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非常好,土狼brother.
獨派之道無他,永不屈服而已.
台獨不是馴獸鞭,要教訓野蠻的大象,才說我也在動物園.
什麼「oo和木曜四超玩的聲量你挑戰得起?」、「被倒打一波會怎樣死傷慘重」,實屬無知.
這跟當初使柯文哲壯大的謬論相同,「白粉你挑戰的起?」、「被柯文哲打一波會怎樣死傷慘重」,事實是,柯糞被打得只剩四趴,才會有許多人沒得撈了,跑來依附.
有些言語的份量是實在的,有些聲量是空虛的,飄飛的鴻毛絮語,始終比不上重如泰山的肺腑之言.
許多人老把自己喜好的行銷邏輯,帶到真槍實劍的言論戰場,平時浮華的垃圾吃多了,以為大家的餐盤上,都裝的是搞笑的短片和精緻的業配,而不是實際的論述和的激情四射的觀點.
幹話頻道,跟自由城邦,始終是不同的地方.
前者要計算利益,怎麼說,才能獲得讚數,怎麼做,才能討好閱聽者的需求,後者則無拘無束,怎麼說,才能傳遞真實,怎麼做,才能貫徹信念.
前者能博取他人眼球,但後者,才有實際的影響力,才能撼動人心.
前者是安詳的,後者是血腥的,前者是不能被批評的,要避開衝突的,後者,則沉浸在唇槍舌劍,沐浴在刀光血影.
正是因為沒有中心思想,所以哪有好處,就往哪鑽,失去了好處,就珍重再見,今天台派,明天兩岸一家親,正是因為是虛的,才需要呼朋引伴,壯大聲威,好引誘對方,待價而沽.
商人逐利而居,尋求的是無痛轉移,莫將他與一般自然使用者,或者是純粹的倡議者,混為一談,每一個柯黑,都曾經是柯粉,但每一個曾經的柯粉,卻不一定成為柯黑,或者是台派.用其他人曾是柯粉,而阻卻了他人的懷疑和批判,合理化他的作為,以及重創台灣本土派的過往,只因為他是一個可以合作的對象,這對其他人是不公平的.
曾經的柯粉,轉為柯黑,中間經歷的是一股陣痛和懺悔,反省和學習,認清了柯文哲的真面目,後悔於過往對他的盲信,或助紂為虐,或者推崇造神,或者合理化他的謊言,跟著一起攻訐反對柯文哲的人們,滌清了自己的思維以後,修正了自己的錯誤,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以台灣為本位,什麼是真實,什麼是信念,而什麼又僅只是信仰,因此重新選擇,不再被兩岸一家親所迷惑,不再犯下錯誤,並試圖彌補它,與柯糞混打成一片,以守護台灣價值為己任,而不再只是對著任何為台灣著想的行徑,嘲諷「這就是台灣價值」,正是因為,所看的風景,已經不一樣了,所在意的座標,重新定位在正確的位置,如此,才能說他已經改變了,已經清醒了,已經覺醒.
缺少了這「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就不能說,他已經不一樣了,也許他的觀點相同,他的本質不變,只不過所服膺而獲取利潤的對象,改變了而已.
「每個柯黑都曾經是柯粉」,曾經的柯粉,也可以變成韓粉,也可以變回去柯粉,就如同柯文哲從前怒罵馬英九在遠雄背後撐腰,馬英九侮辱台灣人,馬英九是貪婪咕嚕,九二共識就是下跪投降,變成稱讚馬英九是正派的人,九二共識被汙名化,墨綠游移到藍白,紅統,只是搖擺不定的投機人士.又或者如某網紅,捧起韓國瑜,使其當選,又稱被欺騙,游移到另一端,稱自己是反共,反紅媒,反國民黨,卻對侯友宜讚不絕口,又和兩岸一家親糾纏不清,不一會兒,又走回老路,痛罵民進黨「真是不要臉啊!民進黨要選票時就講統獨問題,講到民生問題時竟學中國的方式,現在是把我們台灣囝仔當做是白癡喔?當人民都塑膠的」,說是「槍枝泛濫、司法改革與居住正義等問題都沒人要理了」,事實上,台灣並沒有槍枝氾濫,這是個假議題,開他槍的人,使用的是小沙鷹,台灣歷年罕見,只有循特殊管道能獲得.再如何槍枝管制嚴格的國家,都會有少數人可以獲得,放著真正的治安問題,黑幫組織犯罪不管,卻說無關的槍枝氾濫,只是一種混淆罷了.
隨便找個長久以來累積的社會問題,便嚷嚷著要上街,各種議題混雜一起,如同當年反年改衝進世大運,稱要「為中華隊加油讓世界看見台灣,反對美國幹渉中華民國內政,反對日本核食進入台灣,反同婚、反錢瞻、反滅香、反一例一休,收回公教年金改革錯誤政策,全民拼經濟.」只是在遷怒,和洩憤,為了成就自己而已.
商人有商人所在的層次,撈仔,喔不,機會主義者,有機會主義者存在的空間,若能派上用場,實有好處,然,過去所造神的對象,替本土派埋下了禍根,錯誤尚未彌補,只消一句話,投人所好,便急著吹捧,或將其話語奉為圭臬,隨意將信任託付於他,莫說他人懷疑,心裡不平,機會主義者之所以為機會主義者,就在於搖擺不定,今天風向對了,便一起歌功頌德,改日風向不對,便跟著落井下石,他人費盡千辛萬苦,尋求改變,得到他人信任,有批評國民黨,而被Kofan攻訐學歷,有因批判危險親中候選人,被Koafn和韓粉發起罷免,有不因苦無證據,卻仍然持續不懈的追查大巨蛋的人,若什麼都沒做,只消幾句便取信於人,人哪裏多,便往哪裏去,樹倒了,便如猢猻般散去,如此,便屬於靈的轉移罷了,不能將承受代價的人,與之相混,把他們看作相當.
而所托的相信,理由過於薄弱,甚至連自己也不太清楚,只覺得,他人說好,便是好,對於自己信奉的原則,也解釋不通,最後,只得打磨了自己的思維,擱置了懷疑,人云亦云,大哥說什麼,就是對的,今天大哥說往東,便往東,往西,便毫不考慮地往西去,將不穩定的座標,視為穩定的指引,如此,信任就容易變質,人們相信的不是事理,而是人,看起來,是得到更多的信任,實際上,是將自己的信任,託付給有風險的對象,人們信任大哥,大過於事理,大哥若將信任挪於他用,人們也跟著大哥的風向去了,原以為是賺取,實則是分潤,大哥為友,理由不充分,內部因爭執而紛亂;大哥有朝一日成了敵人,則原本的朋友成為大哥的信徒,大哥轉了風向,人們卻無法察覺,「大哥是自己人啊!」、「大哥是對的!」,「大哥沒有錯,你們都誤會他了.」、「大哥沒有變,都是你們在跑來跑去!」,當人大過於事理,是非就因著人而轉動,事理就是可以改動的,兩岸一家親等於實質強台,也就沒那麼奇怪了,這成為了由外至內,製造徒然的內耗.
這些,與其說是託付信任,不如說是在稀釋自己,信任尚未積聚之時,便冷嘲熱諷,或冷眼旁觀,信任積聚起來,則說自己和你相同,便混進去分靈,佔據主位,共享成果,一群人聞香而來,分香火而去,變成全然不同的東西,飽足自己的利益,於是信任垮了,面目全非,便故態復萌,分光了,問他為何如此?便稱本來就是這樣,彷彿與自己無關,又回到了從前那段斥若鄙夷的日子,如此,螞蟻儲糧,蟋蟀分享,所謂台派,不過是豪華的餅乾而已,這麼造,都造不起來自己的巨塔,只能造起像是個糖果屋的玩意兒,由同一群人把玩,同一群人代言,或吃食,或崩解,所謂台派支持者,若無原則,無中心思想,不過是他人的玩物.
為何?有聲量就是娘的下場,昔者,自己孤單倡議,抗中保台,千夫所指,可曾在意什麼聲量?過往,人人1124滅東廠,教訓民進黨的時候,又曾瞻仰什麼大碗的網紅和意見領袖,仰人鼻息?明明是他人來觀望你,跟隨你,欽佩你,如今,卻把自己貶得一文不值,非得要仰望他人,從人臉色,才得以存在,如此,和中國下跪有何不同呢?如此,和被兩岸一家親羞辱,低聲下氣禮讓,苟求白綠合作,又有什麼差異呢?
彼之所以有今天的姿態,不過是做正確的選擇,引領群眾而不從眾,永不屈服而已.
是以,有人首鼠兩端,韓國瑜的場子也接,蔡英文的秀也做,把鞏固自身的利益,當成一種真理,去說服其他人,要人們幫自己說話,人們被蒙騙了,而不自知.
此消彼漲,看似增加曝光度,不過對方增加的更多,這付出的與損失的是否成正比?有待商榷,反倒是自身的信度,成為對方營利的背書.
而有人則號令天下,專門幫親中候選人助拳,時機到了,再來個幡然悔悟,明明不是個東西,說出的話也沒什麼道理,過去的帳還沒結清,就忙著當指揮眾人的領袖,過去是藍綠一樣爛,票投發大財,這回是藍綠一樣爛,大家齊上街,要博取聲名時,就講統獨,遇到接近投票的時候,就講民生,抹綠共,確實是把台灣囝仔當成是白癡.
另外則有人,死不認錯,得不到認同,就天天找碴,好似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都是別人對不起自己,看似在為別人鳴不平,實則是曝曬自己的傷口,要別人負起責任,舔那膿瘡,舔個乾淨.
一次看不明白,多來個幾次,便知其所以然,這不是在為他人說話,發出他們的心聲,而是如同糾察隊般,天天觀察對方出什麼亂子,好藉著他人的怨懟,滿足自己的創傷經驗,一找到機會,恍如天賜良機,開啟防禦機制,不分青紅皂白,大加發作,好映襯對方的自私、可鄙,排除異己,所以自己才會受害,而不想想,自己意志不堅,選擇錯誤,對於他人,造就怎樣的傷痕,而不思悔改.
當錯誤不會是錯誤,那就是正確的地方有問題,他們不夠正確,所以才說自己是錯的,我要扳倒他們,針對他們,挑取他們的瑕疵,好證明自己「我沒有錯」,其本質,就是一種報復的心態.
每一種正確,都是由不圓滿所組成,正是因為有共同的目標,所以由異質的人們群聚在一起,他們眾聲喧嘩,他們異口同聲,他們彼此衝突,而產生捍衛台灣的共識,因此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硬要說那不圓滿,所以正確不存在,如此一來,任何一種正確,都無存在的可能.
月球光滑,細看卻有無數坑坑巴巴的隕石坑,藉由批判滌清真實,反抗以凸顯荒謬,每一種怒吼,都是一種雕塑,讓人們辨識自己本來的面貌,每一種抗拒,都是一種確保,確保得來不易的真實為真.
地球是不圓滿的,抽乾海水,消除山壑,填平海溝,地球就不再是地球,地球是趨近於圓滿的,正是因為有山、有海,有海溝和平原,他才會是在寂靜的宇宙中,蔚藍熱鬧的鑽石,而你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負重前行.
堅定的人,不足以造成分化,只有極度自我中心的解讀,才能裂解彼此,見到有不同的意見,便說是出征,看到有粉絲指出醬油,便說是台派在愛國審查,環團抗議,引起人們批評,就說台派和柯粉韓粉沒兩樣.台灣政府救援了5名香港人入台,反散播台灣政府扣留這5人的說法,稱這樣的說法是第一線的人隱忍許久,不曾說過重話,用這人的權威批評他人是「一群口號的巨人、行動的侏儒」.
把這些港人說得是無比悽慘,說成比偷渡客還慘,見不到律師,也無法跟父母報平安.批判他人,說什麼撐香港,只是把人家當成國家安全的包袱而已,又連到美國,說國際社會靠的就是互相幫忙,那些說台灣幫不了的人,又為何期望美國會來幫台灣?覺得靠自己就能打贏台海戰爭了喔?又嗆他人,雨天收傘,還算是個人嗎?
然而,就算不能靠自己獨立保台,也不至於損害台灣本身利益,後者,比前者更加糟糕,若人人都用這種心態去「幫助人」的話,美國救援中國被迫害的異議份子,只是因為無法取得對外聯繫,或安排讓律師見面,便被大加責罰,責怪美國政府救援不利,彷彿全部的責任是在美國身上,而不是在中共,那麼,每救一個人,就得付出超乎自身義務的代價,這就是在叫美國政府不要救任何人,香港人,勇武派和合理非非,只要一個人被港府黑警捉走,其他人便責怪對方,為什麼沒好好保護同伴,為什麼要眼睜睜的看同伴被捉走,說什麼反送中都是假的,那麼,港警越捉越多人,人們就不斷的互相質疑,最後,反送中運動必然四分五裂.
因著自我中心的解讀,無限上綱的逼迫對方,好滿足自己眼中所見的「最好情況」,達不到,不合己意,便要拆解對方全體的正當性,這種人,不是來幫助人的,而是來滿足自己想像的「公平」,使其他人陷入退無可退的境地.
這些毫無道理的檢討幫助者,其實是在助長加害者,梁振英就利用了這些說詞,開始進行政治操作,說香港人逃到台灣,看來「確有其事」,要台灣當局把「這些人關起來」,更以此恫嚇其他被害者的家屬,「為什麼這5個『不能向父母報平安』的香港人的父母家人不出來開記者會?」言下之意,就是把「台灣扣押港人」當真,要其他被中共扣押的港人父母禁聲,把台灣看作是跟中共一樣的犯行,要求這些父母向台灣政府抗議,若辦不到,中共押人就是對的,削弱了被害者父母的聲音,加強了中共抓人的正當性.
何其無知,明明台灣是收留人的那方,是港人想逃難到的地方,中國才是真正抓人、扣押人的那方,是港人迫不得已想逃離的原因,結果,幫助者,反倒變成跟加害人一樣,加害人,理所當然的加害,如此不理性的結果.
「公正世界觀偏誤有很多種形式,檢討被害人只是其中一種,其他還有檢討無辜者、攻擊保護人,發現真相者,衝擊群體的知,和真實,用以捏合、完整,保護自己的世界.」
而此等思維所犯的謬誤,正是公正世界觀的偏誤.
我們可以知道,他的想法是不理性的,他的說法是沒有道理的,他的行為,是在另他被幫助的對象,陷於險境,「沒有人得到幫助」,使「全體共蒙損害」,無人獲得拯救,但,持有此種想法的人,還是樂此不疲.
為何?陷入極度自我中心的狀態而已.
為了莫須有的東西,隱忍,忍夠了,便釋放,自我壓抑於不理性的東西,當成一種寬恕,美德,有容乃大,時機到了,便放縱自己,當作進攻報復的正當性,其實,早就把特定群體,當作自己的眼中釘,伺機找碴的對象.
將低等的移情,投射於認為與自己境遇相仿的人事物中,藉由他們,尋求發作的理由,填補自身的「公正」,而這樣的公正,是永無止盡,怎麼宣洩都宣洩不完的,要別人為自己的情緒負起責任.
不要說,這是一種正義,或是,自我滿足的正義,這不是正義,連正義都算不上,而是人心之中最純粹的惡.
其造成的結果,就是如同拉姆在對抗入侵村落的人,妹妹雷姆,卻還因為對方削去了拉姆的角,而感到輕鬆,感到高興,因為那隻角,造成了自己心中的不對等,憎恨那隻角,比憎恨殺死自己親人的敵人,還要重要,即使姊姊因為保護她,被傷害而倒在她懷中.
她找到自己的「公正」了,她的村莊也毀掉了.
陳述事實,是不會破壞團結的.
若把這樣的想法,當作一種崇拜的對象,憧憬的目標,甚至以此來責罰眾人,訴諸恐懼,稱「被倒打一波會怎樣死傷慘重」要人們懼怕他,以免除對方應受到的質疑,這是一件危險的事,要人們去服膺情緒的勒索,毫無道理的謾罵與索求,而不得有任何反抗,事實上,被倒打一波是假,經常被亂打一通是真,如果任由對方予取予求,恐怕才會真的死傷慘重.
而「一日幕僚」根本不算是什麼豐功偉業,或什麼值得令人懼怕而且偉大的事情,那就是將當初柯文哲的聲量反覆滾動的結果,沒有了柯文哲,又回到往常一般網路節目的聲量.而在當初兩岸一家親,被視為一種正確,抗中保台,被當作不團結的象徵,這節目的聲量,被柯糞當作一種證明,用來壓制其他人的主張,但它的本質是空的,它並沒有什麼道理,邏輯,論述,或值得說服人的地方,柯糞只當作這代表柯文哲很好很強大,所以柯是對的,任何他市政的缺陷,說話不算話,背棄理想的謊言,都可以當作不存在這回事,人們一味盲信毫無道理的背書.
它所造成的,即是學姊的燦笑,然後拱她投入政治,去壯大台民黨,去衝擊本土派的選區,造就1124的結果.
他們的成功,正是我們的失敗,而就算複製這樣的模式,也不過是造另一尊神,使他人們盲目,忘卻思考,忘記政客的本質,忘記所推崇的權勢者,是要如何用謊言,來傷害群眾的信任,有了這個節目,政客不對兌現政治承諾,也不用為群眾,更不用探究公共議題,只要有聲量就是娘,人們就應該投給這個龐大而毫無內容的空洞.
長此下去,對台灣政治的生態,對於民主,對於公共議題的探討,是很不健康的.
該節目造大之時,還有一段插曲,那就是柯文哲的幕僚,為了顯示該節目的中立性,反覆造真,說該節目的主持人,「有很多不滿和質疑,也擔心會成為背書工具」,說大哥對他們不太友善,而原因是因為,「柯p當這麼久,大巨蛋到底要不要解決?為什麼要跟兩岸一家親道歉?路平專案怎麼到現在都還不平?」.
如果「不需要為兩岸一家親道歉」,是該節目的主張,或政治立場,而這個立場如今依舊,我想說什麼不畏惡霸中國,台灣自由民主萬歲,都值得令人懷疑,就像小牛說的,滿足了民眾的窺視感,「就像一場很真的楚門秀」.
無論如何,在己方陣營,創造一個不可質疑的對象,去掉它的可質疑性,可懷疑性,「可厭憎性」,它可以被討厭的地方,那無疑是造就一個思維的空洞,不自由的空間,埋下團體間不信任的種子,人們可以懷疑,卻不能懷疑,只能擱置懷疑,懷疑就會不斷地擴大,人們可以批判,卻不能批判,就會懷疑這個群體的價值為何.
最重要的,這並不公正.
若人人將台派的門檻,視為是不存在的,人人來去自如,有利則來,無利則去,付出的信任變得廉價,只是為了成就他人的野心戰略,而無視於支持者的感受,他們相信的東西,那麼,這個群體就是不可信任的,人們會轉而懷疑自己支持的到底是什麼東西,支持又是為了什麼目的,今天為了一個節目,他們造成的傷害,尚未彌補,疑慮,尚未澄清,要人們無條件的信任它,就彷彿是將來路不明的藥,給吞到喉嚨裡,久而久之,其他待有特殊目的的東西滲入,也就沒什麼感覺了,這樣子,當傷害發生,隨之而來的,就是莫名其妙的挫折感,被欺騙的感覺,一個小小的傷害,也會無盡的蔓延.
一直努力,然後一直失敗,成功歸因於努力,失敗歸諸於能力不夠,如此就會產生習得無助感,對於台派的想像,如同薛西佛斯的神話,人們好不容易將石頭推上去山頂,一群奇思謬想的「把餅做大」,想獲得更多的人,又把石頭給踢下山去,長此以來,人們的感知變得疲乏,心靈變得衰弱,台派這個群體,信念與價值,不再會有人支持,不會有人相信,因為總是在成就他人的私利,而不在完成理想的本質.
「團結台灣,自信同行」,我只看見人們往錯誤的方向行走,習慣拿他人,來貶低自己,在不正常的環境待久了,一群人不斷掏空台灣,滿足中國市場卑躬屈膝的利益,而如今,有人不過做了理所當然的事,卻被歌頌的異常,好像不去做壞事,就是天大的好事,殊不知,一般普通人,也都能做到,而且正在做,做得更好,這是缺乏自信的展現.
而有人將自身極度自我中心的想法,把正常的批評,說成是「連xx都出征」,彷彿在幫大哥出氣的小弟,一丁點風吹草動,就說成是天大的大不敬,好像大哥被看了一眼,就像被開了一槍,然後要登門尋仇,讓他人付出超乎常理的代價,這等小弟的圍事方式,唯恐大哥的一根毛被風吹了,產生斷裂,實在是唯恐天下不亂,這,才是在破壞團結.
近來,蔡英文到金門致詞,說「絕不容許別人在自己領空上耀武揚威」、「台灣絕對有自信捍衛自己領土」,中國人的媒體卻講成「蔡英文越講越激動,她說如果中國大陸不知悔改,不迷途知返,肆無忌憚挑釁挑釁台灣主權,那麼台軍和台灣人民,就要一起努力,把大陸從地圖上抹去」
這種杯弓蛇影,心靈怯懦的解讀,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若台派服膺這種自我中心的妄想,以及不可批判的人物,才是把自己做小了.
與其想著把餅做大,不如想著,把燈點亮.
餅做的無限大,就會忘了自己的初衷,自己吃掉自己,餅是會被分光的,會被吃完的.
把燈點亮,人們自然而然就會跟隨,把自己照得清楚,就能讓他人分辨,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如果我們是對的,自然就會贏得他人支持,就算得不到他人支持,也不代表自己就是錯誤,讓正確變得更加正確,反省自己,或迎頭痛擊錯誤,讓他人評判,誰對,誰錯.
把燈點亮了,路就會照得清楚,如此才能前行,人們將信賴託付於穩定的對象,驅散黑暗的迷霧,與謊言和鄉愿鬥爭,台灣的邊緣,將會完整於人心深處.
如此,才有自信.
不是要尋求他人成為自己的一部分,而是給予他人選擇的自由,讓他們能選擇正確的一方,容納異見,給予他人批判的空間,而非不可批判的;更不是去信服那些亂批一通的,只是因為他們擁有「聲量」.
如此,不同立場的人,如楊實秋、姚立明,會呼群保義,不同政黨的人,如小燈泡媽,會願意和你站在一起.
莫看到遠方的彩虹,卻忘了腳邊的玫瑰.
彩虹雖漂亮,不過是空氣,玫瑰雖有刺,卻能在危機來臨時,同甘共苦,brother.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朱彥澤 #沈孟萱 tomoyo的贊助
【贊助神父的菸 栽種帶刺玫瑰】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蔡宜靜學歷」的推薦目錄:
- 關於蔡宜靜學歷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蔡宜靜學歷 在 李建輝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蔡宜靜學歷 在 魔法烘焙達人 何國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蔡宜靜學歷 在 蔡宜靜 的評價
- 關於蔡宜靜學歷 在 蔡宜靜的邊境之旅( :: 藥局地圖 的評價
- 關於蔡宜靜學歷 在 詹舒涵結婚-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1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評價
- 關於蔡宜靜學歷 在 詹舒涵結婚-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1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評價
- 關於蔡宜靜學歷 在 蔡宜靜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蔡宜靜學歷 在 [新聞] 正到翻! 5大新生代女主播- 看板Anchors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蔡宜靜學歷 在 加入成功者行列-TVBS 主播營主播蔡宜靜 - YouTube 的評價
蔡宜靜學歷 在 李建輝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轉載好友吳睿穎貼文
8/15高雄市長補選,陳其邁確定辭官參選,但是國民黨似乎還在尋尋覓覓中!
從此案,可以看出國民黨與人民的距離以及與高雄的期待「落差太大」,曾幾何時,國民黨最強的地方組織、樁腳派系,怎麼竟然找不到人參選的窘境?
我認為原因如後:
1/韓市長被罷免,大家才赫然發現三位副市長李四川、葉匡時、陳雄文竟然戶籍沒有遷到高雄,不只藍軍無法派他們上陣幫韓國瑜、國民黨復仇,更讓高雄人覺得,韓國瑜是北部下來的、登記市長參選日才遷戶籍到林園,「無心深根高雄」,眼看2020韓市長變成韓總統,這些政務官也就立馬揮軍北上,因此沒有遷戶籍的打算,可以說是嚴重多次傷害高雄人的心。
2/執政黨出高招,選派無黨籍的36年都在高雄市府的文官、從幫工程司、科長、處長、局長、秘書長、一路幹到副市長的楊明州代理市長,讓藍軍對「代理者」沒有挑戰的空間、議會更是遇到一個歷經吳敦義、謝長廷、陳菊、韓國瑜等多任市長、嫻熟政務的文官,實在沒轍!
3/長期經營地方的前立委無人敢應戰,黃昭順沒有聲音、陳宜民沒有聲音,還有哪些前立委我實在是想不出來了(邱毅、朱高正?)因此在國會議員位階上,無人可戰,也是江啟臣最痛的!
4/韓國瑜沒有提出罷免無效之訴,活生生擋住朱立倫少康中興的路,眼下國民黨唯一的太陽也剛好在此「後疫時期」被「韓射下來」!
5/只剩下地方議員跳出來,李雅靜、黃紹庭,問題是,這兩位的實力要對上氣勢、聲量如日中天的暖男「邁邁」,簡直就是小學生對上大聯盟,怎麼打!
6/於是,黨中央只好把希望寄託在跟台北潛在市長參選人吳怡農名字差一字的不分區立委「吳怡玎」身上,年輕40歲、高學歷、素人,但是唯一的大問題,她是高雄「政三代」,選戰打起來,陳其邁父親陳哲男議題剛好彼此消減,怎麼打、因為吳怡玎身家更驚人,遠比連勝文更好野,怎麼打?
顯然,國民黨原本以為韓國瑜會打無效之訴,但是因為罷韓票數高到沒有合理性去打法律戰、也可抑制朱立倫的風頭,江啟臣旁邊沒有高手、協助運籌帷幄,眼看高雄這場仗,要怎麼打?
再來,國民黨新共主「侯友宜」一切以新北市政優先,高雄的事情跟他完全絕緣,事不關己的消極躲避這場國民黨茶壺裡的風暴、走「侯式風格」幾乎不談非新北市政以外的議題,如此持盈保泰,積累政治實力與聲量,是高手!
反觀民進黨,接下來其他五都市長的人選多如「恆河沙」,台北市,閉著眼睛看,姚文智應該不會再來了、新潮流的吳思瑤信誓旦旦、擁有廣大農夫農婦支持的猛男吳怡農也是備戰者、陳時中史上滿意度最高的政務官、甚至新竹市長林智堅也是轉戰台北的熱門人選、甚至政務委員唐鳳更是一招妙棋,怎麼才短短的日子,首都市長人選已經很擁擠、再加上人氣民代高嘉瑜、民眾黨黃珊珊副市長現任執政優勢,反倒是國民黨好像只有羅小強、搭配每次都出來喊要選的鍾小平以外,最有勝選實力的立委蔣萬安,一直興致缺缺、我在想2022國民台北市長選戰就有可能又是「朱立倫、韓國瑜」唯一的舞台了!
新北市長侯友宜的城府與智慧無意外應該會順利連任;桃園市長鄭文燦恐怕屆期入閣應該成為總統接班順位的第二號人物沒有問題,搞不好還是強壓賴清德的蔡英文指定接班人;而桃園市長人選、現任幾位立委鄭寶清、鄭運鵬、甚至捲土重來的彭紹瑾都是經營已久的戰將,反倒是國民黨在桃園,好像看不到可以一搏的人選,難道是孫大千?
台中部分更單純,林佳龍蹲點十年,2022年要從盧秀燕手上拿回執政權難度不高;台南有高民意的黃偉哲現任、有陳亭妃、等大將,就要看「謝龍介敢不敢來打這場最綠的版圖!」
最後,國民黨,沒有期待立馬再起的任何跡象,未有痛定思痛,期待2024大選前能夠真正改編黨成為競選機器的轉型,廣納各界人才,別再論資排輩,想想,林飛帆這些人才為何國民黨爭取不到更是培養不出來?
打掉重練,是國民黨唯一的,沒有回頭路!需要我獻策,要快!酬金也要備妥啦!
蔡宜靜學歷 在 魔法烘焙達人 何國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高峰到低潮~直到轉為烘焙老師
達人的故事~第五集~
2020年6月不平凡的月份
有些事情你我都來不及反應
心裡想著不可能不可能但還是發生了
(或許那一天⋯我們都不在了
先在臉書記錄著)
每個人從出生到現在,都是一本故事集,當我們老了回首過去,記錄著你妳我的曾經,和我一起走過歲月痕跡。
(好多同學學生都幫我記錄什麼時候與我相遇上課的瞬間畫面)
達人小故事大啟發
雨果食品店
1996-1998年
相信當年沒有任何師傅敢接的職務
但是後來我接了西點部主廚的位置
因為當時(唯客爾烘焙連鎖店成立)
改變北部的烘焙市場
如果你是在這個年代的人一定記得
約紐約第五街起士條禮盒🎁
愛克力泡夫很長條泡芙產品
很多產品都在這個年代有所改變
超嫩的布丁,奶酪布丁
乳酪蛋糕相關產品,甜點切片,流行慕斯蛋糕造型,名氣商品禮盒
狠狠的打響了烘焙市場名氣
各店家,師傅一定朝盛的名店
聽說老闆每開一家店就花1~2千萬
開的都是整棟的麵包蛋糕甜點
當時的我接下雨果烘焙店的時候
才知道整家店的西點師傅都跑去
(維客爾)了
雨果老闆是張老闆南投人,來台北經營烘焙連鎖店,已經有三家門市,可想而知當時老闆壓力多大,常常有事就開會,因為唯客爾的師傅都是他的前員工,我自己全力以赴幫店家提升業績,共同努力下好險業績表現不差,每個月老闆還説有達到目標都會發獎金。
當時一個月的我可以領6萬多
就是這家店讓我存夠錢,自己才有機會投資開店,好懷念那時候,與徒弟們中午吃聚餐吃便當🍱一起下班一起去讀夜間部,一起休假拿著老闆給的獎金聚餐,每星期六下班還去救國團學習傳統藝術捏麵人
(當時陳美吉老師是很厲害的
很會捏傳傳統捏麵人)
這樣的時光一直到高中畢業🎓
有了更遠大的人生目標我離職了
那一年我27歲高中畢業
各位學子們
知道大家不愛讀書才讀餐飲科的你們
我跟你們一樣不愛讀書,但是我還是努力三年,半工半讀把高中讀完,是否想過我當時27歲了
才完成高中學業,有著不一樣成長過程,但是我做到了。
1998年我的夢想是在那一年盛夏元年
士林區中正路上捷運站附近
成立雅力根坊起司蛋糕專賣店
當年親戚提意開起士蛋糕専賣店
一開始父親反對
與長輩合作開店作的好與不好
都會影響親戚關係,不如不要合作
最後我還是與親戚合作合資開店
能夠擁有經營自己夢想的店
是我人生生涯事業規劃的目標之一
我們開的是起士蛋糕專賣店
90%都跟起士類的相關產品
一開始可能客人來店家不習慣只買蛋糕吧, 所以一開始營收不理想,
與合夥人共同努力做一些活動
慢慢地把生意做起來,至今23年
在雅力根
第六位徒弟出現了~陳自強
高中同班同學
高中三年我接送他三年
因為住在我家附近
雖然大隻了一點手腳還很靈巧
把拉他來店裡工作
現在與同學合作
也自己開店當老闆了
第七位徒弟陳志凱
這次可以說一下我與志凱的関係了
當年表妹帶著你來店介紹你
說你想要學習烘焙來應徵工作,
高中快畢業的你
我也不知道你是否有興趣
所以我出了一個題目考你
我先幫你介紹去別家店當學徒
做一陣子如果有興趣的話再回來找我我是在考驗你啦
雖然當時你表妹交往,萬一分手了怎麼辦~哈哈😄
因為雅力根坊太多商業秘密了
我考慮的比較多
志凱你還真的很認真學習
還被別的店家誇獎你,很耐操喔很努力喔,最後把你請回雅力根坊
雖然最後沒有全部教會店內的產品
你也會一直努力學習,有不懂也會請教我,最後也跟表妹結婚我們變親戚了,很感謝你默默的為店裡付出。
在這店裡努力經營了約4年
一直到店內營收穩定成長
我深思後覺得我該放手
讓店內的夥伴能夠獨當一面
我開始階段性的調整工作流程
試著讓徒弟們能夠銜接上手
與其他股東的不同專業領域合作
讓這店內夠奠定良好的根基
這樣的想法證實我沒有錯
每每回去開會總會覺得
大家一直的持續進步中
店內也有自己的官網
有常有網路行銷活動
而至今也已邁入了第23年
我至今仍非常的感恩我的股東
我才能另外追求自己喜歡的夢想
1998我27歲
成立雅力根
1998年底我訂緍了
1999年初我結婚了
2000年小女書瑀出現了
老婆從18歲跟我認識
我很辛苦的追求了7~8個月
因為我比較笨不會追女生
哈哈沒有追過其他女生
所以才追求那麼久想一想真的好笑
當時還有其他同事叫我笨蛋
這一個女生追這麼久是我比較害羞吧
我當兵老婆又等兩年,退伍後鼓勵我讀高中,老婆又等我三年至高中畢業
我們愛情長跑八年~結婚至今20幾年
謝謝妳一路陪伴我做我的後盾
最愛妳了老婆大人
2002年成立烘磨坊~2002~2006
人生中最不捨~及最痛的回憶~
開在民權西路捷運站附近
我規劃的是台日式麵包風格的店
當我一步步導入正常軌道的時候
發覺股東的理念不合默契不足
努力的經營五年最後在租約到期時
在店裡幫忙的父親生病了
也是想放棄的原因之一
最終還是放棄了夢想與股東拆夥了
在我手中撐起來 也在我手中收起來
當年很感謝今達食品徐老闆
介紹了,順成烘焙接手讓我很順利的退出市場
那一年我已經35歲了
在我最人生最巔峰時期
我看到不同的未來,當我準備好好休息的時候,也是陪老婆小孩的時間
當我思考是否有機會,在做另外一個事業,幸運地遇到了,今達徐洋生主任的邀約,不要在休息啦來我們公司當技師吧,研發產品全省教學
因為這個因緣際會下踏上了全省教學之路就從這裡開始了。
2006~2020
郭明輝老師出現
在第五集記錄著老大
走過的平凡之路~是要讓自己不平凡
郭明輝與我的不平凡故事
就記錄在這裡
第一次聽到郭明輝的名字是在我店裡
他的徒弟叫阿圭,來店裡推銷產品
跟我說他有一個厲害師傅叫郭明輝
全省DIY教室教學,很受婆婆媽媽歡迎
第二次聽到他的名字
今達食品邀請我當技師,說現在DIY教學很蓬勃
永銓有郭明輝老師全省教學
希望我設計產品配合店家教學
原來烘焙業,還有這樣的教學環境
懵懵懂懂踏進了烘焙教學行列
那年三重家藝成立跟郭明輝老師有了更多的認識及接觸
我見識到DIY烘焙教室的蓬勃
也認識了三重家藝烘焙教室
陳大哥呂小姐三姐
後來郭老大介紹了我去
宜蘭原料商(一耀)
羅東~西華
八德~陸光
中壢~佳家福
就這樣踏入了北部教學行列
經過一兩年後
有一天郭老大打電話給我,吃個飯啦
與基隆富盛老闆及陳國勝老師
一起在基隆路附近小吃攤吃飯
說他成立小東方烘焙
有各縣市店家配合~你要出來教學
郭老大說
何老師我跟你說
我幫你介紹全省各地敎室
你敎你的専業
我教我的兼買原料
你可以啦
跑全台灣
學生才能認識你啦
我每堂課都幫你宣傳
你是起司達人
可以啦丨
就這樣進入了全省小東方教學
最記得的叫我去桃園?教室教課
教了一兩次,一通電話☎️
你不要去了啦,我説為什麼
不好嗎?我教到被告,你還要去哦
因為我們有默契,聽你的就不去了
台中大冠藝
郭老大我可以去嗎
沒關係啦你去幫忙靜芬吧
大里小東方
阿何老師啊有機會去幫忙馨慧
跟清水的課錯開一下吧
從來不會要求我們這些老師回饋什麼
一直給我機會,就是不計較這麼大器
當年還有人謠傳郭老師派老師出去有抽成~哈哈從來沒有拿過我一毛錢啊
反而郭老大每年都請我們去喝春酒
還辦活動出國玩。
那一年一起去上海食品展蘇州杭州
常常給我意見,教室不要跑太多
你的本業要顧好,教你的專業就好
有時候南部回台北會接到他的電話
開車一起聊天,這樣開車才不會想睡覺。
最後一次跟你聊天是5月31號
永遠記得你提醒我,教學產品要注意
七月份你要教新產品也提醒我
我們兩個產品不要衝突
多麼希望,你我的故事一直寫下去
但是事與願違
只能停留到109年5月31號
感恩謝謝您郭老大
帶我走進不平凡的烘焙世界
魔法烘焙達人不一樣的烘焙
小孔明魔法烘焙學院
我的下一集教學領域
我出書了第一本書楊桃文化
 醒吾科大許燕斌老師
帶領我走入科技大學校園教學
元培醫事科大劉婉真老師
帶領我走入海青班
宏國德霖科技大學蕭老師洪老師
帶我走進德霖
被學生嗆高中學歷來大學教課
不服輸的我
40幾歲我大學畢業了
學生介紹我進入了職訓中心
中華職訓
蔡英敏老師林文秀老師
黃桂琴老師帶領我走進職訓中心
新竹工會
眉君小姐帶領我進入工會
桃園職訓
謝經理李永松老師
帶領我進入桃園職訓的另一個領域
意外進入了榖保家商
認識了江裕春主任
主任認識你~被你開啟了
我的另類的人生大智慧
新北市糕餅工會
簡理事長
帶我進入新北市糕餅職業工會
我走進了全省各地教學行列
約16~18間教室
全省教學過的學校43家
成立魔法烘焙小孔明學院社團
團隊27位成員
小孔明的崛起未來的烘焙明日之星
小孔明與我出書了
至今第20本書要出版了
抱歉休息兩天
最進去學校每個老師問我
你最近怎麼了~我沒有怎麼了
我相信沒有一位老師會寫自己的自傳吧
未來可能有其他老師會寫
但我在記錄我的過往
今年的六月相信讓大家心境不一樣
我在好好的記錄自己
讓更多新同學認識我
感謝各位
傷了很多人的眼睛因為文章很長
魔法烘焙達人何國熙在記錄人生目標
第六集最終章

蔡宜靜學歷 在 蔡宜靜的邊境之旅( :: 藥局地圖 的推薦與評價
蔡宜靜懷孕 蔡宜靜老公 蔡宜靜學歷 蔡宜靜老師 主播蔡宜靜 蔡宜靜結婚 ... 蔡宜靜老公 蔡宜靜ig 蔡宜靜結婚 蔡宜靜醫師 李頂立跳槽 李頂立記者 李頂立學歷 李頂立ptt ... ... <看更多>
蔡宜靜學歷 在 詹舒涵結婚-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1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推薦與評價
tvbs詹舒涵ig - TVBS新聞美女正妹主播:詹舒涵,葉佳蓉,蔡孟樺,蔡宜靜, ... 詹舒涵記者學歷· 詹舒涵記者ig · 詹舒涵資料· 詹舒涵ig · 詹舒涵結婚· 詹舒涵年紀· . ... <看更多>
蔡宜靜學歷 在 蔡宜靜 的推薦與評價
工作經歷. 爽文國中, profile picture · 爽文國中. 老師. 2004年~ 現在. 嘉陽高中, profile picture · 嘉陽高中. 老師. 學歷. 彰師大, profile pictur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