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孤獨是生活在一群無法讓你做自己的好人之間。」
⠀
當初在大導演馬丁史柯西斯 Martin Scorsese 的電影作品發現純真年代實在非常驚訝,因為他最常接觸的題材通常是當代黑幫電影,或者是其他特殊人物傳記,和時代文學完全是天涯兩端的感覺,不過看完本片後立刻消除我的疑惑,雖然純真年代看似是浪漫愛情劇,但本質上還是人性的角力,與 Scorsese 最擅長的人物刻劃相同。Scorsese 曾說,《純真年代》是他拍過最暴力的作品,的確,如果說黑幫片是肢體上的流血殘忍,那麼純真年代就是心靈上的折磨鬥毆,看不到的,是最人狠心殘酷的。
⠀
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書名 The Age of Innocence 的靈感來自雷諾茲的畫作《A Little Girl》,畫作中無害天真的小女孩神情是十八世紀後期廣度被商業產品販賣的美好童年代表。作者 Edith Wharton 以此畫作的概念和歷史定位,嘲諷紐約上流社會優雅外表皮下的腐敗和假面。Wharton 也以本作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普立茲科幻小說獎的女作家。故事描述紐約1870年代上流社會的保守生活,男主角紐蘭即將迎娶天真可愛的大家閨秀梅,兩人看似完美的天作之合,卻在紐蘭認識梅的表姐艾倫後開始改變,他被艾倫的前衛自我吸引,癡癡為她瘋狂,艾倫則是因為離婚的關係整天被閒言閒語。兩人曖昧的關係也慢慢在社交圈傳開,究竟紐蘭能不能突破社會桎梏,投向艾倫的懷抱呢?由於書中有許多時間上轉折,不好以角色交代,Scorsese 使用旁白來做背景、角色內心世界的交代,非常有效率而且效果很好,尤其導演故意安排女演員 Joanne Woodward 作為旁白來說出男主角紐蘭的心聲,剛好和女作家 Wharton 書寫這本小說的心態一樣。
⠀
雖然故事叫做「純真年代」,但是裡頭的人物可一點也都不純真。紐蘭為愛瘋狂,成天計畫要如何和艾倫秘密見面,但是又不敢跟未婚妻梅說出真相;艾倫雖然也愛著紐曼,但她不願意破壞妹妹的婚約,還有承受社交圈更多的流言蜚語;梅從頭到尾都像純真小女孩,講話輕聲細語態度落落大方,但其實是城府最深的一位,暗地佈局就是要讓紐蘭留在自己的身邊,尤其是寫信給表姐說婚約提前的蒙太奇片段,站在兩叢粉白花朵之前,看起來實在無害真誠,但最後鏡頭停留在眉宇之間,暗示觀眾請仔細觀察梅的一言一行,真實用意可能藏的更深更狠。
⠀
小說裡大量描述上流社會的生活情境也被完整轉化成視覺語言,Scorsese 大量拍攝各種器物,從餐桌、家飾,到戶外裝設與活動,通通都要顯現上流社會的浮華奢侈和繁文縟節的保守。角色的心境其實可以從服裝和打光顯現出來,紐蘭一開始全心全意對梅的時候幾乎都是穿全白西裝,但是當他開始動搖時,身上衣服開始多了顏色,有曖昧不明的棕色,或者新婚、度蜜月時穿的黑色,顯現他的心情從蕩漾到絕望。而梅的服裝安排也非常有趣,到艾倫二度回來之前梅的衣服都是全白符合她的純潔,但是後來的衣服都變成深暗系列。
⠀
尤其是最重要的一場拜託紐頓不要去旅行的戲,梅暗地耍心機用懷孕逼退紐頓與艾倫的感情,她身上穿的就是紫色象徵權力,梅為了保住婚姻她也學會使用手段優勢來保護自己。燈光方面,導演故意在讀信時,讓畫面推進背景全暗做臉部特寫,讓角色內心世界直接透露出來,非常劇場感但效果非常好,情緒張力立刻呈現出來。另外,艾倫餞別晚餐時,雖然兩人坐在隔壁但眾目睽睽下,不敢輕易互動,餐後聚會各個賓客也用盡全力阻擾紐蘭接近艾倫,導演讓鏡頭變成紐蘭的目光,看著眾人看似無害但充滿洶湧暗潮的笑容,畫面切到紐蘭,陰影打在臉上,這一瞬間觀眾和主角同時明白賓客們的心機,還有妻子迎面的笑容,像是炫耀自己勝利的樣子。這場戲用畫面就展現殺人不見血的可怕,Scorsese 實在厲害!
⠀
結局手法利用陽光的刺眼回憶到往事,反射的部分讓我聯想到希區考克的後窗也有用閃光燈來讓時間暫停的手法,艾倫回頭的畫面雖然與現實不符,但在紐頓心中已經讓遺憾變成圓滿,愛其所擇把美好留在過去,讓角色回頭的手法在諾蘭的全面啟動也有使用,所以柯柏最後倒底有沒有回到現實啊(離題)
⠀
演員方面 Daniel Day-Lewis 實在好深情溫柔啊!講話細膩文雅,把英國紳士風帶進表演,雖然現代角度可能是渣男角色,但他演的好真誠好壓抑,實在不忍心苛責他,Michelle Pfeiffer 把外表堅強內心害怕的艾倫演的讓人憐惜。但是真正搶眼的是 Winona Ryder!她必須遊走在純真邊緣,沈著的捍衛自身利益,善良的眼神但內心潛台詞卻充滿利刃,每次出場都非常亮眼。
⠀
總結,Scorsese 的純真年代用安靜的節奏說一場愛情與社會觀念角力,敘事手法流暢,演員演出精彩。大師出招,只能佩服!
⠀
⠀
純真年代 (1993)
The Age of Innocence
類型:時代、愛情
⠀
🎈R2D2
「蒙太奇 希 區 考 克」的推薦目錄:
- 關於蒙太奇 希 區 考 克 在 AJ 談電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蒙太奇 希 區 考 克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蒙太奇 希 區 考 克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蒙太奇 希 區 考 克 在 希區考克談剪接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蒙太奇 希 區 考 克 在 網路上關於希區考克風格-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蒙太奇 希 區 考 克 在 網路上關於希區考克風格-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蒙太奇 希 區 考 克 在 網路上關於希區考克風格-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蒙太奇 希 區 考 克 在 誠品人eslite member, profile picture - Facebook 的評價
蒙太奇 希 區 考 克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影評】《地下社會》Underground | ★★★★
比戰爭更殘酷的,是兄弟相殘
.
要說電影是一種反應現實生活的演繹,最溫柔的反抗運動,最具影響力的藝術手段,那麼《地下社會》癲狂的外表,就是它的表演裝扮,講述的時代背景,就是它所搭建的表演舞台;它的故事,是一段創作者對家鄉最真摯的情書,記錄著他所經歷過的點滴回憶,同時利用荒謬又帶點奇幻色彩的調性,傳達出反戰和人性反思的意涵。
.
《地下社會》透過歷史為基底,呈現出既荒謬又瘋癲的故事;或許在觀影前,觀眾們需要一些歷史的背景知識,才能夠完全了解電影故事的歷史進程,但劇情聚焦在兩個情同手足的拜把兄弟身上,暗喻了南斯拉夫地區複雜的民族組成,以及二戰後經歷了冷戰、內戰紛擾,分分合合,合了又分的歷史脈絡。由淺入深的敘事口吻,鉅細靡遺地描述這段讓人不忍直視的歷史過往,歡笑之餘充滿著無限惆悵。
.
電影的故事背景可回朔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巴爾幹半島與義大利半島之間的南斯拉夫地區,自一戰以來素有「歐洲火藥庫」之稱,是中南歐地中海地區相當重要的交通樞紐;其關鍵的地理位置,以及複雜的民族構成,導致該地區始終是列強們,政治力介入的兵家必爭之地。
.
而電影中主角們所在的「貝爾格勒」,則是在二戰爆發前夕「南斯拉夫王國」的首都,同時也是王國境內最大的城市。它在二戰期間被納粹德國入侵,同時也受到蘇聯共產勢力資助,而在戰時有共產黨的反抗運動,戰後在強人「狄托」的威權領導之下,建立了以社會主義為核心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狄托的「不結盟運動」,讓冷戰下的南斯拉夫維持統一、穩定且和平、富裕的狀態下30餘年;直到狄托在1980年過世,到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之際,南斯拉夫的民族問題又逐漸浮上檯面。
.
1991年開始,南斯拉夫開始爆發大大小小的獨立戰爭,複雜的民族問題演變成兄弟鬩牆、剪不斷理還亂的激烈衝突,讓原本統一的國家最終在千禧年過後分裂成許多不同民族所領導的政權,也就是現今的「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黑山)」、「科索沃(主權仍有爭議)」、「馬其頓」、「波赫(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等國。
.
《地下社會》則是透過一群在二戰期間因躲避戰亂而躲藏在地窖裡的人群,完全不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也不知道南斯拉夫成為共產國家,再延伸到南斯拉夫內戰、兄弟鬩牆的戰爭,甚至呈現了連通歐洲各地的地下公路;創作者試著跳脫殘酷的現實歷史,利用這群彷彿時間凍結的人們,來懷念人們所懷念的和平、寧靜、單純的生活。
.
電影在結局一再強調「比戰亂更恐怖的,是兄弟相殘」,《地下社會》整體呈現如馬戲團般地混亂,在不協調的節奏中,演員們誇張又荒謬的表現方式,也訴說著南斯拉夫超過半世紀以來持續性問題。特別是電影最終以超現實的場景,那個原本如半島般的婚禮場地,最終慢慢分裂成為水面上漂浮的孤島,並利用在片中戲份相對偏少的伊凡,打破第四道牆的呼籲之下,將注意力重新放回在現實生活中受苦的人民們。
.
試想在1995年推出本作的庫斯杜力卡,南斯拉夫內戰才經過4年,當時的輿論不免批評他用電影的虛無主義,來傳遞以「塞爾維亞」為核心、希望南斯拉夫回歸統一的意識形態;敏感的時機點推出如此政治訴求強烈的作品,反而讓觀眾模糊了焦點。但他聰明地跳脫現實,嘗試使用以一種馬戲團式的華麗奇幻風格,配合演員們的誇張肢體對白,鏡頭快速搖晃、旋轉,快節奏的蒙太奇等手法,讓電影呈現出相當前衛的「混亂感」。這種混亂感受,完美詮釋了半世紀以來的南斯拉夫,一種對現實歷史的諧仿、一種最溫柔也最無奈的諷刺與控訴。
.
要說庫斯杜力卡打破了現實框架,帶出了電影本該以藝術、美學的角度,反應現實、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他不僅讓人思考到人性隨著時間、歷史背景、以及社會變遷而有所改變,同時也帶出了人們必須正視歷史的重要性。有趣的是,電影也特別編排了一齣劇中劇中劇,來呈現荒謬可笑,卻又血淋淋地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事件,藉機諷刺了南斯拉夫偽善的過去。
.
而《地下社會》的絕妙之處就在於他看似脫離現實,卻又真實地可怕;劇情越到後段就越顯得混亂失控,也無意中抹去了現實與虛幻的界線,搭起了一場相當精彩的魔幻空間。主角跳入井中,那些過去被歷史遺忘的人們紛紛回到記憶中,那個美好的時光,再度一起唱唱跳跳;對應到電影中不時穿插的真實歷史畫面,意義不明、看似歡樂的結局背後,似乎告訴著觀眾們在散場時終究需要面對現實。而現實如同電影中的渾沌,沒有人能夠輕易理清,因為當我們不去凝聚歷史的共識,終究需要再度面對歷史重演悲劇。
.
《地下社會》整部電影就在如此複雜的歷史脈絡下顯得迷人,庫斯杜力卡成功搭起現實與虛構的橋樑,讓人開始在電影的影像之中思索政治的意義,以及歷史的教訓。事實上,當我們刻意不去管政治,就如同生活在地窖中的人們,終將面對地面上殘酷且完全脫節的現實。
.
.
《地下社會》Underground
台灣上映日期:2020-08-07 (1995年作品)
Flash Forward Entertainment 前景娛樂
.
.
.
#地下社會 #underground #坎城影展 #金棕櫚 #艾米爾庫斯杜力卡 #emirkusturica #電影 #影評 #movie #review #filmcritics #南斯拉夫 #塞爾維亞 #庫斯杜力
蒙太奇 希 區 考 克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與萬島之國的兩位作者對話】
2019年10月,我在法蘭克福書展的挪威展位上看到繪本《我要和你在一起》,雖然不懂挪威文,書中的圖像明亮、瑰麗,魔幻又寫實,混合了繪本、圖像小說與拼貼畫的多種層次,一眼看見就著迷。讀了翻譯出來的文字之後,又給故事擴增了縱深。
出版後,我透過視訊訪問繪圖作者史提恩‧霍爾(Stian Hole)與文字作者辛娜‧雷雅(Synne Lea),請他們聊聊這本繪本是怎麼發展出來的。他們談得很誠懇,對創作者很有參考價值。
-------
郝:你們住在同一個城市嗎?怎麼認識的?
史提恩‧霍爾(簡稱「史提恩」):對。都住在奧斯陸。我和辛娜在做前一本給兒童看的詩集的時候認識,一起合作的。很榮幸。那之前,我讀她的一些詩就印象深刻,她的詩句奇異又浮現影像。她寫給青少年的小說也很好看。因為我們都在同一家出版社出書,所以有一位編輯就把我們拉在一起合作了。
辛娜‧雷雅(簡稱「辛娜」):我也是在合作之前就注意他的繪畫很久了。我很喜歡他的畫作總能從各種不同角度傳達訊息。
郝:挪威是個萬島之國。請談一下海洋對你們的影響。
辛娜:我們在地球的北方,面對海洋有很複雜的感情。一方面,海洋是我去尋找平和(Peace)的所在,讓我們感受到力量,但海洋也讓我覺得脆弱,是失去我們所愛的人之處。
史提恩:我同意辛娜所說。人類最早就誕生於水中,所以水和人類的關係是很密切的。我也覺得海洋的啟示就是人生是一個旅程。談到水,都是用流動(Flowing)這種形容,就像人生。台灣呢?你們是在海洋中啊。
郝:噢,這話說起來有些複雜。台灣雖然在海洋之中,但因為一些歷史和政治原因,反而大部人不會親近海洋。就像我們雖然是全世界最大的遊艇生產國,但是沒多少人駕駛遊艇。你們自己成長的過程中都常划船嗎?
辛娜:小時候每年都要划兩個月。划獨木舟。現在也是,有空的時候就找個小島划過去,待個一天。
史提恩:我到現在也是。我在海邊有個木屋,會帶小孩去。和他們一起划獨木舟。
郝:我很喜歡其中有一張許多島嶼是人的臉孔,浮在水面上。文字也很好:「只要妳一直划著船,島就來來去去。就像跟朋友在一起一樣。」
史提恩:很高興你喜歡那一張。
辛娜:我也喜歡那張人臉島。島嶼和人是相同的。每個人是孤獨的,但也是互相相守的。島嶼也是。
郝:你們是怎麼共同創作這本《我要和你在一起》?
史提恩:我們開始只是互相用電郵傳了些想法,一些心底的話,一些文字和圖像的草圖。到最後,這些材料大多都沒有出現在書裡。你也知道,講故事就像是在組拼圖,或是在進行一趟探索。《我要和你在一起》也是一趟探索,有些脆弱易感,但也充滿愉悅。
辛娜:從許多方面來說,跟史提恩合作都是很美妙的。就一名文字寫作者來說,能和他這樣的繪者一起發展一個故事,可以說是一種解脫。我可以講一個光靠文字講不出來的故事。在工作的時候,我可以觀察,也可以被觀察。
這使得我可以嘗試用一些我很喜愛,但是如果沒有他的支持和圖像的延伸,我不敢使用的文字。我在寫作的時候,會覺得更自由,更勇敢一些。
郝:最早是誰的主意?
史提恩:不記得了。因為我們就是在不斷地討論中萌生了這個故事。像是在組拼圖的時候不斷地出現新的組片,也像是在划船的時候,看到海上有些景象出現,又消失。記得我們最早討論過這是否應該是一個難民的故事。但辛娜想把她自己投射進來。
辛娜:因為我們合作過一本書,彼此已經很熟,這使得我們在發展故事的時候,像是把許多私人的事物都攤開在桌上彼此分享。這也很像是在和親密的朋友對話,彼此引發對方把心底一些話講出來。
在這個過程裡,故事會不斷地改變,成為一個新故事。開始這是爺爺跟孫女兩個人的故事。後來加進弟弟這個角色。
郝:你們這種溝通的創作模式,對許多人都是夢想之境。請再多說一些合作的細節。
史提恩:我知道這是很難得的。我遇到辛娜就知道。她有很好的理解力,又十分開放,這就讓我們的探索可以自由進行,在過程中不知道會發展到哪裡。很有意思。
不知怎麼,在我自己創作的許多繪本裡,文字往往是一個地基,然後圖像建構於其上。但是和辛娜合作不一樣。當我傳給她一張草圖之後,有時候她會重新改動原先傳給我的文字,有時候她會加幾句新的文字,為那張圖打開或是擴大新的視野。這個過程把我的感官磨得十分敏銳。我也發現繪本可以是一座遊樂園,讓文字和圖像進行對話、遊戲的遊樂園。我希望這本書也可以打開讀者的回憶、好奇,並且讓感官啟發新的作用(alertness)。
辛娜:對我來說,寫作的時候,聆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而史提恩是很會聆聽的一個人。他看到我寫出來的一些文字的時候,他所理解的往往比我想要表達的還要更多、更好。然後,他就會用他的畫,用他自己的角度來回應。我們就這樣彼此反覆來回,我相信這部作品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發展出來。
郝:你們合作的模式真令人羨慕。請史提恩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史提恩:我們一直在改。一直在想如何合作。並且不要兩個人都講同樣的事。我給你看這一頁。
郝:我記得,爺爺講夜晚和口袋的關係。
史提恩:你記憶力太好了。
郝:不是我的記憶力好。是那一句寫得太美了。
史提恩:對。非常美。辛娜寫:「爺爺覺得,把夜晚想成是他最好的那條褲子裡最深的那個口袋,是有好處的。」我看到這一句的時候,覺得太美了。那我該怎麼表現呢?我總不能畫一個褲子,或一個口袋。
我一定要畫一個可以和文字相搭,但是和文字又不一樣的畫面。我從夜晚聯想到夢境,再延伸,再延伸,就畫了這一張。但這是圖像從文字延伸出去,一方面要夠遠,另一方面又不能遠到完全不相干。這也是創作中探索的樂趣。
郝:這是你一向的畫風嗎?去年十月,我是在法蘭克福書展的挪威展位上看到這本書。當時只有挪威文,我完全不知道內容是什麼,但是光看圖像,就深為著迷,就想要出版這本書。我覺得你在這本書裡的圖像創作,混合了繪本、圖像小說、拼貼畫,很喜歡。你怎麼發展的?
史提恩:我繪畫的技術是混合的。主要是電腦繪圖,但也加上拼貼。這些混合讓我覺得很快樂。創作這本書,又格外快樂。因為和文字進行對話,因為辛娜的文字有許多層次,所以我畫起來也混合了許多層次。加上蒙太奇。
我覺得繪畫最重要的就是要覺得自在(freedom)。不必擔心對不對(right),不必擔心是否別出心裁(clever),只要享受創作的樂趣。那是最重要的。
而我們之間,不是她寫了字,我畫圖。是我傳些圖,她傳些字;她傳些字,我畫些圖。像是對話,彼此刺激對方的靈感。幸運的時候,就有些完全沒意料到的很美好的東西出現。
郝:那辛娜,妳呢?妳也舉一個例子來說一下因為史提恩的圖,而激發妳的地方?我很想聽妳說有時候會變得更「勇敢」,是怎麼一回事。
辛娜:剛才說過,這個創作過程像個「旅程」(journey),我們在過程中也不知道會去到哪裡。過程裡,我也把故事講給我的孩子聽,發現他們不滿足於只是告訴他們一些簡單的答案,像是「放心吧,不會有很壞的事發生」。我要另外想,要很誠懇,很真誠,但也會讓他們思考。
而史提恩是一個很棒的人。我可以相信他,在這個過程裡告訴他一些我心底的話,不會和任何人說的話。有時候,我會說一些自己在人生中遭遇的困難,也在這個過程裡覺得可以化解了。
我自己很喜歡的,是到最後我知道怎麼表達了。爺爺說,我不會永遠在這裡,但是我的某一部分(parts of me)會。我會死,但不是今天。
史提恩:辛娜投射她自己的那個小女孩很棒。我可以從那個小女孩身上看到我自己的童年。
有一個場面,是爺爺告訴她,有一天妳可以擁有我的東西。這個那個,船,所有的東西。小女孩在那個時刻,意識到有一天輪到她要自己做她爺爺在做的事了。那是我自己記得很清楚的時刻,一個有點嚇人(scary)的時刻。所以她大叫,她不要,她不要這個,她不要那個,她只要和她爺爺在一起!
郝:是的。我們也很喜歡那個場面。所以書名我們沒有用挪威版的書名《你和我》(Du og jeg),而是用了那個小女孩在那時說的那句話:「我要和你在一起」。
辛娜:太好了。
郝:此外,書裡還有一個場面很令人感動。就是女孩和她弟弟的對話。她弟弟問她,如果有一天他在海上太遠,回不了家怎麼辦?她說她會去救他。然後,她弟弟一直質疑她能做到這個嗎、能做到那個嗎?她弟弟說他會害怕。她回答:「如果我知道你害怕,我就不會害怕。」接下來她和弟弟的對話,十分動人。
史提恩:我同意。今天早上我也重看了一遍這本書。讀到這一段也是覺得特別感動。
> 「剛才妳說什麼? 」弟弟問。
> 「如果我知道你害怕,我就不會害怕。」我說。
> 「那,妳不用再害怕了。」弟弟悄悄地說。
> 「我很害怕。」他說。
因為有時候兩個人在一起,就是不能兩個人都一起害怕。所以他和他姐姐這麼說。那是真實的。是人生。即使這是個虛構的故事,那還是真實的。
辛娜:每一本書都有太多寫法,沒有所謂對不對的寫法和讀法。這本書是有關成長的故事,他們的收穫(gains),他們的失落(losses)。每次在失去什麼的同時,也會獲得什麼,得到了一個從不同角度觀察這個世界的機會。不能不看,你所看到的;也不得不學,你所學到的。我雖然不能有跟你同樣的感受,但是可以在你有這個感受的時候,和你在一起。
郝:這本書創作了多久?花了多久時間?
史提恩:你記得嗎?一年?
辛娜:比一年還多些。
郝:在挪威,書店裡如何陳列這本書?
辛娜:會在童書區。
史提恩:這是一本適合任何年齡讀的書,但書店總想按6-9歲,或9-12歲來分。他們很難接受一個繪本給大人看的樣子。台灣的情況?
郝:類似。也有同樣的苦惱。那今天謝謝你們的時間。
相關閱讀:
本文OKAPI 網頁版: https://bit.ly/3dXOYGb
《我要和你在一起》MV:https://bit.ly/2AttqTu
蒙太奇 希 區 考 克 在 網路上關於希區考克風格-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推薦與評價
2022希區考克風格討論資訊,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資訊整理,找希 ... 希区柯克最早发现了悬念对电影语言的意义,他超现实的拍摄手法、独特的蒙太奇语言 . ... <看更多>
蒙太奇 希 區 考 克 在 網路上關於希區考克風格-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推薦與評價
2022希區考克風格討論資訊,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資訊整理,找希 ... 希区柯克最早发现了悬念对电影语言的意义,他超现实的拍摄手法、独特的蒙太奇语言 . ... <看更多>
蒙太奇 希 區 考 克 在 希區考克談剪接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Transcript · Hitchcock · [Vicco] How To Do Hitchcock Dolly Zoom In DaVinci Resolve | 用達芬奇30秒製作 希區 柯 克 推移變焦效果| 達芬奇三分鐘 · 摄影知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