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電影《雙雄大鬥雙假面》改編自台灣漫畫家葉宏甲原創的漫畫作品《諸葛四郎》之《大鬥雙假面》(自1959年起,在漫畫雜誌《漫畫大王》連載),於1962年在台灣上映,導演為邵羅輝,主要演員有唐菁(飾諸葛四郎)、白蓉(飾大公主)、何玉華(飾二公主)、康明(飾真平)、小皮(飾林少年)、吳炳南(飾哭鐵面)、柯佑民(飾笑鐵面)、陳財興(飾桂王)等人。(影片來源: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故事主要敘述魏國將軍諸葛四郎與真平幫助桂王救出他遭到鐵面隊綁架的兩個女兒,以及與笑鐵面、哭鐵面爭奪龍鳳雙寶劍的曲折過程。
這時候,我要特別強調一件事,那就是……和諸葛四郎搶寶劍的人應該是「雙假面」而非「魔鬼黨」(事實上,諸葛四郎和魔鬼黨搶奪的是山寨機關地形圖),羅大佑讓魔鬼黨揹黑鍋揹了三十多年,也該還他們一個清白了。
這部電影當年在大台北地區首輪上映的日期如下:
台北市大稻埕的大光明戲院:1962年2月4日至2月12日(春節檔)
台北縣三重市的建國戲院(前身為三重戲院,是三重地區最早的戲台):1962年2月28日至3月3日
台北市艋舺地區的大觀戲院:1962年6月27日至6月28日
當時報紙上刊登的電影廣告寫著:
大光明特加早場
銘謝場場爆滿
導演精心傑作
本省首創漫畫故事電影化!
葉宏甲原作
諸葛四郎與真平
雙雄大鬥雙假面
爭奪雙寶劍
劫持雙公主
智勇雙劍士
大戰雙假面
恭賀新禧
特聘 自由中國最紅小生 唐菁 領銜主演
白蓉、何玉華、康明 主演
電影完整劇情:
龍鳳城裡,桂王的兩位女兒快樂嬉戲,父親笑稱她們是大寶貝與二寶貝,而三寶貝是龍鳳劍,殊不知宮中有內奸。鐵面隊半夜溜進宮內,趁大公主熟睡時將她套上鐵面具。大公主與桂王拿不下鐵面具,鎖匠也無計可施。鐵面隊來信,要桂王拿龍鳳劍來換可打開面具的鑰匙,桂王讀完信後,立即飛鴿傳書向衛國求援。
衛國將軍諸葛四郎與真平在路上見到笑鐵面率眾殺人,經一番打鬥,因寡不敵眾先撤退,到龍鳳城桂王宮裡方知鐵面隊之禍害。鎖匠試新鑰匙,仍打不開面具。二公主擔心自身安危,於是諸葛四郎給了她一支長笛。半夜鐵面隊又來,二公主吹長笛求救,諸葛四郎聞聲趕來,沒有讓鐵面隊得逞。翌日,諸葛四郎循血跡欲活捉前夜潛入者,未料有人趁亂放箭滅口,殺死了潛入者。
士兵在二公主房內發現笑鐵面的面具,將之交給諸葛四郎。諸葛四郎去找鎖匠,發現鎖匠已遇害。諸葛四郎想追到兇手但未果,適逢杜將軍路過,杜將軍邀他同行,並向他說明龍鳳劍合一可得寶藏的秘密,諸葛四郎建議先用鳳劍換到鑰匙,再想辦法奪回。他們與桂王商量,得知桂王只有鳳劍,龍劍在桂王的哥哥那兒,決定採納諸葛四郎的建議。
雙方見面,卸下大公主面具後,陷入搶劍大戰。杜將軍遭笑鐵面暗算身亡,鳳劍被搶,大公主被綁架。諸葛四郎跟蹤到鐵面隊本營,救出大公主之後,立即帶隊返回殲敵,路上錯認林少年為壞人。此時,鐵面隊已轉移陣地,哭鐵面計畫到城門口與在桂國作內應的笑鐵面會合。
赴城途中,鐵面隊裡的辛豹眼將軍殺死帶路的樵夫,諸葛四郎趕到時,拔出樵夫背上的飛刀,正好被樵夫的兒子林少年看見,誤會他是殺父仇人。林少年爬上山崖砸巨石,並持龍劍與諸葛四郎打鬥,先是佔了上風,結果因中暗器而撤退。真平將大公主交給士兵護衛,回頭去找諸葛四郎,沒想到士兵竟是鐵面隊所喬裝,於是兩位公主又落入鐵面隊手中。
林少年進城欲為父報仇,看見鐵面隊把二位公主綁進隱龍寺。哭鐵面與笑鐵面在寺內密室策劃謀反,還企圖侵犯兩名公主。夜裡,辛將軍率眾潛入城裡,士兵死在辛將軍的飛刀下,林少年發現飛刀與殺父的兇器相同,於是與辛將軍一番打鬥但不敵,幸獲真平相救。
林少年向諸葛四郎道歉,並告知鐵面隊藏身於隱龍寺。真平為林少年包紮且釐清龍劍來歷,原來林少年曾拜桂王之兄為師,其師臨死前將龍劍託付給他。之後,諸葛四郎打敗辛將軍,並讓林少年補上致命一擊,報了殺父之仇。
諸葛四郎偽裝成笑鐵面進入隱龍寺密室,讓其他人先帶走公主,哭鐵面以為他要獨佔兩位美人而起爭執,後來才察覺他是冒牌貨。諸葛四郎打敗哭鐵面,卻也受了傷。真平護送公主回城時,遇笑鐵面突襲,真平打不過,千鈞一髮之際,諸葛四郎出現,與笑鐵面一陣打鬥後撤退。
諸葛四郎回宮療傷,二位公主來探望。大公主與諸葛四郎互生愛意,二公主也對真平動情。某夜,大公主向諸葛四郎暗示情意,諸葛四郎沒回應,大公主黯然回房竟見笑鐵面。諸葛四郎臨窗思忖時,看見笑鐵面綁走大公主,兩人再決生死,這回諸葛四郎終於打敗笑鐵面,取下面具發現他竟是桂國的韓將軍,此時,杜將軍之子趁機射箭,殺死笑鐵面,報了殺父之仇。
朝廷上,桂王慰留諸葛四郎與真平,但他們將龍鳳劍交給桂王後,表明要返回衛國,而林少年亦決定追隨他們。兩位公主見諸葛四郎與真平離去,依依不捨,直至聽到他們說未來會邀她們到衛國才破涕為笑,目送三人離去。劇終。
《幕後團隊》
導演:邵羅輝
監製:翁宗崑
製片:戴傳李
攝影:吳清諒、陳忠義、陳榮樹
錄音:林焜圻
美術:葉宏甲
剪接:董小良
燈光:蘇燈堂、蘇燈炎、陳忠信
化妝:陳小皮
《演員名單》
唐菁 ... 諸葛四郎
白蓉 ... 大公主
何玉華 ... 二公主
康明 ... 真平
小皮 ... 林少年
吳炳南 ... 哭鐵面
柯佑民 ... 笑鐵面
陳財興 ... 桂王
吳老吉 ... 杜將軍
傅清華 ... 杜小將
蘇金龍 ... 辛將軍
李武雄 ... 陸將軍
陳吉雄 ... 班頭
郭夜人 ... 鎖匠
楊明 ... 樵夫
李松山 ... 程將軍
吳清諒 ... 姜將軍
何再添 ... 魏將軍
郭天發 ... 常將軍
謝六妹 ... 宮女
雲英 ... 宮女
少娥 ... 宮女
左龍 ... 太監
右虎 ... 太監
李養齊 ... 士兵
周茂森 ... 士兵
維真 ... 士兵
董桂森兒子 在 凌宗湧 Alfie Lin 花藝生活美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美好關係」起源一堂不想在教室上的花藝課 而我們選在傳統市場 19個攤位 一夜之間改變了!美不在於我們做了些什麼了不起的設計 而是~我們真實的與攤販主人溝通傾聽 這過程中我們發生了太多的美好故事。
#美好關係
#士東市場
#不在教室上的一場花藝課
《文茜的世界周報推薦》
【未來高雄六合夜市結合建築美學的最佳參考版本】
傳統市場 餵飽一家人 一天開始的起點,媽媽們跟這一個蔬果攤買了二十幾年的菜,那一攤的老闆 一定有最新鮮的食物。
但有人還想創造超越食物的美好關係,啟動一個善意的流動,這一天 一群國際級設計師和學生,進駐天母士東市場,這是一個改造計畫,無償免費的 希望市場變得更美好。
但這些平常只接上百萬千萬預算的設計師們,究竟為什麼這麼做?答案在九份山裡一位花藝師身上,他認為 與其精進自己,不如貢獻能力。
(花藝師/凌宗湧)
我周遭就有很多室內設計師朋友,他們有提出說想要學花藝,如果一群有能力跟在設計業有才華的人聚在一起,我們真的只是學插花嗎?難道不能一起做一件跟著自然學習之外,又可以影響的事情,所以大家才討論到,那個時候 那如果我們一起改變市場,因為一個花藝課,改變市場的一天,就那怕一天 不就大家都開心嗎
他是凌宗湧,山上的私宅 完全是他浪漫性格的極致,大窗外是連綿的綠意和一彎碧海,室內都是一些老物件,法國來的古董工作桌和老家具,唯一一個電器是B&O的收音機,老房子也沒大翻修 石板台階 青苔水痕 一任自然,他最喜歡的是屋外奔放野性的台灣本土植物,不要修剪 也不要勉強種別人的植物。
(花藝師/凌宗湧)
也曾經有朋友說,門口應該種一棵櫻花,應該真的很漂亮,後來我就問他說,你覺得我們在這裡種櫻花,會比在日本漂亮嗎? 他說,應該不會喔,那我說,那你覺得門口的榕樹漂亮嗎?我們都搖搖頭,我們覺得榕樹好陰喔,後來我就跟他說, 如果從北方來的朋友,或者從日本來的朋友,希望他的門口是一個榕樹,也不要是那一棵櫻花,我們卻把我們的榕樹砍掉,去種一棵永遠不會漂亮的櫻花,我說 美到底是什麼
這一個愛美的男人,甚至帶著花藝課的學生們追逐著花開的地方,到處去旅行,今年海芋花季,他們甚至追到了陽明山的火山口。
(花藝師/凌宗湧)
我們要在全台灣最美的海芋的地方,所以我們就找到小油坑,而不是竹子湖 在竹子湖再上面一點,我們覺得應該要面對那個火山 有溫泉的地方,那我們要在哪裡吃飯呢?我們要在最美的小油坑下面吃飯,所以我們就跟陽明山管理處申請那個空地,我們就在那裏把帳篷搭起來 請了一個咖哩車
從大自然獲得的美好 他也很想傳出去,因此他要改造的還包括一輛台北市裡穿梭的公車。
(花藝師/凌宗湧)
這是公車裡面 我們大致上先從上端的部分開始走 因為底下等一下要走路 所以地上的草皮不能鋪 同學分兩組
公車座椅上鋪草皮,掛一朵豬籠草在把手上,然後夢幻蕉和芭樂樹鎮守前後門,整輛公車滿是綠意 五個小時的改造,彷彿剛剛從森林裡闖進都市裡。
(花藝師/凌宗湧)
這裡都是台灣山林裏面的金狗毛,它是蕨類的一種,然後這個是萬代蘭,是屏東的一個農場種的,專門是出口泰國,也有出口法國,主要我們今天用的所有材料 ,都是從台灣這個土地長出來的
沒有人看過這樣的公車,那大家是否感受到森林公車傳出去的訊息呢?大家表情驚喜,紛紛拿手機拍照分享,這一天搭公車 永遠難忘。
改造公車只是暖身活動,凌宗湧真正的挑戰是和設計師們,一起改造士東市場。80年成立的士東市場跟所有的市場一樣,都有很傳統的味道,六年前接任自治會會長的許桂昭,從最臭的下水道開始 一點一滴做起。
(士東市場自治會長/許桂昭)
聽很多媽媽講說,我小孩都不願意到市場來,因為市場的味道他們不喜歡,給人家刻板的印象,市場都有味道,我必須第一個讓它改變的地方,這方面我就努力地找,配合清潔人員,在我們的下水道 水溝 好好地清理
如今它是台北市的示範市場,而且獲獎無數,設計師們想要幫助一個願意努力改造自己的傳統市場,這一天 一百多人一起開工 八小時要完成改裝,老闆們收拾店面 滿心期待。
(士東市場店家)
期待很期待 很期待看 變裝 更漂亮
信德製麵店 從進駐士東市場之後,就沒有改過裝潢
(製麵店老闆/陳啟東)
我這邊民國八十年來的(在這邊已經二十幾年了)應該有三十年了
老闆是製麵店第二代 他跟太太和兒子一家三口共同支撐老店
(製麵店老闆/陳啟東)
他跟我們講說八點,我就八點準時來 比他們都早到,覆滿了三十年麵粉的招牌 卸下來了
放在一旁是新的未來期待。
阿娟水果店也在這裡十幾年了,負責改造的是香港來的,知名的餐飲酒店設計師陳德堅。
(水果店老闆/郭碧娟)
真的質感出來了 真的感覺不一樣
老闆娘阿娟最在乎的是客人能不能看清楚攤上的水果,工作區好不好用
(香港設計師/陳德堅vs郭碧娟)
可以可以 (舒服) 可以ok,設計師也很好,用我的需求下去設計出來, (因為畢竟你們兩位身高差滿多的),不要再高了 這樣差不多 真的是有聽我們使用的心聲啦
改造市場 其實早就開始了,中原大學的學生 半年前一一丈量店面尺寸,公東高工的學生們現場協助他們最擅長的木工,來自兩岸三地的設計師 兩到三個人負責改造一個攤位,不是挖地敲隔間的大工程,而是換招牌將攤位收整乾淨,讓商品被清楚看見。
(大陸設計師/陳耀光)
這是一個粽子,我的店家她是賣粽子的,這是剛剛用筆畫的粽子,我要把粽子畫出舞蹈的感覺
這是客家的媽媽們經營的古早味,負責改造的是來自中國大陸浙江的設計師陳耀光,他還特別走訪了台灣的市場。
(大陸設計師/陳耀光)
這是我們今天下午 專門去迪化街買來的
八個小時很快就到了,不管有沒有改造完,傳統市場明天一定要開門,究竟會不會成功?老顧客們會喜歡嗎?有很多人加班到半夜12點1點,心裡真是忐忑不安
(客家菜老闆娘/林秋蓮)
超棒的,我一看 哇 真的是很棒, (今天早上來看到有沒有很驚喜),有昨天我就好驚喜,昨天晚上就來弄了。每一個客人來都說,滿有古色古香的店,客人都誇
(大陸設計師/陳耀光)
為這位可愛的阿姊,因為她熱愛生活,她做最好吃的東西,這是她家裡祖傳的,她做的 最健康 最環保 最好吃,又是最用手工的 一個一個做出來 不是機器, 那種速度那麼快的生產,我們要找的是源 源頭的源,還有一個是原味的原,我們這次用的所有的色調 所有的擺設 我們沒有經過太多刻意的創意
(水果店老闆/郭碧娟)
亮 很亮 感覺就是很熱情這樣,你看我的招牌,有一個西瓜的圖形在上面
(香港設計師/陳德堅)
第一個我有問阿娟,你喜歡什麼顏色,我又問了她,你喜歡什麼水果,她說西瓜,所以我們就用橘色用底色,因為你看周圍沒有這個顏色,希望它可以突出,遠遠就看到,這個顏色就是阿娟的水果
二十幾年沒有大改裝,又位在市場最邊緣的製麵店,究竟會變成怎樣呢?
(消費民眾)
有比較大的感覺
亮 就是亮
買菜 找錢 聊天 話家常,傳統市場的日常依舊運行,但是攤商與顧客之間,開始有一點點不一樣了。
不一樣的還有,今天市場清空了走道 擺上了大圓桌,對於這群遠道而來又無償付出的設計師們,還有什麼比請客辦桌 更恰當 更能表現賣魚賣青菜的攤商們的感謝呢?傳統上市場一年只辦一次桌,今年 為了表示感謝 比一次 還多了一次。愛美愛花的凌宗勇感性的掉下了眼淚。
其實許桂招一直在想,怎麼謝謝公東高工的學生們,想到晚上無法入眼眠,最後她決定代表市場,捐20萬給學生們,因為她知道從台東來的學生,比天母的市場更需要資源,這場改造行動,將愛源源不絕的傳了出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NhTrrN_CmI
董桂森兒子 在 NYAnything 香甜好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士東市場真的變的更棒了!希望大家有空去看看台灣最有美感的菜市場。
《中天的夢想驛站》Love Life News
【改造傳統市場 花藝師.設計師.學生們啟動無價的美好關係】
在我們這個越來越無法信任、貧富差距日益加劇的社會,這一切有沒有可能逆轉呢?最近有一個相當感人的行動,它集結了兩岸三地著名的建築師、花藝大師、服裝設計師和學生,他們決定走到一個非常小的台灣民間的角落、台北天母的士東市場,他們無償結合起來,一起合作,幫忙將傳統市場改造成一個個美麗的商鋪,一起來看這個溫暖的故事。
傳統市場,餵飽一家人一天開始的起點,媽媽們跟這一個蔬果攤買了二十幾年的菜,那一攤的老闆,一定有最新鮮的食物。但有人還想創造超越食物的美好關係,啟動一個善意的流動。
這一天,一群國際級設計師和學生,進駐天母士東市場,這是一個改造計畫,無償免費的,希望市場變得更美好。
但這些平常只接上百萬千萬預算的設計師們,究竟為什麼這麼做?答案在九份山裡一位花藝師身上,他認為與其精進自己,不如貢獻能力。
他說,「我周遭就有很多室內設計師朋友,他們說想要學花藝。但是如果一群有能力跟在設計業有才華的人聚在一起,我們真的只是學插花嗎?難道不能一起做一件跟著自然學習之外,又可以影響的事情?所以大家才討論到一起改變市場。」
「因為一個花藝課改變市場的一天,就那怕一天,不就大家都開心嗎?」
他是凌宗湧,山上的私宅完全是他浪漫性格的極致。大窗外是連綿的綠意和一彎碧海,室內都是一些老物件,法國來的古董工作桌和老家具,唯一一個電器是B&O的收音機。老房子也沒大翻修,石板台階,青苔水痕,一任自然。他最喜歡的是屋外奔放野性的台灣本土植物,不要修剪,也不要勉強種別人的花。
「也曾經有朋友說,門口應該種一棵櫻花,應該真的很漂亮。後來我就問他說,你覺得我們在這裡種櫻花會比在日本漂亮嗎?他說應該不會喔。我說,你覺得門口的榕樹漂亮嗎?我們都搖搖頭。後來我就跟他說,如果從北方或日本來的朋友,希望這裡的門口是一個榕樹,也不要是那一棵櫻花,我們卻把我們的榕樹砍掉,去種一棵永遠不會漂亮的櫻花?我說,美到底是什麼?」
這一個愛美的男人,甚至帶著花藝課的學生們,追逐著花開的地方,到處去旅行。今年海芋花季,他們甚至追到了陽明山的火山口。
「我們要在全台灣最美的海芋的地方,所以我們就找到小油坑,而不是竹子湖。我們覺得應該要面對那個火山,有溫泉的地方。那我們要在哪裡吃飯呢?我們要在最美的小油坑下面吃飯。所以我們就跟陽明山管理處申請那個空地,我們就在那裏把帳篷搭起來,請了一個咖哩車。」
從大自然獲得的美好,他也很想傳出去,因此他要改造的還包括一輛台北市裡穿梭的公車。
公車座椅上鋪草皮,掛一朵豬籠草在把手上,然後夢幻蕉和芭樂樹鎮守前後門。整輛公車滿是綠意,五個小時的改造,公車彷彿剛剛從森林裡闖進都市叢林裡。
「這裡都是台灣山林裏面的金狗毛,它是蕨類的一種。萬代蘭是屏東的一個農場種的,專門是出口泰國、法國。主要我們今天用的所有材料都是從台灣這個土地長出來的。」
沒有人看過這樣的公車,那大家是否感受到森林公車傳出去的訊息呢?
森林公車上路的這一天,大家表情驚喜,紛紛拿手機拍照分享,這一天搭公車,永遠難忘。
改造公車,只是暖身活動,凌宗湧真正的挑戰是和設計師們一起改造士東市場。
80年成立的士東市場跟所有的市場一樣,都有很傳統的味道。六年前接任自治會會長的許桂招,從最臭的下水道開始,一點一滴做起。
許桂招說,「聽很多媽媽講說,我小孩都不願意到市場來,因為市場的味道他們不喜歡。市場給人家刻板的印象就是有味道,這是我必須第一個讓它改變的地方。我就努力地找,配合清潔人員,先針對我們的下水道、水溝,好好地清理。」
如今它是台北市的示範市場,而且獲獎無數。設計師們想要幫助一個願意努力改造自己的傳統市場。
這一天,一百多人一起開工,八小時要完成改裝,老闆們收拾店面,滿心期待。
信德製麵店,從進駐士東市場之後,就沒有改過裝潢。士東市場成立的那一年,老闆就在這裡開店了,老店是爸爸那一代創立的,「到今天應該有三十年了。」
老闆是製麵店第二代,他跟太太和兒子一家三口共同支撐老店。覆滿了三十年麵粉的招牌卸下來了,放在一旁的招牌是新的未來。
阿娟水果店也在這裡十幾年了,負責改造的是香港來的,知名的餐飲酒店設計師陳德堅。老闆娘阿娟最在乎的,是客人能不能看清楚攤上的水果,工作區好不好用。
「設計師很好,用我的需求去設計出來。真的是有聽我們使用的心聲啦!」
改造市場,其實早就開始了。中原大學的學生,半年前一一丈量店面尺寸,公東高工的學生們,現場協助他們最擅長的木工。來自兩岸三地的設計師,兩到三個人負責改造一個攤位,不是挖地敲隔間的大工程,而是換招牌,將攤位收整乾淨,讓商品被清楚看見。
「這是一個粽子,我的店家她是賣粽子的,這是剛剛用筆畫的粽子,我要把粽子畫出舞蹈的感覺。」
這是客家的媽媽們經營的古早味,負責改造的是來自中國大陸浙江的設計師陳耀光,他還特別走訪了台灣的迪化街,專程去買粽葉」
八個小時很快就到了,不管有沒有改造完,傳統市場明天一定要開門。究竟會不會成功?老顧客們會喜歡嗎?有很多人加班到半夜12點、1點,心裡真是忐忑不安。
周二早上,市場開門,古早味的老闆娘滿臉笑容,「超棒的!我一看,哇!真的是很棒。每一個客人來都說,真是滿有古色古香的店,客人都誇。」
陳耀光說,「這位可愛的阿姊她熱愛生活,她做最好吃的東西,這是她家裡祖傳的。她做最健康、環保、好吃,又是用手工一個一個做出來,不是機器那種速度那麼快的生產,我們要找的是”源”,源頭的源,還有一個是原味的”原”。因此我們這次用的所有的色調和擺設,我們沒有經過太多刻意的創意。」
阿娟水果店變得怎樣呢?「亮!很亮!感覺就是很熱情這樣。」
陳德堅說,「你看我的招牌有一個西瓜的圖形在上面。因為第一個我問阿娟,你喜歡什麼顏色?我又問她,你喜歡什麼水果,她說西瓜。所以我們就用橘色用底色,因為你看周圍沒有這個顏色,希望它可以突出、遠遠就看到,這個顏色就是阿娟的水果。」
二十幾年沒有大改裝,又位在市場最邊緣的製麵店,究竟會變成怎樣呢?
設計師郭俠邑說,「因為麵粉是白色,我們就用白色當基底,在原來的配置使用黃色,信德製麵店它是在市場的最角落,即使在最角落,它依然能夠發亮發光。」
買菜,找錢,聊天,話家常。傳統市場的日常,依舊運行,但是攤商與顧客之間,開始有一點點不一樣了。
不一樣的還有,今天市場清空了走道擺上了大圓桌,對於這群遠道而來又無償付出的設計師們,還有什麼比請客辦桌更恰當、更能表現賣魚賣青菜的攤商們的感謝呢?傳統上,市場一年只辦一次桌,今年為了表示感謝,比一次,還多了一次。
在現場的一角,我們無意間捕捉到一個畫面,會長跟凌宗湧說,她一直在想怎麼謝謝學生們,「晚上睡覺,都在想這件事情。」
最後許桂招代表市場,捐了20萬給公東高工學生。因為她知道從台東遠道而來的學生,比天母的市場,更需要資源。
這一場改造行動,將愛源源不絕的,傳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