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棒的廣告英文 #童書繪本式構圖與押韻 #很OZ
說到聖誕老人的雪撬麋鹿隊,最耳熟能詳的總是魯道夫Rudolph,尤其那首Rudolph,The Red Nosed Reindeer聖誕歌,超級洗腦~
公認最早提出鹿名的是 ’A Visit from St. Nicholas’ 這首詩,且只有8隻鹿:Dasher, Dancer, Prancer, Vixen, Comet, Cupid, Donner and Blitzen,根本沒有Rudopph!
其中Donner和Blitzen的名字頗具爭議性,在19、20世紀時所見的’A Visit from St. Nicholas’重印版,是拼成Donner and Blitzen, 再後來找到的1823年的版本中,卻是拼成 Dunder跟Blixem。
很多人覺得應該是Dunder and Blixem才對,因為在荷蘭語中Dunder and Blixem是thunder and lightening, 雷與電,的意思,這樣好像比較合理。另外就是,北美洲曾是荷蘭的殖民地,在1823年的寫作時空背景下,仍有所謂的Dutch-American Influence, 文青用出帶有荷蘭語義的用詞,也很正常。
無論爭議如何,這個澳洲某大建商集團為聖誕節推出的形象廣告,給Dunder/Donner正了名,正了個很OZ的名!影片裡說到的Down under, 是澳洲人常用的澳洲/澳洲人代名詞,之所以是down under, 很簡單,就是在地圖上,我們在”下面“,就醬,很OZ吧!9隻麋鹿,澳洲先claim一隻下來囉~
我很喜歡這個廣告,包含了澳洲文化、澳洲英文與俚語,還有很適合孩子(大人當然也行)的繪本式押韻,分享給大朋友小朋友,邊過節,邊看廣告學英文吧!
荷蘭語英文名字 在 Dolly's Leben in Deutschland 朵莉德國生活愛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比利時布魯塞爾
到了比利時🇧🇪最重要的幾種美食,你不能不吃啊!
1.比利時巧克力
布魯塞爾三步一家巧克力店,種類應有盡有,如今連店員都會說中文了呢!真是個觀光客必經之地呀!
2.比利時薯條🍟
沒錯,比利時人都會說薯條是他們的特產,但已經馬鈴薯吃到要昏了的我!(馬鈴薯是德國的主食)真的對炸薯條完全不感興趣,去餐廳也是必有炸薯條,真的吃到要變馬鈴薯妹了!
3.比利時鬆餅🥞
這個其實對不嗜甜食的我,吸引力也不大,好多店家都排著人人的長龍,我一看也不想排了,但為了應景,就跟歷史悠久的鬆餅車,買一塊來嚐嚐,試試這著名鬆餅之都的美味。
4.塔塔生牛肉
這個是丹尼的最愛啊!❤️所以他必點,真的也很好吃,德國人平常的麵包也會抹上醃製過的生豬肉,所以生肉對他們來說很普遍,不過我淺嚐幾口,真的不錯,但叫我吃一大塊,還是會想起生肉的感覺,而不敢多吃。
5.比利時淡菜
淡菜的季節約為冬季及春季,是我們家餐桌上的常客,尤其當季時,我公公可是特愛煮淡菜,簡單又美味,我們都一人吃一碗當一餐,到了比利時當然要來嚐嚐他們最驕傲的淡菜,哇!真的很好吃😋而每家料理的味道都有自己獨特的口味,但都很美味!我回去可要好好試試他們的做法,讓平凡的食材,有多重層次。
吃完美食,就要去看Manneken Pis,法語:le Petit Julien、尿尿小童,是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市標。
現今的雕像是 1965 年的複製品,原始雕像則被置於布魯塞爾城市博物館裡。
原始雕像有將近四百年的歷史(設立於 1618 至 1619 年間)。
而雕像的由來及故事眾說紛紜,有很多說法,礙於版面有限(因為太多說法了)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維基百科看看。
實際上他小小的,身高只有53公分左右,我們這次去看他有穿衣服,上面寫著:MEYBOOM這個好像是8月比利時一個特別節日的名字,會有祈福樹遊行,但不確定是不是?不過穿衣服的他,真的好可愛!
因為他小小的,若不是一大堆觀光客擠在那,好像很容易錯過。
這座小雕像座落於布魯塞爾市中心恆溫街(法語:Rue de L'Etuve)及橡樹街(法語:Rue du Chene)轉角處。從市中心著名景點布魯塞爾大廣場沿着恆溫街步行大概5、6分鐘,即可到達。
比利時的官方語言是法語,但餐廳、店家普遍英文都可通,有些則可以說德語或中文,所以語言方面是很方便的。
其實比利時離我們家就等於台北到台中的距離左右,應該可以常常到訪。
布魯塞爾法语:Bruxelles;荷蘭語:Brussel)是比利時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歐洲聯盟的主要行政機構所在地。
除了尿尿小童,歐盟🇪🇺的總部也是比利時值得驕傲的部分,所以當地其實是個著名國際城市,有許多各國來的歐盟代表駐紮於此,而部分德國人也會到比利時工作,因此廣播電台仍有專屬的德語廣播,是個國際大熔爐。
讓大家看看有趣的照片囉!
這些觀光客真的太可愛了!
荷蘭語英文名字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地理知識
1. 英國是 UK、England 或 Britain?🇬🇧
英國的全名為“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為“the United Kingdom”,再更簡稱的話就是 “UK”。
不過“UK”是由四個國家所組成,分別是 英格蘭(England)、蘇格蘭、威爾斯及北愛爾蘭,這裡有些政治上的問題先不討論。
“Britain”(不列顛)在地理上是由英格蘭和蘇格蘭所組成的不列顛島。
而“England” 由於是王國的主體,也是君王和首都的所在。
若以地理範圍嚴格區分:UK>Britain>England
UK=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
Britain=英格蘭+蘇格蘭
England=英格蘭
不過在政治或其他方面的稱呼上,三者都常被用來指涉「英國」這個國家。
2. 荷蘭是 Holland , the Netherlands 或 Dutch 🇳🇱
the Netherlands,字意上是「低地國」的意思,而低地國包含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三國,到後來這個名字才被荷蘭正式繼承,變成正式國名。
而 Dutch 這個名稱跟德國有關,在古早時代,低地國由日耳曼人居住,但因某些因素,低地國從日耳曼分裂出來,變成 Dutch 和 German 兩塊地區,前者為低地國, 後者為廣大日耳曼地區,也就是現在的德國。而 Dutch 也是荷蘭的語言,荷蘭語的意思。
Holland 音譯就是荷蘭,but⋯⋯其實荷蘭不是一個國家!荷蘭只是荷蘭(the Netherlands)這個國家的一個西海岸的區域,就像台灣的台北、台南一樣,而荷蘭又是經濟發展最強的區域,才有人會以 Holland 指稱荷蘭這個國家。不過這屬於非正式的稱呼。
如果要正確音譯,荷蘭這個國家應該叫「尼得蘭」才對!
3. 美國是 the US 、the United States 還是 America 🇺🇸
美國的正式國名為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the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US” 、“the states”或 “the U.S.A.”,用法都沒有錯,只是要看用在哪個場合,口語的話,美國當地人多使用”the US” 、“the states”。
4. 剛果(Congo)居然有兩個?🇨🇬🇨🇩
我們對剛果這個國家並不陌生,但你知道非洲有兩個剛果嗎?一個是「剛果共和國」(Republic of the Congo),另一個是「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都可以簡稱剛果。
為避免混淆,有些人會在 Congo 後面加首都名稱,如 Congo(Kinshasa)和 Congo(Brazzaville),或者使用 Congo Republic 或 Congo Democratic。
荷蘭語英文名字 在 来源于荷兰语的英文名 的相關結果
来源于荷兰语的英文名. 布鲁克琳. Brooklynn. 寓意:美丽的 · 桑德. Xander. 寓意:人类的保护者 · 雅各比. Jacoby. 来源:拉丁语、荷兰语. ... <看更多>
荷蘭語英文名字 在 起源於荷蘭語的英文名字 的相關結果
起源於荷蘭語的英文名字. 女生; 男生. 英文名字, 中文翻譯, 意義 ... 本網頁所有內容之著作權由英文名字 543 擁有• 非經授權不得使用。 All content copyright © 2022 ... ... <看更多>
荷蘭語英文名字 在 為什麼「荷蘭」的英文有兩種說法呢? | 書傳媒| 遠見雜誌 的相關結果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呢?其實,英語中除「Netherlands」,也有「Holland」的說法。荷蘭這個名稱源自於阿姆斯特丹、海牙等該國中心地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