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圖書館 #K書中心 #央圖 #1986年 #國圖
【1986年中央圖書館新館啟用】
中央圖書館1954年在臺復館
舊館原址在南海路植物園內
因應資料增加與善本書保存需求
中山南路新館於1985年完工,隔年9月便正式啟用
新館面積為舊館六倍,有一千五百餘席座位
並設有集會堂、演講廳、善本書庫等設施
開放第一天就吸引了四萬多人參觀
照片中排隊申請閱覽證的人潮
在日後的國圖應屬罕見
當時想找書的人得用目錄卡向館員借書
與現今熟悉的電子借閱也頗有不同
日期:1986/10/02
圖說:國立中央圖書館正式啟用,現場民眾大排長龍等候申請閱覽證。
攝影:聯合報 楊海光
#中央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 #中山南路
#來說說你的圖書館經驗吧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
【1986-10-02/民生報/09版/文化新聞版】
中央圖書館新館 新設備新服務 今起正常運作
年滿十九歲 就能享用它
閱覽證 隨時可申請‧不必搶排長龍
【本報訊】國立中央圖書館新館在對外公開三天,吸引了十二萬多參觀者之後,今天起開始接受申請閱覽證,展開正常服務項目。但為使大家不必大排長龍、爭先恐後地申請閱覽證,館長王振鵠昨天呼籲,申請閱覽證不必急在今天,今後隨時都可以申請,不必擔心有名額限制。
昨天是開放參觀最後一天,雖說不是假日,仍然吸引近四萬人前往,許多人還焦急地問館員,如果想申請到閱覽證較前面的號碼,今天清晨七點就來排隊行不行?事實上,圖書館要到九點鐘才開門。
閱覽組張錦郎主任表示,其實閱覽證並沒有「第一號」這種號碼,而是以每個人的出生日期及背景資料代號來構成的。他也強調,舊的閱覽證可以用到十月底,但須及早更換新證。
申請閱覽證的資格限制是:
--年滿十九歲以上的國民。
--未滿十九歲的大專院校在學學生(五年制專科一、二、三年級學生除外),及現役軍警人員。
--未滿十九歲之國民,確有研究能力且必須利用本館館藏資料,經圖書館許可者。
--回國短期居留並領有本國護照或持有僑務委員會證明之旅外華僑。
--經核准在台居留持有護照或外國使館證明,於其居留有效期間內之外僑。
申請時必須親自前往,帶身分證、護照(未滿十九歲的學生或現役軍警人員,並須以學生證或軍人補給證及其他有關證件為輔),及一吋半身照片兩張。
如果只因一時需要臨時前往,可憑本人國民身分證等證件,辦理「臨時閱覽證」只限當日有效。
至於六十多間「研究小間」,借用資格更有限制。除閱覽證外,且必須向圖書館提出研究計畫,證明確實需利用館藏從事學術研究,且借用時間每次以不超過一個月為限,經特殊許可,可酌予延長。
經過三天大規模對外開放,圖書館一百餘位工作人員卯足了勁,不少帶隊參觀講解的館員喉嚨都沙啞了。昨天晚上,王振鵠館長特別請大家在館中餐廳進餐,慰勞辛苦。不過館員們也知道,今天起是更重責任的到來,因為圖書館「火車頭」的任務,今天就要正式開動。
華僑申請國民身分證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那個回不去的故鄉】#緬甸當陽的華人
緬甸的當陽是許多華人的故鄉,有些是為了躲避國共內戰或者共產黨「土地改革」而逃離原鄉,有些則是看準緬甸的「商機」於是舉家遷移至此。
然而,因戰亂而來的,最終也因戰亂而去:北緬的戰爭和 1950、60 年代各種對華人不利的政策,使許多當陽的華人選擇離去。
此時,在台灣的國民黨政府對這群海外華人祭出非常友好的條件──到了台灣後一週內可以領到身分證;學生只要申請、考試,就可以到台灣唸書等,所以當時有大量在緬甸的華人移民,作者的母親便是在此時來到台灣。
「她再也沒有回過家,那是第一次,只是回去之後,家也已經不在了。」
#緬甸 #華僑 #歷史 #A子D子 #走走AkoDko
▍換日線 2018 夏季號《千面東南亞》→ http://bit.ly/2HvrbNM
▍2018 換日線季刊 →http://bit.ly/2A3GzfK
▍到換日線 Instagram 看世界風景與限時彩蛋→http://bit.ly/2G6hQyB
▍虛擬換日線全球選物店正式開幕!連兩個月,週週抽開幕好禮,現在加入,就讓小店長天天提供每日國家驚喜議題包→ http://bit.ly/2IiQfs1,或搜尋Line ID:@lrw6726p
華僑申請國民身分證 在 臺中市政府民政局- 戶政FAQ---《國籍》 Ql:如何申請喪失 ... 的推薦與評價
(二)具有我國國籍之證明(如戶籍謄本、國民身分證、戶口名簿、護照、國籍證明書、華僑登記證、華僑身分證明書、父母一方具有我國國籍證明及本人出生證明、其他經內政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