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今天的事態發展,不禁令我想起一兩年前寫的文章….
早幾年,我已看到資本主義已開始步入盡頭。資本主義下的所謂自由經濟,造成「貧者愈貧,富者越富」的社會問題,當各個經濟板塊被資本家壟斷,底層通往上層的階梯斷裂,即意味著現行的資源分配機制需要調整,才能重回健康的循環。然而,這是一種既得利益者的取捨,對貪婪的資本家而言,這種取捨實在有如「切膚之痛」。
這種資源重新分配的機制最後往往要通過政府/政權去執行。然而,當一個充滿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權用它的方式去管理一個實行自由經濟多年、極端資本主義特質入血的社會,使用極端性推倒重來的政策是預料之內。
其實每一種「制度」都有它的好處和壞處,「制度」決定了資源分配的方式,而資源分配講求平衡。任何一種「制度」實施得太久,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會慢慢將資源分配推向極端,繼而將「制度」迫向盡頭。這個時候,政府的角色是在「制度」運行的過程中盡量取得平衡,而非一刀切地執行另一種「制度」。
香港,在「無為」的政府下,「制度」很多年來都沒有平衡過,一直以來都是傾斜的,直到水一滴不剩的向下流乾才發現問題,今天才正視可能已經太遲。
《資本主義的盡頭》
//別以為樓市回調,受惠的一定是未買樓的小市民,這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短暫的樓價下跌,對大業主/有實力的投資者而言,只是純粹帳面上的損失,卻是他們增持有價值資產的入市良機;而小市民在失業率高企的陰霾下只會更沒條件、更不敢入市,甚至連部份有一兩層樓的中產、中小企老闆亦可能因為經濟壓力而被迫出售手中資產。
年輕時讀經濟,受張五常經濟理論影響,總是崇尚自由經濟,認為自由經濟下的價格機制(price mechanism)才是最有效率分配市場資源的遊戲規則,因為經濟理論告訴我只有「價高者得」的規則,才不會引致經濟浪費,即經濟學上所謂的「Deadweight loss」/ 「Economic inefficiency 」,資源才能最終分配到「最有價值」的人手上。
然而,經濟學中所謂最有「價值」的人只代表他是能出「最高價格」的人,並不代表他是「最有需要」的人。在完全自由市場主導的價格機制下,走到最後,所有資源最終都會落入最有錢的資本家手中。
一個發展中國家要發展,資本主義下的市場經濟絕對有效促進經濟增長,正如鄧小平所講「先讓一部份人富起來」。可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後,一個國家的長遠發展並不應該純粹追求經濟增長,而更應該投放更多資源於民生和教育。如果一個已發展國家的經濟增長,假設每年4%,當中的3.99%會落入資本家手,而大部份人只能去分那0.01%(正如倫敦、紐約、北上廣深以外城市的人均收入與一線城市之距離),這又有何意義?大部份人根本不能受惠國家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好處,他們可能寧願拖慢經濟增長去換取更「平等」的資源分配。經濟以外,當權者/資本家為自身的利益著想,不應繼續極大化自己的利益,賺盡每一個銅板,置民生和社會問題之不理,因為當民粹主義抬頭,最後必然引致「物極必反」的結果,當社會「攬炒」發生,大家失去的將會更多。英國脫歐(Brexit)便是一實例。
如果我們能夠預視完全市場化的經濟模式走到最後的結果會是「所有資源都會落入最有錢的資本家手中」,那麼我們應該早就預視到貧富懸殊的嚴重及其所引起的社會問題,及早反思問題所在並改善,社會資源應該相對「平等」地重新分配,而不應只管「經濟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
因此,我非常認同大發展商應更主動地捐出更多土地,用以興建更多公營房屋,以滿足市場需求。幫助別人,即是幫助自己。李嘉誠十億十億派的應急錢幫助中小企,從另一個角度,其實也就是幫助自己。試想一下,李嘉誠,香港就是「李家的城」,其集團系內業務遍及地產、零售、電訊、民生,總之香港人的衣食住行都關佢事。如果中小企、零售商倒閉潮發生,市民失業,消費能力大受影響,導致樓賣唔出,商場無人去,商鋪寫字樓無租收,無人去豐澤買電器,屈臣氏無生意,到頭來自己一樣會受到傷害。因此,先不論他本身對香港的感情,在商言商,香港鉅富要在香港「長治久安、千秋萬載」,求神拜佛都希望香港平平安安,香港死,佢重傷;反之,香港繁榮穩定,他比所有人都要賺得更多。因此,他比香港所有人更不想「攬炒」,更緊張香港的前途,這是再合理不過。區區數十億撐住香港,何足掛齒,另一方面,對他老人家來說,更贏得「發財立品」、拯救香港的名號,成功創造了「李嘉誠經濟圈」,反過來逆市下促進了市民於李嘉誠經濟圈消費,這算盤從商業角度都打得響。
當一個人發覺自己賺錢賺得越來越容易,越來越輕鬆之時,要思考一下究竟是誰造就自己的成功,而「他們」能夠生存嗎?如果「他們」是自己的成功因素,當「他們」都生存不了,自己安逸的日子還能長遠嗎?希望世界不會走進資本主義的盡頭。//
全文:
資本主義的盡頭
http://starnman84.blogspot.com/2020/02/blog-post_26.html?m=1
「英國脫歐的好處和壞處」的推薦目錄:
英國脫歐的好處和壞處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吃貨封城日記 #在家工作 #遠距工作 #辣炒銀芽
由於很多人很好奇到底封城的生活長什麼樣子,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從去年三月開始,大部分的人就已經在家工作,所以到現在我們已經在家工作快要一年了。
很多人一直搞不清楚英國的封城到底是怎樣,其實很多在英國的人也搞不懂。因為封城的政策一直改來改去。從十二月全國封城解封後,實施分層級封城,也就是大家網路上一直看到的Tier1234....... 在那個時期,倫敦一開始從Tier2 變成Tier3 最後變成Tier4 導致台灣新聞一直報導著大家逃離倫敦之類的。
其實Tier2 開始就不能家戶互訪,但因為聖誕節有特別政策,所以之前是說,聖誕節可以至少三個家庭聚集。Tier2的狀況下,餐廳也是可以開的,人們可以在戶外聚會,餐廳是同一個家庭最多6個人之類。
然後某天就變成Tier3了,接著餐廳都不能內用,但是一些戶外的地方,商店還是可以營業,然後某天就Tier4了,變成連一大堆商店都不能開,只有生活必需品跟食物可以開,平常我們也不能外出,只有運動跟買菜可以出門,基本上就像三月剛爆發那時候最嚴格的封城這樣。
當然,我們的封城,跟中國武漢是不能比的,有些人不能在家工作的話,還是得去公司,地鐵公車火車都還有營運。其實所有手搖飲料店,賣蛋糕的、賣鯛魚燒的、賣舒芙雷的還是都有在賣啦! 只是你只能外帶貨外送。
所以除了無法出門逛街跟去餐廳吃飯以外,其實生活上都還是滿便利的。並沒有像網路傳聞的斷糧之類(尤其是脫歐的新聞,一直莫名其妙伴隨著斷糧的謠言)。
住在市區的話,其實還是比較方便,畢竟走路就可以走去很多餐廳外帶或者要去亞洲超市也比較容易。當然也是可以選擇網路上購買,很多亞洲超市都有網購的服務,但如果家裡真的住很遠,可能就無法送到。
封城其實還是有滿多好處的,就是可以不用通勤,尤其冬天真的很不想出門。然後倫敦空氣感覺有變好、道路有變乾淨,以前到處都是人的地方,現在都沒人,很多商店都結束營業,倫敦市也有點淒涼。
我們通常就是一個禮拜出門買一次菜,如果臨時需要就去樓下附近的小超市,看有沒有。封城期間,市區的很多超市也縮短營業時間,有些大一點的超市假日就不營業。Tesco Express的東西也有減少一點,但影響不太大。
住在市區的壞處也是不少,例如我們沒有陽台,沒有庭院,就是一個房間一個客廳這樣。倫敦市區的房子都小小的,又很貴,雖然好處就是上班的時候不用花很多時間通勤,但因為現在不用通勤了,也很多人乾脆就搬到Zone3 Zone4之累的比較便宜,或者乾脆趁著Stamp Duty Holiday政策 (通常買房子都要繳一個稅叫做Stamp Duty) 如果你現在買一個50萬的房子,因為Stamp Duty 50萬以下Free的關係,大概可以省兩萬英鎊吧! 所以很多人就乾脆買了,但是政策只到三月底,不知道會不會延長(政府不想延長)。
其實去年七八月房租合約到期的時候,也有想過搬遠一點,但疫情下搬家很麻煩,我們也沒有車子(我跟胖子都不會開車也沒駕照QQ),所以就搬到家裡附近走路五分鐘可到的地方。(多虧了封城,市區的房租也下降很多,所以我們可以從Studio搬到1 bedroom flat) 同事則是有的已經搬到很遠的地方,甚至有人打算搬到布萊頓?! (大概是篤定我們會一直WFH吧!
公司原本去年要搬到大一點的辦公室,也所幸都取消,省錢。反正現在辦公室也不能用。
在家裡的日子就是日復一日的,有點一陳不變。每天看著新聞外面有多少人確診,也是有點麻痺了,反正就是不要出門。
Spotify廣告也一直說,你知道每三個人裡面,就有一個人是無症狀患者嗎?只要一出門就可能讓別人染疫。別人就會死掉。感覺洗腦效果應該滿好的。
最近看到台灣的醫院群聚感染的新聞,也捏了一把冷汗。
畢竟現在變種病毒的傳染力真的很強,即使我們一個星期只出去一次,每天在家裡還是一直消毒,就怕有殘留的病毒一直快速的複製沒有死光XD
加上之前我們樓下管理員有人確診,我們也是更加小心。基本上管理員確診以後,所有跟管理員排班到的,也全部都在家隔離了,加上整個大樓消毒,應該是還好。但因為政府一直宣導,我們就想說還是乾脆不要出門,怕傳染給其他人QQ
在家裡除了一直點Deliveroo 我們平常還是滿常自己煮飯的,在不能出們的情況下,仙芋鮮也沒有外送,我們就自己做了地瓜圓(我不吃芋圓),用仙草粉做了仙草凍,用地瓜圓去炸成地瓜球。
自從買了Food processor 和Food mixer以後,也可以在家做貢丸、甜不辣、饅頭、巧克力餅乾。(雖然目前都還有算非常成功,貢丸是可吃,但沒有很美味,饅頭的話牛奶味不足)。
我們也會在家裡做日式炸豬排之類的,或者ShabuShabu。改天來分享一下好了。雖然幾乎都是胖子做的。(我一直叫他看昨日的美食XDD 希望他可以變得跟男主角一樣萬能)
胖子一直不解為什麼我吃很多,可是胖的都是他。
有一道菜一直想推薦給大家 ,就是콩불,中文我其實不太知道怎麼翻譯,應該是翻成辣炒銀芽之類的。因為他不是一般的豆芽菜,是黃豆芽,我目前只有在韓超Oseyo看過。說起來Oseyo現在是我最愛逛的連鎖超市,改天來介紹一下。(最近一直被唐吉诃德洗版......應該要來介紹一下倫敦Japan centre)
反正就是Lockdown期間我突然想到,很久以前自己在釜山的時候吃過,之後就再也沒有在其他地方看到過了。他做法很簡單,就是你把一大堆的黃豆芽放在鍋子裡面,放上豬肉片、年糕,加上醬料(糖、醬油、辣椒醬、辣椒粉),然後開火炒一炒(其實也不需要怎麼炒,反正黃豆芽會出水,也不太會焦)。然後就可以吃了。剩下的部分還可以加上白飯、海苔起司去炒一炒、變成炒飯。在韓國的時候不太記得他們有沒有變成炒飯(好像沒有?!),反正就是辣炒年糕的醬最後可以變成炒飯,我就也拿這個來炒,也滿好吃的。吃不完隔天吃也很好吃XDD
但我其實不太能吃辣,所以我做的版本只有辣椒醬,而且是減辣的配方。反正自己在家裡吃,按照自己口味調就可以。
改天應該來認真寫個食譜。
在家工作的日子除了工作以外,真的很難有那種,下班後的感覺,有點難以實施Work Life Balance, 加上整天都在家,說實在的也有點鬱悶。還好現在科技發達,有很多社群軟體可以使用,還有線上桌遊平台,BoardGame Areana https://boardgamearena.com/lobby 大家沒事也可以上去打桌遊。
跟其他人比較不一樣的是,我們也沒有Netflix (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沒有買,大概是因為我其實不太看電影或者影集吧!),家裡也沒有電視.......大概是因為家裡有兩個沒有聲音的電腦螢幕,覺得電視太佔空間了。
除了打桌遊以外,某天我們突然很想玩世紀帝國,於是就在Steam上面買了世紀帝國二(雖然覺得有點白癡,但就是一直輸給電腦,不知道為什麼電腦現在變得超強,我們兩個對戰都是靠電腦隊友獲勝QQ)
以上大概就是我們很無趣的封城生活,改天再分享其他更無趣的。
英國脫歐的好處和壞處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英國最新:首相強森宣布全境居家隔離三周,除親人外,只能兩人見面
【英國的疫情,這次有點像是脫歐的續集,再次是由於英國堅持要走自己的路,而搞得沸沸揚揚,引發了各界對於怎麼防疫才是好的、正確的防疫,掀起了一場國際論戰。雖然在截稿前夕,英國政府終於從善如流,宣布從周五晚上起,關閉所有的酒吧、餐廳、戲院等休閒娛樂場所,但在此之前,強森政府的防疫步調始終是慢半拍,事實上,相較於幾個歐洲大陸國家,像是義大利、西班牙、法國等,英國的疫情起步和上升的速度,確實是發生得比較晚,也因此,英國先前並沒有跟進其他歐洲國家,發布嚴格的封城令。不過,英國的媒體和民眾看到政府這麼淡定,完全沒有超前部署的打算,反而比政府還要緊張,大聲質疑強森不封城,也不封鎖邊境,在鄰近國家都病毒滿天飛的狀況下,難道不會令病毒有可趁之機,讓英國成了疫情最大的破口?對此,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提出了一種「群體免疫」的說法,也是這次引發外界議論的焦點所在。】
{內文}
六天之前,在幾乎已成每日例行的英國首相疫情發布會上,強森這麼說。
(英國首相/強森)
我要很坦白地說出事實,這是本世代最嚴重的公衛危機,我必須跟英國民眾說實話,接下來會有更多更多的人,因為這波疫情失去他們的親人
大庭廣眾,講出所有人心知肚明,卻沒有一位政治領袖敢挑明講的話,強森的驚人之語,在曾經以Keep Calm and Carry On,這句名言熬過二戰DNA裡似乎天生寫入淡定的英國人聽來或許已經見怪不怪,甚至納悶外國媒體幹嘛大驚小怪,但當強森進一步宣告,現階段還不須要封城,也不禁止大型集會時,就連英國自家媒體也沉不住氣,跳出來問:憑什麼?
(英國首相/強森)
我們沒有,我重複,沒有下令關閉學校,因為專家認為關閉學校的壞處,大過好處
(Sky新聞記者)
美國已經禁止歐洲班機入境,義大利全境封鎖,愛爾蘭也關閉了學校,但你的建議卻是:生病的人不要出門,避免出外遊玩就好,你想你應可體會到許多英國人覺得政府做得太少,不足以保護人民生命安全
在世界衛生組織不斷斥責各國政府,不夠緊張,做得太少,中國封城抗疫,亞洲、歐洲更接二連三發出全境封鎖,停班、停課,停止一切非必要外出,各種史無前例動員令的同時,英國的處變不驚,額外顯得與眾不同而格格不入,但英國政府,尤其強森本人,卻一而在再,再而三強調,一切的防疫步驟皆有所本,背後有著科學理論在支撐,即使這六天之間唐寧街如擠牙膏一般,逐步被迫追加管制,到了18號,也終於跟進宣布了全英停課,甚至不排除對疫情最嚴重的倫敦進行封鎖,強森和英國防疫官員仍然堅持,政府所作所為都是科學施政,目的在取得防疫、調度,和穩定人心之間的最大平衡和最好效果。
(英國首相/強森)
我們會繼續,就像我們始終堅持地,在正確時機做正確的事,按照科學家給我們的最佳建議
(主持人vs.英國首席科學顧問/瓦倫斯)
依照您的「群體免疫」說法,大概需要多少英國人感染新冠病毒,才能達到免疫效果?大約在六成左右
而英國政府在外人眼中特立獨行,對內號稱科學理性的防疫策略裡,最引人側目的要屬首席科學顧問瓦倫斯,在疫情爆發初期所提出的「群體免疫」,或稱「社區免疫」防疫對策。
(英國首席科學顧問/瓦倫斯)
如果你全面封鎖人民外出活動,或許在一段時間,例如四個月內,可以達到壓制疫情的效果,但根據過去防疫的經驗,如果你採用強硬壓制的手段,那麼等你解除封鎖時,疫情又會再次爆發,所以我們的考量是,盡量避免讓疫情在冬天的時候死灰復燃,因為屆時只會更嚴重,帶來更多問題,所以我們的做法是抑制疫情,但不是消滅它──因為那是不可能的,避免封城導致疫情出現第二高峰,同時讓身體比較健康的人獲得免疫力,達到保護所有人的免疫效果
瓦倫斯這一席不認同隔離就能消滅疫情,讓多數人免疫才是治本的學術論調,再加上強森呼籲英國人,要有親人死於病毒的心理準備談話,立刻引發全球譁然,防堵疫情不遺餘力的亞洲國家如台灣,有網友和媒體替英國這套淡定防疫,冠上「佛系」、「物競天擇」等,充滿嘲諷意味的封號,中國抗煞專家鍾南山也公開反駁,認為追源頭,做防堵,雖是老方法卻也是最有效的辦法,至今還沒有研究能夠證明,新冠病毒得過一次就能終生免疫,因此主事者實不宜將賭注,壓在「群體免疫」這種高風險策略上,至於英國國內媒體顯然不買單,反對黨大肆抨擊,社群網路上更充斥著「保守黨殺人」這類情緒謾罵,但就在這此同時,國際上也響起了另一派學者的聲音,不少專家認為各方對於「群體免疫」的質疑,其實是畫錯重點,因為做為一個醫學名詞,無論防堵不防堵,不管你佛系還是戰鬥系
「群體免疫」都是任何傳染病,最後必然達到的一種狀態描述。
(澳洲醫師/柯林)
「群體免疫」是一個概念,如果大部分的人都對某種疾病有免疫力,就不容易造成「傳染」,我們用這張圖來解說,左邊這張藍色代表健康的人,紅色是感染者,如果大家都沒有免疫力,就像新冠病毒,那麼很快地,大家都會變紅色,幾乎所有人都染病,但如果看第二張圖,黃色的人,是那些獲得免疫力的人,這種情況下,紅色就很難擴散出去,即使圖片中仍然有那些藍色,無免疫力,仍可能感染的人,但由於周遭的人都已經免疫,所以病毒沒有機會入侵到他們身上
(柏克萊大學流行病學家/萊恩葛德)
如果你回頭看過去的小兒麻痺,還有1918年的流感疫情,當時有一些城鎮自我隔離,完全斷絕對外的往來,確實達到了阻絕疫情的效果,但在今天大都會裡很難做到這點,斷絕往來會引發問題,包括糧食和其他日常需求
包括柏克萊大學流行病學家萊恩葛德等,大多數防疫專家都同意,在預估實際感染人數已經遠遠超過檢測確診人數,全球染病國家破百的現實之下,企圖圍堵病毒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主事者真正該做的,是減緩疫情,延遲病患增加的速度
以免拖垮人力有限的醫療體系,中國感染病學家張文宏也在微博上,針對英國政府獨樹一格的抗疫手段做出分析,認為強森的作法其實不乏理論依據,因為若能控制感染的速度和範圍,像是讓體弱的老年人留在家中,但不禁止其他人外出活動,那麼在青壯族群普遍受到感染,康復且自然產生抗體之後,就能在群體當中發揮防火牆的作用,大幅降低病毒擴散的機會,使疫情自然消失。
(柏克萊大學流行病學家/萊恩葛德)
如果想要達到多數人免疫的狀態,讓病毒傳播和感染機率下降,通常有兩種做法,最好的辦法,當然是透過疫苗注射,但疫苗不可能這麼快研發出來,至少要等一年或一年半以後
然而,即使有科學依據作後盾,英國政府試圖宏觀調控,甚至搶先人民一步,揣摩大規模封城會導致民眾反彈,造成所謂「行為疲乏」現象,因而堅持不下達封鎖令的心理學治國術,終究是在疫情多變下,不得不跟著見招拆招,由於一星期來英國確診病例暴增,再加上倫敦帝國學院一份最新報告,顯示英國現有醫療資源無法因應疫情的需求,倫敦當局隨即態度大轉彎,從原本只建議老人自我隔離,到規勸民眾避免前往酒吧、戲院等公眾場所,再到「強烈」希望民眾不要趴趴走,最後終於歸順防疫主流加入歐洲停課的行列。
(英國首相/強森)
所以在看到病例走勢,檢討目前措施後,我們認為現在必須對疫情施壓,施加更大的壓力,也就是關閉學校,來阻止擴散,所以我現在宣布,教育大臣同時也正在議會報告此一措施,在本周五下課之後,各級學校將關閉校園,絕大多數學校都將停課,等待通知
不過,強森政府宣布停課同時,還是堅稱暫時不會由官方下達封城令,弔詭的是,就在強森半推半就,模稜兩可的迂迴喊話之間,倫敦地鐵已經自動減班、縮減營運,倫敦市景也從昔日的熙來攘往,變成了門可羅雀的冷冷清清,不封城,好像也達到了封城效果,封不封城,似乎也就沒那麼重要,英國人和強森之間,是不是有一種同文同種的英式默契,或許在兩位知名英國喜劇演員最近所拍攝,非英國人恐怕很難理解,在這種時候還有心情搞笑的宣導短片中可以略窺一二。
(宣導短片)
我們要共體時艱,不要做自私的人,大家要互相照顧,如果有人隔離,打電話給他打打氣,好嗎?你狀況如何?我衛生紙沒了,你還有嗎?痾,不好意思,我也只剩最後一張了,拍謝,你自己保重,先這樣,掰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m9QVc_cHvg
英國脫歐的好處和壞處 在 【看時事學英文】 英國脫歐的英文怎麽説? feat. Passion老師 的推薦與評價
英國 #脫歐#時事#英文英國當初為什麼要加入歐盟呢?那現在為什麼英國又要脫歐?脫歐對英國到底有什麼影響呢?是好處較大還是壞處較大? ... <看更多>
英國脫歐的好處和壞處 在 [新聞] 歐洲議會通過英國脫歐齊唱友誼萬歲送別- 看板Stock 的推薦與評價
歐洲議會通過英國脫歐協議 議員齊唱《友誼萬歲》送別 (13:47)
歐洲議會周三(29日)表決通過英國脫歐協議,至此脫歐已完成主要程序,投票後在場議
員齊唱蘇格蘭民歌《友誼萬歲》送別英國。英國將在1月31日凌晨零時脫離歐盟,進入為
期11個月的過渡期,雙方將就自由貿易協議展開談判。
歐洲議會以621票對49票,通過英國脫歐協議。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投票前表示,將會懷念英國,稱歐盟和英國依然是好伙伴,未來將展開新
伙伴關係談判。馮德萊恩說,批准英國脫歐,只是歐盟與英國建立新伙伴關係的第一步,
稱雙方應在氣候變化等領域攜手合作。
歐盟談判代表巴尼耶(Michel Barnier)發言時向英國送上祝福,稱歐盟將在捍衛成員國
利益的同時,耐心及客觀地着手探討未來與英國的關係。
英國《每日電訊報》周三引述消息人士報道,首相約翰遜將於下周演說中向歐盟表示,他
準備接受英國脫歐後,英國本土貨品運往北愛時接受邊境檢查。但約翰遜亦會強調,不會
為了避免在貿易上出現摩擦而在主權上讓步,將反駁歐盟發出的警告。歐盟稱,英國若想
達成最有利的貿易協議,必須接受歐盟的商品標準。
(路透社/英國廣播公司)
https://s.yam.com/9djJ6
英國終於要脫歐了,好感動
歐洲議會最後大合唱的友誼萬歲,就是我們熟知的驪歌原曲
日本翻唱叫螢之光,每次紅白歌合傳最後會唱的
這首歌是蘇格蘭古老民謠,有幾百年的歷史,也是電影魂斷藍橋的主題曲
歐洲議會大合唱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8TaMpC-R4
友誼地久天長 (周杰倫、宋祖英、郎郎、Doming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o-LjZ0Ur1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113.20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580366599.A.719.html
※ 編輯: joanzkow (123.192.113.200 臺灣), 01/30/2020 14:44:3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