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孩子情緒問題!大崩潰哭鬧+打人打自己怎麼辦?】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從小到大透過大人的引導,慢慢學習如何尊重環境、尊重別人、與尊重自己,並學習控制自己的衝動,以相互尊重的方式來表達自己。這確實是一條漫長的路,對父母與孩子來講,都是不容易的。
正向教養之所以寶貴,是因為這套方式能在教導孩子同時,培養孩子正向人格。雖然乍看之下比傳統教育打罵的效果來得慢,但它卻比較沒有副作用、比較「環保」,能保有孩子內心歸屬感與價值感,讓孩子內心的真、善、美,更有機會顯露出來,照耀我們的世界。
這位來信給我的媽媽有一位三歲小孩,信裡面的內容我感到欣喜的是,她一直很努力地落實正向教養的方式,而且不斷省思、學習,修正自己的方式。
但當然再努力的學生,也會遇到問題;再用心的父母,遇到問題時也會有困惑與懷疑的時候。這位媽媽在使用所學會的方法後,孩子有時候還是會哭鬧崩潰,甚至打人打自己。到底要怎麼幫助這位孩子與家長呢?我們一起看下去。
………..
羅老師您好~我是追蹤您許久的粉絲!我有幾個問題想請教您,我家女兒現在3y1m,因為疫情緣故加上近期會搬家因素,目前還沒上幼稚園。
家中現階段只有她一個小孩,我全職照顧她。先生教養理念滿一致的
都是採取正向教養,所以我們幾乎沒有責罵過小孩,而女兒大部分也都很好溝通,不過最近遇到瓶頸...
有時候她會沒來由的說她想丟東西,如果我制止她,她就會開始故意做一些我們平常告訴她不對的事,例如:打人、打自己、踢人、踩書,因為我跟先生的底線就是再怎麼生氣都不能傷害自己或是別人,所以這時候我們就會介入,無論使用同理(說出她的情緒,她可能會更生氣)或給她布偶告知可以發洩情緒在上面(她都會說她就是要打人踢人,不要布偶),抑或是我們會把打人的那隻手和踢人的腳先暫時握住,不讓其可以再繼續動作,以上方法其實都不甚有用。
每次生氣後,我們溝通,她也知道生氣的時候可以怎麼做,但是當情緒風暴來臨時,她還是會失控,請問老師,我們應該再如何幫助她,讓她可以慢慢學習控制生氣情緒當下想動手動腳的行為呢?
還有,我看過您的書、阿德勒正向教養學、一些蒙特梭利的書還有跟情緒做朋友這類的書籍,一直有個疑問:當女兒正在經歷情緒風暴的時候(可能引起這情形發生的原因不外乎是我可能不想妥協某件事,或是我制止她做危險/不對的事),大崩潰哭鬧的行為出現,目前我的做法是請她去積極暫停區消化情緒,不過有時候會成功(她會自己說要躲起來,然後就跑去積極暫停區,不過通常這時候都不是情緒風暴的高點,也就是不是很崩潰的時候)有時候就失敗(開始打人踢人哭鬧,請她去積極暫停區,她會更生氣,有時候會說哭著要抱抱)
遇到失敗的狀況,偶爾我自己也會感受到自己怒氣值上升中,沒辦法處理她的情況,我自己也想去我的積極暫停區,如果我離開現場的話,這時候她就會更崩潰(會尖叫哭,大部分要抱抱),我也知道這時候她什麼話都聽不進去,請問我該給她抱抱(可是當下如果我的情緒不允許呢?)或是在視線範圍內讓她先哭鬧等風暴過後,我也冷靜了,再抱抱她呢?(不過我很常都會被她撲過來而抱抱成功⋯)
老師,真的很不好意思,本來想長話短說,沒想到林林總總也是寫了這麼多~謝謝老師願意花時間看我的問題!謝謝您~
………..
你好我是羅老師。
謝謝你願意秉持正向教養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我想跟你分享的如下:
1 這確實是一條比較難走的教養路,因為要跳脫以往的傳統教養方式,需要許多的摸索與學習,而且成果也會比直接打罵來得慢,辛苦你了。
你敘述對孩子情緒的處理方式,我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而且很正確!但你當下跟孩子應對時的內在與姿態是如何,我並不在場,所以無從得知。但我感到你真的、真的已經很努力了,為你鼓掌。
2 有一點希望你了解:就算我們做到100%,也不代表有情緒的孩子會馬上OK的。因為孩子要懂得消化情緒、控制自己的身體與行為,需要大腦成熟度足夠才可以,更需要有足夠的意志力。
你的孩子現在才三歲左右,對於控制自己的情緒,確實還無法做得很好,所以你說「每次生氣後,我們溝通,她也知道生氣的時候可以怎麼做,但是當情緒風暴來臨時,她還是會失控」,這是很正常的喔。你說你讓他去積極暫停區消化情緒「有時候會成功」,已經很了不起了!
孩子到了四歲半五歲,就開始比較能控制自己;到了六歲左右,相信你會更看到成果的。
3 我知道你現在可能會對正向教養的方式與效果有懷疑,但只要記得在對待孩子的「尊重與和善」中,維持著「規範與原則」,並且不要縱容孩子肆意做出不尊重你的事情(例如經常罵你、打你;若他如此,當下可以表達你的感受與想法,並暫時離開現場)。
保持著大方向前進,從中修正與微調細節,效果是指日可待的。
4 另外你問到:「我也知道這時候她什麼話都聽不進去,請問我該給她抱抱(可是當下如果我的情緒不允許呢?)或是在視線範圍內讓她先哭鬧等風暴過後,我也冷靜了,再抱抱她呢?
要抱抱他與否,最重要的是要看當下「時機」是否適合,這也是李儀婷老師在「薩提爾的親子對話」裡,談到適合與孩子做溝通的「破口」。
透過你冷靜地觀察累積經驗,你會慢慢瞭解當他有情緒時,什麼時間是他不願意給你抱抱、什麼時候你抱會起安撫作用的。
所以,關鍵在於透過觀察與經驗累積,了解孩子是否ready給你抱、什麼時候適合抱,而不在主觀地判斷「你應不應該抱他」。這樣講你明白嗎?
5 當然,如果這時機到了,但你當下很不OK,會覺得「為什麼我這麼不OK還要讓你OK??」,你也是可以先選擇照顧自己。這本身真的沒有對錯,因為,你已經很努力了,你也該給自己一些喘息的時間。等到心情平復後,再與孩子連結感情、處理事件,還是很OK的。
孩子沒有我們想像中這麼脆弱、一不陪他就會受傷;正向教養也沒有我們想像中這麼苛刻沒人性,連半點負面情緒都不能讓父母有。
有問題的,或許是我們有時候太過聚焦在孩子與方法上,忘記看見自己的需求了。
放輕鬆點,事情就會更好處理。
最後,再次謝謝妳從三年前有了孩子到現在,都一直都這麼地努力學習。
這,不是很值得為自己拍拍手嗎?
祝福。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繪本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280的網紅口羊太太,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孩子們通常都蠻喜歡「投」的工作,像是把小石頭丟進水溝孔裡,或是把硬幣投進存錢筒中。那天偶然發現,之前煮義大利麵時剩下的一點麵條忘了封起來,想說那就來給孩子們玩吧!但要玩什麼?靈機一動,利用家中沒用到的調味罐自製簡單投的工作。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https://reurl.cc/Znorr...
「蒙特梭 利 家中」的推薦目錄:
- 關於蒙特梭 利 家中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蒙特梭 利 家中 在 小艾的育兒日誌 |Montessori Lif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蒙特梭 利 家中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蒙特梭 利 家中 在 口羊太太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蒙特梭 利 家中 在 Henry 羅寶鴻老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蒙特梭 利 家中 在 幸福空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蒙特梭 利 家中 在 Re: [心得] 蒙特梭利的小孩做事會慢吞吞嗎? -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蒙特梭 利 家中 在 MEFA 蒙特梭利教育發展學會Montessori Education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蒙特梭 利 家中 在 對蒙特梭利的迷思三: 缺少社交能力 - 媽媽經 的評價
蒙特梭 利 家中 在 小艾的育兒日誌 |Montessori Lif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孩子在家和學校團體生活大不同這合理嗎?❗️
🤷♀️孩子們開始回學校上學了,父母們有時候會有疑問說為什麼學校上課上這麼久了,為什麼我的孩子在家還是一樣呢?
要跟父母說的是孩子在家跟在學校的行為舉止有差異是正常的事情,只要不要落差過大,像是在學校會穿脫衣物,但在家不會,其他有點不同是可以接受的。
孩子有差異的原因,主要是「家」本來就是一個放鬆的環境,就像大人下班回家放鬆,行為有時也會比較懶散一樣。再者,孩子們知道父母們的界線比較模糊,而在學校比較不能耍賴,每位小朋友老師都一視同仁,有一定的標準
在學校的團體環境中,年紀比較大的孩子們會有同儕壓力,想要在其他小朋友面前表現自己,所以會比較約束自己。此外,在蒙特梭利的教室中,是一個混齡的環境,孩子們年紀大小不同,所以也會有學習模仿的心態產生。孩子們在家裡以外的地方,也會想要展現自己的社交能力。
👉如何讓孩子們在家和學校不要差異太大?
大人們需要有比較一致的教養方式,不只是雙親和家中的長輩,父母也需要跟學校老師們有一致的共識,可以盡量老師問孩子們在學校的狀況跟在家的狀況做比較,並問老師是否有在家有可以調整的方式。
#大家猜猜照片劇情🤣
#喝水也不肯放手
蒙特梭 利 家中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是瑪麗亞·蒙特梭利女士的生日🎂
在這特別的日子,想來跟大家分享
#蒙特梭利教育為何如此神奇 🤩
蒙特梭利女士是義大利第一位女醫生👩🏼⚕️
陸陸續續她也學習了教育學、人類學、哲學
成為二十世紀非常傑出的一位教育家
在醫學院畢業後
她在羅馬精神科工作,遇到了一群孩子
這群孩子大多是孤兒
而且被大家認為是智障兒童
有一次,在拜訪這些孩子的時候
她看見孩子們在搶地上的餅乾屑🍪
這時,院方的員工跟蒙特梭利女士抱怨道
👩🏻🦳「妳看,這邊的小孩都是智能有問題的🤪」
👩🏻🦳「他們只會一直吃吃吃,什麼都不會」
當蒙特梭利女士靠近這些孩子的時候
他們不斷伸手摸她的衣服和扣子
這時,蒙特梭利女士觀察到
孩子其實對其他事物是有興趣的
只是這個環境沒有能幫助孩子發展的東西
於是她回家準備一些日常用品
帶過來給這些孩子
果然,他們展現極大的好奇心與求知的慾望
因緣際會之下,蒙特梭利成立了智障兒童中心
運用自身醫學的背景及科學的方法
開始教育這些孩子
兩年後,這些孩子參加了國家考試
結果考試成績,比起「正常孩子」還要優異!
世人嘖嘖稱奇
紛紛說道,蒙特梭利是創造奇蹟的人✨
「智障兒童問題不是醫學問題,是教育的問題。」
- 瑪麗亞·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女士相信
如果智障孩童都能做到,那正常孩子肯定做得更好!
於是接著成立了兒童之家🏠
她希望能打造一個像家的環境
雇用木匠,把傢俱打造符合孩子的尺寸
與另一位女孩一起進行教育
奠定了蒙特梭利理論📖
蒙特梭利教育是一個 #醫學 與 #科學的教育
能夠幫助父母、老師,了解人類大腦的秘密🧠
以及孩子的身、心是如何發展
當我們能了解孩子到底在搞什麼東西的時候
自然,就能從「阻礙」變成「協助」
幫助孩子的身、心、靈發展🧘🏻🧘🏻♀️
至今,過去了140年
蒙特梭利教育持續在世界各地推廣
近幾年,也開始走入家中
幫助許許多多的父母與孩子
很幸運的
我們能認識蒙特梭利奶奶❤️
運用她的智慧,看見孩子的神奇
圖片來源:Google
蒙特梭 利 家中 在 口羊太太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孩子們通常都蠻喜歡「投」的工作,像是把小石頭丟進水溝孔裡,或是把硬幣投進存錢筒中。那天偶然發現,之前煮義大利麵時剩下的一點麵條忘了封起來,想說那就來給孩子們玩吧!但要玩什麼?靈機一動,利用家中沒用到的調味罐自製簡單投的工作。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https://reurl.cc/Znorr3
按讚我的Facebook專頁:https://reurl.cc/droXXM
追蹤我的IG專頁:https://reurl.cc/A1lKKQ

蒙特梭 利 家中 在 Henry 羅寶鴻老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飛碟聯播網《生活同樂會》蕭彤雯主播 2019 03 26
主題: 「孩子們覺得爸媽不公平,怎麼辦?」
來賓:蒙特梭利專家 Henry羅寶鴻 老師
「哥哥有的,為什麼我沒有?!」
「明明是弟弟來搶我玩具,為什麼爸媽卻懲罰我?!」
當家中有了新成員,
或許熱鬧、或許能相伴,
但對於孩子的小小心靈,
或許也不知如何應對
這「爸媽的寵愛跟注意被搶走了!」的天崩地裂,
當孩子手足間,
覺得爸媽不公平,
到底該怎麼辦呢?

蒙特梭 利 家中 在 幸福空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來一睹「蒙特梭利教學法」,看看如何打造一個,安全又能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吧!
■ 幸福空間官網 http://www.hhh.com.tw/
■ 幸福空間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hhhfb
■ 幸福空間 LINE https://line.me/ti/p/%40ovs4341s
■ 幸福空間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gorgeous_space/
■ 幸福經紀人 http://www.hhh.com.tw/modules/gs/hhh/event/agent/index.html
■ 幸福裝修 http://deco.hhh.com.tw/
■ GSTV 幸福空間居家台 http://gstv.com.tw/

蒙特梭 利 家中 在 MEFA 蒙特梭利教育發展學會Montessori Education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居家蒙式就是把家裡每個角落都變成 蒙特梭利 教室嗎? ... 環境到成人的預備,這些東西都是相輔相成的,那也希望大家在真的想要把魔術教育理念,帶入 家中, ... <看更多>
蒙特梭 利 家中 在 對蒙特梭利的迷思三: 缺少社交能力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這也讓我想起另一件事,最早蘇菲是念家中附近一所場地很大,標榜運動的幼稚園,後來要轉蒙特梭利幼稚園時,原本的老師跟我說,蘇菲的個性很需要朋友多 ... ... <看更多>
蒙特梭 利 家中 在 Re: [心得] 蒙特梭利的小孩做事會慢吞吞嗎? -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家中兩名幼童,老大已在蒙式幼兒園就讀二年,么兒則一週一次上蒙特梭利的親子課。
小朋友剛好也有上校外的足球課,分享一下我的觀察
老大的個性,對有興趣的事物是爆發力強但續航力短。老二就是原po教練形容的,踢球不
踢直線的那種類型的小孩。但就我的觀察,老二是很謹慎在控球,倒不是想很多,但是很
小心翼翼想把球帶去他想帶去的地方。
老大的學校有聘請一位專職的體能老師,孩子一週有兩堂體能課,分別是專任及兼任各帶
一堂,上專任那堂體能課那天,孩子通常會全身濕透換上備用衣物。他們在午餐後午休前
可以自由選擇要不要去戶外走走,下午也有固定跑跑放風時段。
在認識蒙特梭利前,也很擔心孩子會不會太靜態,後來發現蒙特梭利只是一種教學法,我
想重點是學校對孩子需求的比重。每間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挑選媽媽喜歡的,也適合孩
子的就好。
個人當時選這間幼兒園其實不是為了蒙特梭利,是被校方溫和而堅定的正向教養態度吸引
。
舉例來說,家中老大是非常容易分神的性格。有一次我帶著么兒在門口等老大已經等了半
小時,么兒就在旁邊一直喊慢烏龜慢烏龜,老師出來跟我解釋孩子為什麼那麼慢的時候,
就問小兒,慢烏龜是什麼意思呢?小兒就跟他說就是動作很慢的意思。老師蹲下來跟他說
,你知道慢烏龜很認真很仔細的把每一件事情都好嗎?雖然動作不快可是每一件事情都是
自己獨立一個人完成的。
你等等可以幫我稱讚一下他嗎?他是很認真做事很仔細的慢烏龜。
常常跟先生說小孩進幼兒園是媽媽受教育,透過學校,我學會用很正向的角度觀察孩子。
年幼的孩子比較沒有時間感,但透過練習(以及母親左手壓右手克制代勞的衝動),可以
讓很多事情行雲流水般進行。像是小朋友的學校不供應早餐,我們梳洗+用餐,最近能壓
在30-40分鐘左右。媽媽只需要準備好早餐,及幫忙擦防蚊液。
還有我很被孩子感動的一句話,當他失敗的時候,他會告訴我,媽媽我需要更多的練習。
分享一下我自身很驚艷蒙特梭利教學法的地方
1. 混齡,孩子入園是小班,又瘦又小,一直很擔心在群體中特別落後。後來發現大班的
孩子會主動協助。大孩子照顧小的,小的孩子學習大的,非常和諧。即便是衝突,我覺得
也是很棒的火花,看別人怎麼爭執到平和處理,孩子需要這些機會見習或練習。
2.具象,3-6歲對孩子是具象感官對學習者,蒙特梭利的教具最大的特色是我覺得它把很
抽象的東西,具象化。像是數學,之前校方曾經對新生家長介紹各種不同的教具,我個人
嘖嘖稱奇。校方也盡可能把自然融入教學中,他們池塘有蝌蚪、一起種過蔬菜及根莖類,
正在比較同一種植物水耕及土耕的差異,也看過桃花心木在空中旋轉的樣子。
每個教學法都有其特色,但若只看到蒙特梭利著重孩子的小肌肉發展,稍稍可惜一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5.227.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50040212.A.F5A.html
※ 編輯: crane (114.35.227.44 臺灣), 04/16/2022 00:32:5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