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宇兄終於出版這本書了!論臺灣桌遊,只有他有份量出這本書;原本以為他早就該出了,但仔細一讀,不少發現、採訪,都是近年才增加的,藏品想必也是,唯有經歷時光的沈澱,才能釀出這麼醇厚的收藏況味。
我與他是大學上下屆關係,雖然就讀不同科系,當年也無緣認識,但肯定曾在校園中擦肩而過,我必然聽過他演奏的悠揚漢樂,他也可能聽過我的木屐跫音。出社會後,我關注他的部落格許久,到某日他貼出婚紗照,我才訝異這地點不是我的母校嗎?這才主動與他聯繫,開始書信往來。
我並未收藏桌遊,但從十餘年前關注他部落格的收藏至今,我一直從介宇的身上反省什麼才叫「收藏家」。以下是我為他新書《臺灣老桌遊:從大富翁、龜博士升學、到天地牌與飛車龍虎鬪,完整收錄懷舊珍貴老遊戲》寫的推薦序。
〈論收藏家:能早、能廣、能研究,又能追尋故事〉
我曾經在多次與收藏界朋友私下聊天時,舉介宇兄作為例子:收藏,就該這樣子。
雖然我以收藏舊書為主,與介宇的守備範圍大致不相重疊,但就我的觀察,他的收藏經驗,值得所有收藏家效法。因為他的收藏,能早、能廣、能研究,又能追尋故事。
「能早」這個條件是最難的。現在新手要投入收藏界,經常碰上的問題是:價格已經被炒得太高、物件已經掌握在大藏家手裡。比如說,現在才想收藏臺灣老明信片,網路拍賣一張價錢動輒破千,更何況再怎麼收,也比不過那些已經收集成千上萬張,必須動用抽屜櫃替老明信片分類存放的大老。因此如何洞察機先,比別人搶先收藏無人留意的好東西,就成為卓然成家的第一步。我有一位好友,大學剛畢業時便用實習領得的微薄薪水,買了一幅于右任;十年後于右任的書法在兩岸炒得火熱,他把早先收藏的幾幅于老作品送去拍賣,翻了幾倍價格結標售出,這就是「能早」的好處。
介宇起心動念蒐羅臺灣老桌遊,或許並非存心成為收藏家,也並非囤貨待價而沽,而只是為了撿拾童年的快樂回憶;但這種無心而為的質樸動機,恰好正是老天爺願意眷顧藏家的特質。他利用假日走訪各地鄉鎮的文具店,詢問是否有十幾年前的遊戲盤或紙牌遊戲,當時還沒有太多人與他搶購,而且這些老桌遊,在店家眼中往往也是放著蒙塵的滯銷貨,於是便能收得又多又便宜,這就是收藏「能早」,眼光獨到的功夫。
不過光是「能早」,僅僅收藏有所小成。要真正踏進收藏界,還得「能廣」。
在這本書裡,我們可以見識到介宇收藏的廣度──光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大富翁》遊戲,他便列出了六種外盒版本、十餘種類似玩法的遊戲盤。大富翁的房屋道具,居然能譜出臺灣工業的進化史。賽車主題的紙牌遊戲,也列出超過十種之多,根本已經一網打盡,只要是小時候玩過賽車紙牌遊戲的讀者,一定都能在琳瑯滿目的紙盒相片中,找到當年讓你廢寢忘食的那一副紙牌。
不但收的遊戲數量眾多,類別也廣,甚至旁及歐美的桌遊、日本的雙六,介宇在舊貨市集上,也是見一個殺一個,何止教人眼界大開,也令人腦洞大開,不禁想像:這世界上到底還有多少種桌遊?
雖然我並不是桌遊收藏家,不過提到日本雙六,我也收藏了幾幅。日本有許多雙六是報紙雜誌附贈的,所以經常配合時事,例如日本鐵道鋪設一萬哩紀念、猴年發行與猿猴典故相關的雙六等。我曾寓目與臺灣關係最深的雙六,是 1895 年日軍征臺的紀念,整場遊戲就是一路由北至南打下臺灣。然而由於價格昂貴,再者將戰爭作為遊戲,打的又是自己的先人,收藏起來總覺得怪怪的,是以並未入手。
我另一件日治時期的桌遊收藏,是文學家西川滿的散文詩集《亞片》。西川滿印製書籍的時候,在印刷廠看見工人利用午休時間玩「葫蘆問」取樂,他覺得這種版畫印製得很漂亮,上頭的傳統吉祥圖樣又有濃濃民俗風,便將葫蘆問這種遊戲紙附在《亞片》內頁。並由工人介紹的店家,又發現了「陞官圖」遊戲紙,滿版的字體設計讓西川滿一見傾心,便將「陞官圖」作為《亞片》封面,另外請宮田彌太郎設計藏書票,上繪玩陞官圖時要用到的「德才功贓」四面陀螺。本來這種遊戲紙由於長期使用、摩擦、折疊,歷經七八十年往往破爛不堪,但此葫蘆問與陞官圖由於黏附在珍本書之上,歷久保存如新,算是意外的收穫。
說回介宇的收藏。「能早」、「能廣」是作為收藏者的初步,然而要卓然成「家」,則非有旁徵博引、觸類旁通的研究功夫不可。閱讀本書時,看見整頁的各式桌遊固然令人驚奇,但真正使我佩服的,則是其詳細縝密的研究考證。
前面提到的賽車紙牌遊戲,我小時候沒少玩過,但從來不知道原來它有一個來自國外的源頭── Touring 紙牌。這類令人驚奇的發現在書中可不少:「幸福人」遊戲代理自美國出版的《Careers》、「李表哥」遊戲盤源自《The Game of Life》、《魔法風雲會》集換式卡牌遊戲在臺灣的源流⋯⋯介宇在書裡娓娓道來,彷彿老友從櫃上將桌遊信手取出,向你訴說它的故事,句句有典有據,卻字字不見學者架子。
具備「能早、能廣、能研究」這些條件,就已經是十足的收藏家了,然而介宇最難得的,是他善於主動挖掘這些藏品的故事,這使得他不僅收藏的是桌遊、是回憶,更是人與人之間最珍貴的緣分。
一般人入手新藏品之後,開箱、把玩,然後收起來就結束了。介宇卻屢屢留意上面的出版資訊:是什麼公司?電話打得通嗎?還在原址嗎?發行人是誰?在書中他便親自去拜訪李平風、胡衍榮先生,以及聯繫張瑩鎮先生的家屬,挖掘這些老桌遊的創作故事,給予前輩桌遊設計師高度的尊重。
所以我說,能早、能廣、能研究,又能追尋故事,最後還能出書造福讀者,這是收藏家的最高典範。
我讀這本書時,每每分心至他處。想起在堂哥家冰涼的磨石子地板上玩《大富翁》,想起在朋友家大床上打《瑪莉兄弟》,想起在同學家研究《萬種棋盤》的西洋棋,想起自己在家盯著《倚天屠龍記》的迷宮想不通要怎麼玩。還有曾在文具店櫥窗裡看過的:《非洲尋寶》、《大家來破案》、《棺木殭屍》……我們這一整代人的童年,都在這裡了。
這本書是滿足兒時的夢想,是銜接臺灣桌遊的記憶斷層,是向前輩設計者致敬,也是給予未來臺灣桌遊界的啟發。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插畫觀測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觀測室第一支突襲插畫家工作室的影片! (下)/ 在上一集節目中,角斯分享了許多關於主題的想法 還有找尋神明故事的有趣過程! 下集故事角斯要繼續為我們分享甚麼好聽的故事和... 與神明的特殊接觸呢?! 跟著觀測員一起來聽角斯有趣的故事吧! -- \本集小重點 🔍 點點是看點/ ☞ ...
「葫蘆問」的推薦目錄:
- 關於葫蘆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葫蘆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葫蘆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葫蘆問 在 插畫觀測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葫蘆問 在 [討論] 葫蘆問玩法- 看板NTUE-TGD97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葫蘆問 在 [戲說台灣][綜合][20151101][彰化鹿港]鹿港葫蘆問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葫蘆問 在 leoluyi/huluwen: 葫蘆問 - GitHub 的評價
- 關於葫蘆問 在 13 * 葫蘆問|art ideas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葫蘆問 在 聚珍臺灣- 大富翁、葫蘆問、天地牌...... 古早的臺灣桌遊 的評價
葫蘆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粽子包好當然要馬上吃。今天午餐就是它!
有人會問;大麥町吃不吃?
當然吃。還說;好吃。
我把粽子葉撥開擺碗、淋醬汁,端上時還跟我說粽子葉呢?他想自己撥葉子。
大麥町在台灣工作六年,所以很多巷弄生活他都很清楚,每天傍晚下班就會帶著小麥麥去巷弄散步,每個坐在門口的阿桑看到長鼻子🤥的大麥町都會害羞又緊張竊竊私語的笑。
多走幾次之後,阿嬤也熟了就會鼓起勇氣問候、「吃飽了嗎?」。
所以到現在大麥町少數幾句中文就是「吃飽了嗎?」。
每次要顯擺他會中文,還是親切問候華人就是這一句。煩!
因為愛走巷弄所以一到端午節,住在透天民宅的阿嬤就會生柴火煮粽子,這些他都知道。
所以剛開始他也要依樣畫葫蘆,問我要不要在小木屋的灶台煮粽子?
切、沒事找事,我用瓦斯爐不用看火,用柴火是嫌我工作不夠多唄。
粽子。在台灣時都是吃人家送的就吃不完,來到歐洲想吃就什麼都要學。
以前以為包粽子很難,問一些會包粽子的朋友怎麼包?
啊~就這樣、那樣….!
是怎樣?
你以為說就這樣、那樣、就知道是怎樣歐?
用口語比劃一下,好像不會就是笨蛋。
這樣說還聽不懂?嫌棄。
所以我現在教人家做料理時,就知道要有耐心手把手,眉角要說詳細。
你會包粽子嗎?
有機會還是學一下吧。現在買的好貴。
淋醬很簡單:
醬油膏:
醬油+糖+水+勾芡(太白粉)
煮濃稠就可以啦。
辣椒醬:
做法一樣
泰國辣椒醬+糖+水+勾芡(太白粉)
糖醋黃瓜🥒
芫荽(香菜)這個香菜採的時候真不好聞,好像摸到臭蟲,但是吃起來,或是加熱後氣味就很清新。
有時少了香菜就少一味。
葫蘆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聽說最近臉書粉專觸及率又到了一個歷史新低,趕快PO個文來試試。
昨天是立石鐵臣忌日,貼一篇舊文誌之。這篇文章幾年前受邀刊登過,不過刊出時文字有大幅度修改,以下原文比較放飛自我一點。
--
把自己化為臺灣風土的立石鐵臣
當長澤雅美穿著正常人不會穿的大紅大紫衣物,在充滿飽滿色調的老街或廟宇奔跑轉圈後,「Meet Colors! Taiwan」字幕浮現;這支交通部觀光局拍的宣傳廣告一播出,不但成功吸引日本遊客來臺,臺灣人看了自己土地的美麗風光,也為之興奮起來。
日本人邂逅臺灣強烈的色彩,這分明是向立石鐵臣致敬吧。
立石鐵臣的成長足跡相當特別,他在1905年生於臺灣,不折不扣是個「灣生」,不過,八歲那年又舉家遷回日本。事實上,他對於臺灣風土的熱愛,來自二十八歲時來到臺灣寫生的「再發現」。
隔了二十年重回臺灣,除了追尋八歲前微弱的童年印象,也去大稻埕、淡水等地寫生,這幾幅畫也入選日本「國畫會展」,哼,還不是靠臺灣景色優美才入選的。(硬要沾光)
其實立石鐵臣也覺得臺灣的景物相當適合創作,所以沒等多久,隔年又來,而且不同於第一次來臺寫生只待了三個月,這一次他「只」「暫時」停留了兩年半。
這個決定,影響了他的一生,也影響了臺灣繪畫史、民俗學的走向。
1934年,臺灣畫壇注意到這個年輕的日本人,很能畫出臺灣味,便邀請他共組型男藝術團體「臺陽美術協會」,在陳澄波、李梅樹等八個開山元老中,立石鐵臣是唯一的日本人。然而由於大家都認為,臺陽美術協會多少有對抗日本官方畫壇的意味在,立石鐵臣一個人待在滿是臺灣人的美(ㄈㄢˇ)術(ㄖˋ)團體中(不過協會本身打死不承認自己反日),在外人看來,比新垣結衣出現在復仇者聯盟裡還要突兀。面對日本人質問他「你有日本價值嗎?」立石鐵臣只能無奈表示「你們不要這樣,我只是想畫畫啊~」
強得像鬼,也禁不起眾人嘴。他隔年終究離開了臺陽美術協會,然而臺灣美術史不會忘記這個促成重要美術團體的畫家。而立石鐵臣,雖然離開臺陽美協,卻居然越來越臺,臺到臺灣人都不禁反省自己的臺灣價值幾斤重的地步。
有失必有得。退出臺陽美協的同一年,立石鐵臣遇到了一生中最初最重要的知音,此後十年,他們的名字緊緊黏在一塊,他們的搭檔如同宮崎駿就是要配久石讓一樣對味。
就是那年28歲的西川滿。
西川滿雖然是編輯、詩人、小說家,完全是文學掛的,但其實他真正最大的本領是藏書、造書、玩藏書票、印版畫。他找到了立石鐵臣,與老友宮田彌太郎等八人發起「創作版畫會」。1936年,西川滿一手包辦、逞其裝幀美學私慾(?)的個人風格雜誌《媽祖》第二卷第二冊,封面登出立石鐵臣設計的版畫「將軍騎馬」,就這樣開啟兩人的合作。
西川滿最大的功勞,就是把原本是日本畫、寫實畫、油畫家的立石鐵臣,點歪了他的技能樹,成為一個版畫家。但是歪得好!立石鐵臣的版畫,真正實現了他對臺灣的印象:「強烈的色彩,粗曠的線條」,成為臺灣美術、風俗圖騰的不朽之作。
1936年,立石鐵臣結束了臺灣創作之旅,回到日本。然而次年西川滿的詩集《亞片》仍有立石鐵臣的設計,顯然西川滿這個伯樂並沒有輕易放過千里馬。直到立石鐵臣受臺大理農學部邀請從事「細密畫」工作,在1939年又回到臺灣,這次一住九年,是他一生在臺灣待最久的時光。
前文曾提到立石鐵臣學過「寫實畫」,他的畫作之寫實程度,已經達到「細密畫」的門檻。當時雖然已經有攝影技術,但依舊是黑白照片;能把實物百分百還原臨摹的細密畫技法,是當時生物學相當重視的專業。立石鐵臣就靠這招在臺灣獲得了正職,插畫與版畫則是他喜愛的副業——他的昆蟲細密畫、臺灣風景隨筆素描、民俗版畫,三者風格差別之大,就算拿火箭筒抵著我我也不信是同一個人畫的。
既然都在臺灣找到穩定工作了,還有什麼好客氣的,畫吧!刻版畫吧!描繪出臺灣的風土吧!——不好意思這不是立石鐵臣心中的吶喊,是西川滿對他的吶喊;沒錯,千里馬回來了,伯樂還不把馬榨乾,天理不容啊。從那時候開始,西川滿出版的各種書刊,《文藝臺灣》、《幻塵集》、《七娘媽生》、《羊城新鈔》、《梨花夫人》、《華麗島頌歌》、《採蓮花歌》、《華麗島民話集》、《臺灣文學集》、《赤嵌記》、《臺灣繪本》……處處看得到立石鐵臣的插畫,這是他們大量合作的黃金時代,也是捧紅立石鐵臣版畫藝術的重要關鍵。
1941年,立石鐵臣與好友工藤好美(是男的)的妹妹壽美結婚。這件事情,不僅將立石鐵臣的圖繪推到最高峰,但也造成了他與西川滿戰後不再合作的分歧。
工藤好美是臺北帝大的英國文學教授,但是他的精神理念,給予臺灣人相當正面的影響,例如吳濁流探討臺灣人身份認同矛盾的《亞細亞的孤兒》,就是在工藤好美的鼓勵下創作。工藤好美對於臺灣文化的重視,終於在倡議創刊《民俗臺灣》後開花結果。
一般說法是,《民俗臺灣》為池田敏雄倡議、主導的刊物,但是立石鐵臣的長子立石光夫先生曾經神秘地跟我透露:「其實刊物背後的靈魂人物,大家都不知道,是工藤好美。」工藤好美人脈廣闊,臺灣意識濃厚,每月十五月圓之夜,就約立石鐵臣、呂赫若、龍瑛宗、張文環等好友聚會相談——熟悉臺灣文學史的朋友讀到這裡,或許已經腦洞大開了:「等一下,你是說立石鐵臣,跟呂赫若他們這一票,居然那麼要好!?」
呂赫若這一票人,屬於《臺灣文學》陣營,《文藝臺灣》的西川滿與之極不對盤,甚至引發「糞寫實主義」論戰,批評對方文章到「像大便」這種話都出來了,你看有多麼不留情面。而立石鐵臣,一面為西川滿《文藝臺灣》畫封面,一面又跟《臺灣文學》同仁交好,你到底站哪邊啊!其實此時立石鐵臣的心思,已經不全然在西川滿這裡了。
屬於臺灣的藝術、文學、文化,究竟是什麼?西川滿在書裡塞滿金紙、掛箋、陞官圖、葫蘆問,就算「愛臺灣」了嗎?抑或只是公子哥膚淺的「愛臺遊戲」?比起來,《臺灣文學》那些勇於揭露現實的臺灣作家、《民俗臺灣》努力走訪民間的日本學者,是不是才算愛臺灣到深處無怨尤?
我身為西川滿的收藏者,都曾經這樣掙扎自問過(我幹嘛打破第四道牆現身啊);立石鐵臣夾在三大陣營中間,一定也有輾轉難眠苦苦思索的時候吧。
立石鐵臣雖然同時為《文藝臺灣》、《民俗臺灣》設計封面,但沒有為《臺灣文學》跨刀,算是留給西川滿這老朋友一點面子了。但是很顯然,他並不認同西川滿去脈絡化地欣賞臺灣的事物,他更需要的是深入臺灣生活,與臺灣人共呼吸,更貼近臺灣人的視角……
所以立石鐵臣在《民俗臺灣》中,不只設計封面,還繪製一系列「臺灣民俗圖繪」,也發表文章,探索傳統風俗、欣賞常民器物、描繪在地風貌……這應該是他一生最快樂的創作時光。
可惜好景不長,1944年,工藤好美提前返日,據說是已然預見日本戰敗。同年,立石鐵臣被徵召從軍。隔年戰爭結束,日本人成為戰敗國國民。不久西川滿也被遣送返日,立石鐵臣由於有細密畫專長,被國民政府留用繼續在臺大工作,到1948年年底才離開。
回到日本之後的立石鐵臣,似乎與戰前的他完全斷裂。畫風丕變,用冷峻的超現實主義告別溫暖樸拙的民俗版畫,以創作、教授細密畫維生,從此一步也沒再踏上臺灣,也鮮少再與回到日本後,仍舊孜孜書寫臺灣題材的西川滿合作。
立石光夫先生透露,立石鐵臣想到日本曾經以殖民者的嘴臉,統治過韓國,他就沒有臉面對韓國人;對於臺灣,恐怕也是一樣的心情。唯有在1962年完成的《臺灣畫冊》,把一直壓抑著的思念臺灣之情,一股腦兒在紙上宣洩。最後一幅畫,旁白寫的是坐船離開臺灣那天的情景,終句是:
「吾愛台湾
吾愛台湾」
立石鐵臣。真正的藝術家。人道主義者。思想者。我會甚至說,真正的臺灣人。
臺灣的歷史上,幸好曾經有過立石鐵臣。
(圖為立石鐵臣為《民俗臺灣》雜誌設計的封面,出自我收藏與我的圖像編輯,但此圖偶爾會被盜用,習慣了。)
葫蘆問 在 插畫觀測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觀測室第一支突襲插畫家工作室的影片! (下)/
在上一集節目中,角斯分享了許多關於主題的想法
還有找尋神明故事的有趣過程!
下集故事角斯要繼續為我們分享甚麼好聽的故事和...
與神明的特殊接觸呢?!
跟著觀測員一起來聽角斯有趣的故事吧!
--
\本集小重點 🔍 點點是看點/
☞ 與神明的特殊相遇
☞ 每次都要挑戰不同的媒材!
☞ 獨立出版與商業出版的差異
☞ 接下來的創作計畫
☞ 葫蘆問怎麼玩
--
\立刻收藏神明的百科全書/
《 #寶島搜神》 #角斯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7586
*到插畫觀測室FB參加抽獎!*
--
✔︎ 訂閱插畫觀測室 ✔︎
IG|https://www.instagram.com/illuobservatory/
FB|https://www.facebook.com/illustrationobservatory/
✔︎ 訂閱Barry小黃間 ✔︎
IG|https://www.instagram.com/littleyellowstudio/
FB|https://www.facebook.com/LittleYellowStudio/
✔︎ 訂閱Feeling ✔︎
IG|https://www.instagram.com/feelingillustration/
FB|https://www.facebook.com/feelingchengillustration/
--
\插畫觀測室,分享插畫大小事!/
葫蘆問 在 [戲說台灣][綜合][20151101][彰化鹿港]鹿港葫蘆問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戲說台灣]熱播: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4CogyhTI0HBvNmAbKEZSW8DgT48bMPU[戲說台灣]平日 ... ... <看更多>
葫蘆問 在 leoluyi/huluwen: 葫蘆問 - GitHub 的推薦與評價
葫蘆問 ,又稱葫蘆運、葫蘆笨,是一種中國傳統擲賽遊戲,各地圖案與稱呼各有不同,常作為新春親友聚會時的遊戲。 過去中國農曆新年時,人們會玩一種以年畫方式印製的擲 ... ... <看更多>
葫蘆問 在 [討論] 葫蘆問玩法- 看板NTUE-TGD97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www.lukang.gov.tw/title-4/year/hulu.htm
葫蘆問鹿港街坊流傳口訣
二驢‧三矸仔‧四乞食‧五雞‧六貓‧七賓‧八鯉‧九肥‧十浸‧十一吉(孽)‧十二葫蘆
顛倒縮(第一循環的口訣)
緣起
鹿港舊時有種與大富翁相類似的棋盤式遊戲稱之為葫蘆問。
在螺旋狀的紙圖內有四十七種民間故事中所流傳的吉祥圖騰,除了中央終點的南極仙翁之
外,其餘的圖案皆為兩兩相對的關聯圖形,內容多與吉祥或八仙傳說等故事有關。
遊戲規則
遊戲規則非常簡單,首要道具當然是葫蘆問紙圖,兩個骰子,以及遊戲人數所需的角色代
表物:可以是硬幣、飾物等任何可以放在圖案上的小東西,遊戲者輪流丟擲骰子,以骰子
上的點數在紙圖上由最外圍的起點一路朝終點南極仙翁的中央位置前進。
在這裡有一個遊戲的重點,就是所丟擲骰子的點數不等於你在紙圖上所前進的步數。
嗯??有奇怪吧!什麼意思ㄋㄧㄝ?我們用第一循環的口訣來解釋葫蘆問的遊戲精要所在
:
二驢‧三矸仔‧四乞食‧五雞‧六貓‧七賓‧八鯉‧九肥‧十浸‧十一吉(孽)‧十二葫蘆
顛倒縮‧(第一循環的口訣)
第一循環口訣代表第一次丟擲骰子時所可能出現的點數,而葫蘆問的遊戲規則是當你擲出
點數後就地前進到所擲的步數位置上時,就必須往所在位置上的對應圖案(點)上做跳躍
的動作,所以當你擲出兩點的時候前進了兩步出現的圖案是驢子,然後跳往第十四格相對
應的驢子圖案;
而擲出三點前進後,則跳往第十二格相對應的葫蘆圖案;
相對的擲出十二點,則只前進了三格;
擲出四點,則跳往第十五格柱著拐杖拿著酒葫蘆的乞丐圖案上;
擲出五點,則跳往第廿格相對應的大公雞圖案;
當你擲出十點的時候,所跳到的對應圖案是第一格的兔子上,所以口訣說「十浸」,口訣
中的「浸」在台語發音的意思是杵著不動,因為還在起點區域所以就乾脆不動而稱「十浸
」,口訣中又有稱「浸九無走」,因為一點再加上九點還是十點,所以還是原地不動因而
稱之「浸九無走」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一個地方呆久了你根本就動彈不得;
還有「九肥」,當你擲出九點時,所跳到的對應圖案是第三十七格手執巴芭蕉扇的肥佬,
距離終點只剩餘十步,因此口訣中有「肥十拿來食」,再擲個十點或以上的點數就抵達終
點而成為贏家。但是在遊戲的過程中不可能每次都運氣如此之好,也有可能你是辛辛苦苦
的由起點慢慢的走進來,到了第卅七格又掉外圈的第九格,那可真是令人扼腕ㄚ。
狀況規則
葫蘆問遊戲適合多人參與,只有兩個人的時候感覺上就比較差點,五、六個人時最熱鬧,
在遊戲進行中每個人進進退退的走來跳去,這時候就會有頂位的狀況發生。例如:當有人
一開始擲出八點的鯉魚而跳到第廿二格的對應圖案,接著的人也是擲出八點,那麼第二位
在跳往第廿二格時則將前一位玩家擠回第八格的對應位置。這是葫蘆問最為有趣的狀況規
則,只發生在跳耀位置上而不是所擲出點數上。當第三人同樣擲出八點踩在同一位置上時
,即產生所謂的『三打不成』,此狀況發生時即判和局重新開始。
歷史背景
葫蘆問在早先的年代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農曆過年的春節期間,早期台灣的社會狀態
單純,娛樂場所以及種類不若現代社會那麼多樣化,日據時代以前也不盛行玩麻將,也沒
有樸克牌,這樣的遊戲又適合全家老小一起玩樂,而很重要的一點是葫蘆問的前進口訣是
經由口耳相傳一代代所延續而來的,在遊戲的過程中每擲出點數後,就根據所在的圖案配
合點數有著一句口訣的指引前往下一個目的地,這些口訣多半因為年節期間而帶有吉祥的
意思、詼諧的、俚俗的,甚至在長輩與小孩一同遊戲時,根據口訣的故事背景稍加講述,
也是一種機會教育,而使得晚輩們比較容易受教。
--
神奇寶貝也可以出一款進化問 囧
--
▄▄▄▄▄▄▄▄▄▄▄▄▄▄
▄▄▄▄▄▄▄▄▄▄▄▄▄▄ 阿爾's 繪圖誌
▄▄▄▄▄▄▄▄▄▄▄▄▄▄
▄▄▄▄▄▄▄▄▄▄▄▄▄▄ https://www.wretch.cc/blog/ALVISS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81.20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