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病在痛,還是心在痛?」
近中午忽然感到暈眩,和七年前那次讓我決志在台北找工作,離家人近一點,免得死掉沒人知的暈眩感是一樣的。
那次我人在新竹,暈眩的時候沒辦法站起來,孩子都去台北了,我很怕就死在家裡,沒人知道。因此這次的暈眩襲來,最強烈的感受是恐懼。
所幸有過經驗,也在學正念的時候,學過面對疾病時的態度,這次的經驗整個順遂多了,也趁機做了好多正念練習。
剛發作的時候,我沒有接納當下身體的狀況,發揮「美德」,硬撐著參加中午的會議。
歷經從床上移到電腦前面,集中注意力和大家報告我負責的案子,等大家充分表達意見後,我已經冷汗直流,衝到廁所吐了好幾次,攤在地板上好一會兒才有力氣爬回床上。
我告訴自己,該是練正念的時候了。
我記得有一次跟教我正念的李燕蕙老師抱怨感冒,老師很認真的對我說,要感謝每次的逆境讓我們有機會練習,在更大的挑戰來的時候才有能力面對。現在不練,什麼時候練?
反正這時候什麼事都不能做,能作為的都是心,也是心讓自己痛苦,那就來練心吧。
正念第一步驟。接納。
接納我就是發作了。接納我就是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做事了。
想著過去我做了什麼蠢事害自己,對現在不僅沒有幫助,反而會因為心情翻攪,更不舒服。
擔心週三上課時暈眩還沒好,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和姨媽一樣的疾病,對現在不僅沒有幫助,反而會讓自己更焦躁。
正念第二步驟。好奇、不批判、不評價的觀察整個狀況。
好奇、不批判的看著自己的暈眩,平心而論,其實暈眩不會痛,除非自己犯賤動來動去。
我好奇、不批判的看著自己的暈眩,看著自己閉上眼睛,還會轉轉轉,其實還挺有趣的。
很快的我睡著了。做了一個愉快的夢。但是起床又開始擔心了。
我有個在社團認識多年的朋友,沒講過幾次話,倒是常常夢到她。
只要我進入重病的狀態,我就會夢到我和我離世的姊姊,要不然就是和她去玩。而且都是很美的地方。像這次就是歐洲的博物館。
醒過來前,我是感到幸福的。但醒過來後我開始擔心—哇!這次我一定重病了,才會夢到這兩位指標性人物。
覺察到自己的擔心後,我把自己拉回來正念的狀態,正正的活在當下,不評價一件事情的好壞。夢就是夢,憑藉著夢到這兩位指標性人物來算命自己病重,實在是缺乏證據力。
不亂擔心,其實也就沒事了。
接著就是一連串的躺。躺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想起有事情要做,嘗試坐起來,我又想吐了。
於是我接納現況。好吧,反正我未來身體不行時,也是要躺著,那就來練躺吧。誰說躺不用練呢?
躺的過程中有數度掛念想工作,也有無聊想坐起來的衝動,但我就是一次一次把自己拉回來,好好躺著,好好的呼吸,好好的和自己在一起。
想和別人在一起,想和事情在一起,那是我們從小養成的習慣,讓我們在這個世界能夠存活。
但和自己在一起也是同等重要的。出生的時候是和自己在一起,別人在忙也是和自己在一起,搭公車、讀書、算數學,那都是和自己在一起。不習慣和自己在一起的人,無法靜下來學習,不習慣和自己在一起的人,無法安心終老。
可惜小時候喜歡和自己在一起被評價為搞自閉,早已被認為是不對,不正常,很悲慘才會如此的狀態。其實練習和自己在一起是正常又重要的事,和練習人際相處一樣的重要。
這次我好好的拜訪了我身體的每一吋肌膚骨骼和認得的身體器官。我只能說,身體的國土可真是複雜遼闊啊,我們實在欠我們的身體很多的正視與拜訪。華燈初上,聽到兒子回到家,我都還沒有拜訪完呢。
我想上廁所,試試看站起來,昏昏的,但是好九成了。
我走到客廳,和兒子邊聊天邊吃飯。吃完飯,他收桌子,我把iPad拿出來把這段經歷寫下來。
身體有狀況,除了身體的痛,真正讓自己痛上加痛的是來自於責怪悔恨過去的自己做了什麼,擔心如果好不了,未來怎麼辦,還外加不習慣和自己獨處。
如果能夠接納過去的已經發生了,無法改變; 能夠接納現在的狀態就在這裡了; 接納未來的事情即使無法親力親為,天也不會塌下來,只要能夠習慣和自己相處,駕馭自己無法停歇的心,其實病痛所帶來的苦就相對來得單純多了。
**請勿擔心,也不需要問候我。我能打這篇長長的文章就表示我元氣恢復了。剛發作的時候,隱約看到手機亮起來,大一新生求救說找不到線上上課的連結時,我光想聚焦看清楚訊息寫什麼就都快吐了,而現在能打這麼長的文字,肯定是沒有問題了。
photo credit: 郭葉洋
***********************
想參加郭葉珍正念溝通工作坊但老是被秒殺,怎麼辦?只要您登記了想上課的意願,每次我有開課,我就會依照登記的順序來詢問您上課的意願。課程內容一樣,只是參加的人、遠距或實體上課的差別而已。您只要登記一個就好。
1. 父母專屬正念溝通工作坊的意願登記: https://forms.gle/B4Ffic9Y2Wo5uHkz8
2. 正念溝通工作坊(非父母專屬)的意願登記:https://forms.gle/pEzNsrWsgLKjahgc8
3.實體的工作坊:您可以到台灣正念工坊(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MindfulnessCenter )的粉絲頁私訊您的意願。
~[時時正念]line貼圖(文字版)~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6284967/zh-Hant
~[時時正念]line貼圖~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6210111/zh-Hant
~郭葉珍的《和自己,相愛不相礙》~
博客來 https://tinyurl.com/y723qf8r
~郭葉珍的《我們,相伴不相絆》~
博客來:https://reurl.cc/NjZWge
華燈 第 三 線上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燈會居民生活指引“最新修正”出爐囉!
這是發布新修正後第一場說明會,今早我到了東區區公所參加燈會的里鄰長說明會,幫大家歸納幾大修正如下:
1. 縮減交通疏導範圍,並加強疏導。
2. 機車通行無限制,汽車需通行證。
3. 縮短展演時間,節目調整為平日下午6點到晚上9點,假日為下午6點至晚上9點半。
4. 國中小學維持正常下課時間。
5. 一證通行燈會疏導區內會發送「汽車通行證」,有需要的人可透過線上申請或至三區區公所的櫃檯請領。
6. 提供貼心服務車及環狀接駁車
這次我也在說明會中提醒市府必須注意以下幾點,否則未來新竹市區將無法避免地,會有下班交通癱瘓的情形發生:
1. 目前領取通行證措施放寬,降低市民衝擊;但未來下交流道如何有效疏導外地車到外圍停車場?疏導方法及明確指引需妥善規劃。
想像燈會開始時間延後到下午六點,那時是下課下班尖峰期,平日光復路甚至公道五整條都已經塞爆,燈會期間更難以想像,如果大家都從光復路往市區沿途行駛,試想會發生什麼事?一定會癱瘓!
2. 目前這樣的交通管制方案,不等於市民與外地遊客可以很容易到達燈區。到目前為止,仍不知道接駁車資訊,可否請市府儘速公布接駁資訊?
3.關於管制區外各個停車據點的位置及車位數量都尚未公佈,加上紅區住戶無法出入所衍生的停車需求,整體規劃是否容納得下在地居民與外地遊客的需求,仍有疑慮。也請市府盡快公布。
4. 各燈區之間的徒步區斷點也要做妥善規劃與銜接,避免屆時人車爭道的險象發生,像是護城河燈區到錦華燈區之間的徒步區目前是沒有銜接的,中央路的人車爭道情形將會變得更嚴重。
下午2:30在東區區公所還會有一場燈會里鄰長說明會,我會開直播,請大家一起來收看並發問。
#感謝市府傾聽民意
華燈 第 三 線上 在 Sharon世界走跳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疫言難盡的飛行生活」
再一次證明計畫趕不上變化,沙漠假期結束後我與老公一同飛回了倫敦的家。
溫恭嘻又一波的無薪假政策,讓我動搖了,與其時間待在沙漠地面上無事可做,倒不如回英國陪老公,於是無薪假申請遞交➡️核准➡️買機票;一個轉眼間,到了久違超過半年的Terminal 3,當乘客飛英國去。
這是三月底各國lockdown後第一次以乘客身份看到機場,還記得上一次當乘客是二月時和朋友前往芬蘭。
那時疫情剛開始在歐洲發酵,但大家不以為意(現在不以為意的歐洲人還是很多....),機場包括我們可能不超過10人戴口罩;再看看現在,機場免稅店華燈依舊,來往旅客卻相對銳減,臉上的口罩更是必備,短短半年,世界都變了。
而在疫情期間,大家可能會對於坐飛機這檔事相對恐慌,但我以一個機艙就是辦公室的人來說,搭機這件事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可怕。
重點是要做好自己位置區域的消毒及自身整潔,建議安全帶、座椅扶手、螢幕都用酒精消毒擦過就好,其實真的不太需要不吃不喝/不上洗手間/穿全套防護衣。(畢竟我們上班時也是有吃有喝也上洗手間的😆)
有搭溫恭嘻的話,上機前在機場會拿到一包Hygiene kit,裡面有兩副手套/兩小包酒精濕紙巾/數包乾洗手/口罩,以這個份量搭乘一般長途飛機是夠用的;不過口罩嘛,還是建議用MIT難波萬!
至於目前入境英國須知,台灣護照免簽入境依舊,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入境前48小時內要在線上填Passenger Locator Form,不需要印出只要出示手機PDF即可;就算真的真的忘記了,排隊等海關時旁邊也會有告示牌Qrcode拍了填完也可。
現在從台灣直飛英國入境後不需要隔離,不過目前UAE還在需要隔離國家名單中;英國畢竟是佛系防疫出了名,傳聞中有7成5英國民眾沒有做好居家隔離,但我們很乖在家隔離兩週待滿待好(雖然完全沒人檢查追蹤,全都憑民眾自己的良心XD)
而溫恭嘻關於搭機的需求時不時都在更新,自己上官網看資訊最清楚,有時候問機組人員也不會知道最新狀況。
例如,當時我們出發時官網寫明從杜拜前往英國需要提供PCR test,我主動拿給地勤看,但他一臉黑人問號看著我說不用(?,結果隔天起就改規定杜拜出發到英國/歐洲不需要做檢測,所以我...幾千塊是做安心的XDDD (現在連從英國回去都可以選擇落地之後在杜拜機場做免費的戳鼻子了,非常瞬息萬變的政策)
不過最驚人的還是倫敦機場...人多到好像沒有疫情這回事,還聽到海關們聊說下一批降落是半小時後,所以他們可以休息一下之類的,有圖有真相⬇️
-
接下來有一陣子應該都是英國生活日記,如果來這邊想看飛傭聊工作的話可能要慢走了XDDD
#這回休假絕對是我進公司後最明智的一個決定
#原來比起在天空中送雞或牛
#我更喜歡每天在廚房洗手作羹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