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居住的這個地區,因為有很多科技新貴,收入高,生育率全臺排名第一。無論是托育還是幼兒園,都是一位難求,尤其是幼兒園,都說從小孩報戶口開始,就要付訂金卡位。
比起跟大家搶讀私立幼兒園,我跟先生都偏向就讀公立學校,一來學費只要私立的1/4,二來對於小孩的教育,我跟孩子他爸都偏向以小孩興趣為主,所以無論公立還是私立都沒關係,比較重要的是小孩對於學習的態度。
比起安排小孩嬴在起跑線上,我們想要回歸到小孩自己本身。
目前我們偏向蒙特梭利又或者華德福教育,希望小孩能夠在自由狀態下選擇,促進孩子的表達能力,希望小孩能夠與在地自然環境、歷史文化及傳統、社區與社群間的多元互動,讓孩子與父母能一同快樂地學習與成長。
最近讀了一本書,講中年婦女的生活,其中一篇寫到中年婦女的「刀口」,是孩子。
自從成為中年婦女,吃飯不敢超過八十臺幣,跟朋友聚餐要看餐牌,一千元一隻燒春雞,吃的是他孩子的一堂菁英班,再看其他菜,發現一頓飯可以頂好幾堂一對一。算來算去,一群中年婦女決定不吃了,他們的錢要花在刀口上,如孩子的作文、英語、電腦課、鋼琴、長笛、薩克斯風、棒球、馬術、高爾夫⋯⋯她說:「每次犧牲一絲絲「點菜自由」,可以慢慢填充『補習自由』的自信。」
比起讓小孩讀一堆不知道他們是否感興趣的興趣班,我的想法是由小孩自己選擇課程。只有小孩自己感興趣的興趣班,才會投放熱情,才會持續學習(興趣班本來就是有興趣才上的課程不是嗎?)。
有的爸媽表面上為孩子拚命犧牲,事實上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盼望孩子為自己完成自己到達不了的高度,卻忘了問孩子,他到底想要什麼。
孩子不該是父母用來攀比的資本。
很多家庭習慣把孩子的學習外包,但一直在老師輔助下學習,會扼殺孩子的自學能力。很多人對於預習要做到哪些事、準備到甚麼樣子都不清不楚,常常一片空白,只等老師上課來講。比起去補習班再聽老師講一次當天學習的內容,又或者等補習老師給作業的答案,不如把時間花在如何用步驟把課程讀通,學習先自己找答案,真的不懂才請教老師。
現在是網路時代,找資料很方便。
曾經在網路上看過別人這麼寫「當你拼盡全家的一切,只求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官二代、軍二代、紅二代、富N代的孩子們,早就站在終點線面帶微笑地看著我們的孩子。」
與其被「犧牲是美德」綁架,不如讓孩子以自己的喜好,快樂地學習!比起強制學習,誘導他們愛上學習,成效定會更好!
原文:東周刊2021.09.29
照片來源:Tony
華德福蒙特梭利比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弄完兒子睡覺我常常精疲力盡,累到連開酒都嫌累🍾️
不能理解為何把男孩單獨分開,一人時都還算乖,但兩男在同一空間時呢?不得了了!翻天覆地了!宇宙大爆炸了!孫悟空遇到豬八戒了!等等這樣形容好像不對,他們會為了誰是孫悟空誰是豬八戒吵架,倒楣的又是我🤷♀️
上次錄影想靠北兒子很皮,想取暖,怎知碰到別人家是生「四男」我當場倒抽一口氣,我這個生兩男的還好意思抱怨嗎?我媽問我怎麼跪在地上。
(很想說妳在古代地位應該已經是皇貴妃了吧?我可能還是嬪)但我沒有追求變成皇貴妃啊啊啊啊啊這是現代啊啊啊啊啊啊
四男媽:「我們家兒子放電方式是讓他們去拔草跟務農,我們買了一座山地」
我:………………….
這有可行嗎?各位,還是我可以丟去誰家有山地的?缺免費童工嗎?
我們家最近放電方式是玩「爬爬」,這是朋友借放在我家的一組來自歐洲的攀爬架。質感非常好且堅固,乍看就一堆木頭欄杆+兩塊長版子,看因為長版子正反面是溜滑梯跟攀岩,變化就有20多種,滿誇張的,小孩會跟猴子附身一樣著魔的爬。
他們在爬時,我就一邊滑手機一邊加油(非常敷衍)加油喔 呵呵 爬喔 水喔 搖咧
我覺得這是比較華德福+蒙特梭利的玩具,匈牙利🇭🇺一個醫生設計的。主要是透過攀爬訓練小孩的大肢體,刺激大腦發展,滿像是把公園搬回家。之前疫情我們還滿常在客廳爬,折疊起來又很小,跟Ikea一個130L的收納箱一樣!我還新解鎖一技能:把攀爬架凹成房子形狀,鋪上波希米亞毯,就是一個小小房屋,屁孩能躲進去。
眼不見為淨,真可愛🥰
喜歡可參考這
美感育兒筆記
Twig By TWIG 育兒選品
華德福蒙特梭利比較 在 心理師游敦皓 x 我立志做個優雅的媽媽 x Hmm..我是說盡量啦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幼兒園 #選擇
剛停課的第一個禮拜
帶著兒子回幼兒園拿書籍用品
兒子帶我走進旁邊的社區大菜園
跟我介紹哪一塊是他們班種的菜🥬
在都市裡🌆能有這一大片的綠色空間🌳
真的是太難得了❤️
關於幼兒園的選擇,實在是有太多的考量了
不同的教育風格、課程內容、室內外空間、戶外教學多寡、早午餐及點心的內容🥪
台式傳統教學、蒙特梭利、美式教學、雙語教學、華德福⋯可能還有許多我沒有聽過的🏫
想一想
當初要給兒子選幼兒園的時候還真認真🤔
因為要搭配媽媽結束育嬰假回醫院上班的時間
幼幼班名額又比較少(或不一定開班)
前前後後大概參觀了8間幼兒園!
在參觀的過程中
好像也慢慢的在釐清~
想要給兒子怎麼樣的幼兒園生活?
參觀到後來自己覺得最重要的
可能就是以下兩項吧!!
1️⃣師生的互動與孩子的表情
幼兒的反應一定是最真實的,幼兒園的課程與活動是否能夠吸引孩子投入,或是老師與孩子之間的關係,都可以從參觀中看得出端倪。
我曾經參觀過幼兒園,只能在課後時間參觀,真的看不出所以然⋯
或是園長笑得親切,但是老師眼神很空洞、孩子眼神很放空XD
又或是在一些活動課程中,明顯感覺班導師不是很耐煩⋯!
再或是在教室上課時間表情很呆滯,中間在遊戲區玩耍時整個甦醒🤣
2️⃣注意師生比
政府有明訂幼兒園的師生比,但有些品(收)質(費)高的幼兒園可能會自行有更嚴格的規定!
我在參觀幼兒園時也會自己數一下班級師生比,還真的遇過數字好像不太對的,過半年就在新聞上看到他們的分校爆出超收的新聞😱
太會想方設法「偷偷」賺錢或省錢的幼兒園,實在讓人很難信任呢!
而且,我們將心比心,過重的負荷下,老師身心俱疲,實在很難和顏悅色吧!師生比直接影響著老師可以有多少心力觀察每一個孩子,也關乎是不是可以在課程設計時加入一些「很麻煩」的體驗與活動囉XD
當然,即便一開始很用心的選擇過
都還是可能發生我們不一定能掌握的情況❗️
所以還是要好好觀察孩子的反應
若能養成和孩子聊天談心的默契是最理想的
我們也可以在 #觀察適應期 時
看看老師怎麼引導孩子適應?
在師生溝通的時候,觀察一下,老師是不是有足夠的能力了解孩子。
不知道其他家長選擇幼兒園的時候
看重的是哪些部分呢?
停課2個月了🥵
家長們是不是都超級渴望把孩子送回去幼兒園的那一天呢?
至少我是啦⋯😂
#收到下學期的註冊繳費單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