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上萬鄉親相挺淑亞!
我們要前進立法院!
22年的行政經驗,從古坑鄉長、縣議員、縣農會總幹事、斗六市市長,到雲林縣副縣長,「一路走來從未懈怠」,20幾年如一日。
因為有這些經歷,我知道地方的需要是什麼,這也是淑亞為什麼要參選的原因。因為我想要做事情,我想要做民眾需要的事,做讓雲林更好的事!
我相信雲林,我相信雲林的好、雲林的美值得被看見!所以我一路走來,就是在行銷雲林。
淑亞在古坑賣咖啡。2003那年,我們用300萬的經費讓古坑被看到,讓台灣咖啡走向世界。斗六市長任內,咱是用心經營一個城市,用「斗六真好」來行銷一個幸福城市的品牌,讓斗六文旦跟麻豆文旦齊名。
我們也重視運動、教育、閱講、建公園、穿針引線舖橋作路,讓斗六成為一個幸福城市。咱重視孩子的閱讀,也讓市立繪本館走向國際入選IFLA國際圖書館海報展,淑亞也因為這樣受邀到洛杉磯議會公開演講,努力讓更多人看見咱雲林的美、雲林的好!我相信雲林值得更好,大家相信淑亞好不好?
立法委員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民意代表、民意代表就是要代表民意對不對!要代表老百姓做監督與制衡的力量對不對!
相信淑亞!做什麼就像什麼,要做就要做最好的!要選就要選最好的對某?
國會立委新標竿,相信淑亞好不好!
我們要提升國會立法的品質,我們要制定對老百姓有幫助、有福祉,符合百姓期待的法令。
不合時宜的法令要改!一例一休要改某!
咱現在的政府、現任ㄟ立委,是百姓最大嗎?還是執政黨講什麼,他們就投什麼?一例一休全民皆輸,勞工、企業、政府三輸。
現在執政黨執意要推動的,有沒有人當橡皮章投下同意票?!這樣對嗎?
軍公教年改一意孤行,粗魯、汙名化、不溝通,但是大家不要感覺跟我們沒關係,我們有農保、我們的子弟很多人是勞保,如果再讓他們做,會不會到時又講國家沒錢勞保年金要改革!農保要改革!也一樣汙名化、粗魯、不溝通、一意孤行呢?
所以我們要不要改變? 我們要不要站出來? 淑亞要與民眾、要與庶民百姓永遠站在一起!我們就是一家人!!! 我們互相相挺好不好!
淑亞不是在喊口號,20幾年來我都是這樣實實在在,這是品質有保證的喲!
跟大家保證,淑亞要站在百姓這邊、我要站在勞工這邊、我要站在農民這邊、我也要站在每一天兢兢業業為國家為百姓作代誌的公務員這邊!國家若是監督得好、政府有效率,我也等於是站在企業這邊對不對!簡單的說,我要做民眾需要的事情,我要建設雲林!這次讓咱大家一起當家作主,好不好!
相信淑亞好不好!相信我一定說到做到!
現在對方常常在網路抹黑,淑亞要跟大家說,過去的22年來,我口碑真正可以被探聽!從古坑鄉長推動咖啡、營造綠色隧道市集帶動觀光與地方經濟;縣議員淑亞特別重視教育與雙語推動;縣農會總幹事更是與農會夥伴創意行銷雲林農產;到斗六市長淑亞以「斗六真好」為城市品牌,在基礎建設、藝術文化、宗教禮俗、閱讀推廣、農產行銷、市民意外保險、社區營造、花園城市出門五分鐘遇見一公園及生命園區等等全面營造一個幸福宜居的城市品牌。
現在淑亞做副縣長協助麗善縣長,我們一天當兩天用,天天用心在做代誌! 只要是百姓的代誌,每一件對淑亞來說都是大事情!我是一個可以被探聽ㄟ好品牌,是立委ㄟ最好選擇對不對?!
我們作伙拚、作伙贏賀某!
我們要建設雲林,淑亞是帶著目標前進立法院的!
雲林需要建設,講到建設淑亞也有話要說,爭取建設是要一點一滴努力,一天做二天用,不是選舉到了才要做!有人選舉到了公佈一堆冷冰冰的數據,把地方申請中央補助的錢統計起來,講幾億又幾億!
我們雲林縣財政收入並不好,但許多建設又都需要經費,因此我們更需要有立委在中央爭取資源回來建設。淑亞做過地方首長的服務經驗,讓淑亞深刻體會各鄉鎮市公所與縣府的財政的困難與建設需求,這些代誌相信淑亞,交代給淑亞,我會用心我更會貼心!好不好!
我也要主張「稅收要留在雲林」!
農業大縣百億產值,是台灣的大糧倉,為何雲林縣仍是貧窮縣市?全亞洲最大的石化區在雲林,雲林人稅金跟大家繳港款!稅到哪裡去了?繳到中央去了、到台北去了,雲林人的稅賦權利不能再被漠視。現任ㄟ立委有為我們雲林人爭取嗎?有為我們子孫顧未來嗎?
別人不做,我來做好不好!!!
雲林環保垃圾問題真嚴重,我做斗六市長時就為了垃圾問題頭殼痛,這是民眾切身的問題,我們除了推動清淨在源頭、垃圾減量外,雲林ㄟ立法委員,應該有責任與義務,要去爭取資源,讓環保署協調各縣市餘量解決垃圾去處。
空氣污染是許多雲林人的痛,淑亞經常在臉書收到鄉親標註反應空前污染的問題,除了要求落實執行稽查外,淑亞要為雲林人向中央請命,爭取環保局人力擴編!為什麼要爭取?因為雲林有亞洲最大的石化廠,更有許多工業園區,但依照現有人口數而核定的編制是不足以應付,我們要爭取擴大編制因應各項環保稽查與取締,我們要保障合法廠商,更要嚴格來取締違法排放的廠商,大家說對不對!
淑亞也常常收到農民ㄟ私訊,講他的農產品遇到困難「要道推銷」,作為農民子弟的淑亞聽到真心疼!農民的需要,不只要豐收,還要靈活又系統聰明種的產銷制度與行銷推廣,淑亞過去賣咖啡、茂谷、文旦有經驗!大家相信淑亞,交代呼我,我一定最要緊這件代誌!
還有喔!國土計畫法對以農立縣的農民影響更深,保障農民土地正義,淑亞一定ㄟ為農民發聲爭權益。
我要做一個與民眾需要沒有距離的立法委員。
還有一群人,這群人應該就是人家在說的網軍,攏講淑亞「絡跑」,我一直在雲林,我不只沒有離開雲林,我是帶著雲林的希望前進立法院!
我要帶著雲林人的希望!
與縣政府、公所、社區打造一個雲林的城市品牌,現在縣府已經在推動「雲林良品」,淑亞要跟大家報告,未來我們一定要作到我們的農產品只要掛上「雲林」就可以賣到更好的價錢!淑亞有古坑咖啡、斗六文旦、茂谷柑的成功經驗,相信淑亞一定讓我們的各鄉鎮市的特色農產「不只收成好、還要賣得好、而且價錢要更好」,我們的農民朋友只要用心種出好品質,品牌行銷政府來經營好不好!
講到農業,淑亞也要來跟鄉親分享!我們要來推動「科技農業、品牌行銷」!
首先我們剛剛有講過我們要發展雲林的農業品牌,我們還要結合青農聯盟合作建構「雲林有機育成園區」,我們要成立「國際農業驗證輔導團」協助農民取得國際認證,為雲林農產行銷到世界開道,我們也要發展農村與社區特色的體驗觀光,為我們的品牌加值,所以淑亞要做一位農業行銷的立委!要做一位社區營造的立委!
說到農業我們也要就一定要提到西螺果菜市場-台灣a菜籃子,是我們西螺周邊包含莿桐、二崙、崙背許多農民及溪北地區區域經濟依賴的所在,面對交易量的成長、現代化網路行銷及冷鏈物流挑戰,果菜公司在軟硬體都需要升級成國家級現代化蔬果物流園區,我們要讓西螺成為台灣第一個蔬果農產交易、加工示範特區,包括全區網路金流、冷鏈物流的現代智慧的交易體系,也要成立全國第一個安全、有機農產品拍賣平台,要讓我們雲林縣不只是農業生產,更是全國農產交易重鎮,要實現安全農業、農村再生,青年返鄉的理想!
文化觀光啟航,拚產業觀光也是我們雲林的生路!雲林有山、有海、有平原,要拚出觀光產業願景,需要有想法,更需要有資源!我們不能再停滯,我們要積極向前追趕一線城市!姐妹為雲林再次上場!縣府有縣長張麗善,淑亞前進中央,我們要爭取資源攜手串接鐵道倉庫群帶動鐵道觀光、雲東山林景觀林內、古坑華山草嶺石壁、斗六湖山水庫週邊、各鄉鎮歷史建築部落活化、農村及社區體驗觀光及特色在地農產,再結合雲林海線,營造一個雲林觀光生活圈,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雲林是可以有鐵道青創園區、有產業休閒、有農村體驗、有慢活的山林步道、有溪北的小鎮文化觀光與詔安風情,我們雲林的鄉鎮商圈會成型,會有人流、會有消費,有發展前景人口就會回流。我們這就像是在舖一條大馬路,這是一條讓青年返鄉的路,這更是一條雲林人邁向幸福的路!
照顧勢大也是一件揪重要的事情! 因為有一天我們都會老,淑亞覺得有想法就不怕沒辦法,我們要爭取資源讓縣府有經費來做這件,就是打造咱[雲林老年幸福園區]。雲林縣是全台人口老化第二嚴重的地區,全縣有超過12萬老年人口,面對人口老化危機,我們更要積極來建設各種長照服務,替長者,建構舒適有尊嚴、延續健康的銀髮生活。包括多功能老人會館建置、打造就近醫療服務網、讓長者相邀來食堂呷飯配話、設置家托站讓照顧者兼顧親情與生計、推動自立支援照顧創造尊嚴健康、建構智慧友善養老社區,兼顧社區與機構照顧的長照模式,讓長照機構就像長者自在的家。大家免煩惱,因為我們已經開始在做,讓淑亞到立法院,為我們雲林的勢大爭取擱卡賀的福利!
今天淑亞在斗六成立競選總部,也要特別來講我們斗六市區鐵路高架化建設,有句話說「十年種樹、百年樹人」,有另一句話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點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現在不開始只會更晚!」這就像在說斗六鐵路高架化,每到選舉就被中央民代提出來消費,十幾年過去了,還是紙上談兵。鐵路高架化是十年工程,如果十年前努力爭取做了,現在已經完成了,如果五年前做了,再等五年就完成了,因為沒有下定決心去做,所以百年大計的鐵路高架化還在等待,淑亞要向大家提第一個願景,我會結合縣府團隊全力爭取「斗六鐵路高架化建設成真」,因為第一年開始了,才有十年後的完工,這是我們的決心。
為了讓雲林更好,我們還有很多願景等著我們攜手去做,包括我們要在斗六打造雲林第一個電動車示範城市,要在各鄉鎮為愛運動的朋友建設「多功能風雨球場」,我們要在斗南、古坑、大埤,為大斗南地區營造一個國際慢城的城鎮之心,像斗南鎮新闢東外環道路更是地方極需要的建設與經費補助的項目,推動雲林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前店後廠建置計畫,建設425公頃斗南工商綜合物流園區,改善國道3號古坑交流道改善及設置平面側車道,還有建構雲東國家級觀光旅遊線的國家建設經費,我們希望增加林內、湖山水庫、草嶺、石壁觀光建設經費及交通維護預算等等,淑亞相信雲林可以更好,大家相信淑亞好不好!
我們看到新加坡因為李光耀總統將英語訂為官方語言的政策,讓新加坡的國際競爭力一直維持到今天,以我自身為例,我年輕時去美國讀碩士,如果不是擁有英語的溝通能力,要如何和國際社會接軌?要如何幫大家賣農產,所以,如果我進入立法院,我會和地方政府合作,相信淑亞,讓我們的下一代都有能力走入更寬廣的國際社會,大家說好不好?
千言萬語,回首來時路,有時候想到,22年前是因為我先生文皓過世,我才接下他的從政之路,這麼多年了,我的兒女也長大了,謝淑亞經歷過公共事務,有過多少的疑難雜症,但是我沒有氣餒過,我沒有被打倒,現在我感覺我的生命更成熟,我有信心可以打贏這場仗,因為有在座的各位鄉親給我力量,儘管對手經常在網路攻擊我,抹黑我,但是我光明磊落大無畏,相信淑亞,我們要贏,我們會贏,各位鄉親,我們會贏!
最後淑亞要特別拜託古坑跟斗六的鄉親,淑亞過去有認真在做,大家有看到!疼惜淑亞,這一次淑亞真的需要大家的幫忙,把淑亞的好、把淑亞的認真與口碑講給更多的朋友了解,來做淑亞的分身、做淑亞的靠山!
淑亞也要跟九個鄉鎮市的鄉親勢大懇求,淑亞相信雲林有愛、大家相信淑亞好不好!拉票投給謝淑亞好不好!拜託!拜託!
我是謝淑亞,大家ㄟ淑亞!!!
茂系亞 內湖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產業園區發展政策高峰論壇
今(17)下午應邀由經濟部工業局所舉辦的2018產業園區發展政策高峰論壇專題講座,並擔任論壇第三場【高峰論壇:國土規劃與產業園區創新】之討論人,經濟部龔明鑫次長與林建元教授為主持人,經濟部工業局游振偉副局長、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黃文谷處長、桃園市政府游建華副市長、新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張峯源局長、台中市政府黃景茂秘書、台南市政府吳宗榮副市長以及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李怡德局長也共同擔任討論人,針對台灣各縣市及中央的國土規劃與產業園區創新政策與發展作經驗交流以及研討。
我在論壇上主要針對臺北市產業發展優勢與空間佈局作說明,包括「臺北經濟新引擎-南港產業聚落」、「臺灣科技園區標竿-大內湖科技園區」、「臺灣下一個科技重鎮-北投士林科技園區」以及「未來產業儲備基地-生態社子島」等四大產業聚落,並介紹如北市如何營造產業園區創新發展生態的實際作為,包括首都環狀線等高流動效能交通系統的建設、智慧城是5+N實驗場域推動、公宅建設對接產業園區規劃以及創業孵化空間支援等創新創業支援服務體系。
臺北市自1990年代中期即跳脫大量以土地、廠房等傳統生產要素的發展模式,以知識生產為核心競爭力,積極推動生技、資通訊及延伸之新興科技等優勢產業,自內湖科技園區、南港軟體園區延伸至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及未來的生態社子島,打造以研發營運為導向的科技產業廊帶,並企圖透過區域合作改變舊有產業治理模式,連接新北、基隆、桃園甚至新竹既有的生產聚落,建構智慧軟體與硬體共榮發展策略,延伸成為智慧生活應用測試平台,協助優勢產業擴大實證基礎。
「南港生技產業聚落計畫」為本府推動東區門戶計畫中的主要計畫之一,東區門戶計畫以七大發展主軸(交通轉運樞紐、國家生技產業廊帶、流行音樂及文創產業、軟體及會展產業、整體跨區重劃及都市更新、公共住宅社區、公共環境)及五大產業發展中心(生技中心、軟體中心、會展中心、文創中心、車站中心)展開,配合中央五大創新研發計畫之「亞太生技醫藥研發產業中心」,將南港轉變為生技產業驅動核心。而南港生技產業聚落計畫,係以忠孝營區暨西側市有地作為策略基地,規劃提供生技企業研發實驗室、試量產工廠、育成基地等空間功能,孵育輔導生技產業發展,並藉由該基地立地條件,向南串連中研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等生技醫藥研發能量,往北結合現有內科南軟生技熱絡之群聚效應,往西銜接生醫產業法令主管機關衛福部食藥署,進而以南港車站三鐵共構交通樞紐優勢,串接目前亞洲最大以醫材製造為主之竹北生醫園區等,打造國際級的生技產業廊帶。
「大內湖科技園區」為臺灣科技園區標竿,內湖科技園區自2002年都市計畫形成至今,開發率已高達9成5,據104年本市科技園區調查資料顯示,內湖科技園區的企業4600多家,營收高達4兆,為全台園區之冠,員工人數156,000人,然隨著全球產業趨勢變化,企業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園區亦隨員工人數的持續增加,生活機能與交通便利性更添需求,臺北市政府2016年啟動「內科2.0計畫」,釋出可用的市有土地或建物空間,包括內科之心等產業支援設施建設,推動創新經濟,並興建可供在地居住生活之公宅,希望藉由園區既有大型企業與新創產業連結,帶動區域發展,吸引多元產業進駐,並規劃相關配套措施提升在地生活機能,形塑園區環境,為內科園區注入新動能。
除了促進現有聚落升級發展,為持續產業發展動能,北市府規劃「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及「生態社子島」作為產業發展之腹地,其中北士科打造為智慧生態社區,結合智慧電網及相關能源管理設備規劃,建立新園區型態,園區內科技產業專用區土地達25公頃,其中市有科專用地未來將以智慧健康醫療及未來新興科技產業為開發定位,並作為創新沙盒的實驗場域,配合區段徵收交地期程,預計於2019年對外招商。另於產業發展長程計畫中,將生態社子島納為未來產業發展的潛力基地,串聯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延續創造產業廊帶,推動前瞻性產業,打造未來實驗場域,並配合產業發展趨勢,保留土地使用彈性。
在論壇上我也強調,對於產業園區的發展,台北市著重的重點並不在園區面積的大小,而是如何精煉的將產業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對此,台北市針對產業發展提供了多面向支援機能及建置基礎設施,包括捷運系統的興建以暢通都市循環流動、由公而私啟動100多件智慧城市實驗場域(POC)推動智慧城市發展、興建公共住宅以滿足人才居住需求與生活機能以及提供完善的創新創業支援服務體系協助新創產業發展,以強化群聚效益。而台北也樂以城市作為創新實驗的載體,並將產業園區作為優先施行場域,同時嘗試建立沙盒機制容許錯誤,鼓勵創新方案在台北落實與實踐。
今日的論壇的最後我也提出三點我個人的想法,首先是看到了各地方政府以及中央的產業園區發展政策與成果,發現這些發展計畫都充滿了經濟發展的量能與動性,大家都一同為了台灣的未來在打拼努力。再來是我必須強調是,在全球化的產業發展趨勢下,產業的發展與創新趨勢瞬息萬變,在這過程中台灣要如何培養具資訊掌握以及彈性調適應變的產業生態與制度環境是未來的發展關鍵。最後,我認為進出口貿易一直是台灣的發展根本,政府如何拉高視野,跳脫僵固的管制思維,為產業發展創造利基,讓台灣在全球化的產業鏈之中取得一定的競爭位置,也是政府單位應該詳加思考的一件事。今日的論壇益良多,期望未來大家能一起合作,為台灣的經濟發展提供充沛的量能與動力。
茂系亞 內湖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首創「臺北市智慧城市產業場域實驗試辦計畫」啟動 讓臺北成為最大的智慧生活試驗場域】
今(21)日上午主持【臺北市智慧城市產業場域實驗試辦計畫】說明記者會。市府資訊局高永煌副局長、臺北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李鎮宇主任、公園處王棟樑副總工程司,及臺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Sig召集人吳漢章、臺北市商業會陳永昌副秘書長、臺灣物聯網產業技術協會許賓鄉理事、臺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王幸蓓幹事、臺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黃鋆鋇副總幹事、林智清顧問、艾普仕葉茂松董事長、宣冠股份有限公司吳炘明總經理、中華系統整合吳明德董事長、亞旭電腦劉均敬總經理、訊舟科技黃凱澤副總經理、正文科技張興皇經理、富鴻網林倉本協理、亞太電信黃國銘經理、內湖運動中心黃國洋執行長、大寶科技邱麗芬總監、如影科技陳建同董事長等資通訊領域代表一同出席。
為落實臺北市成為智慧城市產業推動之實證場域,市府提出全國首創「智慧城市產業場域實驗試辦計畫」,並於今(2017)年5月16日第1937次市政會議正式報准同意實施。未來可透過提案、媒合方式,提供業者更好地實證環境與機會。
「臺北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自去(2016)年2月成立迄今約一年半的時間,在資訊局的帶領下,已成功媒合了許多案例,成果斐然。「空氣盒子」已於臺北市放置300個監測點,未來也將輸出韓國;「LoRa物聯網實驗平台」除了提供解決方案應用實證,未來也將輸出中國;「公共住宅」投入營建經費外加3%~5%規劃建置基本智慧化設施;「臺北車站智慧化」近期簽約後隨即啟動;「內湖運動中心」智慧化導入解決方案;「智慧路燈」將於今年7月在內湖區建置試辦,及「無人駕駛巴士」也預訂於6月底在信義區試行。
藉由全國首創的智慧城市產業場域實驗試辦計畫之推動,一方面鼓勵資通訊業界能踴躍提案,一同加入臺北智慧城市的Living Lab;另一方面,市府也提供灰色地帶解消機制,協助業者創新實證推動。我也期許本市的創新應用服務推動經驗,可作為推廣城鄉之典範,並輸出國際,達成市府、產業以及市民三贏的目標。
茂系亞 內湖 在 關於茂系亞(mosia)F0裝潢建材問題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有板上大大用過茂系亞F0板材作為裝潢材料嗎?想要請教使用過的大大,施工上和傳統板材有何缺點(如易裂,脫膠)?另外他們家有出兩種水性跟油性無甲醛黏著劑, ... ... <看更多>
茂系亞 內湖 在 茂系亞健康綠建材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健康綠建材領導品牌不是最健康的、我們寧願不賣! 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207-1號, Taipei, Taiwan 11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