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祈求和慶祝豐收的「臘八節」 | 五穀豐登|23 >
據記載,臘八節最早源於中國古代的臘祭。
五穀豐收時,人們便會舉行報謝典禮,
顯示了古人對天地萬物的敬畏之心,敬天敬神。
臘八節除了祭祖敬神外,原來還有不同的文化意義。
當中的儀式習俗也十分多樣化。
---------------------------------------------------------------
中國自古就重視農業,每當農業生産獲得豐收時,古人便認為是天地萬物諸神助佑的結果,要舉行慶祝農業豐收的盛大報謝典禮,稱為「臘祭」。臘祭儀式結束以後,古人要進行宴鄉活動,用新産的黍糜做粥,大夥聚餐,歡度佳節。後來的臘祭發展成以祭祀祖宗為主的節日。大概到南北朝時期,才將農曆十二月初八定為臘八節。
據説,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成道節」,寺院都要煮臘八粥祭佛,後來成為民間習俗,以示五穀豐登。臘八粥又叫佛粥。最早是寺院煮,後來民間也做臘八粥,甚至朝廷也做臘八粥,以贈百官。臘八粥的棗寓意「早」,栗寓意「力」,就是早下力氣,爭取明年五穀豐收。要把臘八粥做得稠一些,粘糊糊的,粘是「連」的諧音,意味著連年豐收。臘八節正是隆冬季節,天氣寒冷,俗話説:「臘八臘八,凍死叫化。」舊時,地主為了表示對長工的仁慈,過了臘八節才行辭退,臨走時,還要贈送幾個臘八糕。
~臘八節的習俗~
祭祀: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喝臘八粥:中國人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始於宋代。當時每逢臘八這一天,朝廷、官府、寺院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代,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賞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闔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還在親友鄰裡之間相互饋贈,以示祝福。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
臘八豆腐:「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産,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翡翠碧玉臘八蒜: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據説這臘八蒜還有些來頭,臘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近年關了,各家商號要在這天把這一年的收支算出來,可以看出盈虧,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債,都要在這天算清楚。但是快要過年了,中國人總講個面子和彩頭,於是收債的就會泡上一些臘八蒜送人。欠債的收到了自然心照不宣:年關了,一年的債務該清算清算了。北京有句老話説:「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用臘八蒜當作催債提示,以示忌諱,回避這個算賬的「算」字,其實欠人家的,終究是要還的。老北京臨年關,街巷衚同有賣辣菜的,可沒有賣臘八蒜的。因為賣臘八蒜得吆喝「臘八蒜來!」欠債的人聽見吆喝心裏不舒服。所以臘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戶自己動手泡臘八蒜,自己先給自己算算,今年這個年怎麼過。
泡臘八蒜得用紫皮蒜和米醋,將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裝入小壇封嚴,至除夕啟封,那蒜瓣湛青翠綠,如同翡翠碧玉。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撲鼻而來,是吃餃子的最佳佐料,拌涼菜也可以用,味道獨特。
煮「五豆」:有些地方過臘八煮粥,不稱「臘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臘八當天煮,有的在臘月初五就煮了,還要用面捏些「雀兒頭」,和米、豆(五種豆子)同煮。據説,臘八人們吃了「雀兒頭」,麻雀頭痛,來年不危害莊稼。煮的這種「五豆」,除了自食,也贈親鄰。每天吃飯時弄熱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臘月二十三,象徵連年有餘。
臘八面:中國北方一些不産或少産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麵條搟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吃冰:有的地方臘月初七夜,家家都要為孩子們「凍冰冰」。在一碗清水裏,大人用紅蘿蔔、白蘿蔔刻成的各種花朵,用芫荽作綠葉,擺在室外窗臺上。第二天清早,如果碗裏的冰面凍起了疙瘩,便預示著來年豐收。再把冰敲成碎塊,據説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
臘八粥喂樹: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裏種著花卉和果樹,用刀、斧砍破樹皮,將臘八粥糊入斧痕稱之喂樹。這樣來年樹就可以多結花果。民諺曰:「砍一斧,結石五,砍一刀,結十稍。」反映了人們期盼豐收的心願。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中國華文教育網、在線漢華字典網
---------------------------------------------------------------
#歷史 #文化 #故事 #農業 #臘八節
~專題推介,盡在知史~
《回到秦時》
http://www.mychistory.com/?uid=0.4.16.0&page=3
華文教育網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月餅;同一輪明月。
(小編太孤陋寡聞,只食過廣式月餅及冰皮月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國各式月餅
月餅經過長期的演變和發展,花樣不斷翻新,品種不斷增加,地區的差異使品種外觀、口感、味道各具獨特風格。
按產地分有:京式、廣式、蘇式、台式、滇式、港式、潮式、甚至日式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鹹味、鹹甜味、麻辣味;從餡心講,有五仁、豆沙、冰糖、芝麻、火腿月餅等。
~雲腿月餅~
雲腿月餅也叫滇式月餅。相傳,明末清初,退居昆明的永曆皇帝終日憂愁,不思茶飯。一位御膳廚師急中生智,別出心裁地選用雲南的火腿精肉切成碎丁,混以蜂蜜、精糖包餡,蒸制點心奉上,稱之為「雲腿包子」。因其香濃味醇,甜咸適宜,皇上吃了龍顏大悅,連聲讚美。從此,雲腿月餅被列為御膳廚中的應時點心。
~鮮花月餅~
鮮花月餅是一款以雲南特有的食用玫瑰花、茉莉或菊花等食用花瓣入料的酥餅。
相傳,早在 300多年的清朝,鮮花餅由一位制餅師傅創造,由於鮮花餅具有花香沁心、甜而不膩、養顏美容的特點,而廣為流傳。
~茶月餅~
四川的茶文化源遠流長,走在街頭總可聞到那股綠茶香。而茶月餅,它更類似於日本抹茶的做法,但是又採用的是四川的綠茶和紅茶。綠茶融入蓮蓉,紅茶入豆沙,將兩種最傳統的餡料變出了四川味,將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茶融入了象徵傳統佳節的中秋。
~榨菜鮮肉月餅~
傳說清代康熙皇帝在一次南巡到杭州時,有糕點師傅做了榨菜月餅,康熙吃過之後評價很好,而榨菜鮮肉月餅的配料也不昂貴,從此在更大的範圍傳播開來,成為了杭州人的美食記憶。榨菜的口味鮮,能夠解去肉餡的油膩口感,吃起來更爽口。
~廣式月餅~
廣式月餅是廣東省漢族特色名點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特別是廣東、廣西、江西等地民間中秋節應節食品。廣式月餅聞名於世,最基本的還是在於它的選料和製作技藝無比精巧,其特點是皮薄鬆軟、造型美觀、圖案精緻、花紋清晰及包裝講究,是人們在中秋之夜吃餅賞月不可缺少的佳品。
~冰皮月餅~
冰皮月餅是香港極具特色的美食,早在 20世紀 80年代,冰皮月餅就已經在香港出售。
為什麼叫「冰皮月餅」?冰皮月餅的一部分原料是糯米,外觀呈白色,在冰箱裡保存,無論從外觀上,還是口感、保存方式上,它都和傳統月餅有很大的不同。
~潮州朥餅~
豬油在潮州稱為朥,而在製作朥餅的過程中,不論是制皮還是制餡,豬油都是主角。在豬油的作用下,朥餅特別潤滑香甜,所以人們一般把潮州本上製作的、具有濃郁潮州鄉土特色的月餅都稱為朥餅
~自來紅、自來白月餅~
自來紅和自來白都是傳統京式月餅,它們的得名來自不同的皮色 ——自來紅是燙麵製成的,自來白則是冷水麵團,所以呈現不同顏色。這兩種月餅個頭都很小,一般做成一斤二十個,為了顯得飽滿,裡面一半是空的。現代的自來紅、自來白已有革新,餡中加入桂花、青紅絲、桃仁、瓜子仁等北京特產的果脯果料,質地也酥鬆多了。
~鮮肉月餅~
鮮肉月餅是江浙滬一帶的特色小吃。顧名思義,餡完全是由一大團鮮肉組成,皮脆而粉,又潛伏著幾分韌,豐腴的肉汁慢慢滲透其間,可謂一絕。鮮肉月餅比較符合南方人的口味,鮮甜脆香。
~海味月餅~
是比較名貴的月餅,有鮑魚、魚翅、紫菜、鰩柱等,口味微帶鹹鮮,以甘香著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資料來源:外灘畫報、中國華文教育網
華文教育網 在 有心肉舖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蛋雕,如履薄冰的藝術】
早安!用美麗的蛋雕作品喚醒週五的早晨吧☀
蛋雕藝術源自明清時期,喜慶場合贈送紅蛋的習俗,後來也有人在蛋殼上繪畫,成為彩蛋,而隨著文化的演變,彩蛋工藝逐漸提高,就成了巧奪天工的蛋雕藝術了! (y)
【小編工商服務時間】
鴕鳥蛋的硬度、強度都是蛋殼界的第一名!適合彩繪、更適合蛋雕喔!🌈
鴕鳥蛋殼哪裡買:http://goo.gl/ks7xbr
(圖片來源:中國華文教育網)
華文教育網 在 中国华文教育网-华文教材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中国 华文教育网 -华文教材. C J. C J. 3 subscribers. Subscribe. 1. I like this. I dislike this. Share. Share. Save. Save. 231 views 2 years ago. ... <看更多>
華文教育網 在 全球華文網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全球華文網」這次很榮幸邀請到 · #PowerPoint互動遊戲一起玩 版主 #方品惟老師,結合自身豐富幼兒華語教學經驗,分享 拿手的簡報遊戲設計與數位工具如何融入課堂;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