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 Deep State 之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路透社》消息指,北京當局「於閉門會議要求香港地產大亨守規矩,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此一重量消息,旋即引發地產公司股價急挫,從恆地、新世界、新地到長實都錄得整體股價一成左右跌幅。《香港 01》也在今天(21 日)表示,該社獲悉香港一個「首富級家族」早前邀請國安公署要員到家中舉辦宴會,並邀請家中所有重要成員出席。消息指,宴方在席間表示「家族於反修例暴動期間的一些言論,並非同情黑暴,希望不要持續有所誤會。」消息甚至提到,「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的說法早於 2018 年經已出現。
林鄭被問到有關消息之後,也只好用官腔打發過去:她「無法證實相關傳聞,但感覺地產商今日較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以解決房屋問題」。反正對高於自己層級的資訊,不承認不否認還是較好的做法。林鄭在中秋節早上在記者會的原話為:
//……事實上呢幾年呢,你問我自己嘅親身體會,因為我都當過發展局局長,都同所謂地產商打過交道,我覺得今日呢其實佢地係好願意係配合我地特區政府嘅政策……//
所以她也在回答中間接表達了:話題圍繞「地產商」而不是一般商界,而地產商今日比較主動支持政府,你就會聯想到以前地產商可能「不太主動」支持政府。
上述兩個非官方消息令人想到 2018 年的香港,似乎是「毫不重要的一年」,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當年表面上風平浪靜。2014 年佔領運動、2016 年旺角事件之後,社會「恢復平靜」,民主派大黨搞活動,也基於工作關係而宴請特首林鄭,後者也基於禮節而出席,還捐了 3 萬元。暴動青年被判入獄仍有「判刑合適」之說;「罪犯」逃亡也會被社會賢達公開勸告回港面對……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從歷史時序的維度去看,19 年的事情必然部份肇發於看似安定的那一年。
2019 年一些人已經在討論「香港問題」的成因。對很多人來說,最初和現在的解釋一脈相承:暴亂是由外國勢力煽動資助的,激化了長期樸素追求民主自由的香港人,由守法的順民慢慢變為不守法的刁民。19 年的一切也是一個「青年問題」,是青年無法上流和置業而引發的社會騷亂。對愛好研究問題的人,這些解釋似乎說服力不足。因為很多參與者都不是青年人,早在更之前的事件,已經有中老年人在前線被捕。很多人也是有資產的,而不是手停口停的貧困人士。
然而人數較少的決策層要鉅細無遺理解中國境內的所有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只好依靠「事件定性」,為之後的研究和跟進提供輪廓。事件定性之後,地方和前線的研究和跟進就會圍繞外國勢力資金流、地產問題、青年出路等等,至少表面上得如此。「社會事件」發生後,商界巨賈經過一輪醞釀,也紛紛在報章上表態反對暴亂。我們一直以為這些表態,是為了應對 19 年突如其來的種種事件。但「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現象或觀察,應該不是香港特區近期的新聞,而是要追溯到英治前朝,那可能是一個起源傳承自 1840 年的「香港 Deep State」俱樂部。因而有「香港真正的統治階層不在政府而在馬會」的講法。
所以據說香港的地產問題是歷史問題,不是一兩屆政府可以解決。在有關消息流傳之前,我們由自己角度觀察一切,會覺得 19 年帶來了清算香港「利益固化」現狀的空隙。然而有關戰略卻可能是長期的。據《路透》和《01》的北京消息,這一切在 18 年已經正式提出,並不是 19 年。而且你再推遠一點,2014《一國兩制白皮書》已經提出了很多類似思路。
所以回到最切身的問題,很多經歷過 19 年之後洗禮的香港人,都會覺得/知覺自己好慘。表面上展露歡顏的人,也是有苦自己知,但其實最終人們會發現,所有人都要面對「改變」的。現在股民都會受影響。反對派就不用說了,這是香港人逃避了一兩個世紀最終還要首次面對的事情。在這個重置程序中,每一個政治光譜、社會階層、年齡層都鑲嵌了新的義務和守則。守則理論上是一樣的,但下降到現實時都有不同的則重點。創作人面對的是資金和創作的線,學者面對的是要不研究某些問題,地產商面對的是賺錢之外的「社會責任」,建制派要面對全新的選舉和競爭……甚至「藍絲民眾」內心都有莫名其妙的怨氣。
我甚至會認真聽一些藍絲頻道,他們描述的世界仍然充滿危機,雖然表面上的暴徒已經被鎮壓,但很多人的意識已經被污染,例如移民就被形容為扔下父母沒有孝心,因而很多黃絲移民,因而黃絲都沒有孝心,因而黃絲根本沒有道德,被黃絲佔據的香港也沒有希望。當然藍絲網絡只是在重演早期反對派動員政治中的「激語主義」,盡量聳動地描述出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而「正義」一方永遠是弱勢,令人很焦慮。
所以有些藍絲也會覺得自己弱勢,他們覺得黃絲影響力無處不在。始終人如果沒有敵人的話會相當寂寞。由於每個階層或取向要面對的新世界也不一樣(移民的香港人也要面對適應 literally 的新世界),使得後重置的社會也進入了原子化的前夜。也許在一段長時間的各散東西之中,廣義的光譜不同的香港人,也只能以 2019 年來作歷史的相認。即使是一方支持一方反對,起碼是在說同一件事,我懷疑這樣的共同點將越來越珍希。
這當然是在一個大破大立時代下人人皆要承擔的轉變,經那一兩年的濃縮蒸製,我們之間的其他連繫變得薄弱和平面。要證明外國聯繫也是在否證「存在民間自發」那一點,但不代表不防範民間一旦自發時會動用的網絡和資源。先不說「商界」在 19 年對《逃犯條例》的態度,也不說地產問題形成的民怨是否香港政治問題的動力之一……「民企」和「人民」走得太近,如何?
雖然兩次重大歷史分水嶺的背景其實相距極遠,但「六七暴動」之後,英政府快速推出了大量公屋,很多人和家庭受惠至今。據房屋署網站一篇名為〈公屋發展歷程〉的文件,香港公屋政策從 1967 至 1977 這十年間的重大內容是:
//1971 華富邨落成,是首個規劃成自足社區的公共屋邨,設有商場、學校、巴士總站,以及其他社區配套設施。
1972 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在 1973 至 1982 年間,為 180 萬人提供有獨立設施的居所。
1973 重組原來負責公共房屋的多個機構,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推展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重建工作率先在石硤尾邨展開。
1976 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成為業主。//
甚至有說之後興建的籃球場、遊樂場,都有著「讓殖民地青年發泄多餘精力」的用心。用這個角度來說,當年很多人沒參與暴動,但在之後都獲得了好處:一個較有「住屋正義」意識的社會。現在就是一個「搵地方起籃球場」的過程。當年港英成功將反殖政治鬥爭吸納進房屋政策之中,成果有目共睹,培養了一整個靠攏英國的世代。現在中國人能不能呢?這是中西之間廣義隔空比拼的一個中層項目。至於高層項目是「核心文明對周邊地帶持續郡縣化」此一歷史傳統,更是一個出於潛意識的不必回答題,20 世紀之後的傳統認為,「做不做」的問題已經由前人答了,現在的問題僅是「如何做」的問題。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必須首先通過「起籃球場」的考驗。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9-06-12 高雄文化中心 【反送中 撤惡法】活動後直播節錄 碎裂的東方之珠 「送中條例」亦即《逃犯條例》,草案規定只要涉嫌在中國犯下法案裡的條列罪行,不需經過正常司法程序,只要特首允許,就可把人直送中國當局。港人擔心這將成為引渡政治犯的破口,藉此捕獵異議人士,比如香港人或在港外國人。 這...
「英國統治香港幾年」的推薦目錄:
- 關於英國統治香港幾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英國統治香港幾年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英國統治香港幾年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英國統治香港幾年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英國統治香港幾年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英國統治香港幾年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英國統治香港幾年 在 香港簡史[1841-1997]殖民地時期英屬香港...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英國統治香港幾年 在 英國統治香港的好處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英國統治香港幾年 在 英國統治香港的好處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英國統治香港幾年 在 英國統治香港的好處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英國統治香港幾年 在 清廷割讓、英國殖民、日本侵略:一口氣看完香港百年命運 的評價
- 關於英國統治香港幾年 在 英國統治香港的壞處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英國統治香港幾年 在 英國統治香港的壞處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英國統治香港幾年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地產 Deep State 之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路透社》消息指,北京當局「於閉門會議要求香港地產大亨守規矩,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此一重量消息,旋即引發地產公司股價急挫,從恆地、新世界、新地到長實都錄得整體股價一成左右跌幅。《香港 01》也在今天(21 日)表示,該社獲悉香港一個「首富級家族」早前邀請國安公署要員到家中舉辦宴會,並邀請家中所有重要成員出席。消息指,宴方在席間表示「家族於反修例暴動期間的一些言論,並非同情黑暴,希望不要持續有所誤會。」消息甚至提到,「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的說法早於 2018 年經已出現。
林鄭被問到有關消息之後,也只好用官腔打發過去:她「無法證實相關傳聞,但感覺地產商今日較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以解決房屋問題」。反正對高於自己層級的資訊,不承認不否認還是較好的做法。林鄭在中秋節早上在記者會的原話為:
//……事實上呢幾年呢,你問我自己嘅親身體會,因為我都當過發展局局長,都同所謂地產商打過交道,我覺得今日呢其實佢地係好願意係配合我地特區政府嘅政策……//
所以她也在回答中間接表達了:話題圍繞「地產商」而不是一般商界,而地產商今日比較主動支持政府,你就會聯想到以前地產商可能「不太主動」支持政府。
上述兩個非官方消息令人想到 2018 年的香港,似乎是「毫不重要的一年」,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當年表面上風平浪靜。2014 年佔領運動、2016 年旺角事件之後,社會「恢復平靜」,民主派大黨搞活動,也基於工作關係而宴請特首林鄭,後者也基於禮節而出席,還捐了 3 萬元。暴動青年被判入獄仍有「判刑合適」之說;「罪犯」逃亡也會被社會賢達公開勸告回港面對……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從歷史時序的維度去看,19 年的事情必然部份肇發於看似安定的那一年。
2019 年一些人已經在討論「香港問題」的成因。對很多人來說,最初和現在的解釋一脈相承:暴亂是由外國勢力煽動資助的,激化了長期樸素追求民主自由的香港人,由守法的順民慢慢變為不守法的刁民。19 年的一切也是一個「青年問題」,是青年無法上流和置業而引發的社會騷亂。對愛好研究問題的人,這些解釋似乎說服力不足。因為很多參與者都不是青年人,早在更之前的事件,已經有中老年人在前線被捕。很多人也是有資產的,而不是手停口停的貧困人士。
然而人數較少的決策層要鉅細無遺理解中國境內的所有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只好依靠「事件定性」,為之後的研究和跟進提供輪廓。事件定性之後,地方和前線的研究和跟進就會圍繞外國勢力資金流、地產問題、青年出路等等,至少表面上得如此。「社會事件」發生後,商界巨賈經過一輪醞釀,也紛紛在報章上表態反對暴亂。我們一直以為這些表態,是為了應對 19 年突如其來的種種事件。但「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現象或觀察,應該不是香港特區近期的新聞,而是要追溯到英治前朝,那可能是一個起源傳承自 1840 年的「香港 Deep State」俱樂部。因而有「香港真正的統治階層不在政府而在馬會」的講法。
所以據說香港的地產問題是歷史問題,不是一兩屆政府可以解決。在有關消息流傳之前,我們由自己角度觀察一切,會覺得 19 年帶來了清算香港「利益固化」現狀的空隙。然而有關戰略卻可能是長期的。據《路透》和《01》的北京消息,這一切在 18 年已經正式提出,並不是 19 年。而且你再推遠一點,2014《一國兩制白皮書》已經提出了很多類似思路。
所以回到最切身的問題,很多經歷過 19 年之後洗禮的香港人,都會覺得/知覺自己好慘。表面上展露歡顏的人,也是有苦自己知,但其實最終人們會發現,所有人都要面對「改變」的。現在股民都會受影響。反對派就不用說了,這是香港人逃避了一兩個世紀最終還要首次面對的事情。在這個重置程序中,每一個政治光譜、社會階層、年齡層都鑲嵌了新的義務和守則。守則理論上是一樣的,但下降到現實時都有不同的則重點。創作人面對的是資金和創作的線,學者面對的是要不研究某些問題,地產商面對的是賺錢之外的「社會責任」,建制派要面對全新的選舉和競爭……甚至「藍絲民眾」內心都有莫名其妙的怨氣。
我甚至會認真聽一些藍絲頻道,他們描述的世界仍然充滿危機,雖然表面上的暴徒已經被鎮壓,但很多人的意識已經被污染,例如移民就被形容為扔下父母沒有孝心,因而很多黃絲移民,因而黃絲都沒有孝心,因而黃絲根本沒有道德,被黃絲佔據的香港也沒有希望。當然藍絲網絡只是在重演早期反對派動員政治中的「激語主義」,盡量聳動地描述出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而「正義」一方永遠是弱勢,令人很焦慮。
所以有些藍絲也會覺得自己弱勢,他們覺得黃絲影響力無處不在。始終人如果沒有敵人的話會相當寂寞。由於每個階層或取向要面對的新世界也不一樣(移民的香港人也要面對適應 literally 的新世界),使得後重置的社會也進入了原子化的前夜。也許在一段長時間的各散東西之中,廣義的光譜不同的香港人,也只能以 2019 年來作歷史的相認。即使是一方支持一方反對,起碼是在說同一件事,我懷疑這樣的共同點將越來越珍希。
這當然是在一個大破大立時代下人人皆要承擔的轉變,經那一兩年的濃縮蒸製,我們之間的其他連繫變得薄弱和平面。要證明外國聯繫也是在否證「存在民間自發」那一點,但不代表不防範民間一旦自發時會動用的網絡和資源。先不說「商界」在 19 年對《逃犯條例》的態度,也不說地產問題形成的民怨是否香港政治問題的動力之一……「民企」和「人民」走得太近,如何?
雖然兩次重大歷史分水嶺的背景其實相距極遠,但「六七暴動」之後,英政府快速推出了大量公屋,很多人和家庭受惠至今。據房屋署網站一篇名為〈公屋發展歷程〉的文件,香港公屋政策從 1967 至 1977 這十年間的重大內容是:
//1971 華富邨落成,是首個規劃成自足社區的公共屋邨,設有商場、學校、巴士總站,以及其他社區配套設施。
1972 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在 1973 至 1982 年間,為 180 萬人提供有獨立設施的居所。
1973 重組原來負責公共房屋的多個機構,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推展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重建工作率先在石硤尾邨展開。
1976 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成為業主。//
甚至有說之後興建的籃球場、遊樂場,都有著「讓殖民地青年發泄多餘精力」的用心。用這個角度來說,當年很多人沒參與暴動,但在之後都獲得了好處:一個較有「住屋正義」意識的社會。現在就是一個「搵地方起籃球場」的過程。當年港英成功將反殖政治鬥爭吸納進房屋政策之中,成果有目共睹,培養了一整個靠攏英國的世代。現在中國人能不能呢?這是中西之間廣義隔空比拼的一個中層項目。至於高層項目是「核心文明對周邊地帶持續郡縣化」此一歷史傳統,更是一個出於潛意識的不必回答題,20 世紀之後的傳統認為,「做不做」的問題已經由前人答了,現在的問題僅是「如何做」的問題。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必須首先通過「起籃球場」的考驗。
英國統治香港幾年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城市論壇與歷史空隙 | 在Patreon上的盧斯達】
據報香港電台會停播歷史悠久的戶外論政節目《城市論壇》。
對這件事有兩種做法。第一種是港英政府的陰柔做法。據說香港人和英國人有過類似外交的往還,有香港人提議英方如果要加強公營傳媒的公信力,就應該容許傳媒機關「平衡報道」,民眾從中看到一定批判性,才會認同其公信力,官方才可以傳達到官方立場。
這涉及對一切的研判:公共機構一定的自主性,是對於政治穩定有助益還是有害?第二種做法,由最近的輿論風向具體化:不管是港台還是其他機構,例如公開表演場地管理機構,公務員一向的做法是政治中立,按本子辦事。
香港人認為非政治化就是一種忠誠,英國人統治沒要求香港人愛英國,中國文革後改革開放,也是現實主義,你們對中國有一些文化上的認同感已不錯——當時是這樣。但新的要求是認證公共機構是統治機關當然部份,要對大是大非問題有政治認識,機構的某些行為被列入負面清單,而機構也透過工作表示其政治覺悟。
獨立歌手們被拒絕開騷,和港台一些人被排擠離職是同一件事。因為現在重新確立的標準是將港台看成一個政府機關,認為不容許公家機關唱反調是天經地義,並且這種自主性其實是需要整理的亂象,危害到穩定。
對第一種做法而言,港台唱某些反調反而有助政府公信力。英國也不是不在乎政治穩定,只是他們像一個會忍耐拿更多糖的小孩,她知道忍一時之後可以獲得更多。
在一個相對風平浪靜的時代,曾經有不同的人嘗試過活化或「使用」城市論壇,變化在城市論壇之內和之外同時出現。後來活化行動究竟 exactly 何時正式完結,或者也是一宗要調查的歷史題。支持民主和支持穩定大於一切的意見,也曾一度成功在節目中發聲。
會有很多口音難辨的叔叔伯伯搶著發聲,也有希望出鏡後可以有槓桿增幅的年輕人。這些都是回憶,城市論壇讓不同平行時空的香港人發現了彼此,雖然這發現令雙方都不舒服。
城市論壇一度再被活化,不只是新一輪意識形態對抗的舞台,也提早揭穿了世代之間越來越不咬弦的現實。反對「地產霸權」以及洪水般熱錢湧入,也相繼出現。當時香港人依據制度去走自己的劇本,政客也早就入局,議席穩定,亦沒有今日憂慮,也不太需要依賴在外面發聲,他們在議會裡就可以上演。
那麼對職業政客不太滿意,想夾實他們的素人就會去城市論壇發聲,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模式,對政客施加壓力,再進一步就自己選舉。
素人在 14 年之前已隱約起來。後來選舉空間開始收窄,那麼在城市論壇發聲的路線似乎也已經過去。人們說在某個階段,人們從政就像做意見領袖,而很多從政者也的確是意見領袖,這都回到了港台或者整個港英以來的政府,並沒有真正開放這件事,或者只開放一代,從政者從來負責被諮詢,後來的人不意見領袖化,又能如何?
現在議會就會談論年輕人講粗口道德敗壞的問題,這些人也是意見領袖。意見領袖的麻煩是要有意見和很多意見,但議員怎麼都要有意見,扮都要有。諮議制度給你發聲,但發聲後可能會失望,反而從來沒有發聲過就不會有成功或者失敗。
接納意見本來可以增加接納者的認受性,但也會成為流失血液的傷口。所以堵住傷口的方法是減少體制內文化和意識流動的速度。
近幾年也引爆了很多家庭糾紛,大家發現大家對很多事的分歧只是長期沒有提起而隱藏,當時維園阿伯和後生仔女的語言衝突,後來在家庭中發生,一切後來揭盅時更加承受不了。上一代應該是預計自己人生走完之前,香港這一切才發生。城市論壇可以代表很多事物,形勢已經越過了它,而香港人其實同樣也越過了它。
訂閱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新書:https://tinyurl.com/eyd9258v
英國統治香港幾年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6-12 高雄文化中心 【反送中 撤惡法】活動後直播節錄
碎裂的東方之珠
「送中條例」亦即《逃犯條例》,草案規定只要涉嫌在中國犯下法案裡的條列罪行,不需經過正常司法程序,只要特首允許,就可把人直送中國當局。港人擔心這將成為引渡政治犯的破口,藉此捕獵異議人士,比如香港人或在港外國人。
這幾年的反23條大遊行、雨傘學運、到銅鑼灣書店事件,讓港人越來越清楚,中國從來都不想實行一國兩制,中國想將香港這顆東方之珠摔爛,香港的地位甚至不如旁邊的廣州和深圳。
發大財後原來很難活
不少香港朋友,過去曾也只想著賺錢發財,過去英國政府統治下,很多港人覺得,只要政府廉潔有效率、司法公正獨立、人民自由不受限,那麼大家專心做生意就好,不用理會政治。
那為什麼這幾年,原本政治冷感的想港人,走上街頭的比例越來越高呢?
因為中國政府讓人很難活,生活品質惡劣,不論是醫療、教育還是言論控制,甚至可能斷了香港賴以為生的財路。
猛一醒覺,原來背後已是懸崖。
發大財這句妄言,原來是拿香港的文化風土和人民生活,去典當換來的。
特區政府手段越來越粗暴,視人民如糞土。更令人痛心的是,台灣媒體與某些政黨團體,附和盛讚中國的嘴臉,竟毫不隱諱。
獨立的台灣就是保障財產性命的最佳盾牌
香港事件,讓我們知道,如果接受中國的和平協議,接受九二共識,換來的是紙糊的穩定和平。隨時可如圖博、新疆來個再教育與再清洗,隨時可如今日香港,對抗議的人民羞辱脫衣,甚至毆打開槍。
在民主自由的國家,可以大聲說話,可以評論政治,可以爭取權力與權利,能保障身家,而不會像范冰冰有天突然銷聲匿跡,又或者如肖建華連個屍體都下落不明。
網路上流傳著一則中國人翻牆寫的短文,大意是:「我也想不用翻牆就能自由瀏覽社群網站,我也想能自由發表評論,我也想拿著護照就能去各個美麗的國家,但我不行,因為我生來就是中國人。那些親共的台灣人,你們是瘋了嗎?」
我們聲援香港,我們更要想想我們台灣,台灣主權獨立就是保障財產與性命的最佳盾牌。
看看香港的醫療困境,為了你的晚年生活想一想。
看看香港的教育煉獄,為了你的下一代想一想。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Singing the songs of angry men?
It is the music of the people
Who will not be slaves again!
能做人,勿作奴!
KH support HK
香港加油,高雄加油,台灣加油。
影片由熱心網友剪輯精華。
台灣九局下半,民主逆轉勝,基進站起來!
#陳柏惟 誠徵志工
如果您在閒暇時刻想為台灣盡份心力
如果您有影片剪輯,平面設計...等等
請您到柏惟FB私訊,#3Q !!
柏惟FB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3Q陳柏惟反正要選立委後援會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34607250528296/
柏惟噗浪
https://www.plurk.com/wondafrog
柏惟IG
https://www.instagram.com/wondachen/
柏惟推特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台灣基進 官網
http://radicalwings.tw/
台灣基進 FB
https://www.facebook.com/radicalwings/
台灣基進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Q4sJJO-d8YJl_FK-bmt_g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http://radicalwings.tw/support.php
入黨申請
http://radicalwings.tw/survey.php
英國統治香港幾年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拉丁美州好像在一個宿命之中,在廿世紀,經濟增長非常反覆。它們增長幾年又變成超級通脹,GDP又大跌,這包括了南美以前最有錢的國家,像阿根廷,經常也發生這種情況。近年南美最有錢的國家變了智利。它的獨裁者皮諾切特下台之後,一直改行右派經濟。現在智利是目前最有錢的南美國家。三分二的拉丁美洲都在左翼手上,有幾個國家甚至受極端左派掌權。這國家和古巴友好,號稱反對美帝。
當中尤其是委內瑞拉,其前總統查維斯在1999年開始當政,早幾年死了,之後指定了繼承者馬杜羅,統一社會主義黨已經有近十六年的統治,結果今次國會選舉終於大敗。他們已經控制了傳媒,令對方不能發聲。又把反對派領袖萊奧波爾多·洛佩斯(Leopoldo Lopez )因煽動暴力被判監禁13年。怎知這次選舉,投票率高達74.3%,反對黨在167席中取得112席,還有一些未有結果。他們贏到三分二,佔大多數。很明顯馬杜羅成為跛腳鴨,委內瑞拉變了天。這個社會主義革命是完全被人唾棄。有份報紙寫得很好的,三十年前的委內瑞拉是以他們人民生活水準高而出名,三十年後,因為搞了這十多年革命之後,連廁紙都買不起。今年委內瑞拉的通脹率超過100%,貨幣是貶值了幾倍。2015年國民生產總值跌了10%,估計2016年會再跌6%。簡單來講,這個國家是靠派錢給窮人來維持政府。怎知石油價錢跌得厲害,跌到這樣,令他們物資都付擔不起。
除了委內瑞拉,阿根廷也是由左派變了天。同樣地又是超級通脹,無錢還債。它們十多年便出現一個危機。現在巴西也出現這種情況。這些左派政府陸續倒台。
現在我只能講,祝中國好運,借了五百億給委內瑞拉,然後用石油來兌數。但委內瑞拉因為不夠錢用,於是把石油賣了給人,而不給中國。上次閱兵,馬杜羅呻窮,令到習總又給他五十億美金。計一計,習總派錢的速度,他去非洲又送六百億美金,又派法國幾百億美金,幫英國做核電廠,又用幾百億。加起來近二千億美金。國內網民叫習大大不要再外訪,再是這樣便沒命了,錢都給他花光了。教育醫療都未搞好,但卻充闊佬派錢。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英國統治香港幾年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另外,講講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的問題,英女王在位六十三年二百多日,超過了維多利亞女王,成為英國有史以來在位最長的君主。其實也有幾位君主在位時間也很長的。伊利沙伯一世也在位五十年左右、亨利八世也在位四十多年。伊利沙伯二世和維多利亞很不同。維多利亞女王統治的人口比現在英女王多很多,當時承認英女王為君主的地方還有澳洲、加拿大和紐西蘭。只差一個地方,也相差很遠,就是印度。維多利亞女王還是兼任Emperor of India,但去到伊利沙伯二世的爸爸已沒有了這個銜頭。
維多利亞女自從1862年便做了寡婦,沒有出來見人,直至最後幾年。但她是prince albert 所生的子女是雄霸了大半個歐洲王室。第一次世界大戰無論是德國王室還是俄國王室都是她的外孫。但很多人不知維多利亞女王是一個其貌不揚的人,她大約五呎高,有種半侏儒的感覺,而她也很黑。相反伊利沙伯二世是相當美麗,她也是身形嬌小的。1952年,她登基的時候,那時有巡遊,我那時去灣仔樓上上去看,我那時只得三歲,所以我只是依稀記得,當時還有紀念品派的。
這個紀錄若以世界王室來講,中國皇帝職位上最長的是康熙,六十一年,但乾隆其實是長一點,他做了六十年便退位,再做了三年兩個月的太上皇。但以世界來講,有人做了八十多年,埃塞俄比亞的君主做了八十年。日皇裕仁也做了七八十年。法國路易十四也做了七八十年。英女王利沙伯二世死後,英國王室還會存在。因為他兒子查理斯是不太得人心,他會不會給廢除。我讀書時問過我老師英國為何要保留王室,他是英國工黨人,他只有一個答案是合理的,就是吸引遊客。儀仗和白金漢宮也是旅遊景點,他同時也是一個容易凝聚情緒,令人覺得國家有個效忠對象。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英國統治香港幾年 在 清廷割讓、英國殖民、日本侵略:一口氣看完香港百年命運 的推薦與評價
香港 正經歷進行一場爭取民主與自由的抗爭;然而,究竟是什麼樣的際遇帶領 香港 來到今日的處境,而 香港 的未來又會在何處?三分鐘影片帶你看 香港 風雨飄搖 ... ... <看更多>
英國統治香港幾年 在 英國統治香港的壞處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英国 对香港殖民统治的影响_百度知道2009年5月9日· 有一些制度比如廉政公署吧还有香港的警察制度不错这个算好处吧坏处就是到今天香港人对国家的概念还是很模糊在香港很少能 ... ... <看更多>
英國統治香港幾年 在 香港簡史[1841-1997]殖民地時期英屬香港...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英屬香港時期曾經喺1941年12月25日至1945年8月15日中斷過,當時香港喺二戰嘅局勢之下,畀大日本帝國佔領,進入香港日佔時期,總計香港被英國統治近152年10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