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幕前工作多年,以為自己一早練成鋼鐵神經,開心激動難過悲傷都好,cut機前一律免談,寧願收工後再笑再哭;原來我會險些失守,原來在鏡頭前還會鼻酸。讓我在直播攝影機前撥動淚腺的,是香港滑浪風帆代表HKG-5 Hayley Chan 陳晞文那個訪問。
想起好多年前的一件小事。
每逢大型運動會之前,體院都會安排各支有份參賽的代表隊接受訪問。2012年,我還在舊公司工作,剛巧被安排採訪滑浪風帆隊備戰倫敦奧運之情況。那些年的香港滑浪風帆,名字都是陳敬然何智豪陳慧琪,屬「後李麗珊」年代的黃金一代;奧運為頂級大賽,突然換上兩個新人,也不是不詫異的。
其中一個,就是陳晞文。
攝影師在設置機器,我就趁機跟小妮子閒聊,好讓她在正式訪問前稍稍熱身;問及目標,她說:會盡力,希望有好成績,始終之前做過手術。
我:「係咩傷患?」一般來說,大賽之前開刀,並不常見。
陳:「我切咗個脾呀。」
我一下子load唔到:「咩脾?」
陳:「脾臟。」
原來,她在英國備戰時意外被船撞到,斷了幾根肋骨,最後要切除整個脾臟。
然後,她在幾個月內極速康復,還在奧運拿了個12名。
對啊,12名,不在奬牌之列。倫奧大事多,滑浪風帆又在較遠的地方舉行;只得一支採訪隊的我,實在無法抽身親自採訪。
*****我係同伍家謙一樣咁靚仔嘅分隔線*****
倫敦奧運之後兩年,我就離開了新聞部,當上自由身;因緣際會,2016年里約又回到舊東家替節目部主持奧運。雖然一直有在留意,但說真的,當時兼顧太多工作,也沒辦法像當記者時跟得那樣緊貼。當知道陳晞文失落資格,的確有半點意外,但始終相信運動員交替本屬自然,江山代有人才出;我想不起,當時的她只有25歲。
25 歲,運動員最黃金的年齡。她,在隊內選拔失凖,然後失掉了奧運參賽資格。
*****我係同伍家謙一樣咁靚仔嘅分隔線*****
又過幾年,花開花落,雲捲雲舒,東京奧運因疫情延期一年,我轉成以客席身份替 #港台電視31 主持奧運。到今天報道消息,原來我眼中的小女孩快退役了,十年在彈指間顯得飛快,沒來得及好好道別,她就拚盡所有躋身奬牌賽,她以第八名完成了這屆奧運。
賽後接受訪問,她說:
「我都算無遺憾喇……」
「我都發揮得唔錯啦……」
「我最唔捨得嘅可能係運動員呢個身份……」
斗大的淚珠滑過面龐,任誰都感受到她的不捨。奧運第八名,那是自珊珊之後,香港女子滑浪風帆代表在奧運的最佳成績;她感觸、她捨不得、她自豪到不得了。
名校出身、會考高分、入讀港大;重傷、手術、復原、出戰奧運、失落資格、東山再起、無憾完成。以她的條件,其實很有放棄的資格 — — 應該說,即使不當運動員,她也可以活得很舒服,甚至比投身運動更舒服。
願意在一條不太容易的路上走遍高山低谷,除了打從心底的喜歡,我想不到其他原因了。
第八,與奬牌還有點距離。
誰還敢說拿不到奬牌沒有報道價值?不服來辯。
片段播出期間,身邊的主持拍檔林定勤說:「下次播洋蔥訪問,唔該提早通知呀!」
「嗯。」我從喉間勉強發出點聲音作回應,因為再用力點的話,我應該就會哭了。
體育報道,應該要包括鎂光燈以外的運動員;或者說,我們的鎂光燈,其實需要更寛更廣一點吧。
*剛重讀了幾本村上春樹,連行文都變成賴明珠調了;
**預祝Hayley新婚及新生活愉快喜樂
重溫 #東奧速遞 入面Hayley嘅訪問(8:46開始,最好就梗係成集睇晒佢啦):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tokyoolympics_evening/episode/760979
#東奧時刻,奧運期間每日下晝兩點零五分播出: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tokyoolympics_afternoon
新場:https://mewe.com/p/ngkahim
我挨之:www.instagram.com/vinceng88
陀地新地盤:https://content-blogchannel.hktvmall.com/zh/media/content_partner/CP00008/
小怪獸s嘅成長記錄: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V_i17rTpUCiG7aIxlA_PA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錄低香港 Doc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訛稱閨蜜子宮有問題,女友離家過夜聖誕自己過!對質獲通知已有新男友!(香蕉俱樂部 D100) 訛稱閨蜜子宮有問題,女友離家過夜聖誕自己過!對質獲通知已有新男友!(香蕉俱樂部 D100) 相關影片: 1. 澳洲馬伕爆內地留學生最多!妓院先試鐘後挖角!日本韓國女仔服務大不同!(香蕉俱樂部 D100 強...
英國生仔開刀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目前手頭上有七百多萬劑疫苗,但實際施打的只有三百餘萬劑,原因很簡單,「要保留給第二劑」。
大家覺得,七百萬劑疫苗,是要給350萬人打兩劑,還是先給七百萬人打一劑?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說:「同島一命、先打一劑」,呼籲政府先建立最大程度的族群保護力
陳文茜也呼應:「一人一劑,先建立防疫網。當人們知道自己的防疫保護能力仍有20%缺口,繼續戴口罩,但也同時心安自己已經可以免於重症或是死亡」。
陳時中知道,為什麼自己的「微解封」,連鄭文燦、陳其邁都打臉嗎?
因為現在真正有工作力與消費力的族群,絕大多數打不到疫苗,那麼就算開放內用、電影院、健身房,沒有疫苗的消費者,敢上門嗎?
長輩抵抗力低,當然應該要先打疫苗,但社會各行各業要能正常運轉,也少不了疫苗。70歲,已經退休的父母打兩劑,結果需要上班的40歲子女染疫了,那不如父母與子女各打一劑,這才是對整個家庭,整個社會最有利的。
當然,根本之道還是疫苗,因為疫苗不夠,才有這種「弱弱相殘」的無奈。現在永齡、台積電好不容易跟上海復星簽約,但是交易要執行「還受制於疫苗在當地的使用獲批、捐贈完成等條件」,民進黨,不要再卡疫苗了!
陳文茜呼籲全文
《一人先打一劑,建科學防疫網》
這是一則新聞,標題如下:50歲女,醫院群聚感染病逝 。
仔細閲讀,她們其實是兩個女性:依據指揮中心措詞,「確診死亡案例有40多歲女性,本身慢性病史,有洗腎、癌症及糖尿病,6月6日發燒咳嗽,6月11日到醫院採檢確診新冠,6月13日住院後,X光發現右側肺炎,後續肺炎惡化於6月17日住加護病房,出現呼吸衰竭需使用呼吸器,住院三週後,病況惡化於7月5日過世。」
「另外一例50多歲女性,本身有慢性精神疾病史,五月底骨折住院,因醫院群聚確診案例,6月11日乾咳三天後篩檢確診陽性,肺炎併發呼吸衰竭於7月3日過世。」
他們的死亡日都在七月七日。一個奇特的日子,生命停了。
死亡的原因在醫學上很自然。
她40,已經百病叢生,癌症患者,免疫低下,曾經洗腎,糖尿病。一染上病毒,在美英加拿大,這樣的人不論年齡都叫Vulnerable Patient ,台灣稱為重大傷病患者,她一旦感染病毒,走出醫院的機會本來就不多。
她才50,骨折,只好在醫院緊急開刀,住院期間醫院院內感染,她不幸被感染了,折騰了快一個月,還是走了。
她們是7/7日病例通報中九例之二,累計死亡數字715中第714. 715。
如果以近日全球新冠死亡人數已超越400萬人 ,印度死亡人數已經超越英美占26% ,巴西死亡人數占18%。台灣的715人,實在微不足道。
這兩個不幸女孩,只是未來歷史中統計數字中的最小零頭。
不過看待生命如果是這樣的角度,極為恐怖。你看到一個跳樓的人,不攔住他:你見到一個躺在地上因車禍血流滿身的人,不送他去醫院。你喃喃自語,這世界上,每分每秒都有人誕生,有人死亡:衆生眾相各有其命運。
他們只是大流行期間兩起生命消逝的故事嗎?
冷眼看待,走過。
有錯嗎?
真的正確嗎?
如果歷史可以重來,台灣政府多一點人道,少一點特權「立法」,得癌症的重大傷病患者可以先施打疫苗,即使感染,可能不會成重症,可能免於一死。
如果政策多一點合理性,凡疫情期間,被迫必須住院者皆先打一劑疫苗,而不是醫院美食街工作人員「依規」可以打疫苗,病患卻不能打。那個50歲的骨折病人,七月七日死亡者,可能早已經康復出院。
她們不是2。她們代表台灣打不到一劑疫苗的許多人,皆有可能的風險。
英國在今年初疫苗生產不足時,由傳染病學團隊建議,每個人皆先打一劑,建立防護網。加拿大後來跟進,新加坡也是所有年齡層皆施打一劑疫苗之後,再回頭打高齡第二針。
許多目前已經輪到第二針的人,可能相當憤怒我的主張,他們會有被剝奪感。好像人生最後一哩就要拿到安全錦標,我卻鼓吹:交出第二劑。
但這不只是愛心捨得,而是科學研究的結果。根據牛津大學及美國33個醫護中心調查:不論是mRNA或是AZ,第一劑即可達到80%-70%防護力。而且AZ一劑免疫力的持續力可以一直不變,維持甚至長達48個禮拜,等於一年。
所有疫苗第二劑的效力,通常只會提高免疫力10-15%,比第一劑弱很多,副作用大,意義有,但它不是關鍵。
關鍵是第一針。
台灣現在買的,捐贈的,全部到貨合起來約621萬劑。台灣要達到群體免疫,若堅持一開始即打醫療人員外,排序先的中央及地方政府機關、兩劑一輪都需要打滿,這些疫苗只能打300萬人左右。
未來若加上民間慷慨且慈恩的捐贈BNT(1500萬),從天而降全交貨的泰國生產剩餘的AZ(約923萬劑),COVAX(約剩440萬劑),Moderna (約剩430萬劑),我們年底居然全部到貨3400萬劑,一個人堅持打兩劑,也只夠1700萬人可以施打。約5歲以上人口500萬人,一劑疫苗也無法接種。
他們不只是被疫苗政策遺棄的人,也會成為台灣防疫的破口,以及經濟很難恢復正常運作的核心因素。
何況疫苗姍姍來遲,這樣的如神算盤,可能根本不會出現。
我們必須在有限疫苗內,做最科學、最有效率、最能保護大多數人的防疫戰略。
這不需什麼大膽的實驗,其他國家的狀況,早已指引方向:當疫苗不足時,一人一劑,先建立防疫網。當人們知道自己的防疫保護能力仍有20%缺口,繼續戴口罩,但也同時心安自己已經可以免於重症或是死亡。
疫苗快速的往70歲以下施打,60、 50、 40、 30、 20、 12歲⋯⋯一人一劑,每個人只要改變一下生活習慣,多帶口罩,多洗手:社會就可以中度運作,菜市場、夜市、各行各業,⋯⋯慢慢恢復。疫情之下沒有收入的人,終於可以喘口氣,求一條生路。
當疫情與窮困綁在一起時,那些可以打得到疫苗的老人以為把自己保護好了,事實上是Delta病毒年輕人感染力非常強,老人的兩針BNT,遇到Delta病毒也只有64%防護力(以色列最新數據)。
這樣的老人,上不了市場,去不了醫院,當然更無法在餐廳好好吃一頓。
搶先打第二劑的思維,也當然和打不到疫苗的青壯年直接衝突。
你活了,他們卻得死。
或許你會覺得不買足夠疫苗是領導人一意孤行的大錯誤,但批評心靈木頭人本來浪費時間,也救不了人。
疫苗不足,逼青壯者、年輕人當敢死隊,這樣的老者,自己多打一針,免疫力増加了10%。
但剩下的88%沒有打疫苗的人,將成為風險破口。他們一旦感染Delta,你本來盤算心安的兩劑Moderna 94%,瞬間掉到64%。
年輕人在變種病毒之下,感染了也會死。國家無視,他們可以換政權,但老一輩完全獨善其身的疫苗思考,會使年輕人寒心。
憤怒之餘,他們的反社會、反老一輩的情緒,不會隨疫情消失。而他們還在上班,在打拚,他們的積蓄那麼有限⋯⋯一場疫情,剝奪了他們的一切:也赤裸了人性的自私。
一人一劑,同島一命。
等年底或明年初,疫苗更多了,回頭打老人(麻煩依年齡順序,指揮中心滾動一下自己,把正常的國家滾回來,還給我們)。
否則,台灣只會危機四伏,同島皆半條命。
英國生仔開刀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人先打一劑,建科學防疫網》
這是一則新聞,標題如下:50歲女,醫院群聚感染病逝 。
仔細閲讀,她們其實是兩個女性:依據指揮中心措詞,「確診死亡案例有40多歲女性,本身慢性病史,有洗腎、癌症及糖尿病,6月6日發燒咳嗽,6月11日到醫院採檢確診新冠,6月13日住院後,X光發現右側肺炎,後續肺炎惡化於6月17日住加護病房,出現呼吸衰竭需使用呼吸器,住院三週後,病況惡化於7月5日過世。」
「另外一例50多歲女性,本身有慢性精神疾病史,五月底骨折住院,因醫院群聚確診案例,6月11日乾咳三天後篩檢確診陽性,肺炎併發呼吸衰竭於7月3日過世。」
他們的死亡日都在七月七日。一個奇特的日子,生命停了。
死亡的原因在醫學上很自然。
她40,已經百病叢生,癌症患者,免疫低下,曾經洗腎,糖尿病。一染上病毒,在美英加拿大,這樣的人不論年齡都叫Vulnerable Patient ,台灣稱為重大傷病患者,她一旦感染病毒,走出醫院的機會本來就不多。
她才50,骨折,只好在醫院緊急開刀,住院期間醫院院內感染,她不幸被感染了,折騰了快一個月,還是走了。
她們是7/7日病例通報中九例之二,累計死亡數字715中第714. 715。
如果以近日全球新冠死亡人數已超越400萬人 ,印度死亡人數已經超越英美占26% ,巴西死亡人數占18%。台灣的715人,實在微不足道。
這兩個不幸女孩,只是未來歷史中統計數字中的最小零頭。
不過看待生命如果是這樣的角度,極為恐怖。你看到一個跳樓的人,不攔住他:你見到一個躺在地上因車禍血流滿身的人,不送他去醫院。你喃喃自語,這世界上,每分每秒都有人誕生,有人死亡:衆生眾相各有其命運。
他們只是大流行期間兩起生命消逝的故事嗎?
冷眼看待,走過。
有錯嗎?
真的正確嗎?
如果歷史可以重來,台灣政府多一點人道,少一點特權「立法」,得癌症的重大傷病患者可以先施打疫苗,即使感染,可能不會成重症,可能免於一死。
如果政策多一點合理性,凡疫情期間,被迫必須住院者皆先打一劑疫苗,而不是醫院美食街工作人員「依規」可以打疫苗,病患卻不能打。那個50歲的骨折病人,七月七日死亡者,可能早已經康復出院。
她們不是2。她們代表台灣打不到一劑疫苗的許多人,皆有可能的風險。
英國在今年初疫苗生產不足時,由傳染病學團隊建議,每個人皆先打一劑,建立防護網。加拿大後來跟進,新加坡也是所有年齡層皆施打一劑疫苗之後,再回頭打高齡第二針。
許多目前已經輪到第二針的人,可能相當憤怒我的主張,他們會有被剝奪感。好像人生最後一哩就要拿到安全錦標,我卻鼓吹:交出第二劑。
但這不只是愛心捨得,而是科學研究的結果。根據牛津大學及美國33個醫護中心調查:不論是mRNA或是AZ,第一劑即可達到80%-70%防護力。而且AZ一劑免疫力的持續力可以一直不變,維持甚至長達48個禮拜,等於一年。
所有疫苗第二劑的效力,通常只會提高免疫力10-15%,比第一劑弱很多,副作用大,意義有,但它不是關鍵。
關鍵是第一針。
台灣現在買的,捐贈的,全部到貨合起來約621萬劑。台灣要達到群體免疫,若堅持一開始即打醫療人員外,排序先的中央及地方政府機關、兩劑一輪都需要打滿,這些疫苗只能打300萬人左右。
未來若加上民間慷慨且慈恩的捐贈BNT(1500萬),從天而降全交貨的泰國生產剩餘的AZ(約923萬劑),COVAX(約剩440萬劑),Moderna (約剩430萬劑),我們年底居然全部到貨3400萬劑,一個人堅持打兩劑,也只夠1700萬人可以施打。約5歲以上人口500萬人,一劑疫苗也無法接種。
他們不只是被疫苗政策遺棄的人,也會成為台灣防疫的破口,以及經濟很難恢復正常運作的核心因素。
何況疫苗姍姍來遲,這樣的如神算盤,可能根本不會出現。
我們必須在有限疫苗內,做最科學、最有效率、最能保護大多數人的防疫戰略。
這不需什麼大膽的實驗,其他國家的狀況,早已指引方向:當疫苗不足時,一人一劑,先建立防疫網。當人們知道自己的防疫保護能力仍有20%缺口,繼續戴口罩,但也同時心安自己已經可以免於重症或是死亡。
疫苗快速的往70歲以下施打,60、 50、 40、 30、 20、 12歲⋯⋯一人一劑,每個人只要改變一下生活習慣,多帶口罩,多洗手:社會就可以中度運作,菜市場、夜市、各行各業,⋯⋯慢慢恢復。疫情之下沒有收入的人,終於可以喘口氣,求一條生路。
當疫情與窮困綁在一起時,那些可以打得到疫苗的老人以為把自己保護好了,事實上是Delta病毒年輕人感染力非常強,老人的兩針BNT,遇到Delta病毒也只有64%防護力(以色列最新數據)。
這樣的老人,上不了市場,去不了醫院,當然更無法在餐廳好好吃一頓。
搶先打第二劑的思維,也當然和打不到疫苗的青壯年直接衝突。
你活了,他們卻得死。
或許你會覺得不買足夠疫苗是領導人一意孤行的大錯誤,但批評心靈木頭人本來浪費時間,也救不了人。
疫苗不足,逼青壯者、年輕人當敢死隊,這樣的老者,自己多打一針,免疫力増加了10%。
但剩下的88%沒有打疫苗的人,將成為風險破口。他們一旦感染Delta,你本來盤算心安的兩劑Moderna 94%,瞬間掉到64%。
年輕人在變種病毒之下,感染了也會死。國家無視,他們可以換政權,但老一輩完全獨善其身的疫苗思考,會使年輕人寒心。
憤怒之餘,他們的反社會、反老一輩的情緒,不會隨疫情消失。而他們還在上班,在打拚,他們的積蓄那麼有限⋯⋯一場疫情,剝奪了他們的一切:也赤裸了人性的自私。
一人一劑,同島一命。
等年底或明年初,疫苗更多了,回頭打老人(麻煩依年齡順序,指揮中心滾動一下自己,把正常的國家滾回來,還給我們)。
否則,台灣只會危機四伏,同島皆半條命。
—圖片為新加坡各年齡皆施打的圖表。
英國生仔開刀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訛稱閨蜜子宮有問題,女友離家過夜聖誕自己過!對質獲通知已有新男友!(香蕉俱樂部 D100)
訛稱閨蜜子宮有問題,女友離家過夜聖誕自己過!對質獲通知已有新男友!(香蕉俱樂部 D100)
相關影片:
1. 澳洲馬伕爆內地留學生最多!妓院先試鐘後挖角!日本韓國女仔服務大不同!(香蕉俱樂部 D100 強尼 杜浚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D_RNZi6sxk)
2. 腸硬化便秘入廣華醫院,年輕女護士插尿管,大呻兩星期開刀經歷!(香蕉俱樂部 D10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BebLVMKRYk)
3. 英國細心男友百般照顧,衰在包皮過緊扑嘢痛,表明無任歡迎女友搵SP!(香蕉俱樂部 D10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7G9wHwu3os)
#香蕉俱樂部 #閨蜜 #子宮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英國生仔開刀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消防員爆與某制服團隊的惡劣關係!女友落仔前檢查,意外發現生子宮瘤!(香蕉俱樂部 D100)
消防員爆與某制服團隊的惡劣關係!女友落仔前檢查,意外發現生子宮瘤!(香蕉俱樂部 D100)
相關影片:
1. 後生老公好想生,老婆唔想大肚偷食避孕藥!牽涉隱性婆媳糾紛!(香蕉俱樂部 D100 強尼 杜浚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Lbs1FCF5dc)
2. 腸硬化便秘入廣華醫院,年輕女護士插尿管,大呻兩星期開刀經歷!(香蕉俱樂部 D10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BebLVMKRYk)
3. 英國封關生活靠上網!BBQ燒烤淨係食漢堡包!外國男人毛髮濃密傳說!(香蕉俱樂部 D10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njBtkHcp7Q)
#香蕉俱樂部 #消防 #制服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英國生仔開刀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腸硬化便秘入廣華醫院,年輕女護士插尿管,大呻兩星期開刀經歷!(香蕉俱樂部 D100)
腸硬化便秘入廣華醫院,年輕女護士插尿管,大呻兩星期開刀經歷!(香蕉俱樂部 D100)
相關影片:
1. 英國細心男友百般照顧,衰在包皮過緊扑嘢痛,表明無任歡迎女友搵SP!(香蕉俱樂部 D10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7G9wHwu3os)
2. 澳洲馬伕爆內地留學生最多!妓院先試鐘後挖角!日本韓國女仔服務大不同!(香蕉俱樂部 D100 強尼 杜浚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D_RNZi6sxk)
3. 碌架床上格阿哥同女日日扑,下格床細佬好似玩3P!香蕉主持變軍師誓幫聽眾反擊!(香蕉俱樂部 D100 強尼 杜浚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_aSopQl7j4)
#香蕉俱樂部 #腸硬化 #便秘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