。 最重要嘅原來係佢哋朝頭早日日揸車返工,又長又塞車好悶,左手揸住個軚盤,右手無嘢做。
食個漢堡包有太滯,食薯條又要添茄汁,食 donut 又整到隻手黐立立, 食 bagel 又加多隻手要揸 cream cheese,食條香蕉就兩分鐘食完, 食條Snickers 朱古力bar 又太邪惡,食完好內疚, 飲杯可樂一陣間又飲曬, 但如果飲杯 milkshake 呢? 你唔會 shuuu 一聲飲完,一飲就足足可以飲足23分鐘,車程呢23分唔駛悶。飲完個肚仲感覺好滿足,去到十點十一點鐘都唔會覺得肚餓。
So .... What is the JOB to be done? 佢發現 milkshake 嘅JOB to be done 係解悶。人客HIRE milkshake 係希望令到揸車返工嘅人途中唔駛悶, 尤其是唔揸軚盤嗰隻手。但其他選擇呢? 就一隻手未必搞得掂, 影響駕駛。
明白呢一點之後, 麥當勞就發現原來有呢個需求嘅市場再唔係飲開milkshake 嗰班顧客,市場馬上大咗七倍。 咁條飲管可唔可以整幼啲,幫更多人「解悶」耐啲呢? 半個鐘,45分鐘? 亦都因為咁,麥當勞接納咗教授的建議,milkshake 之後就更加大賣。
做生意就好似上面個氫氣球或者milkshake 故事咁, 好多人沉迷咗喺個日常細節入面, 但忘記咗 What is the JOB to be done? What are you HIRED for? 如何防止熱氣球超重墜毀? 要丟,就梗係揼最重個落嚟啦!
Starbucks, JOBS to be done 就係 The third place between home and office or home and school. Uber, JOBS to be done 就係好容易地、唔使煩地由A點去到B點。 Disney JOBS to be done 就係令我全家人開心啲。
我自己嘅商舖基金都不斷地思考緊呢個問題, 係咪就只係低買高賣,賺錢咁簡單呢? Thinking ....
你盤生意呢? 嚟你呢間餐廳係嚟食飯定想識朋友呢? 去你間boutique 喺嚟買衫,定唔想煩你揀埋畀佢呢? 嚟你間健身室係想練大隻啲,定係令自己唔好咁內疚, 乜運動都唔做,而家起碼可以同人講喺間gym嘅member呢?
如果重新角度睇嘢,市場會唔會大好多呢? 你杯 "milkshake" 又有乜嘢 JOBS to be done 呢?
"What are the JOBS to be done? What are you HIRED for?" 人客為什麼要「聘請」你? Harvard Professor Clayton Christensen (1952 - 2020)
後記: Professor Christensen 是哈佛歷來最有影響力教授之一,他於2020年1月23日因血癌 逝世,享年67歲。我有幸於2016年及2018年兩次在哈佛就讀他的課程,就知識改變了我一生。李根興 Edwin
。。。。。。。。。。。
想知更多做生意知識及故事,我新書《李根興的生意哲學》 將於2020年6月份出版。內容包括 (1) 我至愛的創業勵志故事,(2) 生意理論,(3) 商舖知識,(4) 創業隨筆。合共約360頁,定價HK$198。現接受預訂,可以whatsapp我 (+852) 90361143。 按收到order次序交書。新書有我親筆簽名及封面message (特別封面版 - 數量有限)。
買舖/賣舖/租舖/投資商舖基金熱線: 2830 1111
盛滙商舖基金公司網頁
www.bwfund.com
李根興創業之友 (講做生意) https://www.facebook.com/EdwinNetwork/
李根興商舖之友 (講舖) https://www.facebook.com/edwinprimeshop/
李根興 youtube 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N66AnLghXESgCDIsz-3N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9Q0DgACTV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