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雙手借給我👐~~~6個超級常見的德國手勢🙋♀️
之前和大家分享德國的數字手勢,今天,請大家把雙手借給我👐,舉起你可愛的小手,來~~~請跟著以下的指令(團康遊戲主持人模式🎤),一起來學學6個超級常見的德國手勢,也歡迎大家留言補充沒有介紹到的手勢喔🙋♀️
德國數字手勢同場加映👉https://reurl.cc/l59Vz6
預算有限,只好由本人我(圖畫版的)來示範給大家看😅
1⃣ 雙手握拳👊 👊,大拇指收進拳頭裡
意思➡ 加油喔💪祝你好運🍀
這個動作常搭配一個片語Ich drücke dir die Daumen!(字面上的意思是我為你壓下大拇指👍),衍生意思則是加油!祝你好運🍀
2⃣ 手掌👋在臉前面來刷過去(手掌要有空隙喔🖐️)
意思➡ 你瘋了嗎🙄
這個動作是很經典的德國手勢,意思比較沒有那麼正面,通常是用來嘲諷你的朋友🤣,德國人也會稱這個手勢Scheibenwischer雨刷🌧,是不是真的蠻像雨刷的!
3⃣ 手臂(稍微就好)舉起來,伸出食指向上☝️
意思➡ 舉手發言🙋♀️
第一次看到這個手勢是我在德國上的第一堂課,老師問起問題,同學們紛紛舉起食指☝️,我衝擊不小啊😲!!!這個畫面太可愛,叫人不敢直視(?)
4⃣ 食指和小指向上(狐狸耳朵) 🤟,中指和無名指一起壓大拇指(狐狸嘴巴)
意思➡ 保持安靜,不要講話🤫,認真聽👂
這是德國老師最喜歡的手勢,它有個很可愛的名字Schweigefuchs🦊 (安靜狐狸),比比看,真的很像把嘴巴閉起來,耳朵豎起來的小狐狸吧!
5⃣ 兩手比耶✌️✌️,然後食指與中指動一動
意思➡ 畫重點,強調某件事情❗,或所謂的某事,有點像是動作版的「」雙引號
不只是德國,英語系國家的人也很喜歡用這個手勢,我覺得這個手勢超級生動🏃♀,也相當好理解。
6⃣ 一隻手掌正反翻來翻去👋
意思➡ 我不太確定🤷♀️,或是馬馬虎虎啦!
我超常看到德國人比這個手勢的,這個手勢通常要搭配一種有點不肯定🤷♀️的表情,這家餐廳好吃嗎?這部電影好看嗎?啊其實我也不太確定啦!(大概是這種情境),使用時如果帶有點敷衍的感覺就更道地了~
各位同學~~~~以上手勢都學起來了嗎👐篇幅有限,沒講到的歡迎留言補充啦😆
如果要分享我的文章是相當歡迎的😊,不過若非直接分享,使用了文章的內容或是發想,還請經過我的同意喔(寫文章畫圖也是很花費心力的🤯)
👩🏫關於我的家教課程: 目前填表人數較多,我一個人有點處理不過來👉👈,先關閉表單了,不好意思🙏請填表的朋友們再耐心等我處理排課喔!謝謝🥰有任何問題請直接私訊粉絲專頁🙋♀️
茲茲堡小日子IG➡️windyinwuerzburg
我的中德line貼圖在這裡⬇
[這是一個中文和德文的貼圖2]
https://line.me/S/sticker/8761805
[這是一個中文和德文的貼圖]
https://line.me/S/sticker/1416551
我的德國旅遊圖文書---心德筆記在這裡⬇
博客來連結👉 https://goo.gl/qPRLhy
誠品連結👉https://goo.gl/xY7hbc
各大網路及部分實體通路皆有上架喔😀
德國冷冷小知識同場加映
7個德國人的傳統小迷信🔮 https://reurl.cc/kL7dO9
5個德國人眼中的可愛幸運物🍀https://reurl.cc/VEblYR
垃圾車🚚的音樂為什麼是《給愛麗絲》? https://reurl.cc/dGlK4z
日常生活中來自德國五個小發明🇩🇪💡https://reurl.cc/MZx8lv
在德國,只有Ritter Sport可以銷售正方型巧克力 https://reurl.cc/3Ln4OR
盤點十大德國菜市場名字 https://reurl.cc/d50b98
盤點十大德國菜市場姓氏 https://reurl.cc/q8z6ZN
德文無用知識🇩🇪https://reurl.cc/E7Eryg
神奇的德國國歌歷史🇩🇪 https://reurl.cc/W466k7
這些都是德國牌子?!🇩🇪http://bit.ly/32zUx8i
為什麼打噴嚏要說Gesundheit🤧https://reurl.cc/24ogZE
十條不可思議德國法律規定👨⚖https://reurl.cc/9zzVOa
為什麼德國大學課堂要敲桌?🇩🇪 https://reurl.cc/zE1VQ
德國哪有德國蟑螂🇩🇪https://reurl.cc/4YbO
德國人怎麼過生日🎂https://bit.ly/2PtDSAB
德意志不思議✨https://goo.gl/jm46KS
#茲茲堡小日子德國生活 #德國冷冷小知識 #手繪 #德國留學 #歐洲 #德國 #手勢 #德文家教 #德語家教 #新竹德文 #兒童德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水彩展 許蒂文專訪 尋回那年代的記憶 許蒂文筆下渲染的時空足跡 特別喜愛老舊事物的許蒂文,每當看到舊式建築時,便會開始想像它曾有過的煥發與榮光,隨著時間的遞送,人們寄予的情感在空間中流動,這些美好場景都觸動著她,轉化成創作的靈感而呈現出來。 來自美麗菊島的創作者許蒂文,...
菜市場圖畫 在 火星童書地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盜版王國再現?!
前陣子,看到大塊文化發表公開聲明表示讀者買到盜版書,本來想說誰叫讀者貪便宜,買什麼一頁式網頁的書,被騙不意外。沒想到童書界也深受其害!!也是,童書明明是最好賣的書種,媽媽們一方面不手軟一方面又很斤斤計較(完全互斥XD),盜版商一定會盯上的。
早在1950年代,台灣便有許多漫畫、小說出版社自日本引進未經合法授權自行翻譯的作品。在1960年代初期台灣開始實施《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時,許多出版商更是私下賄賂漫畫審查官員,讓盜版日本漫畫取得合法出版字號,並以低價、大量、快速來霸佔台灣漫畫出版市場(wiki)。
也就是說,早期台灣根本沒有版權概念也無法律保護,而且政府還鼓勵出版,所以跟我同年代的人應該還會記得,同一本書會有好幾間出版社出版,像是前幾天介紹的保母包萍,國語日報有出,志文也有出,這叫未取得正式授權自行翻譯出版,在當時並無違反法律。
而另一種盜版,就是直接翻印複製,也是隨處可見,菜市場就可以買。我家小時候超愛的信誼圖畫書視聽之旅,就是我媽從菜市場買來的錄影帶,小時候當然不知道,看得很開心,長大之後才覺得怪怪的,為何我家的這套沒有書?所以大學時代自己重買了一套,當時已經換成VCD(時代眼淚)還曾經被信誼老闆當面說我家小時候沒書的那套那是盜版,我只能露出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1990年代初期開始,美國就以301條款將台灣優先列為觀察中的地區,且台灣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壓力。因此,1992年6月中華民國政府開始實施新著作權法,訂下落日條款規定盜版翻譯外國人的著作只能販售至1994年6月12日(也就是所謂的「六一二大限」),以重視保護智慧財產權(wiki)。不過實際上大家還是會繼續賣,我記得當年正版納尼亞王國小說上市時,我還在誠品當店員,忙著把架上所有無版權的書下架。
┄┅┄┅┄┅┄┅┄┅┄┅┄┅┄┅┄┅┄*
※修正:為避免大家搞混,在落日條款前有些出版品的是未正式取得版權,但當時法律並未有相關規定,所以各家出版社會自行翻譯出版。而盜版指的是未經許可自行複製翻印人家的出版品,現在蝦皮盛行的就是這種。
┄┅┄┅┄┅┄┅┄┅┄┅┄┅┄┅┄┅┄*
如前述,我一直覺得這個出版斷層,導致許多經典作品消失,再重回台灣市場大多也是2010年代之後的事,那時大家都讀過新時代的作品,已經回不去了。我對小時候的出版品有種特殊的情感,除了是小時候讀過的書之外,我也深深覺得那時的出版品質(尤其是有聲書)比現在好。或許是當時經濟起飛,又沒版權費,所以大量引進了國外的好書,尤其是套書。像是志文的新潮少年文庫,我在念研究所時才發現,這套書怎麼這麼厲害???編輯太厲害了吧!!可以囊括全世界超經典重要兒文作品?!北歐的林格倫、姆米,德國的凱斯納、英國的羅爾德·達爾和保母包萍,捷克的恰佩克...我上課讀文本都靠這套了,因為日文太爛看不懂。很久之後的某天我看到日文版的時候才恍然大悟(連封面設計都一模一樣XD)我念研究所時才重出林格倫的皮皮,我拿著印著皮皮的贈品便當袋,我跟日本同學說這是剛出版的贈品,日本同學嚇死了,說你們現在才出林格倫?我只能尷尬的說,以前也有,只不過...
針對這點,李志銘表示:「臺灣在更早之前的五、六○年代書商翻印西書或文史哲圖書竟也不乏選書眼光與氣魄,許多印刷品質絲毫不遜於時下的正版書。相較之下,如今有些書籍(比方臺灣某些現代詩人作家作品全集)正版裝幀設計品質反倒編印得比以前盜版還差!對此,我必須嚴正地向那些出書不用心思的出版商說:「不要以為你是合法正版,就可以如此沒有品味、沒有設計美感地亂印書」!因為,姑且不論盜版與否,所謂的「好書」,在所有愛書人心目中其實是自有一把尺的。」
那為什麼現在沒辦法像過去一樣選好書,做好書?出經典有人要買嗎?有多少人真的看過小兔彼得或艾摩與小飛龍?現在市面上實在充斥太多「譁眾取寵」或「只求實用」的書了。大家最愛講的小百科跟「中國」童話,做出來一套要好幾萬,有人要買單嗎?上禮拜聽漢聲前美編的講座,他們做一本雜誌花兩年,好想問到底你們做書花了多少成本?而台灣自製一本好繪本要多少成本?不過也很難說啦,我看很多家長買一堆套書玩具或是點讀筆啥的跟團購真的很大手筆買買買,我真的不太懂台灣生態,也許是不同族群吧。
除了FB充斥的詐騙廣告,還有哪裡買得到盜版?原來就是蝦皮...在蝦皮上吃過好幾次虧,真的沒事盡量避免,但無奈越來越多人在上面開店。因為能抽取手續費,銷售量很好的賣場怎麼檢舉都不會下架,比淘寶還不如。看到評價很多媽媽買得很開心,給雲端下載MP3還給五星好評?!!退一萬步來說就算品質沒有差很多,這樣長久下去,就會跟我前面說的一樣,只會劣幣驅逐良幣。如果只是因為預算不想花錢買而買盜版,就算看到書,大人也是在品格教育上做了最壞示範,還讀什麼品格教育繪本呢?
參考資料:
臺港盜版時期wiki
李志銘,讀書人不可承受之重:翻開臺灣那一頁書籍盜版史
菜市場圖畫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睡前故事:【做菜】
明明是早上六點,刺骨的低溫依舊把街道清空,上頭沒半個人,一條條路就像畫出來似的。
玲瓏一邊走一邊思索,順便打了哆嗦,「這風也太大了吧。」她心想,將身上的羽絨衣拉得更緊了。
今天對玲瓏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日子,昨晚,她甚至連睡都沒有睡,鬧鐘剛響就直接彈起,彈向空無一人的街道。
縱使急急忙忙,但她很清楚自己今天要幹嘛。
她首先直奔菜市場,挑了一隻虱目魚,準備燉湯,K 最喜歡和虱目魚湯,「給我魚肚就好,其他不要。」玲瓏仔細地叮囑魚販。
等著小販幫魚去鱗除膽的空隙,玲瓏墜入回憶。
/
K 不喜歡魚眼睛,從前交往的時候,玲瓏老是負責吃魚眼睛,雖然她其實也不喜歡,甚至,她連虱目魚都不喜歡。再精準一點吧,她不吃魚的。
因此,當初是 K 教她燉魚湯的。
玲瓏想著人生不都這樣?總是不斷接受自己原本不喜歡的事情,且契機往往都得跟心愛的人息息相關。
他喜歡,你自然也喜歡了;在重要的人面前,一切都可以被矇騙,何況味覺。
玲瓏笑了,她提著虱目魚繼續趕集,陸續買了菠菜、筍子、肉絲、蝦仁、蛋,匆匆返家。買菜其實是勞累的,但玲瓏的眼神充滿陽光。
她打開冰箱,將肉絲和去皮的筍子先冰著,燉虱目魚湯的期間,開始炒蝦仁炒蛋。
大學一年級參加廚藝社團,蝦仁炒蛋是 K 教玲瓏的第一道料理。
K 告訴她,蝦仁屬於海,雞蛋屬於陸地,之所以鍾情蝦仁炒蛋,就是因為儘管海天各一方,他們還是可以相知相惜,成為一盤經典菜式。
其他學長姐都在笑 K :「太油條了,不用這樣把學妹,這邊是廚藝社,不是文學評論社啦!」
眾人呼哈一陣,笑成一團。
玲瓏知道 K 是認真的,而她永遠記得自己當初的回應:
「蝦仁要剝殼,蛋也得剝殼。他們之所以合得來,也是他們都掏出了真心。」
K 當晚就 MSN 敲她了。
事後據社團學長姐說,這是 K 第一次主動追求女孩。
/
玲瓏看了一下時間,十一點了,還有一個小時的時間。燙菠菜跟炒竹筍肉絲都是快的,玲瓏打算靠近十二點再做就好,她想要讓 K 吃到熱騰騰的飯菜。
她清楚 K 很準時,畢竟交往七年來, K 天天都會開車接她下班,還會提前預估尖峰時段可能需要的時間,永遠準點現身公司門口。
如果遇到玲瓏加班, K 依然會在公司門口等她,並在她上車時塞上一包燙菠菜,要她吃得健康,長命百歲萬年富貴;換作 K 加班,他則會催促玲瓏趕緊回家,不想要玲瓏等門。
但回家時, K 還是會帶一碗燙菠菜,「吃菠菜很健康,大力水手都吃菠菜。」
看他笑得義正詞嚴,玲瓏只能無奈。
有時候玲瓏都覺得,自己再也遇不到像 K 一樣的人,讓她感到依賴放心,他說什麼都是糖蜜,做什麼都像偶像明星;他們願意接受彼此的好與不好,喜歡對方喜歡的,不喜歡對方不喜歡的。
他們是共同體。
/
最後階段了,玲瓏燙完菠菜,從冰箱取出肉絲和竹筍。
指針與秒針漸漸朝 12 重疊,伴隨著筍絲拌炒肉絲的霹啪聲,玲瓏發現自己拿著鍋鏟的手正在微微顫抖,她克制情緒,悄聲說道:「時間快到了,先不要慌,到時候等 K 來,一定要和他說。」
玲瓏沿著鍋邊加入醬油和糖拌炒,忙活一陣,香噴噴竹筍炒肉絲總算上桌。她陸續擺上虱目魚湯、菠菜和重新溫好的蝦仁炒蛋。
鈴聲響起,時間到, K 來了。
玲瓏拿起床頭櫃上的照片放在餐桌前,那是 K 挺拔帥氣的獨照,眼神和煦看向前方,看著玲瓏。
今天是 K 去世十年的忌日。
每年玲瓏都會做這麼一桌菜,虱目魚湯,蝦仁炒蛋,燙菠菜和筍香肉絲,和 K 說說話。交往七年,去世十年,這段感情老早就該翻篇,但玲瓏的時空已經停在 K 出車禍的那天晚上。
那天晚上,玲瓏看美食節目,嚷嚷著晚餐就想吃筍香肉絲,她最愛吃這道菜,可惜不會做。
「筍香肉絲很簡單啊,我教妳就好。」 K 一向擅長廚藝,他曉得這道菜並不難。「真的嗎?那我現在就要學,我們一起去買。」玲瓏自告奮勇。
K 笑說不用,食材很簡單,他去去就回。
他出門了,隔了二十分鐘,玲瓏等到的是警察的來電。
#
「嘿,我今天終於把筍香肉絲炒好了,第十次耶,終於成功了!」
玲瓏對著 K 照片說道。
明知道筍香肉絲並不難,但玲瓏就是學不會,她總認為這道菜一定要是 K 先教她才行,每每做起來不是掉眼淚就是手抖,步驟一片空白。
不過這次她有忍住,筍香肉絲的擺盤貌似還可以,她希望 K 能嚐嚐看自己自學的手藝。
嚐了一口,筍子炒苦了,炒乾了,不好吃。
嚥下筍絲,玲瓏忍不住笑了。
她終究還是做不好,而且她知道,她這道菜再也不可能做好了。
Storyteller:奶媽 Naima
Illustrator: 吳若昕 Ruo Wu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吳若昕 #ruowu #奶媽 #Naima #EveryoneisStoryteller
StoryTeller 是一個說故事平台。我們連結不同創作者,希望透過文字、圖畫和聲音,重新把故事帶回生命。StoryTeller 同時亦是獨立創作單位,我們收集人與人之間的片段,將不同人的故事帶到你面前。我們相信故事的療癒力量,感受別人,也是感受自己,因為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歡迎任何合作/品牌推廣,請電郵至 info@story-teller.com.hk。
📚 成為 Reading Club 會員,支持 StoryTeller 繼續創作美好的故事:
https://bit.ly/2MNRcPK
📻 收聽 StoryTeller Radio :https://store.story-teller.com.hk/pages/podcast
📖 預購 Ztorybook Issue 01 : https://bit.ly/3j9RLzv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到訪繪本故事書房 Cabinet of Stories:中環士丹頓街15號1樓 @cabinet.of.stories
→Follow @ztorybook.official 留意最新動向
菜市場圖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水彩展 許蒂文專訪
尋回那年代的記憶 許蒂文筆下渲染的時空足跡
特別喜愛老舊事物的許蒂文,每當看到舊式建築時,便會開始想像它曾有過的煥發與榮光,隨著時間的遞送,人們寄予的情感在空間中流動,這些美好場景都觸動著她,轉化成創作的靈感而呈現出來。
來自美麗菊島的創作者許蒂文,從小就是個認真讀書的乖乖牌,許蒂文的父母也對她寄予厚望,希望培養她日後走向行醫之路,為此她的童年生活開始往返於在學校和補習班之間,日日浸淫在教科書的修習當中—「當時的我,還沒有時間來思考自己想要的是甚麼」。
從藝術裡得到抒發
感受到學業壓力時,許蒂文從閱讀畫冊中得到抒發,每當家裡大掃除,許蒂文會從家人的舊書堆中撿取畫冊來欣賞,「我把畫冊當成書在讀,只要望著它我就能幻想進入畫裡的世界!」,許蒂文熱愛沉浸在畫中的情境裡,幻想著畫中人物的悲歡離合、春夏秋冬的季節更迭…「我總是偷偷的看,父親丟棄的舊書當中,只要是和畫有關的,我就會偷撿回來!自己一個人時,慢慢享受。」
「當時我常常在想,人活著的目的是甚麼?」拿起筆作畫的那一天,正值許蒂文大學畢業的暑假。這天家裡靜悄悄的,母親也在午休,無聊的她打開電視隨意轉台,公視正好播放藝術家陳陽春老師作畫的影片—當顏料和水融合在畫紙上,竟產生一種虛無飄渺的意境,這樣的情景深深打動著她,「我很難形容那天的感覺,彷彿內心的角落似乎在呼喚著我。」,讓她嚮往著去感受畫筆、顏料、水份在紙張上摩擦的感覺。在毛毛細雨的天空下,許蒂文帶著悸動的情緒走進書局,對水彩豪無頭緒的她買了一盒十二色的水彩顏料、幾張圖畫紙,接著在家找到了幾枝破毛筆,和一張泛黃的舊照片,便畫了起來—這是她邁向創作之路的開端。
以往只曾在學校課程中接觸到美術,毫無術科底子的許蒂文,憑著對水彩的熱愛,她開始買書自學,從顏料的調色、畫筆的選擇、到各種畫紙的差異性,她都是自己實驗以及看書學來的,有時也透過美術社老闆的分享學到不少。然而為了能持續的鑽研水彩技巧,許蒂文需要一份穩定且能支持她的工作與收入,使她不需依賴父母的資金,走自己真正想走的路。於是她報考了99年司法特考的書記官,許蒂文相當賣力的準備考試,為了自己深愛的創作,她並不覺得辛苦,「我很開心終於有了自己真心喜歡的東西,人生第一次活得這麼踏實!」,當然,許蒂文也如願地考取上書記官一職。
回憶舊時代的單純美好
「還記得…那個沒有FB的年代嗎?」曾幾何時,高樓未起的時期,沒有便利的捷運,人跟人之間的互動並不是依靠著手機、網際網路,而是真實情感的交流—學校放學時,走過婆婆媽媽買菜的那個有點吵雜的菜市場,走著走著、回到依著媽祖廟而聚集的社區裡,老婆婆正點著香,祈求著今年的收成;和坐在廟前的樹下,乘涼、聊天的叔叔伯伯們打過招呼後,回到家放下書包,和幾個鄰居小孩一起去附近探險…等等。那時候的快樂很簡單,伴隨著一點點悠閒和濃濃的人情味,許蒂文也想藉著創作,帶領大眾一同回味—那個單純而美好的年代。
紀錄生活中感動的每一刻
每當看到生活困苦或生病的人,依然微笑、充滿熱情地過著人生中的每個日子,甚至付出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幫助他人—這樣動人的場面,總是令許蒂文十分感動,也激起她想將這些美麗的人事物記錄下來的想法,僅僅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代表著這個世界仍然充滿愛與希望,「活著並不孤單」—這個世界因為有著人們的存在,更加地美麗。因此許蒂文總是隨身攜帶相機,記錄下生活中令她感動的角落—美的定義是見仁見智的,有些角落,沒有鮮花豪宅、藍天白雲的襯托,有的只是落葉枯枝及微微的鐵銹味…如此這般的場景卻觸動著她,許蒂文稱之為「真誠的永恆」,雖然不起眼,卻能時時勾動她的心弦,使她難以忘懷。
想像力—找回最單純的自己
創作者許蒂文將生活中平易近人的題材,以暖色系的淡彩上色,輪廓線條介於抽象和具體之間,七分真實、三分想像,讓觀看者能用自己的想像力去創造畫中的故事—她認為想像力,象徵著一個人內心中最單純的自己,所發揮出來的創造力!它能夠帶領現實中的自己看見事物的美好,進而對生活充滿熱情,讓自己變得更加地完整。許蒂文也期許自己,有一天她的創作能夠感染到大眾、溫暖這個社會,這就是她最開心的事情了!
許蒂文-從舊時代的美好汲取養分,創作揮灑出彩色的未來。
許蒂文經歷:
96年畢業於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
98年在澎湖縣立文光國中代理教師一年
100年考上書記官(司法特考)
100~104年任職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台北分署書記官
105年起任職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宜蘭分署書記官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z59D6TTVWY/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dO8inEwJq9WMcO0F53-1kQkiJ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