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閱讀單元,邀請東吳大學歷史系暨創意人文課程兼任助理教授 葉言都來到空中,在清明節這天帶大家來讀歷史,以及導讀書籍《走進唐人的日常:從衣冠、食物、婚姻、藝術了解唐代生活史》/ 時報出版。
唐代,一個大家最想要穿越的朝代。閃爍著精細的光芒,有一種煙霞瑰麗之氣。透過衣食住行、柴米油鹽的細節,看唐人如何生活與玩樂,怎麼創造人文風采!本書包羅萬象,透過十二個主題,從人們熱衷追逐「唐朝夢」談起,講述外來文明對唐人的影響、衣冠、貴族與平民生活、食物、城市、婚姻、科舉、藝術等,顯現唐人豐富多元的生活樣態。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sb9uAma-xQg
▶ 飛碟聯播網 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stream/stream.html
▶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Android:https://reurl.cc/j78ZKm
iOS:https://reurl.cc/ZOG3LA
▶ 飛碟Podcast
SoundOn : https://bit.ly/30Ia8Ti
Apple Podcasts : https://apple.co/3jFpP6x
Spotify : https://spoti.fi/2CPzneD
Google 播客:https://bit.ly/3gCTb3G
KKBOX:https://reurl.cc/MZR0K4
◎節目介紹:
唐代,一個大家最想要穿越的朝代。閃爍著精細的光芒,有一種煙霞瑰麗之氣。透過衣食住行、柴米油鹽的細節,看唐人如何生活與玩樂,怎麼創造人文風采!本書包羅萬象,透過十二個主題,從人們熱衷追逐「唐朝夢」談起,講述外來文明對唐人的影響、衣冠、貴族與平民生活、食物、城市、婚姻、科舉、藝術等,顯現唐人豐富多元的生活樣態。
飲食與禮制 /
「稻米」成為中國人主要的糧食作物,居然是因為安史之亂爆發,波及北方糧食「粟」的產地,讓稻米躍升為餐桌主角。唐代人也流行吃胡食,如饆饠、燒餅、胡餅、搭納等種類多樣,大幅改變舊有飲食文化。貴族們熱衷於「宴飲」聚會、奢靡社交,同時不吝於展現自我權力與禮制。
婚姻與服飾 /
唐朝,是史上民風最開放、女性高度自主、也是最沒有胡漢界線、允許異族共融的時代。胡人的細袖窄裙,在唐代初年風靡全國;名為「羃籬」的胡人帽子,更成為時髦的穿搭小物;女性也能自信選擇男裝或袒胸裝,並擁有自由婚配的權力。
翻轉階級 /
現代人求學期間大考小考不斷,面對各式讀書壓力咬牙苦撐,希望藉此翻轉階級,尋求更好的生活。回到唐朝,讀書人的壓力同樣巨大。而科舉制度的完善,除了造就「神童」輩出,也有效打破血緣世襲和世族壟斷,底層人民才有辦法出頭天。
◎作者介紹:師永濤
陝西鳳縣人,畢業於廣西師範大學。業餘寫作,客居杭州。在臺灣出版的作品有:《走進唐人的日常:從衣冠、食物、婚姻、藝術了解唐代生活史》、《唐代的鄉愁:一部萬花筒式的唐代生活史》;另有簡體版著作《回望的目光》。
◎來賓介紹:葉言都
1949年(民國38年)生於澎湖,祖籍北京,父系為滿族葉赫那拉氏。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現任東吳大學歷史系暨創意人文課程兼任助理教授、洪建全基金會敏隆講堂講師、臺北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講師、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葉 赫 那拉 式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末代皇帝電影閒談:登基篇
電影末代皇帝的宣傳海報,是一個小男孩皺著眉頭的特寫,這就是宣統皇帝的著名形象─三歲登基的幼兒天子。這對愛新覺羅溥儀這個當事人來說,是幸也是極其的不幸。
首先我們先來聊聊:為何是由溥儀當皇帝呢?這要先從他的家世背景開始說起。
溥儀的老爸是醇親王載灃,載灃的老爸是再上一代的醇親王─奕譞,奕譞則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
這時我們就要說起道光皇帝了,雖然在課本上我們只知道這傢伙在鴉片戰爭被英國打爆,但作為一個帝王,他其實非常負責地完成基本任務:就是努力生孩子。道光皇帝共有9位皇子,這讓他有許多接班人可以考慮去傳承帝國基業,最終第四子─奕詝勝出,成為後來的咸豐皇帝。
可接下來的大清皇帝像是中邪似的,做人極其的不成功。
咸豐皇帝一生子女只有2男1女,其中一位男孩才剛出生就掛了,這就導致咸豐皇帝只有一個接班人─載淳,那就是由懿貴妃葉赫那拉氏所生下的載淳,即日後以5歲登基大位的同治皇帝。
附帶一提,葉赫那拉氏後來母以子貴,在咸豐皇帝過世後,以「聖母皇太后」的殊榮,得以和咸豐的皇后(她則被稱為「母后皇太后」)一起執掌朝政,當然我想大家還是比較熟悉她的尊稱:慈禧。
同治皇帝後來18歲就掛了,正史紀錄是死於天花,野史則說這位皇帝爺成天喜歡去微服召妓,結果搞上花柳病而一命嗚呼(484有人覺得有些熟悉感?其實周星馳電影「九品芝麻官」中掉落龍內褲的皇帝就是在影射同治)。無論是哪一種說法,總之他老兄沒留下接班人就掛了,這就為帝國的傳承留下超大的難題。
按照傳承法則,父死子繼,那應該要找同治皇帝的兒子,問題是他沒兒子。那搞兄終弟及?絕的是他還沒兄弟。所以就必須先上推至咸豐皇帝,再上推至道光皇帝,再往下找道光皇帝除咸豐這一脈以外的兒子,並且再往下找道光皇帝兒子的兒子,如此才算是找到與同治皇帝的平輩人去接班。(有沒有人覺得看到這,頭已經開始痛起來?其實如果能搞懂這當中的關係,對大家以後在過年時走親戚是有那麼一丁點好處的……吧?)
當時主政的慈禧太后在挑選人選時,就像中一個人選:咸豐的兄弟、道光皇帝第七子奕譞的兒子。
為何是奕譞呢?這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奕譞曾跟慈禧合作過一場政變。
這事情還要從咸豐皇帝說起,想當初英法聯軍即將攻入北京,咸豐皇帝帶著老婆小孩及一批大臣落跑到東北,留下他的六弟─恭親王奕訢和洋人談判。結果後來他在東北快掛點時,做出以下佈局:由載淳繼位為皇帝(實際上咸豐也沒得選了,因為他就這麼一個兒子),由皇后及懿貴妃共同擔任皇帝的監護人好代表皇室權威;可真正安排處理朝政的,是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接下來的事我們簡單說,就是肅順與留守北京的奕訢發生政爭,而慈禧堅定地與奕訢聯合罷免顧命八大臣並誅殺肅順。(如果對這段故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觀賞電影「火燒圓明園」,或是明顯改編眾多但有我童年女神邱淑貞主演的「慈禧秘密生活」。)
這場政變中,奕譞也和慈禧站在同一陣線,他還親自帶兵把肅順活逮,所以慈禧和奕譞有革命情感還是政治上的同盟。
另一個原因就比較私人了,那就是奕譞娶了慈禧的妹妹當老婆,兩人因此有親戚關係。
總之奕譞的小孩對慈禧來說是再適合不過的人選,尤其在輩分上,慈禧依舊是母親輩,可以繼續用「皇太后」的名義執掌朝政。所以奕譞的長子─載湉就過繼到咸豐皇帝名下,成為了新的接班人,也就是以苦命著稱的光緒皇帝。
光緒3歲當皇帝,一直活到37歲,絕的是……他也沒生下孩子。所以老問題再度出現:由誰來接班?
那就老程序再走一遍吧,一路往上爬到光緒皇帝他爹,再找找看奕譞其他兒子的兒子。
這裡要說一下,從慈禧找奕譞其他兒子的兒子這一點來看,她是還想持續掌權的。問題是以法律層面而言,慈禧這時算奶奶輩,也就是「太皇太后」,是不可以繼續參與朝政的,何況慈禧年齡也70好幾,身體狀況也漸漸不行了。所以之所以找「奕譞其他兒子的兒子」,很有可能是想把長期的政治同盟給延續下去,除了讓她自己能透過政治同盟的隱性因素繼續執掌朝政,另一方面,就算她掛了,也可以讓奕譞的其他兒子延續慈禧的政治理念。
所以後來慈禧挑中了奕譞的兒子、光緒的弟弟,醇親王載灃的兒子─溥儀。
只是沒有人想到慈禧才做出決定,隔天身體就立刻垮了。(這一點史冊有明確記錄,慈禧死前一天,雖然有出現輕微拉肚子的狀況,但精神還算不差,誰知第二天卻陷入重度昏迷。)為防情況有變,載灃是連夜把親兒子抱到紫禁城中接班,於是出現末代皇帝的起始劇情─皇家衛隊扣門,3歲的溥儀連奶媽一起趕入紫禁城。
(但有一點,真的是導演誇張化了。那就是慈禧在病重的狀況下,絕不會穿得如此的正式。真這麼搞,只怕溥儀還沒到宮中,老太太就被遮疼到沒氣了。)
溥儀自傳甚至有明確提到:
「我和慈禧這次見面,還能夠模糊地記得一點。那是由一次強烈的刺激造成的印象。我記得那時自己忽然處在許多陌生人中間,在我面前有一個陰森森的幃帳,裡面露出一張醜得要命的瘦臉——這就是慈禧。據說我一看見慈禧,立刻嚎啕大哭,渾身哆嗦不住。慈禧叫人拿冰糖葫蘆給我,被我一把摔到地下,連聲哭喊著:「要嫫嫫!要嫫嫫!(也就是奶媽)」弄得慈禧很不痛快,說:「這孩子真別扭,抱到哪兒玩去吧!」
為何我會說溥儀的接班是幸也是不幸呢?
幸運的一點不用我多說,皇帝這位子可不是尋常人能當的。說不幸,則是過繼的皇帝必須與原有的家庭切斷關係。
還記得我前面提到,光緒皇帝是過繼到「咸豐皇帝」的名下,也就是說他親爹反而以後不再是他名義上的爹。據說奕譞聽到這消息,當場哭暈,除了以後喪失一個親兒子,另一個原因就是:為了避嫌,奕譞必須馬上退出朝政,以免干涉皇帝決策。
這裡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溥儀要進宮時,他親生老媽會急切地告訴陪同入宮的奶媽:「我把兒子交給你,請你務必把她當親生兒子!」因為她從此就與溥儀斷絕天倫情份,而溥儀以後要認的媽,會是光緒皇帝的後宮,可問題是這些後宮實際上又跟溥儀沒半毛錢關係,怎麼可能好好照顧?所以能依靠的就只有奶媽了。
(奶媽這人物極其重要,之後我還會重點提到她。)
溥儀自傳就有特別提到這段場景:
「光緒三十四年舊歷十月二十日的傍晚,醇王府裡發生了一場大混亂。這邊老福晉不等聽完新就位的攝政王帶回來的懿旨,先昏過去了。王府太監和婦差丫頭們灌薑汁的灌薑汁,傳大夫的傳大夫,忙成一團……
家裡的老人給我說的這段情形,我早已沒有印象了。老人們說,那一場混亂後來還虧著乳母給結束的。乳母看我哭得可憐,拿出奶來喂我,這才止住了我的哭叫。這個卓越的舉動啟發了束手無策的老爺們。軍機大臣和我父親商量了一下,決定由乳母抱我一起去,到了中南海,再交內監抱我見慈禧太后。」
其實在清朝之前的明朝,也發生過類似的事件。那就是明武宗(就是京劇中登場於「遊龍戲鳳」的那位)掛點後,他也沒生下兒子,於是大臣決議由興獻王的兒子即位,也就是日後的明世宗。沒想到明世宗堅決表示:「什麼?要我認別人當便宜老爸?不行!我拒絕和原生家庭切割關係。」就這樣,明世宗與大臣鬧騰很長一段時間,這就是明史中著名的「大禮議」事件。當時的明世宗是10多歲的年紀,卻展現超乎成人的執著,應是保住自己與原生家庭的聯繫。
可年僅3歲的溥儀不懂我所說的紛紛擾擾,他只能確切地感覺到:他搬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除了奶媽,身旁全都是陌生的人,而且還多了許多莫名其妙的規矩。甚至他都還沒搞懂「皇帝」到底要幹啥,他就莫名其妙退位了。
在溥儀自傳《我的前半生》有提到:
「有一天在養心殿的東暖閣裡,隆裕太后(也就是光緒皇帝的老婆,當時清朝皇家名義上的最高掌權者)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絹擦眼,面前地上的紅氈子墊上跪著一個粗胖的老頭子,滿臉淚痕。我坐在太后的右邊,非常納悶,不明白兩個大人為什麼哭。這時殿裡除了我們三個,別無他人,安靜得很,胖老頭很響地一邊抽縮著鼻子一邊說話,說的什麼我全不懂。後來我才知道,這個胖老頭就是袁世凱。這是我看見袁世凱惟一的一次,也是袁世凱最後一次見太后。如果別人沒有對我說錯的話,那麼正是在這次,袁世凱向隆裕太后直接提出了退位的問題。」
退後的溥儀,整個生活圈限縮在紫禁城的後半段,隨著年紀越大,他將會在越加畸形及衝突的環境下成長……為一個死小孩!
(未完,待續。)
圖片為:
末代皇帝電影重映版海報
話說片商,我都這麼自動自發地發文章了,而且接下來會繼續發。雖然這純粹是我自己沒事找抽,滿足我自身的說故事慾望,但我也算是貢獻良多吧?是不是以後電影票多來幾張呢?
對,真男人就是這麼直白,不要臉。
葉 赫 那拉 式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百人說書 042】 #葉言都 #臺大歷史
💁🏻:若有機會穿越至 #南北朝,你會想寫下什麼書?
👨🏻🏫:如果是一般生活還可以的人,而我的知識和記憶都還在的話,我一定會寫的就是「#穿越日記」,因為這對我們學歷史的人來說,真的是太好的機會,可以有機會去驗證我以前讀的東西到底是真是假,我的推論是否正確,總之是好極了的事情。
-
💁🏻:最喜歡的作家是誰?
👨🏻🏫:#以撒.#艾西莫夫,他是在美國長大的 #俄國猶太人,他為人知名的就是他的 #科幻小說,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其實也是一名 #科普 作家。一個人對一門學科很了解,但同時又能用他的文字讓社會大眾看得懂且感到興趣,能夠作學術與社會大眾之間的橋樑,我覺得是一件非常厲害的事情,這也是我想要努力的目標。
-
💁🏻:影響你很深的一本書是?
👨🏻🏫:我是1949年出生的,在我成長的年代,並沒有網路可以用,要查資料只能到 #圖書館,從我求學到我工作,這是我一直不斷在做的事情。為了求證或是了解,我需要具備豐富的背景知識,而對我還來說,《#大英百科全書》就一個很好的東西,不管在哪一個領域,這都是很有用的工具。
-
💁🏻:聊聊《#讓我們來到南朝》和《#讓我們來到北朝》這兩本書?
👨🏻🏫:我今年70歲,從我大二修了 #魏晉南北朝史 之後,這段歷史就已經在我腦海存在50年了,即便我在碩士畢業進入職場打拼後,我都還是想著這件事情。退休之後,我以55歲的年紀考進 #臺大歷史博士班,這件事情被傳出去之後,開始有人來找我去教課,主要面對的學生是社會大眾而非歷史專業的人,算一算,我也教了15年。
-
正是因為我有這樣的經歷,所以我對「#普及歷史」非常有感觸,而這件事情也是我一輩子的志願,我希望我能夠用我所學,再用一般人願意看、看得懂的方式去學習歷史,這就是我出書的初衷。
-
那麼,為什麼要選擇南北朝為主題呢?除了因為這是我的專業領域之外,你現在看到市面上普及歷史的書,大多都是環繞在唐、漢、清等等的,總之,就是沒有南北朝,沒有人寫過的話,我的書就更有價值與貢獻了。
-
訪談全文看這裡☞http://bit.ly/32S5UbB
-
👨🏻🏫受訪者:葉言都,1949年生於澎湖,祖籍北京,父系為滿族葉赫那拉氏。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曾任英文漢聲雜誌研究員、中國時報各項職務(從人間副刊編輯到財務長)、世新大學兼任講師等。現任東吳大學歷史系暨創意人文課程兼任助理教授、臺北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講師等。曾獲第8屆時報文學獎科幻小說首獎(1985),作品〈我愛溫諾娜〉;第11屆時報文學獎推理小說首獎(1988),作品〈1649〉。
-
購入《讓我們來到南朝》和《讓我們來到北朝》☞http://bit.ly/2p3feem
葉 赫 那拉 式 在 没有平替的,大牌产品!#叶赫那拉歌灵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把一个视频发布到播单: 叶赫那拉 歌灵。 2022年6月7日 ... ... <看更多>
葉 赫 那拉 式 在 清朝詛咒之葉赫那拉氏:滿清滅亡的詛咒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清朝詛咒之 葉赫那拉 氏:滿清滅亡的詛咒 葉赫那拉 氏,是一個在清朝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氏族。這個氏族中最著名的人物當屬執掌清末朝政數十年的慈禧太后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