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努力的過程都有感謝的人
奮而不懈的精神 好棒的秉軒
⚾️中職》「味全耶利奇」董秉軒 感謝自己在二軍瘋狂特打
〔記者羅志朋/新北報導〕味全龍23歲新生代重砲董秉軒,本季出賽16場敲3轟名列全隊第3,打擊率2成92、長打率0.583也在水準以上,為長打能力薄弱的龍軍注入一股新活水。
董秉軒是宜蘭人,原就讀蘇澳國小,是籃球校隊一員,和小一歲、現P.LEAGUE+當家球星高國豪是隊友,董秉軒笑說,「其實我和他哥哥高國強比較熟,那時候國豪還小,球技看不出來,也不知道長大會變那麼厲害。」
董秉軒小學5年級,有一次父親帶他去羅東棒球場看La new熊對興農牛之戰,他還依稀記得先發投手是強森對陽建福,從此迷上棒球,他說,「當時看球的興農球員火哥(張建銘)、泰山,現在都變成味全教練,滿有趣的。」
一場職棒比賽,決定董秉軒人生走向,小6他轉學到三星國小參加學校棒球隊,一路升上三星青少棒、穀保家商,2015年玉山盃青棒賽拿下大會MVP,入選U18世界盃國家隊,但在國際大賽8打數未敲安,升高三的他陷入空前低潮。
「其實U18集訓時,我就傷了左手腕三角纖維。」董秉軒說,可是他依舊忍著傷痛下場,結果高三一整年都沒成績,到了文化大學也沒再入選國家隊。
2019年董秉軒投入中職選秀落榜,自評當時沒準備好,不覺得有遺憾,隔年大學畢業再度投入,味全以第8輪指名網羅,他認為應該可以在第5輪左右被選到,沒想到落到第8輪,也告訴自己有擠進職棒窄門就好。
董秉軒和樂天桃猿重砲朱育賢很相似,都出身文化大學,一壘、外野都能守,都是長打好手,身高皆逼近190公分,選秀順位都落在後段班,如今朱育賢在職棒轟出一片天,英雄不怕出身低,董秉軒的未來性也令龍迷期待。
董秉軒說,他會往學長朱育賢的方向去努力,進來就想辦法拚,生存久一點,不想要沒幾年就離開職棒,他也希望自己是球隊即戰力,畢竟他不是高中剛畢業的球員,沒有太多時間養成,「學習、調整是在二軍的事,上來一軍就是戰場。」
有球迷認為,董秉軒打擊姿勢很像軟銀球星柳田悠岐,自己覺得像嗎?他笑說,「有嗎?哈哈,滿多人是說我打擊動作像大聯盟球星耶利奇(Christian Yelich)啦,打到球還會跳一下,跟耶利奇很像,能像他們很榮幸。」
董秉軒說,教練提醒力量大是他的優勢,所以擊球不用太大力,揮棒動作也不用太大,收一點力氣確實擊球,效果不錯,也感謝自己之前在二軍瘋狂特打,才能在一軍起步就有不錯的成績。
https://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3669188
照片 記者 #林正堃攝 感謝🙏
⚾️味全龍下週賽程:
2021.9.14 澄清湖棒球場
樂天桃猿VS味全龍(18:35)
2021.9.15 澄清湖棒球場
中信兄弟VS味全龍(18:35)
2021.9.16 澄清湖棒球場
中信兄弟VS味全龍(18:35)
2021.9.17 天母棒球場
中信兄弟VS味全龍(18:05)
2021.9.19 花蓮棒球場
味全龍VS統一獅(17:05)
信心野球
小董山間野炊
董秉軒身高 在 董秉軒 Ping-Hsuan Tu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感謝媒體記者的報導🙏
秉軒會更努力
為球隊打出好成績💪
🌟中職/味全龍尚需火力支援 董秉軒化身隱藏版主砲
味全龍重回中職一軍已經打了大半賽季,不過年輕陣容該由誰扛起主砲大任,至今還沒有篤定人選,畢竟打開全壘打排行榜一看,陣中沒人擠進第一頁(前15名),不過今年剩餘賽程或許就會有答案浮上水面,候選名單除了有下半季正式加入的旅外即戰力吉力吉撈.鞏冠外,董秉軒或許會是另一個驚喜彩蛋。
身高186公分的董秉軒有標準的中心棒次身材,在文化大學時期就擔綱第四棒,看不出他其實來自身材普遍嬌小的泰雅族,而且父母身高也不出眾,對於自己能「高人一等」,董秉軒笑笑地說:「可能隔代遺傳吧,或許也跟從小運動有關。」
董秉軒的運動生涯其實是從籃球開始起步,曾在蘇澳國小和旅美歸國的P. LEAGUE+新竹工程獅球星高國豪當過隊友,直到小學六年級才轉到三星國小打棒球,他解釋小時候還在找興趣,想多嘗試一點運動,上國中之後才對棒球真正著迷,被這項精細又複雜的運動深深吸引。
和兒時玩伴相比,董秉軒的確算是起步較晚,來自宜蘭縣大同鄉寒溪部落的他,是樂天桃猿董子浩的堂弟,也和同鄉的岳東華兄弟群一起度過童年玩樂時光,這些人都趁早踏入三星國小,打造出一支強悍的泰雅軍團。
「我國中打球打太順了,沒有遇到太多狀況,覺得棒球很簡單。」運動天份加上興趣爆發,只有一年少棒資歷的董秉軒在升上三星國中後卻能夠表現得相當耀眼,讓他獲得青棒強權穀保家商的入學門票,沒想到前進一線強校後看到隊上全是各縣市的頂尖球員,才發現自己其實跟不上,「高一的時候我其實蠻爛的,怎麼接怎麼漏,人家覺得我傻傻的,確實也是。」
因為腦中對棒球的規則和觀念沒太多深入了解,「小高一」的董秉軒常過著在比賽中被罵的日子,怎麼做怎麼錯的循環裡,只能在多看多學中慢慢成長;那時候他剛好和大兩屆的舊識岳東華重逢,他就偷偷觀摩二壘的守備功夫,而岳東華畢業後,下一屆穀保隊長王膺鵬就成為他的重要推手。
「教練有跟他說要把我教好。」董秉軒直言王膺鵬是他高中時期除了教練以外,幫助最多的學長,幾乎每晚都會一起在穀保的三樓打擊場自主練習;如今回想起來,那兩年雖然過得很煎熬,卻是球技進步最多的時期,後來更順利在高二下學期披上U18世界盃中華隊戰袍,初嚐國手滋味。這份恩情董秉軒現在可以好好報答,因為比他早一年進入味全龍的王鷹鵬現在剛好是隊上的助理捕手教練,兩人之間緣分不淺。
高中就已經展露長打能力,升上文化大學後董秉軒卻因追求揮棒技巧性,希望做到無死角,而在無意間改變了打擊方式,後來出現力量不見的問題,導致他砲瓦化為平凡,大三報名中職選秀也以落選收場,大四跟著同學劉致榮去黑山羊訓練中心,提升身體素質才擦亮重砲本色,他笑言,曾經一週3、4天從文化大學騎車到林口,就為了一整天的重量訓練,現在想起來很瘋狂,也要感謝廖敏雄教練的放行和信任。
技能點滿後,董秉軒大四畢業再度叩關2020年中職選秀,以即戰力獲得青睞,「我的年紀已經不是還在養成階段,希望可以讓教練團覺得能馬上比賽。」第10輪上榜如願進入味全龍,今年8月初才升一軍的他,很快在第2場比賽就迎來首轟,目前14場出賽、44打數敲出3發全壘打,和吉力吉撈·鞏冠的火力不相上下,而且打擊率還是更出色的2成95,在進攻薄弱的味全龍打者群中,足以令人眼睛一亮,如果在累積更多樣本數後,依舊能維持此水準,相信可守一、三壘和外野的董秉軒,會是味全龍未來倚重的火力輸出鈕。
https://tw.sports.yahoo.com/news/%E3%80%90%E5%B0%88%E6%AC%84%E3%80%91%E5%91%B3%E5%85%A8%E9%BE%8D%E5%B0%9A%E9%9C%80%E7%81%AB%E5%8A%9B%E6%94%AF%E6%8F%B4-%E8%91%A3%E7%A7%89%E8%BB%92%E5%8C%96%E8%BA%AB%E9%9A%B1%E8%97%8F%E7%89%88%E4%B8%BB%E7%A0%B2-063722075.html?guccounter=1
照片來源 #李尚軒 攝🙏
⚾️味全龍本週賽程:
2021.9.10 新莊棒球場
味全龍VS富邦悍將(18:35)
2021.9.11 新莊棒球場
味全龍VS富邦悍將(18:35)
2021.9.12 新莊棒球場
味全龍VS富邦悍將(17:05)
🌟秉軒的應援巾正在預購中(味全龍第一個商品),喜歡餅乾的你,多買幾條來應援和收藏😘)
https://www.wcdragons.com.tw/item/W17166/304/wcd-allproduct
董秉軒身高 在 C.T. P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富邦的選手們最近都很旺喔💪💪💪
葉昱辰 徐薇淩Wei-Ling HSU 姚宣榆Phoebe Roxy Chen 陳宇茹
#富邦愛運動 #正向的力量
紀念陳啓川先生120歲冥誕年,總獎金台幣六百萬元的陳啓川先生紀念公開賽9月22日在髙雄高爾夫俱樂部進行的最後一回合,23歲的台灣職業選手葉昱辰越打氣勢越旺,一路領先,並逐漸拉大與其他球員的領先差距,最後以四回合總桿低於標準桿十桿的278桿,以五桿之多勝出,贏得職業生涯首勝及獎金台幣120萬元,也打破了連續四年由長春球員奪冠的狀況。
台灣選手邱瀚霆也打出68桿,以四回合總桿低於標準桿五桿的283桿,從昨天的並列第八升上並列第二名,另外還有林文堂揮出70桿丶美籍選手簡佑賢與泰國的納喬(Namchok Tantipokhakul)都打出72桿,也同為283桿結束,共四人並列第二名,每人分別贏得獎金台幣32.5萬元。
高雄球場培訓的業餘球員王偉軒打出69桿,以四回合284桿,與交卡72桿的職業選手王偉倫並列第六名,王偉軒並獲得業餘組冠軍。
這是葉昱辰自2016年十一月中旬剛轉入職業,十二月初就拿下TB挑戰巡迴賽封關賽冠軍後,摘下的首場正式四回合大比賽冠軍,他表示,從2016年四月還是業餘選手參加大安建設公開賽就有機會贏得職業組冠軍,最後以一桿之差名列職業第二及業餘第一;2017年12月22日的台灣強菁英邀請賽又有機會拿下職業正式賽首勝,卻再次以第三名收場。
他說這次終於贏得真正的首勝,特具意義;而且這個冠軍對他下周參加台灣三商名人賽的信心大有幫助,相信下周若能延續本周的手感,一定能再次打出好成績。
葉昱辰最後一回合抓六鳥,另有一「雙柏忌」,推桿準,十八洞27推,前九洞抓三鳥33桿,自第三及第四洞連抓二鳥後,就逐漸拉開領先差距,前九洞結束,林文堂在後面以三桿之差追趕;他後九洞分別在第十丶十二及十四洞各自再抓一鳥,總桿達低於標準桿十二桿,領先差距已拉大至六桿,雖然他在最後一洞開球到沙坑,第二桿又打進果嶺前沙坑,成為果嶺崁邊的「荷包蛋」,不過他打到最後一洞才知道自己已經領先六桿之多,勝券在握,不需要硬拼,而且他說:「那個球位真的無法正常打出沙坑,」因此他選擇寧可多花一桿,不直攻果嶺,而是往旁邊先打回球道,第四桿再打上果嶺後,兩推進洞,吞下「雙柏忌」,不過仍然贏得冠軍。
他賽後也說,今天能夠表現不錯,除了球技穩定以外,最近心態的調整,助益頗大,「以前會很糾結在桿數上,例如比賽中打到總桿低於標準桿十桿了,就會去想那後面會不會打柏忌?能不能再抓鳥?反而會擾亂自己的思緒;現在我把比賽丶成績與平常生活分得很開,離開球場就放空,打完每一洞不去想成績,只想這一桿執行成功了沒,專注在當下,不管有沒有成功,當下再面對下一桿的準度。」
22歲的葉昱辰出身高球家庭,父親葉彰廷是昔日的日巡賽職業好手,也是前TPGA理事長,母親連佩芬是北京亞運國手,他從十四歲起開始接受培訓,父親是啟蒙教練,母親也從旁教導,兩人傾囊相授,悉心栽培;他承認雖然從小因為雙親的盛名,有些壓力,但是他認為自己會比別人學得更快,尤其是以業餘身分常參加職業賽後。有更多磨練的機會;如今職業首冠到手,今年底目標是考上日巡賽資格。
他父親葉彰廷表示,看兒子首次比賽要搶冠比自己比賽還緊張,而且看到兒子在最後一洞冷靜處理球的表現,十分高興且欣慰地說:「有在用頭腦打球。」母親連佩芬也開心地在賽後與兒子分享奪冠的喜悅。
頒獎典禮上大會會長陳田圃指出,這次職業與業餘冠軍都是很年輕的選手,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年輕球員能夠力爭上游,贏得好成績,明年我們再見。今天出席頒獎典禮貴賓還有陳啓川先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建甫與高雄球場理事長張德雄。
這項比賽是由陳啓川先生文教基金會及台灣職業高爾夫協會共同主辦,高雄高爾夫俱樂部協辦。
陳啓川文教基金會成立於民國八十年五月三十日,由其哲嗣陳田圃先生擔任董事長,秉承創辦人陳啓川先生生前對文化、教育方面極為重視的理念,且配合取之於社會丶用之於社會的精神,作為回饋社會的表現;希望能獲得拋磚引玉的功用,使更多人士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期以培養國民的文化氣質,提昇教育功能。
陳田圃先生長期擔任高雄球場理事及理事長,曾主辦高雄公開賽多年,並於2016年高雄公開賽30屆及高雄球場55周年慶時,主辦總獎金高達台幣1000萬元的高雄公開賽,去年是第卅一屆,總獎金300萬元;今年陳田圃先生仍然堅持在高雄球場延續這項具有悠久歷史的比賽,相當於高雄公開賽的延伸,首度由陳啓川文教基金會冠名贊助,與TPGA聯合主辦。
文:TPGA提供/吳濱洋 撰稿
圖:TPGA提供/鍾豐榮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