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感想]非常感謝瘋戲樂王希文的邀約,讓我在從事音樂演奏工作後的第16年,終於有機會坐在樂池,為台灣本土音樂劇伴奏。
猶記得最早接觸音樂劇是國中時,由去年癌症過世的表姊強推我聽的「歌劇魅影」原聲錄音帶開始,當時也是她新加坡的筆友寄給她強推她聽的。 後來高中進了管樂團,不知道是當時流行、還是教練的喜好,走行進樂隊時,玩了一堆音樂劇名曲,除了歌劇魅影以外,還有萬世巨星及悲慘世界等。
1995年我跟一群大學劇團的朋友趕在97大限之前去了一趟香港,為的就是一睹歌劇魅影的現場全本音樂劇演出,當時的大水晶燈、環繞音場、地底下的渡船場景、男主角的演技與演唱功力讓我目瞪口呆,出了劇院久久不能自己。
記得後來在台灣也看了兩齣自製音樂劇:果陀的「大鼻子情聖西哈諾」與綠光的「領帶與高根鞋」。之後因為漸漸往爵士樂方向走去,看的戲也漸漸少了,雖然唸研究所時期還蠻文青,看了一堆崑劇、南管戲、歌仔戲等。
去美國進修時,看的表演也是以爵士樂為主,偶而也會去看音樂劇,但只看自己熟的那幾齣,才知道原來卡司也會影響觀劇經驗。後來,身邊漸漸出現一些會看日本寶塚歌劇的朋友,也透過寶塚認識了一些改編自國外的原作,例如好看又好聽的奧地利音樂劇「伊莉沙白」。
雖然自己是一個很業餘的音樂劇愛好者,不過我覺得音樂劇應該跟音樂一樣要具有靈魂,才能引起觀眾們的共鳴。「台灣有個好萊塢」就是這樣的一齣戲,以台語片的歷史為經緯,述說曾經在這塊土地上的生活故事;然而,它要說的故事卻不只要說這些,它想說的是我們心裡最深層的夢想:追求愛、自我與被理解;這也是為什麼「香港加油!」這句台詞被演員說出來時,會獲得那麼大的掌聲吧?(因為他們正犧牲他們的體力時間、冒著危險在做這件事!)
「台灣有個好萊塢」的音樂很多元,有貼近國台語流行歌的、有像電影配樂的、也有音樂劇式的合唱跟獨唱、有抒發感情的、也有描述劇情的。再加上令人感動的歌詞與演唱,我常常在樂池裡聽得太感動而必須要強迫自己平復心情以演奏下一句。
幫音樂劇伴奏與爵士樂演奏非常不同,不但幾乎沒有即興的片段,要照本宣科的如實演奏、要會看指揮、甚至也要十八般武藝都會,這次不但要吹薩克斯風跟長笛,甚至還有吹奏短笛的片段。在這裡非常感謝編曲給我的考驗、Trio Music郭嘉堯老師的幫忙、管樂組阿強老師、承育老師還有聶帥的相濡以沫,這真的是一支很棒的樂隊!
音樂劇就是當下看得很爽、回去卻回味再三的一種大眾商業劇場,然而這種製作卻費工又複雜,我訝異於這次劇組的平均年齡層是如此年輕,可是個個既認真負則又有才華,我真的非常榮幸參與這份工作,也超開心看到台灣有這樣超水準的音樂劇!
「萬世巨星音樂劇劇情」的推薦目錄:
- 關於萬世巨星音樂劇劇情 在 楊曉恩 Shawna Yang - 薩克斯風‧爵士樂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萬世巨星音樂劇劇情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萬世巨星音樂劇劇情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萬世巨星音樂劇劇情 在 [閒聊] 萬世巨星.Little Shop of Horrows.Hairspra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萬世巨星音樂劇劇情 在 耶穌基督萬世巨星- 電影 - PttPlay線上看 的評價
- 關於萬世巨星音樂劇劇情 在 Daisy's Musical World | Facebook 的評價
萬世巨星音樂劇劇情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羅馬》沒能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但它是我心目中的最佳影片;硯拓寫的《羅馬》,是我讀過的相關文章中,最喜歡的一篇。
.
#文章一段
.
「我要說的不是事件的真實經過,而是我記得的模樣」。記憶從來就不保證真實,而只是當事人戲劇化(或至少故事化)之後的版本。它會增添神秘性,會變得純粹,會強化「從此我便明白…」的概念力道,這種種即使暗示了記憶並不可靠,卻同時,能夠佐證是什麼造就了我們,成為現在的自己。
「I’m not going to tell the story the way it happened. I'm going to tell it the way I remember it.」
21 年前,在《烈愛風雲》的片頭,男主角 Finn 的旁白這麼說道。那是《羅馬》導演艾方索.柯朗在我記憶中留下的第一道刻印,也是一部浪漫到骨子裡、叫人酥麻的愛情電影。那之後,《地心引力》的片末 30 分鐘讓我一看再看,完美的配樂/節奏/鏡頭調度/角色心境歷程,令艾方索.柯朗已經有好多年是我心目中能拍出「完美商業片」的那個導演。更甭提荒涼卻豐滿的《人類之子》,賀爾蒙躁動的《你他媽的也是》,還有【哈利波特】系列唯一真正優秀的《阿茲卡班的逃犯》……
然後,我們有了《羅馬》。它在今天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項,竟然敗給了《幸福綠皮書》,注定要成為影史的又一則軼事。這樣一段小人物的日常刻畫,據導演說,有 90% 都忠實重現自他的回憶。也的確在觀看的時候,多數的我們會想起《童年往事》的情感力道:透過童稚的眼光,置身卻不過問地看家庭成員的更迭,時代的輪轉,這一切是厚重的,但在近景搬演的日常,又只是生活的細瑣。
但《羅馬》真正讓我思量的,是它明明就不只是日常。在題材上,它層層道出家國的危機,記錄時代,更特別用力凸顯性別處境;在美學上,它以靜制動的優雅背後,是不可思議複雜而精準的安排,包括攝影與色調,事件與搭景,更包括從未上鏡的素人女主角和一群孩子們的對戲。它成了今年——或近年,最傾盡心力追求藝術性的電影。而這一切,如此戲劇性和意涵豐富的,怎麼可能是 90% 真實記憶的重現?
於是我想起文首那句話:「我要說的不是事件的真實經過,而是我記得的模樣」。記憶從來就不保證真實,而只是當事人戲劇化(或至少故事化)之後的版本。它會增添神秘性,會變得純粹,會強化「從此我便明白…」的概念力道,這種種即使暗示了記憶並不可靠,卻同時,能夠佐證是什麼造就了我們,成為現在的自己。
《羅馬》是從艾方索.柯朗的童年便服侍他們一家,尤其照顧幾個孩子長大的女傭 Libo 的故事。她在戲中的化身克萊奧(Cleo),在他們遭逢爸爸離家的那一年,自己也意外懷孕了。全片便看她如何在這樣的風浪裡,無聲地求生,還緊緊抓住和安撫幾個孩子。鏡頭自始至終跟著她,我們看見、聽見的都是她「在場」的,但妙的是,這又不算是從她的「觀點」講述的故事。
柯朗自己形容,這部片的目光是現在的他回到過去,去觀看自己的童年。全片鏡頭大多都是在定點橫搖(pan),看著場景內的人際情節,鏡頭本身不動,也不會拉遠、推近;或是在遠景平行著人群的移動方向推軌,彷彿伴他們走一小段。全片極少近拍和特寫,於是既造成某種抽離,又其實「旁觀」到讓你無法不去注意、去意識到自己是「毫無聲息的闖入者」。
而正是這股目光,洩露了「這是我記得的故事」的距離感,連同柔和而夢幻的黑白色澤,美極了的構圖,各個逆光場景的星芒,和那個在大家忙著撲滅野火的新年時分摘下怪獸頭套、唱起了挪威古謠的男子。故事設定在 1970 ~ 71 年,那正是人類剛剛登上月球,同時學運風潮席捲西方世界,最終在墨西哥引爆了幾場衝突,包括 1971 年 6 月 1 日的 Corpus Christi 大屠殺的時空。
這樣的騷動氛圍,體現在片中兩位重要男性身上。父親安東尼奧一出場,就駕著標誌是個王冠、名叫銀河的大房車,君臨他的寢宮。而克萊奧的對象費明,則是個崇尚武術、享受暴力的威嚇力量以求自我滿足,彷彿搖著尾巴的公雞的男子。這兩人在先後緊連的兩場戲,「遺棄」了主角們,費明甚至親手持武棍和槍,指著自己的孩子。由此可見:最在乎端起雄性架子的,往往也是最懦弱,最沒有擔當的那廝。
伴隨這些強烈控訴的,是同心圓一般的時代設定:從家庭支柱的崩解與逃離,到國家的紛亂,再到人類世界作為一個群體、所知疆界的鬆動,身在其中的孩子們(即童年的導演)自然不會感受不到這些波濤。但也許是年幼的他一心只想當太空人,或因為兩個堅強的女人穩穩撐著這個家,回顧這段童年亂流,我們感受到的並非惶然與不安,而是寧靜之美。
無疑地,《羅馬》是艾方索.柯朗歌詠他生命中重要的女性們,以表達感謝的作品。劇中的克萊奧與蘇菲亞,即使有著清楚的僱傭階級關係,但兩人之間真誠的情感,讓幫傭同時也是家人,而僱主並不計較為她付出。她們一同愛著幾個孩子,即使隨著劇情雙雙經歷了撕心裂肺的傷,但是都從這剩下的愛與付出,得到對自我的錨定。她們的連結也變得更緊密了。
於是片末那次出走,彷彿在說:銀河我們不要了,因為它太大了,現在的我們只需要一個小小世界——不過在那之前,我們要帶它(原本家庭的象徵)踏上最後一趟旅行,這既是告別,也是「從此要開始全新冒險」的開端。
若再拉遠看,這在艾方索.柯朗的創作中,是始終存在的脈絡。《烈愛風雲》和《你他媽的也是》都是對女神的訴情,《人類之子》和《地心引力》更是直接對「母性」的盛讚:不論作為孕育新生命的希望,或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如何在子宮一般的太空站裡,重拾「活下去」的意志力,進而重生。在《羅馬》裡,克萊奧儼然是導演第二個母親的地位,和那場靜悄悄引爆張力的生產戲,和甚至暴亂現場、一個女性抱著她被槍擊的男伴哭嚎的《聖殤》意象,都在加強這股連結。
片中有一幕,是他們到城外和親戚一起度新年,眾人在屋裡吃喝、跳舞,室內正在播放韋伯音樂劇《萬世巨星》的〈I don’t know how to love him〉一曲。劇中,唱這首歌的是被封為聖人的「抹大拉的瑪利亞」,她被描繪成不求回報、始終看護著(相當程度上)已經被解構了神性的耶穌的女子。
而搭配如此濃厚的人性架構,《羅馬》的視覺元素從開場第一個鏡頭,就已經確立了:在天地之間,無限的故事上演,但讓我們能看見這一切的,是魔術般的「水面」。那水就像電影的大銀幕,在無奇的地面上映照出世界寬廣。水的元素在片中一再地出現,不論洗地板的肥皂水,或撲滅野火的池水,或破掉的杯水和羊水,再到差點吞噬生命、又帶來洗滌和救贖的海水……
作為生命元素,水是無聲,無情,卻也無垠的。如同珊卓.布拉克在掙扎重生之後,站立其上的那片沙灘,或 Finn 在故事的開頭望向鷗燕紛飛的那片海灘,在初吻被奪走的噴泉邊的滴水,在艾絲特拉的家門口大聲傾訴無盡無悔的愛的同時、傾盆而下的雨水:
「Everything I have ever done, I’ve done it for you.」
這句話我自年少聽過,便再也不曾忘記了。那樣不求回報的愛慕,或許太像童話而不合邏輯,但有時能夠「付出」,並得到理解和珍惜,本身就已成意義。再說回《羅馬》,眾人皆知 ROMA 四個字母顛倒過來,正是西語中的愛(AMOR)字,但此處的愛是廣義的,是帶給生命意義的力量。從電影第一個鏡頭到最後一個鏡頭,從低頭到仰望,艾方索.柯朗為他生命中摯愛的一位女性而拍,讓我相信:也許美好的回憶也是他的神。也許這輩子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她,都是為了要感謝她。
生命中的人來來去去,其中不乏對你最重要的,而在這潮漲潮落、聚散離合的洪流面前,你卑微渺小,無能為力。但是擁有愛,給予愛,記住愛,會讓你比什麼都安穩,更慈悲,也更強壯。
Shanti Shanti Shanti.
#Roma #羅馬 ifilm/傳影互動 Netflix
萬世巨星音樂劇劇情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邪惡的養成》演而優則導的年輕導演 Brady Corbet,生涯第二部長片一直也是今年備受矚目的電影之一,《Vox Lux》與影后 Natalie Portman 攜手上演一段充滿黑暗色彩的音樂劇情片,其演技與風格完全再度突破過去的既定形象,而且熱騰騰的完整預告氛圍真心超棒,雖然這樣比喻有點詭異,但活脫像是被猛毒纏上的《一個巨星的誕生》。
▍來看預告:https://youtu.be/zxdVqr4hmZU
在多倫多與威尼斯影展公開放映過後,排定於北美 12 月 7 日的檔期也只距離一個多月,如同去年《老娘叫譚雅》一樣《Vox Lux》被視為今年同類的黑馬,獲得不少影評的青睞,原本打算由 Rooney Mara 主演,今年初才更動為 Natalie Portman,而媒體無一不盛讚是她從影至今最為驚人的一次轉身,氣場強大的她帶來繼《黑天鵝》之後極具戲劇張力的演出,搖身一變成為一位叛逆不羈的搖滾明星。
故事述說 Celeste(Natalie Portman 飾)是一位國際巨星,據說電影後半段才真正登台,前面 50 分鐘左右鋪陳的是她的青少女成長過程,由《明日世界》、《聖鹿之死》的童星 Raffey Cassidy 擔任。1999 年時雙胞胎姊妹的 Celeste 與 Eleanor 不幸於學校遭遇到一場重大悲劇,傷心欲絕的她們創作一首歌曲紀錄著這段共同經歷,並於追思禮拜上獻唱,希望能平撫眾人傷痛,出乎意料的是,這一唱卻一鳴驚人,在全國掀起一陣旋風。這對姊妹吸引了製作人(Jude Law 飾)的注意,兩人迅速竄紅,很快便名利雙收。為了走出過去的身心創傷,她們在音樂中找到了生命出口,也開啟了明星生涯,然而人生總是很難順遂太久,時光荏苒來到 2017 年,Celeste 已經 31 歲也成為人母,眾人眼前的她努力擺脫纏身醜聞,並企圖東山再起強勢回歸這個星光閃閃的舞台。
「《Vox Lux》是一部衝擊人心、糾纏不去的電影,因為 Natalie Portman 帶來了衝擊人心、糾纏不去的演出,你無法強迫自己將目光離開她一秒,她無所畏懼的全然將自己投注在這個角色身上。」
「這是一部反流行指標的作品,卻不是一部缺乏感官享受的電影,導演精雕細琢了華麗炫目、包羅萬象的藝術品。」
《Vox Lux》由《邪惡的養成》Brady Corbet 自編自導,網羅《黑天鵝》Natalie Portman、《聖鹿之死》 Raffey Cassidy、《福爾摩斯》Jude Law、《性愛成癮的女人》Stacy Martin、《王者之聲:宣戰時刻》Jennifer Ehle 、《歡迎光臨奇幻城堡》Willem Dafoe 等人,至於台灣的上映資訊目前還有待公佈。
萬世巨星音樂劇劇情 在 耶穌基督萬世巨星- 電影 - PttPlay線上看 的推薦與評價
耶穌基督萬世巨星劇情:|1080p|這部音樂劇DVD取材於耶穌的生平事跡,韋伯創新地將嚴肅的宗教故事和前衛的搖滾音樂聯系起來,是一部藝術表現非常大. ... <看更多>
萬世巨星音樂劇劇情 在 Daisy's Musical World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百老匯音樂劇#德語音樂劇演員Drew Sarich 版的《萬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 演唱會! 4 月將在奧地利維也納的Raimund Theater 上演,演唱會版本為英語版。 ... <看更多>
萬世巨星音樂劇劇情 在 [閒聊] 萬世巨星.Little Shop of Horrows.Hairspra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觀戲的心得
1.Jesus Christ Superstat
12月底去看了萬世巨星...
它的噱頭是請1973年的電影男主角回鍋來演耶穌
正在全美巡迴
https://www.thejcstour.com/
Ted Neele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zFnrKmYfI
他的嗓音有種蒼老的尖銳
理論上應該是很有特色
但是剛好不對我的胃口..
我比較喜歡美聲..而不是很硬的聲音...
而且那天音量平衡沒做好(巡迴場的風險..很難對場地最佳化)
加上我有點累也對主題沒有那麼有興致
結果整場戲就不斷的不小心睡著然後被他的聲音吵醒....=.=
所以是主觀上的沒有很喜歡
也許下次該再去聽聽別人唱的版本
整體來說感覺應該要是個不錯的戲才對..
2.Little Shop of Horrows
1982年很成功的一部戲
演了兩千多場!
1986年有電影
幾個片段很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GRN39oifsE
我看的應該是2003年的revival版本
劇情是說本來是小人物的男主角靠著一株植物變成名人發了財也得到美人心
但是背後卻得幫這株植物的活人生吃
不僅讓提拔他的老闆被吃..連心愛的女友也賣掉
最後心懷愧疚的自己被吃掉了
理論上是個大悲劇
但是實際上十分白爛爆笑
尤其是那株植物能說能唱
非常有戲劇性(會長大..小時很可愛..長大就跟電影裡的連結長的一樣..很酷)
結局是有點虎頭蛇尾有點遜
我給他的定位是個有娛樂性的小品(道具場景是不小啦..)
還可以一看
音樂方面也中規中矩
可以一聽
3.HairSpray
上次是快兩年前在NYC看的
看完就大推..覺得十分華麗
也很適合觀光客..難怪很賣..
過了一年果然出了電影
這次又是巡迴團到處演
就想說再看一次吧
看完還是覺得很開心
音樂也很喜歡(音樂劇版原聲帶都聽爛了)
當然巡迴的場地跟演員是讓演出效果跟NYC的比打了很多折
(我是第一次把一部劇看兩次..
也是第一次體驗別人口中的巡迴場是怎樣不如百老匯演的..)
看在票價跟地利之便上
覺得還是值得
不過關鍵腳色可能就無法像NYC的版本那麼出色
像Tracy的媽媽...
NYC的演的就很傳神..講話就是隻中氣十足的鴨子...
但是要找能用鴨子聲音講話又要中氣十足的男演員何其困難阿
所以這次看的媽媽就很普通..
搞不好連電影版的都比不上...=.=
所以說...
真要把一部戲的好處看盡
還是必須去B'way跟West End親身體驗阿
至於巡迴場我都只要求看到幾個演員的唱腔好就好了
會花更多心思再看舞台設計..走位..導演對各項劇場元素的鋪陳
紐約還是聖地...
應該去那裡找個工作或是去唸個MBA的..(其實是為了看戲: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yohowo 來自: 12.47.63.248 (02/11 11:1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