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太難唱,就練習吧!
人生太難,就修煉吧!
彭佳慧孵了3年的新專輯《太難唱了》,4月初第一支單曲〈太難唱了〉一上線就引起討論:歌曲華麗動聽,歌名幽默有趣;直到專輯正式面世,把人生比喻成一場演唱會。那麼,歌的確,太難唱了。
你可以用欣賞一場迷你演唱會的心情來品味這張專輯。彭佳慧是歌壇少數不避談自己是「媽媽歌星」的女藝人,與雙胞胎女兒彈唱的〈小熊〉作為序曲,就像開演前的VCR,歌者已握著麥克風在升降上stand by,倒數啟動⋯⋯
多數演唱會喜歡用三首快歌炒熱氣氛,因此接下來〈對面的我〉與〈太難唱了〉你可以一起聽:彭佳慧在〈對面的我〉搖身成一位神秘的雙面女郎,探戈節奏更添詭譎氣氛,中後段場景展開氣勢滂礡,女高音不斷攀爬飛躍,這歌真是太難唱了!台下的你正想起身鼓掌喊聲Bravo,不料場景一換劇幕一拉,〈太難唱了〉登場,這是去年首度入圍金曲獎便直搗歌王寶座的大陸歌手裘德的作品,騷動的爵士靈魂,至此你已火速被拉進音樂劇的世界。
說實話,彭佳慧《太難唱了》這張專輯充滿驚喜,她做了奔放自由的嘗試突破,也守住一向擅長的K歌基本盤,其中還收錄了4首個人創作。戴佩妮割愛相讓的〈說實話〉,一聽就是戴佩妮,我第一次聽專輯的時候,一度被這首歌被卡住,因為就一直在這裡單曲循環了。
創作才女何其多,我從不怕被其他人記恨首推戴佩妮。兩位金曲歌后的合作,起於Penny婉辭製作人邀約,因而獻出這首未發表過的作品,Penny的情歌曲式,永遠有一種可以滲進骨子裡的酸,大推,大喜歡。說實話,相較之下另一位金曲歌后徐佳瑩作曲、葛大為作詞的〈酒後真言〉,前幾次我一直進不去,直到夜深,燈光調暗,端了杯酒在手上,閉上眼睛品味後,懂了。
從2018年的《我想念我自己》到《太難唱了》,彭佳慧用很誠實的心在做音樂,所以新專輯中不少曲目,都指向一個中心思想--「難」:外在自己與內在的難,愛情與家庭的難。於是〈吃掉我〉可以是剛墜入愛河的甜膩,也可以想成在愛裡被吞食消磨;同理口白很性感的〈你是不是不愛我了〉,也許是對另一半的撒嬌,也可能是無奈的生活消磨。
所以有了遺憾,所以〈可惜了〉,所以〈永恆這事不好說〉。
〈我先請〉為專輯的下半場開啟另一波高潮,這首融合電音、搖滾的快歌,承接了早期〈敲敲我的頭〉與〈快樂的人請舉手〉的痛快;〈無香之水〉寫的是原住民少年來都市尋夢的努力,呼應彭佳慧自身故事,20多年前,她曾是獨自開著車從屏東北上來打拚的女子。
壓軸曲〈滿山的花〉在這張專輯中的地位,媲美鳳飛飛〈掌聲響起〉、蔡依林〈我〉、梁靜茹〈完整的我〉,最適合放在演唱會大ending的位置。不管是在歌壇的披荊斬棘,情路的蜿蜒曲折,人生的風雨淬煉,最終都將落葉歸根,重生後開出滿山的花。
所以,歌太難唱,就練習吧!人生太難,就修煉吧!就聽歌吧!
彭佳慧 #太難唱了 #説實話 #太好聽了
戴佩妮 PennyTai #太會寫了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5萬的網紅TEEPR 推一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Ohmygirl #TARA #Gummy #輝人 #Rose #星材 💃🏻王心凌-愛你:超甜超可愛的歌曲,是翻唱自2000年的韓國人氣女團Papaya首張專輯裡的listen to me 💃🏻 潘瑋柏&弦子-不得不愛:這首紅到大街小巷的歌,是翻唱自韓國雙人組合Freestyle的Please...
「蔡依林早期歌曲」的推薦目錄:
- 關於蔡依林早期歌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蔡依林早期歌曲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蔡依林早期歌曲 在 Goris' Sk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蔡依林早期歌曲 在 TEEPR 推一波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蔡依林早期歌曲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蔡依林早期歌曲 在 Kenni Hs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蔡依林早期歌曲 在 [問卦] 蔡依林唱功不強舞感不好為何紅?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蔡依林早期歌曲 在 蔡依林(Jolin) 精選好歌 的評價
- 關於蔡依林早期歌曲 在 蔡依林Jolin Tsai - 說愛你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蔡依林早期歌曲 在 蔡依林Jolin Tsai - 蔡依林歌曲合集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蔡依林早期歌曲 在 蔡依林翻唱老歌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蔡依林早期歌曲 在 蔡依林翻唱老歌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蔡依林早期歌曲 在 [問卦] 蔡依林Jolin哪首歌最頂?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蔡依林早期歌曲 在 只有蔡依林能超越蔡依林,MV造型變化史 - 追星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蔡依林早期歌曲 在 你一定聽過的十大蔡依林經典歌曲! 時代的眼淚!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蔡依林早期歌曲 在 蔡依林Jolin Tsai《1019》專輯全曲目MV回顧 的評價
蔡依林早期歌曲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0年代瓊瑤式愛情的健康寫實延續,90年代台灣新電影借用愛情重建台灣性。但進入2000年後,一切開始慢慢不一樣了。
.
2000年開始,《藍色大門》(2002)、《盛夏光年》(2006)、《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女朋友男朋友》(2012)、《等一個人咖啡》(2014)、《我的少女時代》(2015)、《六弄咖啡館》(2016)、《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大量的青春愛情電影成為了台灣純愛想像的視野,他們以「青春」、「少男」、「少女」為名,表現出台灣人的情感文化模式。
.
我們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就來談談這20年來的粉紅泡泡。這廣大的戀愛流行文化是甚麼模樣?它們反映了怎樣的愛情轉向?從不同作品中又可以解讀出哪些文本隱藏的敘事?還有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主題曲。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我的《藍色大門》與青春
▶ 「青春」的形構
▶ 「少男」、「少女」的理念型
▶ 純愛不純—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情感先於政治
▶ 愛情電影主題曲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39z6z0zvfx0807v0lu7165?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4pHpNRfyLL7Tosl61J
.
📣 #spot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sbEXh0CwFSEICRNTdR09S?si=dyHHN9_qR-OzUF8q3P95JA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74782469376038/
.
//// 完整論述 ////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想要談「愛情電影」,那勢必是要做個「#類型電影」操作型定義,儘管近年台灣電影的類型化飽受批評,但其的確是招喚大眾的一個方便途徑。或許我們可以幫愛情電影分類為:羅曼史(romance film)、通俗劇(melodrama)與文藝片。目前2000年後的青春愛情電影來看,則較多傾向文藝片。
.
也是因為電影類型化的緣故,其可以更清楚地連帶成一套系統、原則與期待。當「#愛情電影」正式成為一種培養台灣人觀賞電影的習慣,除了公式化的內部敘事外,向外延伸後,便足以展開各種文化工業的制度性生成,例如偶像明星的打造、週邊商品販售、主題曲的流傳等(Illouz, 1997)。
.
最終,透過類型電影的集體觀看,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或是文化模式。好比《#為甚麼愛讓人受傷》中,Eva Illouz(2012)藉由《傲慢與偏見》來理解西方個體主義的浪漫生態,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這20年來的青春愛情電影裡看見自己。
.
▓ #我的藍色大門
.
在《#藍色大門》張士豪的那個年紀,夏天的午后是連續補習戰鬥的人生,週一、三、五是何明數學,週二與週四是徐薇英文,當然以我不學無術的青春,大部份都是呈現偷懶蹺課的狀態。那時候究竟能夠有甚麼煩惱?
.
2002年的《藍色大門》第一次開啟了我對愛情與性別的思考。導演易智言當年拒絕了參加金馬獎,不然,這部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肯定有不錯的成績。片中孟克柔(桂綸鎂)、張士豪(陳柏霖)、林月珍(梁又琳)三人的關係,呈現了00年代台灣青少年的社會行動與市民生活精神。
.
▓ #青春的形構
.
我們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大人,變成00年代後市民社會中年輕男女的煩惱。在後傳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中,這些都市裡的小事件,個人選擇的養成遊戲,成為我們最需要煩惱的自由,一種集體規則與個人自由的協調抉擇。
.
「青春」,是一個重視自我探索的過程(過渡),無論是《藍色大門》或是《盛夏光年》,都試圖描繪這種秩序建構中的過渡,五月天同名歌曲的日文名稱就叫「#青春の彼方」--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也是因為這樣的「#失序」,青春才讓人懷念。最終,沈佳宜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原本就是徒勞無功的」,的確,我們正在腐敗,但我寧可選擇相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的協調與釋懷是有可能發生的。
.
「青春」,也帶著台灣觀眾走出90年代的悲情。早期的青春愛情電影帶著濃厚的陰鬱,一直到《藍色大門》開始,我們開始談論同志情感、性別認同、家庭關係、三角戀愛等情感議題,青春變得多元而明亮。
.
青春愛情電影裡,反映著情感的真實體制(regime of emotional authenticity)(Illouz, 2012),非常強烈地要求內在性感作為行動與選擇的基礎。青春中的人們,因為初次面臨社會化規範,人們會認真審視自己與對方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以判斷這段關係的重要性與強烈程度。這大量的自我情感檢視,一見鍾情的強烈情感暗示,時常就是「青春」的情感面貌。這也是青春迷人之處。
.
▓ #少男與少女的理念型
.
媒體中的少男與少女,帶給觀眾對性別角色的論述形構,一方面文本建立起一種戲劇性、典範式的形象,隨著故事的開展,加深觀影者的情感投射,另方面一起作用的是,少男少女的面貌外表的特質,也形成觀眾的欲望對象,產生明星化的作用,成為性別操演的模仿理念型。
.
青春愛情電影中的少男比少女更加倍重視,除了《藍色大門》與《我的少女時代》外,其它全部的愛情電影幾乎都圍繞著少男,少女通常則作為是推動劇情的力量。少男的姣好面貌,成為電影世界裡的耽美重心,隨便舉例就一堆,陳柏霖、張孝全、柯鎮東、陳昊森、曾敬驊,「#大男孩」的對純樸、憨直、大笨蛋的要求,他們表現忠誠、可受控制,並且,他們不會對(男性)觀眾產生威脅感。
.
至於女主角則以「#熱情開朗大方」為形象,如《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林美寶(桂綸鎂),就如同前述,她起了連結兩位男主角陳忠良(張孝全)與王心仁(鳳小岳)的作用,確實地帶動敘事的進展。
.
▓ #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2000年後的台灣青春愛情,某個程度上融合了日本和美國的純愛視野,前者展現了「#物哀」的精神,後者則更多在表現西方個體主義的追求。當然,不同的作品也有各自主題脈絡的側重,像是性別認同、性別麻煩(Butler, 1990)、青春成長、描繪時代精神、國家與社會變遷的隱喻、情感抉擇等等。
.
總體而言,台灣的作品更擅長挪用青春的反叛結構,去對應、甚至逆返「#國家體制的規訓」,這個台灣電影本土化的大主題。2000年後的新導演,以90年代前後為基礎,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導演本身的「懷舊」情感,想是一個包含了情慾、戀愛、政治、社會、經濟裝況的「情感的共同體」。
.
▓ #情感先於政治
.
以《女朋友.男朋友》為例,其為一部愛情電影,也是一部歷史電影。該片採用序列式的線性時空,將台灣的多重現代性再現。許多文化學者會討論國族與愛情的辯證關係,大時代下兒女情長,微小的愛情被鑲嵌在巨觀的社會脈絡中。但實際進入電影文本,才會發現,楊雅喆並不是要說明這種台灣性的社會—歷史時空,反而,他進行一種「#逆反」,讓情感能量來主導政治的場景。根本沒人真正在鳥民主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非常後現代的後現代的後現代。
.
楊雅喆幾乎總結了後殖民與後現代電影裏頭所有的多元主體:女性、情慾、學生、社會運動、娘娘腔、同志、小三、本土、鄉下人、都市人等等,運用了諸多遊戲般的情節將這些概念構成一個皺摺,裏頭緊密扎實情慾流動,展開又可以觀看台灣自由的進程。
.
▓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
青春愛情電影還是成為一種類型了,也不是壞事,也許是必然,這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大眾流行文化市場,引導著戀情與自由的話題,反映著純粹親密關係的渴望。在電影裡,人們才可以淡化成人愛情經驗的功利性、功能性。如果能夠再有一首好聽的情歌那就更好了!
.
要能在腦中烙印電影裡的青春記憶,就一定要有一首讓人感動的歌曲,當旋律響起時,瞬間喚起洶湧的刻骨銘心,像是《藍色大門》的「#小步舞曲」、《我的少女時代》的「#小幸運」等。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首獲獎歌曲,編曲十分令我動心,第一聲,每次聽到小號與歌手聲線對唱,與法國號的穿梭交疊,都會全身起雞皮疙瘩。
.
這首歌起了關鍵的宣傳作用,五月天、魏如萱、周興哲、蔡依林、田馥甄、梁靜茹、李千娜、韋禮安、曾沛慈、徐佳瑩等歌手的cover版傳唱參與,更加豐富了電影文本與影迷/歌迷的連結。
.
結論是,該約唱歌了(?
|
#參考文獻
.
1.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3.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蔡依林早期歌曲 在 Goris' Sk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沒關係,雖然蔡依林沒拿下女歌手,真的沒關係,在藉由《玫瑰少年》拿下年度歌曲獎的當時,你所說的這段得獎感言,更是給了人許多力量。
「任何時刻,你都有可能成為少數,所以更要用同理心去愛身邊的人,這首歌也獻給認為自己完全沒有機會完全沒有選擇的你,你都要記得選擇你自己,支持你自己。」
-
1999-2019,20年…就是蔡依林帶給我青春的20年,就是在1999年,那張以《1019》出道的蔡依林,彷彿昨天都還在聽著她唱著《我知道你很難過》,如今,2019年的她,已經以一張《Ugly Beauty》道盡這20年來的所有心聲。
-
我不敢說我自己是蔡依林的狂熱粉,但還在唱片風行的時代下,也是每一張的蔡依林唱片都會買,每一場演唱會都有去,也是看著蔡依林一路走來,所有的辛苦、所有的批評,她總是受的都必許多人還要多還多。
-
早期的專輯中,在流行音樂上她用盡了許多努力創造流行,打開知名度,直到2006年《舞孃》這張專輯為她拿下第一座金曲女歌手,那是感動,也是一個最大的肯定,在這之後的專輯一次又一次的試驗,也重新定義了蔡依林的音樂獨特性、同時越來越多想法、以及個人態度。
-
在《Ugly Beauty》的推出,從《怪美的》的開始,然後一首又一首的話題作品,蔡依林在重新定義什麼是流行、什麼是風格、什麼是美、什麼是態度,而這些什麼、這些定義,並非是蔡依林說了算,而是她站在他現在有的身份地位後,告訴大家,你自己就是流行、你自己就是風格、你自己就是美、你自己就是態度,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我覺得無論是蔡依林,無論是這張《Ugly Beauty》專輯,所具的社會教育就是如此,我覺得很偉大,真的很偉大。
-
說真的,我們一輩子都好像要活在他人的指指點點之下,彷彿好像別人說什麼,我們就得去做什麼,甚至是如此在意別人的看法,試問,我們又沒有傷害別人的同時,為什麼不能盡情的做自己?而那些我們其實也沒有傷害到的人,又憑什麼以他們的理念來指責,甚至是自私的決定我們不是?
-
謝謝蔡依林這張《Ugly Beauty》帶給我們的人生啟發和教育意義,謝謝你,你還是第18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更是20年後的現在,你給了許多人力量以及鼓舞。
-
謝謝我的青春從國中開始,一路有你直到現在,再回顧一次你今天台上所說的:「任何時刻,你都有可能成為少數,所以更要用同理心去愛身邊的人,這首歌也獻給認為自己完全沒有機會完全沒有選擇的你,你都要記得選擇你自己,支持你自己。」
-
不吐不快,我就是想打這篇文章,謝謝蔡依林,謝謝我的人生、青春有你,所帶給我所有鼓勵以及啟發。
蔡依林早期歌曲 在 TEEPR 推一波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Ohmygirl #TARA #Gummy #輝人 #Rose #星材
💃🏻王心凌-愛你:超甜超可愛的歌曲,是翻唱自2000年的韓國人氣女團Papaya首張專輯裡的listen to me
💃🏻 潘瑋柏&弦子-不得不愛:這首紅到大街小巷的歌,是翻唱自韓國雙人組合Freestyle的Please Tell Me Why
💃🏻 蕭敬騰-會痛的石頭:這首動聽的歌曲,是翻唱自韓國歌手BANK的i can’t have you
0:00 Intro 開場
0:37 愛你
1:35 不得不愛
2:32 保庇
3:08 會痛的石頭
3:52 真實
4:45 愛請問怎麼走
5:48 I Believe
6:50 死了都要愛
7:37 單身公害
8:34 快樂崇拜
9:14 Yes I Love you
10:11 青春真偉大
11:04 慶祝
11:53 眉飛色舞
12:26 脫掉
王心凌-愛你:超甜超可愛的歌曲,是翻唱自2000年的韓國人氣女團Papaya首張專輯裡的listen to me。 潘瑋柏&弦子-不得不愛:這首紅到大街小巷的歌,是翻唱自韓國雙人組合Freestyle的Please Tell Me Why。王彩樺-保庇:是翻唱自我們性感女團T-ARA的Bo Peep Bo Peep。 蕭敬騰-會痛的石頭:這首動聽的歌曲,是翻唱自韓國歌手BANK的i can’t have you。 張惠妹-真實:這首經典到不行的情歌,原版是來自韓國男歌手金賢勝的wish。 A-Lin-愛請問怎麼走:有在聽韓文歌的朋友肯定有發現這首是翻唱自韓國女唱將Gummy-forget me。范逸臣-I Believe:當時’我的野蠻女友’在台上映時,引起了一陣炫風,這姊姊們心中的經典電影之一,是翻唱自韓國男歌手申勝勳-I Believe。信樂團-死了都要愛:搭配撕心裂非的歌詞,絕對讓人難忘至極,而這首是翻唱自韓國歌手樸完奎的千年之愛。蔡依林-單身公害:帶有一種提醒單身人的有趣的歌詞,而她是翻唱自韓國女歌手樸惠京的It’s You。 潘瑋柏&張韶涵-快樂崇拜:在當時音樂類型還沒那麼多元時,這種曲風可說是帶起了一陣流行,翻唱自韓國三人團體Turtles的come on。 S.H.E–Yes I Love You:三人青澀甜美的聲音,好像回到學生時期那種甜甜的戀愛,這首是翻唱自韓國女歌手尹未來的day by day。麻辣鮮師-青春真偉大:來來來八年級生七年級生站出來,充滿青春校園感的’青春真偉大’是翻唱自韓國組合cool的Jumpo Mambo。 楊丞琳-慶祝:早期的風格多為甜美可愛與現在輕熟女的模樣完全不同,這首少女感十足的歌是翻唱自韓國七公主的Love song。 鄭秀文-眉飛色舞:當年紅遍各地的眉飛色舞,至今仍然是勁歌榜單上的常勝軍,這首是翻唱自韓國女歌手李貞賢的換掉。杜德偉-脫掉:是紅到爸爸媽媽們都會哼唱的一首流行歌曲,而這首是翻唱自韓國團體嘻哈團體DJ DOC的Run To You。
-----------------------------------------------------------------------------------------------------
Facebook【TEEPR推一波】粉絲專頁
👉https://reurl.cc/8G0oX4
推一波官方IG 追起來
👉https://reurl.cc/avGrdQ
官方哔哩哔哩(bilibili)帳號:
BF-TEEPR推一波
👉https://reurl.cc/Agb4le
蔡依林早期歌曲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0年代瓊瑤式愛情的健康寫實延續,90年代台灣新電影借用愛情重建台灣性。但進入2000年後,一切開始慢慢不一樣了。
.
2000年開始,《藍色大門》(2002)、《盛夏光年》(2006)、《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女朋友男朋友》(2012)、《等一個人咖啡》(2014)、《我的少女時代》(2015)、《六弄咖啡館》(2016)、《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大量的青春愛情電影成為了台灣純愛想像的視野,他們以「青春」、「少男」、「少女」為名,表現出台灣人的情感文化模式。
.
我們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就來談談這20年來的粉紅泡泡。這廣大的戀愛流行文化是甚麼模樣?它們反映了怎樣的愛情轉向?從不同作品中又可以解讀出哪些文本隱藏的敘事?還有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主題曲。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我的《藍色大門》與青春
▶ 「青春」的形構
▶ 「少男」、「少女」的理念型
▶ 純愛不純—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情感先於政治
▶ 愛情電影主題曲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39z6z0zvfx0807v0lu7165?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4pHpNRfyLL7Tosl61J
.
📣 #spot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sbEXh0CwFSEICRNTdR09S?si=dyHHN9_qR-OzUF8q3P95JA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74782469376038/
.
//// 完整論述 ////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想要談「愛情電影」,那勢必是要做個「#類型電影」操作型定義,儘管近年台灣電影的類型化飽受批評,但其的確是招喚大眾的一個方便途徑。或許我們可以幫愛情電影分類為:羅曼史(romance film)、通俗劇(melodrama)與文藝片。目前2000年後的青春愛情電影來看,則較多傾向文藝片。
.
也是因為電影類型化的緣故,其可以更清楚地連帶成一套系統、原則與期待。當「#愛情電影」正式成為一種培養台灣人觀賞電影的習慣,除了公式化的內部敘事外,向外延伸後,便足以展開各種文化工業的制度性生成,例如偶像明星的打造、週邊商品販售、主題曲的流傳等(Illouz, 1997)。
.
最終,透過類型電影的集體觀看,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或是文化模式。好比《#為甚麼愛讓人受傷》中,Eva Illouz(2012)藉由《傲慢與偏見》來理解西方個體主義的浪漫生態,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這20年來的青春愛情電影裡看見自己。
.
▓ #我的藍色大門
.
在《#藍色大門》張士豪的那個年紀,夏天的午后是連續補習戰鬥的人生,週一、三、五是何明數學,週二與週四是徐薇英文,當然以我不學無術的青春,大部份都是呈現偷懶蹺課的狀態。那時候究竟能夠有甚麼煩惱?
.
2002年的《藍色大門》第一次開啟了我對愛情與性別的思考。導演易智言當年拒絕了參加金馬獎,不然,這部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肯定有不錯的成績。片中孟克柔(桂綸鎂)、張士豪(陳柏霖)、林月珍(梁又琳)三人的關係,呈現了00年代台灣青少年的社會行動與市民生活精神。
.
▓ #青春的形構
.
我們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大人,變成00年代後市民社會中年輕男女的煩惱。在後傳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中,這些都市裡的小事件,個人選擇的養成遊戲,成為我們最需要煩惱的自由,一種集體規則與個人自由的協調抉擇。
.
「青春」,是一個重視自我探索的過程(過渡),無論是《藍色大門》或是《盛夏光年》,都試圖描繪這種秩序建構中的過渡,五月天同名歌曲的日文名稱就叫「#青春の彼方」--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也是因為這樣的「#失序」,青春才讓人懷念。最終,沈佳宜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原本就是徒勞無功的」,的確,我們正在腐敗,但我寧可選擇相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的協調與釋懷是有可能發生的。
.
「青春」,也帶著台灣觀眾走出90年代的悲情。早期的青春愛情電影帶著濃厚的陰鬱,一直到《藍色大門》開始,我們開始談論同志情感、性別認同、家庭關係、三角戀愛等情感議題,青春變得多元而明亮。
.
青春愛情電影裡,反映著情感的真實體制(regime of emotional authenticity)(Illouz, 2012),非常強烈地要求內在性感作為行動與選擇的基礎。青春中的人們,因為初次面臨社會化規範,人們會認真審視自己與對方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以判斷這段關係的重要性與強烈程度。這大量的自我情感檢視,一見鍾情的強烈情感暗示,時常就是「青春」的情感面貌。這也是青春迷人之處。
.
▓ #少男與少女的理念型
.
媒體中的少男與少女,帶給觀眾對性別角色的論述形構,一方面文本建立起一種戲劇性、典範式的形象,隨著故事的開展,加深觀影者的情感投射,另方面一起作用的是,少男少女的面貌外表的特質,也形成觀眾的欲望對象,產生明星化的作用,成為性別操演的模仿理念型。
.
青春愛情電影中的少男比少女更加倍重視,除了《藍色大門》與《我的少女時代》外,其它全部的愛情電影幾乎都圍繞著少男,少女通常則作為是推動劇情的力量。少男的姣好面貌,成為電影世界裡的耽美重心,隨便舉例就一堆,陳柏霖、張孝全、柯鎮東、陳昊森、曾敬驊,「#大男孩」的對純樸、憨直、大笨蛋的要求,他們表現忠誠、可受控制,並且,他們不會對(男性)觀眾產生威脅感。
.
至於女主角則以「#熱情開朗大方」為形象,如《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林美寶(桂綸鎂),就如同前述,她起了連結兩位男主角陳忠良(張孝全)與王心仁(鳳小岳)的作用,確實地帶動敘事的進展。
.
▓ #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2000年後的台灣青春愛情,某個程度上融合了日本和美國的純愛視野,前者展現了「#物哀」的精神,後者則更多在表現西方個體主義的追求。當然,不同的作品也有各自主題脈絡的側重,像是性別認同、性別麻煩(Butler, 1990)、青春成長、描繪時代精神、國家與社會變遷的隱喻、情感抉擇等等。
.
總體而言,台灣的作品更擅長挪用青春的反叛結構,去對應、甚至逆返「#國家體制的規訓」,這個台灣電影本土化的大主題。2000年後的新導演,以90年代前後為基礎,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導演本身的「懷舊」情感,想是一個包含了情慾、戀愛、政治、社會、經濟裝況的「情感的共同體」。
.
▓ #情感先於政治
.
以《女朋友.男朋友》為例,其為一部愛情電影,也是一部歷史電影。該片採用序列式的線性時空,將台灣的多重現代性再現。許多文化學者會討論國族與愛情的辯證關係,大時代下兒女情長,微小的愛情被鑲嵌在巨觀的社會脈絡中。但實際進入電影文本,才會發現,楊雅喆並不是要說明這種台灣性的社會—歷史時空,反而,他進行一種「#逆反」,讓情感能量來主導政治的場景。根本沒人真正在鳥民主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非常後現代的後現代的後現代。
.
楊雅喆幾乎總結了後殖民與後現代電影裏頭所有的多元主體:女性、情慾、學生、社會運動、娘娘腔、同志、小三、本土、鄉下人、都市人等等,運用了諸多遊戲般的情節將這些概念構成一個皺摺,裏頭緊密扎實情慾流動,展開又可以觀看台灣自由的進程。
.
▓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
青春愛情電影還是成為一種類型了,也不是壞事,也許是必然,這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大眾流行文化市場,引導著戀情與自由的話題,反映著純粹親密關係的渴望。在電影裡,人們才可以淡化成人愛情經驗的功利性、功能性。如果能夠再有一首好聽的情歌那就更好了!
.
要能在腦中烙印電影裡的青春記憶,就一定要有一首讓人感動的歌曲,當旋律響起時,瞬間喚起洶湧的刻骨銘心,像是《藍色大門》的「#小步舞曲」、《我的少女時代》的「#小幸運」等。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首獲獎歌曲,編曲十分令我動心,第一聲,每次聽到小號與歌手聲線對唱,與法國號的穿梭交疊,都會全身起雞皮疙瘩。
.
這首歌起了關鍵的宣傳作用,五月天、魏如萱、周興哲、蔡依林、田馥甄、梁靜茹、李千娜、韋禮安、曾沛慈、徐佳瑩等歌手的cover版傳唱參與,更加豐富了電影文本與影迷/歌迷的連結。
.
結論是,該約唱歌了(?
|
#參考文獻
.
1.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3.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蔡依林早期歌曲 在 Kenni Hs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次很榮幸和吉他手鄭佳航,一起受邀參與2018文創週的最後一個活動《留方擺市》市集,並在近攝氏35度炎熱的午後,和大家分享私心喜歡台灣三大天后張惠妹、蔡依林、蕭亞軒早期的抒情歌曲。
這禮拜先帶來蕭亞軒的《最熟悉的陌生人》,相信大家一定對這首歌不陌生,尤其是70年次的哥哥姊姊們,根據我姊姊的說法,那時候這首歌傳遍大街小巷,幾乎沒有人不會唱。
1999年剛出道的蕭亞軒,並不是像現在以舞曲稱霸樂壇,而是以她動人清新的中低音女聲在華語圈嶄露頭角,迅速在亞洲地區竄紅,當時的專輯也大賣了50萬張。
對我來說《最熟悉的陌生人》能如此雋永的原因,除了姚謙令人感同身受的歌詞外,還有間奏抓耳的那薩克斯風,讓整首歌更扣人心弦,其中有一句歌詞我最喜歡:「如果當初在交會時能忍住了,激動的靈魂,也許今夜我不會讓自己在思念裡沉淪。」整首歌基本上都帶著回頭看當初感情逝去的釋然,卻在這句話有種不如不相識的惆悵。
分享給和我一樣80年次,對早期的蕭亞軒印象比較陌生的朋友,希望大家會喜歡,也下禮拜日同一時間,會為大家帶來《檸檬草的味道》喔!
#肯尼開唱 #許凱勛 #KenniHsu #最熟悉的陌生人 #蕭亞軒
喜歡我的話,歡迎來我的FB粉絲團按讚 ➔ http://fb.me/KenniHsuOfficial
或是追蹤我的Instagram ➔ http://instagram.com/kennihsu
© 2018 Kenni Hsu
蔡依林早期歌曲 在 蔡依林(Jolin) 精選好歌 的推薦與評價
蔡依林 #Jolin # 蔡依林 精選周杰倫精選https://youtu.be/koOCUyOx8VQS.H.E 抒情精選https://youtu.be/1CyR0JQMzk8S. ... <看更多>
蔡依林早期歌曲 在 蔡依林Jolin Tsai - 說愛你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Music video by Jolin Tsai performing Shuo Ai Ni. (C) 2003 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Taiwan) Ltd. ... <看更多>
蔡依林早期歌曲 在 [問卦] 蔡依林唱功不強舞感不好為何紅?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