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指揮中心說「有疫苗就趕快打,品牌不要挑」、「疫苗夠了」,這些都是讓台灣民眾很崩潰的話。疫苗在台灣還有得挑三揀四嗎?實際的狀況是,政府用公權力強行推銷沒有國際認證、保護力未知的高端疫苗,民眾難以接受。想要施打國際認證的疫苗,卻是有一搭沒一搭的零星進來,官員屢次說疫苗夠了,很多人至今打不到第一劑,打完第一劑的人不知何時可以打到第二劑,兩劑施打相隔太久保護力會下降,疫苗只要國際認證的都好。對抗變種疫苗,先進國家開始在打第三劑,郭台銘向BNT表達明年為台灣保留3千劑的疫苗,被陳時中說太多,這個數學的問題小學生都可以算得出來。明年已採購2千萬劑次世代莫德納疫苗,並不是明年就會全數如期到貨,前車之鑑「採購」和「到貨」是兩碼事。
指揮中心要讓12-17歲的人優先施打提前到貨的BNT,再依序開放前面的優先類別施打,在各界的抨擊之下,立即轉彎為18-22歲第二順位,讓很多中年的上班族原本抱持的希望落空,滿懷希望登記的348萬人還要漫長的等待。游盈隆認為蔡政府反覆無常、信用破產,他說:「這個決策是疫情指揮中心1月成立以來所作最愚蠢、最粗糙、最令人氣憤、足以走上街頭抗爭的決策之一。」
相較於過去洪仲丘事件幾十萬人上街頭,國防部長下台的事件,3+11防疫破口造成8百多人喪生,蔡政府所有的官員至今做到好做到滿,沒有一個人挑起政治責任下台,陳時中僅是口頭說負責,後來又全然推卸責任。蔡政府知道防疫期間有群聚的限制,所以不擔心群眾上街頭抗議,因此好官我自為之,連追究責任都免了。8百多人的死亡與醫療量能不足和疫苗政策失誤導致嚴重短缺的問題息息相關,至今蔡政府對於疫苗決策仍然政治考量多於防疫考量。
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何時到台灣 在 BCG in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BCG發布2021年最具創新力企業調查:疫情加重企業創新壓力,75%企業將創新列為優先事項,逾六成擬加大創新投資
波士頓顧問公司 (Boston Consulting Group)發佈的《2021年最具創新力企業》最新調查顯示,在疫情影響下,將創新列為前三大優先事項的企業躍升了10個百分點,達到75%,創下該報告發布15年來最大的年增幅。然而,只有約兩成的企業已準備就緒。
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越來越多企業將創新列爲優先考慮事項,並因此改變公司目標和流程的設定。波士頓顧問公司(BCG)的《2021年最具創新力企業》調查顯示,將創新列為前三大優先事項的企業躍升了10個百分點,達到75%,創下該報告發布15年來最大的年增幅。其中更有三分之一的企業主管將創新列爲首要之務。
BCG針對全球1,600名創新企業高層所做的這項調查研究顯示,企業正在投入更多資源;超過六成的企業打算在2021年加大對創新的投資,其中三分之一的企業更計畫大幅加強投資力度,將支出提高一成以上,無論是受疫情衝擊較大或較小的行業都是如此。
BCG報告指出,企業CEO紛紛加大對創新的努力和投資,因為他們意識到創新在增強企業韌性和驅動優勢的作用,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然而,BCG也看到許多企業尚未做好準備──他們還沒有打造推動創新的流程和能力,恐怕難以將願景轉化爲價值。
BCG發現,只有約兩成的企業已做好實現創新理想的準備。而做出承諾(將創新視爲優先事項並加大投資)且準備就緒(已具備必要的平台和實踐)的企業,從新産品、服務和營運模式上獲得收益的機會,要比同行企業高出四倍。
不過,BCG董事總經理暨全球合夥人陳美融表示:「我們相信大多數企業可以從策略上、商業模式設計和組織能力等方面推動有針對性的變革,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創新準備力。」
企業在創新準備力方面的差距,也體現在績效上;在BCG去(2020)年調查中,最具創新力的50家企業所獲得的股東總回報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新冠疫情爆發前選出的50家創新企業,在過去一年的績效表現,比MSCI世界指數足足高出17個百分點;即使剔除了那些高速發展的科技巨頭(蘋果、谷歌、亞馬遜、臉書和Netflix),這些頂尖創新企業的績效仍比指數高出13個百分點。
前50名最具創新力企業
除了去年也在榜單的33家公司外,2021年的名單中,有12家公司是在缺席榜單至少一年後重返前50名,另有五家是新進榜的公司。排名前十的企業依序為:蘋果、Alphabet、亞馬遜(Amazon)、微軟、特斯拉(Tesla)、三星(Samsung)、IBM、華為、索尼(Sony)、輝瑞(Pfizer)。
今年的50家最具創新力企業的排名(見下表)突顯了承諾和準備的力量。首先是今年最具話題性的輝瑞(第10名)與莫德納 (Moderna)(第42名)(默克藥廠〔第35名〕是該公司的早期投資者)。致力於創新與準備促使輝瑞公司在與BioNTech合作下,不僅將COVID-19疫苗的研發時間從十年以上縮短至一年內,而且還提高了生産能力,以提供全球亟需的疫苗。雅培實驗室和博世(分別為第29名和第30名)是率先推動開發COVID-19檢測試劑與設備的企業。以零售業來說,Target百貨(第18名)和沃爾瑪(第23名)受惠於疫情前對電子商務和全渠道能力的深度投資,能夠因應疫情中爆量的消費需求。亞馬遜(第3名)則大幅提升了消費者對安全網購和快速送貨上門的渴望。
BCG董事總經理陳美融指出,前50大創新企業未見台灣公司上榜,主要也反映台灣雖然在全球創新供應鏈佔有一席之地,擅長成品管控與流程優化,但在解決方案與業務模式創新上,仍然有長足的進步空間,其常見的主因包括:跟隨潮流但缺乏根據自身能力及市場機會匹配來選擇創新領域、欠缺跨產品思考市場進入等端到端的商業模式、過度由上世代高層主導創新的「老闆說了算」文化等,都是在創新發展上的阻礙。
CEO的創新議程
此次調查中,BCG也透過訪談各個產業的眾多CEO和創新負責人,了解企業在創新過程中經常遭遇的難題:推動商業模式創新、核心業務數位轉型、強化客戶洞察、培養不斷創新的文化。
對於許多企業而言,新冠疫情是對其商業模式突如其來的壓力測試。同時企業仍持續面對既有的競爭壓力。因此,近半數企業(49%)將商業模式創新視爲未來的三大優先要務之一,其中又以能源(朝向分散化和綠色能源發展)、軟體(朝向雲端服務和軟體即服務發展)和保險行業(朝向數位化與分析優先發展)對於商業模式創新的需求更爲迫切。
此外,2020年讓人不再懷疑數位流程的價值與價值主張。核心業務的數位轉型現在是75%的CEO眼下首要之務,65%的企業正加緊實施轉型計畫。數位化的一大好處,便是能透過全新的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賦予創新的動能,並創造競爭優勢。
然而,BCG的研究表明,大約80%直接面對消費者的企業只使用最基本的客戶洞見工具。許多企業大量投資於消費者研究或長期跟蹤消費者行為,卻可能缺乏從資料、洞見再轉化為行動的能力。
BCG的研究還表明,面向產品的團隊和面向客戶的團隊之間的脫節,是創新成功的主要障礙。在2021年的調查中,幾乎三分之一的公司認為,研發和銷售團隊之間的合作不夠理想是他們提高創新力的最大障礙。領先的企業會運用一系列解決方案來弭平產品開發和銷售之間的鴻溝,並為更具顛覆力的創新帶來動能。而領導者也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公司營收中有多少比重是來自新產品、數位服務或商業模式?
報告中也發現,排名前50的創新企業(例如,微軟、阿里巴巴、思科等)領導層往往展現出更高的性別和種族多元包容力。BCG透過追溯至2005年的資料證明,是多元化推動了創新,而不是創新提高了企業的多元化。
下載報告原文:https://www.bcg.com/publications/2021/most-innovative-companies-overview
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何時到台灣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鍵圖表 中央再添購3600萬劑莫德納,台灣首劑覆蓋率達24.35%】https://bit.ly/3AtoBnt
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表示,昨(22)天已經完成今年第4季及明、後年莫德納疫苗採購,包括次世代疫苗在內,共3600萬劑的採購合約案。
至於何時到貨?羅秉成表示,時程的安排,乃至價格,因有保密協定的關係,暫時不予說明,但政府將爭取按照預排的時間來供貨。
另外,原本爭府鎖定7月底前達到25%接種率,至今已達24.35%,可望提前達成,近一步朝30%的目標邁進。
► 高端疫苗獲食藥署EUA,醫學、法學專家怎麼看?https://bit.ly/3iukP4M
► 陳時中:「不明感染個案減少,但降級也會緩步下降」https://bit.ly/3znrOU7
► 台灣疫苗購買、到貨及施打進度即時儀表板:https://bit.ly/3AtoBnt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AZ疫苗 #莫德納 #次世代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