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4.18(農曆3月22日)士林慈諴宮媽祖遶境賜福(拍攝地點:台北市基河路士林市場前)
農曆3月23日是天上聖母媽祖的生日,相傳媽祖本名林默(因出生後不哭不鬧,故取名為默,小名默娘),於宋太祖建隆元年(西元960年)誕生在福建路莆田縣湄洲島東螺村。(路是北宋時期的行政區劃,相當於明、清的省,福建路之範圍大致為今福建省。)
林默娘自北宋開始神格化,被尊稱為媽祖(當地人對女性祖先的尊稱),並受人建廟膜拜,復經宋高宗封為靈惠夫人,成為朝廷承認的神祇;媽祖信仰自福建傳播到浙江、廣東、台灣、琉球、日本、東南亞(如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地,天津、上海、南京以及山東、遼寧沿海均有天后宮或媽祖廟分布。
從南宋到清代,大多數史料公認媽祖自幼有異能,其生日(農曆3月23日)雖只見於《東西洋考》,但早被全世界媽祖信徒奉為媽祖生辰,並年年舉行慶典。
媽祖是從中國福建一帶的巫覡信仰演化而來,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其他民間信仰(例如千里眼、順風耳),隨著影響力的擴大,又納入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最後逐漸從諸多海神中脫穎而出,成為閩台海洋文化及東亞海洋文化的重要元素。
清朝歷史學家趙翼記下了一個很有趣的臺灣海峽的媽祖傳說。若遇海難向神明呼救時,稱「媽祖」,媽祖就會立刻不施脂粉來救人。若稱「天妃」則媽祖就盛裝打扮,雍容華貴地來救人,所以會很晚才到。故海上都稱「媽祖」,不敢稱「天妃」,希望媽祖立刻來救海難中的漁船。
而台灣的媽祖傳說,大都是媽祖用裙擺擋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美軍空投炸彈。二次大戰期間,盟軍丟兩顆炸彈在大甲街上,一顆炸燬火車站一帶;一顆未爆彈落在媽祖廟旁的市場邊,當時鎮殿媽祖的雙手是張開的,民間流傳是鎮殿媽祖顯靈接砲彈,才使鎮瀾宮城內一帶沒有受到炸彈損傷。
另外,朴子配天宮也有同樣的故事,二戰期間盟軍丟了一顆飛彈在朴子街上水塔附近,配天宮媽祖用裙擺將飛彈接住丟入朴子溪中,使得朴子街免受戰火的波及。而雲林西螺、彰化縣埤頭合興宮、屏東萬丹萬惠宮亦存在類似的傳說。
近年媽祖在東亞海洋史的研究引出東亞在西方航海地理發現前己有的朝貢貿易、琉球網路及跨國移民史討論,而媽祖信仰圈成為東亞海洋經濟及社會結構形成的歷史見證之一。
媽祖的影響力由福建湄洲傳播開來,歷經千百年,對於東亞海洋文化及中國沿海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被學者們稱為媽祖文化。
2009年10月,媽祖信仰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認識士林慈諴宮:
早年台灣只要是由大陸移民開發之處必定有媽祖廟,士林也不例外。300年前,漢人大量入墾台灣,一批來自福建漳州的移民沿著淡水河,轉入基隆河來到八芝蘭林(音譯自平埔族語 Pattsiran,意指溫泉)定居,最先開闢的街肆,在現在士林的舊佳里一帶,到目前還留著「舊街」的稱呼。
清嘉慶元年(1796年),士林媽祖廟建立,主祀天上聖母,為慈諴宮的前身,原址在今文林北路士林橋附近,廟名為「天后宮」。
後來該廟的遷建,和當時泉漳械鬥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清中葉以後,移民的人口漸漸多了,先來後到的泉州人與漳州人,因為爭地利與水源,大小衝突不斷,自清咸豐3年(1853年)開始,便接續發生了幾次較大規模的械鬥事件。
清咸豐9年(1859年)7月,三千多名艋舺的泉州人大舉攻打漳州人的大本營「枋橋林本源家」(今板橋林家花園),隨後又結合居住社子島的泉州人渡過基隆河向芝蘭堡進擊,經過連番交戰結果雖然雙方各有傷亡,但終使得芝蘭舊街一帶房屋田園盡毀於衝突之中。
舊街慘遭火焚之後,幾乎全毀,漳州人退據芝山岩築寨安身,並共同商議重建家園。原來準備在舊地重建,不料又遇上洪水成災。最後在士紳潘永清主張下,得到大多數居民的贊同,另選在「下樹林」(今台北捷運劍潭站到大南路之間一帶)建設八芝蘭新街,即今日所稱的士林新街;同時將天后宮的廟址規劃在整個新街區的中央,即今慈諴宮的所在地。(諴之音同咸、義同誠,慈諴即媽祖慈悲為懷之意。)
新街從咸豐10年(1860年)起開始動工興建,到光緒6年(1880年)慈諴宮落成,歷經20年總算完成遷村。然而潘永清因積勞成疾於同治12年(1873年)辭世,享年54歲,未竟之業由其五弟潘盛清按照原先計劃繼續完成。
新街的媽祖廟自光緒元年(1875年)9月開始鳩工,而後在當地信眾百姓出錢出力同心一志合作下,花了6年時間完成新廟,並將之更名為「慈諴宮」,亦稱「芝蘭宮」,與當時坐落在舊街,同為漳州人守護廟的「神農宮」並稱士林南北兩大宮廟。
1927年,慈諴宮因興建年代久遠,受到風雨侵蝕,造成牆瓦上的彩繪剝落、樑柱傾倒歪斜,需要整修。因此,集結眾議,由當時委員長潘光楷及主任委員何炳奎等人推動改建,先後共同致力改建,並增設兩廂,經過10年終於在1937年完工。廟貌巍峨,富麗堂皇、美侖美奐,成為士林地區居民的信仰中心至今。
慈諴宮坐落在台北市士林市場北側的正對面,主祀天上聖母,是一座採兩殿、兩廊、兩護龍平面配置的廟宇,現為國家三級古蹟。慈諴宮是目前台北市裡唯一在廟前保有三座精緻戲台的廟宇建築,廟前的青石地舖綿延至戲台下,可想見昔日廟前演出之盛況。
年代久遠的慈諴宮雖經多次興修,但仍留有多處古意。例如:內殿木材結構部份具有對場作,建廟之初延請兩派大陸工匠,互為競爭,因此精巧的木雕工藝是參訪時可以留意的特點。
另外,宮內前殿為五開間的建築樣式結構,符合主神帝后級的神格,四面牆面有多處雕刻,其石刻工法相當精美,多數為日治時期重修時所安置,這可從落款年代為昭和得知,惟多數被人以水泥塗去,造成政治力侵害文化的遺痕。
近年來,由於社會經濟水準提昇,寺廟管理當局引進不少政治人物的碑刻牌匾,並增設不少石雕裝飾,使得廟前空間顯得侷促繁雜,加上廟址位於士林夜市範圍內,遭到合法攤販包圍,因而漸失大廟之恢宏格局。
目前「新街慈諴宮」與「舊街神農宮」、「芝山巖惠濟宮」為士林地區的三大古廟,該廟的組織型態為管理委員會制,祭典日期為每年的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誕辰)。
慈諴宮大事紀:
1796年,信善何錦堂獻地,在芝蘭舊街創建天后宮。(何家是天母地區首墾戶)
1859年,發生漳、泉械鬥,天后宮遭到波及,焚毀。
1860年,潘永清倡議遷地下樹林重建芝蘭新街。
1864年,將天后宮遷往芝蘭新街準備建廟。
1875年,潘永清之弟潘盛清主持新廟建造工程。
1880年,新街廟體興建完成,並重新命名為「慈諴宮」。
1937年(日治時期),慈諴宮與舊街「神農廟」同時完成改建。
1985年8月19日,內政部指定慈諴宮為國家三級古蹟。
萬丹木材行 在 靜巷六弄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茶 山行
Max & Oia Tea Lounge
位在桃園龍潭的茶行
這回是第二次拜訪了
第一回是去入住桃園友人家
夫妻倆領著我去的
其實對於是否應該用茶行這樣的稱謂形容
自己心裡很是矛盾
製茶.賣茶是上一代的本行
製茶起家. 二代老闆本身兼具茶道老師與製茶師的身分
單就這點而論
便已不是每間傳統茶行都能有的內涵了
除此之外
老闆自製西點的能力更是令人讚嘆
中西合璧
我想是用來形容這間店適切的名詞
既有東方文化的底蘊. 又有西方設計的氣息
這兩種味道同時在空間與商品兩者上呈現
而且相當的和諧
大量使用木材.石材以及黑鐵
略為深沉的草綠色牆面
最讓我欣賞的店門口那一席榻榻米
上方總擺放了各類茶器
以及旁側那一席黑色石面長桌
面上嵌了一面木材.在上挖空部分.下方是不鏽鋼盤面
左側是黑晶爐
設計簡約. 將茶盤與茶桌兩者融合在一起
第一次看見時
我心裡就想 我以後也要一張這樣的桌子
實在是太吸引人了
而且非常好打理.也兼融了泡茶需要的務實機能
我想很多事物都是這樣的道理
簡單 從來都不簡單
茶點部分更是惠玟的拿手活
今天我吃的是碧螺春口味 + 萬丹紅豆的蛋糕
口感綿密
入口後配上一口熱茶
茶香和奶油一起在嘴裡化開了
我想這奶油大概也不簡單吧
至少不是常常吃到的那種口感
綿而不膩
我點了一壺冷泡茶
一壺熱茶. 貪心的想一次全包
因為礙於路途.實在無法常來...
Tea Lounge 實在精妙
無論是想喝熱茶.冷萃茶.還是下午點心
一次都能滿足 多好
女孩子肯定會喜歡這裡
空間雅致安靜 一個人來看書也好
同時也販售各類茶具.茶器
茶壺是和鶯歌老師傅訂製的特殊款
那種黑色霧面金屬色澤的釉料很美
並不常見
水一淋上就蒸發收斂了
視覺很是享受
其實就茶壺的樣式也是很創新的
有日本和歐洲設計的味道
價格也很實在
今天看見了一件霧白色瓷面茶盤
實在是家裡不缺
要不大概也會打包帶走吧
這回就帶走4支茶就好
空間設計.製茶.茶道.包裝設計
全都一手包辦. 實在位才女來著
甘拜下風
這樣氣息的茶行
是第一回遇上.心中很是著迷
推薦給大家
要是住在桃園地區的朋友們
一定要去試試喔 :)_
話說. 這兩年的桃園越來越精彩了
-------------------------------------------
茶 山行 Max & Oia Tea Lounge
地址 : 桃園市龍潭區五福街35號
喝完茶後. 傍晚再去不遠的石門水庫散步
當屬一類假日的愜意步調
生活其實也是這樣
想過的簡單 卻也很不簡單
走走別人的地方 看看別人怎樣生活
回頭再想想自己的生活
萬丹木材行 在 木材批發網JFG 原木建材- 首頁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若有訂購問題煩請於官網洽購詢問哦! http://www.jfg.tw/shop 萬丹鄉社口村忠心路433號, Pingtung 913. ... <看更多>
萬丹木材行 在 [問題] 木材店推薦- 看板PingTung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家裡的木地板有些壞了,最近想整修!請問屏東哪裡買的到合板木材等材料!(
屏東市/里港)附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1.53.6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ingTung/M.1509289225.A.26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