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妞上義大利電影課-上課札記(第一週)
一年一度的經典影展又開始了,去年柏格曼看了20部左右,這次的「義大利電影課」買了影癡套票,一共會在這次的影展看37部,這次除了在ig上的限時動態分享外,也想在臉書上每周做個小結,將我看的、我感受到的,跟大家分享。這禮拜看了八部,如果加上馬丁史柯西斯的紀錄片《義大利電影課》,短短兩天假日就看了九部。
第一部看了馬丁史柯西斯的紀錄片《義大利電影課》,長達4小時的片長,卻一點都不覺得冗長,是一部看了收穫滿滿的電影,如果大家想接觸經典義大利電影,卻又不知道要從哪部開始看,可以先看這部,一定會找到自己想看的,而我很愛這部的原因之一就是以導演來講述,除了可以得知導演風格外,也可以從導演風格演變過程,推敲出一點關於那年代義大利電影的發展經歷,可以說是一堂很棒、很授用的入門課!有空真的要找來看看~
1.《女朋友》( Le amiche)★★★
電影裡女性角色的性格都十分鮮明,雖然前半段花了較長的時間在鋪陳,但從中後段開始證明了前面的鋪陳是對的,後面的對戲太好看了,拍出都市人們內心的空洞及疏遠感,而有趣的是每位女子最後的結局都跟自己本身的人格特質相近。
2.《單車失竊記》(Ladri di biciclette)★★★★
太愛導演狄西嘉了,能把找腳踏車這種平凡故事拍的這麼精采,真的很厲害,小男孩更是這部不可或缺的角色,這部片雖然講述的故事是苦澀的現實生活,但在導演十分恰當的幽默及小男孩討喜的演出下,這部片還不至於如此悲傷,反而增添了一點溫暖。然後這部片除了將父子之間的情感表現的很棒外,還打破父親這個角色的完美形象,結局父子牽著彼此的手朝著人群中走去,雖然擁有彼此,但那種未知、不確定的未來,都在他們的臉上可以看見,而他們要怎麼繼續生存著呢?也留給了觀眾一個無限想像。
3. 《不設防城市》(Roma città aperta)★★★★★
故事跟《單車失竊記》一樣,本質是令人苦澀的,但《單車失竊記》的導演狄西嘉試圖保留一點溫暖給觀眾,而羅塞里尼的《不設防城市》則是一點都不保留,寫實地拍出那個時代下的生命,有好幾幕會震撼到無法在看下去,但即使現實如此,那時候的人們還是得過下去,真的很難想像她們如何撐過那個人人無法自保的年代。而除此之外在當時戰後的情況下,資源如此匱乏,是怎麼拍出這部片也很讓人佩服,記得馬丁史柯西斯在《義大利電影課》有提到,當時就是直接實景拍攝,所以才會顯地這部片如此寫實吧,因為這不僅是電影,也是他們的生活。
4.《小美人》(Bellissima)★★★
看完《不設防城市》再來看《小美人》,心情就像坐上雲霄飛車一樣上上下下,故事在講一位望女成鳳的母親,祈求女兒能夠試鏡成功,成為大明星。從一些細節可以感覺到這是母親自己未完成的夢,但還是可以感受到她出自於內心的母愛,除此之外,電影似乎也有提到一些女性主義的觀點,母親發現自己只能依附在男人身旁,正是因為她無法獨立過活,她不希望女兒跟她一樣,才做了這些事情,雖然整部片較為輕鬆,但還是不改以往的寫實風格,是一部以鬧劇包裝的現實殘酷故事。而電影最後母親回歸家庭,將那種執迷不悟的執念轉成濃濃的母愛,真的太厲害了,她可能那時候也才意識到自己是身為一位母親。
(題外話:裡面的人都好吵,尤其有一段一堆鄰居來訪,真的有夠吵,頭好痛‧‧‧‧)
5.《生活的甜蜜》(La Dolce Vita)★★★★☆
《生活的甜蜜》應該是目前看下來把紙醉金迷拍地如此好看的一部片,看著看著都跟著男主角一起迷失在這花花世界了,而可怕的是這一切都是自己選擇的,也無法說什麼。很喜歡這部的結局,把那種明明知道自己已經失控、迷失了,卻無法轉身離開、身不由己的心境,拍的真的很好。難怪這部片會得金棕櫚,整部片很完整,有種當代史詩的感覺,而有趣的是從這部片看得出費里尼的風格正處於一個中間點,藝術卻又不失寫實。
6.《義大利之旅》(Viaggio in Italia)★★★☆
這部片的英格麗褒曼讓我想到柏格曼的《秋光奏鳴曲》裡那個咄咄逼人的媽媽,只是在這部片她溫和了一點,然後對象換成老公,其實前半段在看的時候,一直有種在看義大利古蹟巡禮的感覺,難怪片名會取這個,可是我很喜歡這部片的結局,即使結婚多年的過程中,發現彼此迷失在這段關係中,但最後在生死關頭,他們發現了彼此,他們也才真正開始溝通,重新認識彼此。
7.《慾海含羞花》( L'eclisse)★★★★
精準地拍出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試圖親密但心裡又有所顧忌,這部片的場景拍得很好,無論是男女主角常見面的老地方或是在股票交易所的調度都很精彩,開放式的結局也讓留下許多想像空間,畫面中不停出現熟悉的場景,卻一直盼不到男女主角現身,他們怎麼了?一切又回歸到原點嗎?這部片其實早已結束,但最後保留的幾分鐘,卻能讓觀眾自己去構思結局,想像電影畫面之外的世界,真的很愛這部片的結局。
(題外話:我覺得女主角應該是金牛座,因為我完全懂她糾結的點,在片中一直說不知道,其實心裡早有答案,只是不想告訴別人,想讓對方猜,希望對方能猜到。而她態度也一直變來變去,她心裡其實是充滿不安,導致她在感情中顯的躡手躡腳。最後我想說,亞蘭德倫也太帥了吧,好完美、好標緻,好想對摺‧‧‧‧)
8.《失敗者》(The Vanquished)★★
很難相信這是《慾海含羞花》導演安東尼奧尼拍的作品,這部片不知道怎麼了,沒對到我的味口,電影分成法國、義大利及英國三段故事,都是在講述青少年殺人事件,或許是義大利篇有被修改劇情的關係,三篇中最難看的就是義大利,很不知所云,但英國篇的主角真的討人厭到完全懂導演要諷刺的是什麼,只是整部片還是無法直搗我的心坎裡。
#金馬經典影展 #義大利電影課
金馬影展 TGHFF
(圖片皆來自金馬影展官方網站)
英格麗褒曼女兒 在 黃心健 Hsin-Chien Hu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年輕時的女神,伊莎貝拉·羅塞里尼,女星英格麗褒曼的女兒,當年電影藍絲絨中的女神,迷煞了多少年輕學子…
最近朋友傳來的連結,發現她現在在做的演出,一個小小的,狗的馬戲團:Link Link Circus
藝術家最終的追求,應該是自己創作上的自由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14I9GPVZAs
英格麗褒曼女兒 在 既視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柏格曼影展日記8/7
《莫妮卡》(1953)
我想此部電影可以跟早先的《夏日戀曲》相作對照,同樣是處理美好的夏日戀愛記憶,同樣的深陷不拔,但卻能在相同的旋律之下,剔透的作出區隔。在《莫妮卡》中,時時刻刻的渣男消失了,女孩哭鬧依舊,但你會有那麼第一次,否定她的所作所為,然後同情暖男。或許簡單來說,這就是一個深情暖男被婊子傷害的故事。但稍微細究,或許就覺得並不只是如此。莫妮卡深情款款、敢愛改恨,但活在夢中,不切實際。哈利搞大了莫妮卡肚子,回程後被迫面對現實,朝九晚五,夜校讀書,拼命賺錢只為了給母女一個好的生活。為了生活,哈利向前了,但莫妮卡卻選擇留在原地。這令我不經思考,就是是突如其來打斷一切的悲劇比較仁慈,還是活得夠久,彼此折磨來的幸福,《夏日戀曲》儼然是前者,《莫妮卡》則是後者,美好夏日的嚮往及懷念,在節點分岔,走向不同的未來,是喜是優,因人而異。
《秋光奏鳴曲》(1978)
我想光是看在英格麗褒曼跟麗芙烏曼同台較勁的面子上,《秋光奏鳴曲》就可以列入人生必看名單之中,其餘什麼推薦、分析、感想什麼的似乎都不是那麼重要了。但基於對於本片的熱愛,於是還是來說一下那備受衝擊的過程。如果要分類的話,我覺得《秋光奏鳴曲》是一部恐怖片,只是這個恐怖片中沒有鬼,也沒有刻意的懸疑場景與驚悚音效,只有赤裸裸地將鏡頭對準人的臉龐,毫無保留的揭露那些塵封已久不敢面對的過往及秘密,極其震撼。影片一開始,在細節的堆疊中,女兒與母親的角色在觀眾的眼前逐漸立體,女兒的敏感、善感、纖細、自卑、脆弱在母親到來後更趨明顯,母親的自信、跋扈、驕傲、不通情理、實事求是,在一場母女倆人蕭邦前奏曲的相互對照下浮上檯面。在兩人的關係中,看似女兒一直處於弱勢,從小心翼翼寫信邀請、不知所措準備食材,熱情卻有點怯弱的迎接,都可以看出她內心的自卑與空缺,沒錯,關於生活與感情,她或許被強勢母親處處打壓。但這些安排,不僅只是典型化的歸類,卻是為了後來的反擊所作的鋪陳。在那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半夜喝酒「談心」的對手戲中。觀眾看著過往母強女弱的權力關係漸漸的被反轉,母親長期的武裝一片一片的崩解,英格麗褒曼對著鏡頭無助、自信心受創、卻仍有點傲驕的不服氣,令人震驚,如果說凱希艾弗列克在《海邊的曼徹斯特》中內斂孤寂的悲傷值得一座小金人,那麼英格麗褒曼收放自如的演出,更令人佩服不已。厲害的是,這樣強大氣場的演出,對面的麗芙烏曼沒被壓倒,反倒還以十倍、二十倍的控訴,針針見血、刀刀見肉,殺的母親與觀眾片甲不留,幾近半小時的戲,兩人一景,空氣彷彿凝結了,就連呼吸都覺得浪費,能在大銀幕上看到這部電影,真的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