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一些人說看人體光 (Aura),其中一些方法是叫人站在一面牆前,然後盯著對方,直到你看見他的身體有吋許的光包圍著。然後當然功力越深厚時,就會看到越多的色彩。
我不知道人體有沒有靈光,但,一些現象是可以用生理反應來解釋的。
首先,如果你在背後看著一個人,視線沒有移動,也沒眨眼,大部份的人過了不久,會看到前面這個人體外有一層薄薄的白色包圍著。
這個現象,叫做 Counter Color After Image。
我這裡上載白底黃團的圖片。
你只要盯著白底黃團圖片中心的紅點,不眨眼,大概半分鐘到一分鐘,你就會看到黃團外面好像圍著一層紫藍光。其實,那不是一層紫藍光。你只要把那圖拿掉,你會發現眼前會有一團紫藍色的影,特別是你眼看白牆壁或天花板,你會更清晰的看到。
這團紫藍色的影,就是你視網膜留下的視覺殘餘印象(After Image),它的顏色和實體的顏色是相反的顏色(Counter Color)。如果你盯著紅色的圓盤很久,突然間轉去看白色的牆,就會注意到綠色的殘影。
那麼為甚麼一些人會看到人體之外的部份有光影呢?
因為,你盯著一個人,只要對方沒有動來動去,久了後這個人的人頭人肩的形象,已經留下印象,即一團人形的影子。此刻,若你的頭部稍微微微的後移,這影子也會後移,所以這團光影是比實體的人形稍微大那一點點。看起來就像這個人的頭肩部,包著一層光。
所以,如果你聽我演講時,不斷的盯著我,忽然間看到我發光的話,不是你天眼通厲害,也不是我法力高強而發光。而是我的身體沒有甚麼動作,你又太久沒眨眼兼沒移動到視線。(我曾聽說有一些學員說看到我身體發光,有可能就是心中對我有些許的崇拜,加上自己的信仰,附加眼睛盯著我沒眨)
那麼這是不是代表你看到了人家的體光或氣場呢?
那些相信可以看到氣場的人就認為你要在這些殘餘印象色彩中繼續看下去,才是對方真正的氣場光色云云。(當然這些不是科學,視覺殘像你只要訓練得久,繼續看下去,就會有其他視覺殘像給你看)
我這裡上載的另一圖片就是說一個女人的相反顏色光影,你只要不眨眼盯著半分鐘許,然後馬上轉移看一個白色的背景,你就會看到全色彩的美女。
不過,也讓大家知道,南傳修的十遍處禪定法,裡面有弄某個單一顏色的色彩盤,用眼觀看,再看到那印象清晰而長時間的留在眼裡,然後繼續的專注於這殘餘印象,知道這印象變得越來越清晰和高清,最後會高清得很漂亮、很光亮,然後再借用這視覺幻像來帶動自己進入禪定。(但,這禪法其實是有爭議的)
另外,就算你的眼睛沒有盯著甚麼東西,而是閉目靜坐,你也有機會看到眼前有一些色彩在浮動。這就如同你在一見暗房裡面瞪眼看前方,同樣的只要眼睛稍微不動,就會看到如雲彩般的顏色漂移著。這是我們眼睛內的視覺細胞,在沒有收到訊息的時候,一些細胞開始自己活動,而產生的色彩。在生理學上叫做Phosphene Effect。
所以,在佛教的一些禪法,就稱這種現象為禪相(Nimitta),而丹道的一些禪修把這個稱謂『性光』(你本性的光),其實就是視覺上的幻覺而已。藏傳的大圓滿還研發了一整套的看這種光的系統,就做妥噶 —— 包含開眼看無雲天空、看單色背景(如雪地),你就會看到一些如銀粉在太陽底下紛飛的景象。
或者直接閉黑關,在黑關中49天(不是如陳建民居士所說的7天),你就會存活在一個如同服食了迷幻藥的VR境界中。不過,閉黑關要小心的地方是,如果你的心性不穩定,會被嚇到的,所以監獄裡面的其中一個懲罰就是把一個人閉在不見光的關房裡面,時間一久就會看到幻覺了。
所以藏傳大圓滿禪修有兩個部份,普遍上先修切措(立斷)的心性定,穩定後才開始加修妥噶(頓超)的看光法。少數的派別則是相反。
而且藏傳心性禪修,幾乎都是張開眼睛來修的。我三十多年前的時候,開始修行不久,發現自己平日的眼睛會看到光點的出現,白色的居多,少數時候是藍色的。剛開始還以為自己見到菩薩或鬼的靈體,後來在繼續的研究下去,有看到印度瑜伽版本的修視覺殘影的禪修,有南傳的,有丹道的,有藏傳大圓滿的,然後也明白了科學上的生理因素,自然的就不會把這現象當作是見神見鬼。
甚至在二十多年前,在加拿大有宗教體驗後,見光點的次數再增加,而且光點也變大了,在課堂聽課的時候,視覺範圍的空間有時候也會顯現光點。你刻意用眼睛去專注看這些光點的話,它們會更快的消失或閃開。
反之,如果光點顯現的當下,把心空掉,不取不捨,不擒不縱,不去分析,不去思考,不去標籤,它們會顯現得久一點。
是的,我把這個現象有跟我的藏傳大手印師父提起,他是興奮的說我前世可能就已經修過心性禪定。不過,我也沒有堅持太久,光點出現的機率其實也少了。
現在有時候還會出現,我也沒有當年的那種熱忱。(這不是飛蚊或Floaters,是另類的)
根據大圓滿的修行,光點出現後,會發展得越來越精彩,會看到佛像等等,最後會發展到看到整個華嚴境界(即整個宇宙都是),過程中你的心依然是不取不捨,無思無念,不標籤不分析,最後發展到整個宇宙的精彩光影會逐步回收,最後還是變成一個光點。
其實印度瑜伽也有類似的禪修方法,包括看光色看天空的修法。西方的煉金術修行,也有類似看光點的操作。有一派還會跟這個現象的光影進行雙修的,呵呵。
看來,大家都是在玩弄著同一副臭皮囊,你的臭皮囊都有相同的反應,不同宗教的人給予不同的詮釋而已。
但,如果你明白科學的話,這些現象並非教派中人所講般神秘。
#江魔設教
#廣渡群生
華嚴境界 在 江魔的魔界(Kong Keen Yung 江健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話說當年華嚴宗的法藏大師,為了讓武則天明白甚麼叫做華嚴境界,結果在一大殿裡面擺上了恩多面大鏡子相互對照,然後在裡面點上燈火跟女皇帝解釋,這就是華嚴境界。
也這麼巧的,武則天時代才出現的《楞嚴經》裡面的佈壇法,也有外八鏡對照內八鏡。然後在壇裡面修上 21 天,在鏡光交匯處,就會有感應現象出現。目前已經幾乎沒有人做得到,因為大部份的都只是內把鏡對著外八鏡就算,連鏡也用過小小的對照就算。根據博學和尚的說法,修行人在壇中修行經行時,必須置身於雙鏡之中間。換句話說,你必須看到重重無盡的自己。
為甚麼鏡子這麼重要呢?
如果有學過漢傳準提法的,就知道它是要用一面鏡子來修,最後修道要在鏡中看到菩薩現身才成功。但,若你看經典的話,再看東密的文獻,你會發現準提法師不需要用鏡子來修,經典裡面確實有記錄到鏡子,但,它是用來修類似道教圓光術的。
漢傳準提法師透過華嚴宗的祖師,經歷了一次的改變,從不需要用鏡子來修,變成一定要用鏡子來修。不過民初時期的南懷瑾先生也傳過準提法,他卻把它又改成不要用鏡子來修,而且他是有原因的。
重點是用鏡子來修的話,容易有離神現象。(用現代的心理學術語,Dissociative Experience )
是的,看鏡子中的自己,會可能對一些人產生精神分裂的狀態,也容易看到幻覺。
南懷瑾的目的就是要門人不要再碰幻覺,所以在他所傳的準提法門裡面,混進了藏傳的圓滿次第 —— 即是把想像出來的境界化空的做法。不過,我看到今天就算是走南懷瑾修正版的人,一樣也是在壇中供上準提鏡。
這種鏡子啟動的離神狀態,在道家的修行裡面,其中一個訓練元神出竅的方法,就是要用一面鏡子的。
不過,話說回來,西藏過去的一位著名的祖師,有傳下一個口訣給禪修多年而沒有任何境界的人,這口訣也是用鏡子來達到禪境,不過他的做法又跟華嚴、楞嚴、準提和元神出竅法完全不同。
印度教裡面的一尊女神是跟催眠有關的,當中有一個很特別的口訣 —— 要催眠群眾時,先催眠自己的鏡影形象。
鏡子除了會讓人有離神現象,還有其他的一些好處:在公眾地方擺上大面的鏡子,會減少偷盜行為。
我本身在做運動時,發現有面對鏡子和沒有面對鏡子,也有細微分別 —— 沒看到自己的鏡影,運動得比較機械化;有看到自己的鏡影的運動,會比較專注、比較清醒。
動物和嬰兒在看到自己的鏡影時,是會認為鏡中倒影是另一個動物或人。小孩要接近兩歲才開始意識到倒影是自己,這也是自我意識(我知道我存在)的開始。
以後你照鏡子看到自己的 樣子而有了一些特別的想法,你可能已經被我催眠,因為我還沒寫這篇文章前,已經催眠了我自己。
阿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