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看影集】
今天想推薦大家去看Netflix 上的《良善之地》
而且喜歡等完結才看的朋友這部已完結請放心追吧!
剛剛好的整整四季,
剛剛追完最後的完結篇,真的後勁很強。
無論是喜歡輕鬆看片不想有壓力的觀眾,
或是本來就熱愛美式幽默的觀眾,
或是你就喜愛哲學思考,都可以看這部片!
時常為生命尋找意義的人,
會覺得此片特別有感,
我甚至覺得這些角色陪我經歷了部分生命的思考時刻。
對我來說生命在於人類是沒有絕對解答的,
但這部影集給了一些像是繩索的東西,
讓我覺得自己有一天會知道線索那端會有什麼,
但是不知道也無妨。
FINAL CHAPTER我哭了一整集,
怎麼能有影集拍得如此富有哲理又如此幽默,同時又如此溫暖!
這應該是在這個是非黑白價值觀混亂的時代,
大家最應該看的影集吧!可以使內心獲得平靜!
不只是基於重新鍛鍊人類對生命的思考,
對人性極惡或極美的探索,或是純粹療癒性,
我覺得都很可以看!
btw,女主角艾莉諾是冰雪奇緣安娜公主的配音員,她充滿活力的聲音真的讓人很舒服,我覺得這部影集會讓我日後很懷念。
#良善之地 #NETFLIX #真的很好看 #thegoodplace #影集 #不是業配 #蔡總看影集 #美劇 #peace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萬的網紅超粒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團購企業家486先生當年以寫部落格起家,透過實際的使用、評測及分享,累積了大量的粉絲。從早期的開團銷售模式,成功轉型為電子商務平台。如今,486團購為台灣家電類網購平台領導品牌。 點進下面連結,陪我拜訪大哥吧! 「486先生」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KK48...
蔡總看影集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團購企業家486先生當年以寫部落格起家,透過實際的使用、評測及分享,累積了大量的粉絲。從早期的開團銷售模式,成功轉型為電子商務平台。如今,486團購為台灣家電類網購平台領導品牌。
點進下面連結,陪我拜訪大哥吧!
「486先生」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KK486/
「486好物與開箱」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MR486Communit
FB(有各種影視迷因):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如果你剛來,請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j5phF46N8&list=PLNsYSXaDLA89TvBjuV3h7l0wVRSPLk7FJ&index=1
諾蘭電影全解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3pZ8GCNnI&list=PLNsYSXaDLA896bdu-7_WbeX4sDLI5JIjS
=====================================
剪輯: Bruce Lu
監製/編輯: 黃豪瑞 (Jasper)
歡迎來到超粒方,一個主要探討影視作品的頻道,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各種電影和影集的觀點解析,從熱門大片道經典老片到必看的冷門電影! 有時也會探究時事。還有迷因,非常,非常多的謎因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返校》(英語:Detention),是一部於2020年播出的臺灣校園懸疑歷史驚悚影集,總計8集,改編自赤燭遊戲的同名電腦遊戲,由2020年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所發行,此劇集由蘇奕瑄、莊翔安、劉易三人執導,製作人林仕肯、林怡伶,於公視主頻首播,Netflix全球同步上線,公視+每週日上線[
此次劇集的背景設定是以原作遊戲中的輪迴結局作為衍伸,並更進一步擴展遊戲的世界觀,與2019年上映的同名電影《返校》並無任何關聯或是續作之意。
除了將原先發生讀書會事件過後的事發背景「翠華中學」拉到原始劇情的30年後——1999年[註 1]作為擴展,
更以雙主角的模式開啟全新的故事篇章。此外,於原作登場的臺灣民間文化與等元素信仰,在本作則是另一更加具象的形式作為呈現。
1969年,正值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禁錮的戒嚴時期,位於分業縣金鸞鄉[註 2]的『翠華中學』傳出有師生因組織讀書會而遭到拘捕。
隨之,因檢舉匪諜有功獲頒榮譽狀的女學生「方芮欣」不知何故墜樓身亡,
因而令發生在校內的靈異事件傳聞不斷,校方只好請託城隍廟舉辦法會、鎮魂驅邪。
直到三十年過去,翠華中學威權的校風依舊。某日,從台北轉來翠華中學的轉學生「劉芸香」
因誤闖校園禁地『涵翠樓』[註 3]在意外中遇見方芮欣的鬼魂過後,逐步揭開校園過去塵封的悲劇真相……
李玲葦 劉芸香 翠華中學學生
1999年,和母親從台北搬至分業縣金鸞鄉,並於翠華中學二年忠班就讀的轉學生。
由於過去不健康的家庭關係及背負母親的沉重壓力,導致其養成內心自卑的壓抑性格。
在一連串的意外中闖入禁地並遇見方芮欣的鬼魂過後,雙方漸漸對其產生依賴。
韓寧 方芮欣 翠華中學學生(30年前)
就讀三年忠班,容貌清秀、成績優異的資優生。生前曾被肯定具有相當非凡的文學才華。
在三十年前(1969年)的讀書會事件帶來的愧疚感而選擇輕生[註 4]後,
在往後因靈魂徘徊於校園內不得超生,在封印的痛苦中記憶漸漸扭曲,自身的怨靈則徘徊於涵翠樓尋找新的附身對象。並試圖對當時的事件所復仇。
劉芸香周邊人物
演員 角色 介紹
黃冠智 程文亮 翠華中學學生
就讀二年忠班,劉芸香的同班同學,出身自道士世家,將繼承背負家族傳承使命的城隍廟第五代傳人。
嚮往著能夠離開金鸞鄉,前往外縣市的都市展開新的生活,實際個性相當真誠善良,在事件的過程也默默關心著芸香的安危,也因在校內成績表現不佳,因而成為校規制度中「鬼牌」[註 5]的配戴者。
姚淳耀 沈華 翠華中學教師
二年忠班的代班導,沈敬校長的獨子,懷抱著理想與熱忱的青年。
心底卻因成長於父親威嚴之下,有著脆弱的一面。
自從海外歸國返鄉後來到翠華中學擔任詩社指導老師,深受學生們的愛戴,一心想改革校中守舊封閉的制度。
趙正平 白國峰 翠華中學教官(年長時期)
陸軍中校轉調至翠華中學擔任30多年的教官,
視學校為反共基地,堅信終有一日重返戰場。
平時於校內皆以軍隊般的威權教條管束翠華師生。
羅光旭 沈敬 翠華中學校長
沈華的父親,三十年前在翠華中學擔任主任,因覬覦權力利用讀書會事件讓自己順利上位,
如今已成為翠華中學的董事長兼校長。
蔡瑞雪 蘇婕妤 翠華中學學生
劉芸香和程文亮的同班同學,二年忠班的班長,是位品學兼優的乖學生。
自從劉芸香轉學至翠華中學後,就默默經常關心她,直到發現芸香的情況有異時才漸漸疏遠。
鄭家榆 鄧馨予
(劉母) 劉芸香的母親
觀念保守的傳統女性,依賴著搖搖欲墜的家庭空殼。是劉芸香最大的精神壓力來源。
張翰 劉俊賢
(劉父) 劉芸香的父親
長年於中國大陸出差的台商,長期忽略劉芸香母子,也是劉芸香的精神壓力來源。
吳昆達 魏仲廷 翠華中學學生(中年時期)
因讀書會事件後的15年牢獄生涯而受盡折磨、未老先衰。
因解嚴而赦免出獄,卻因周遭都已家破人亡後而產生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導致精神狀況異常,
因此而自囚在沒落的魏醫院中,時時害怕再次遭到政府的監控迫害。
方芮欣周邊人物
演員 角色 介紹
夏騰宏 張明暉 翠華中學教師(30年前)
曾於翠華中學任職的教師,因著對文學的喜好而與方芮欣兩人相知相惜。並意外產生了師生戀並親手做了一條白鹿項鍊贈與方芮欣。
最後在讀書會事件中遭到處決,是對方芮欣產生巨大影響的關鍵角色。
林志謙 魏仲廷 翠華中學學生(學生時期)
30年前(1969年)的魏仲廷,就讀二年仁班,讀書會成員。
房思瑜 殷翠涵 翠華中學教師(30年前)
曾於翠華中學任職的教師,外冷內熱,儀態萬千,結合智慧與美貌在一身。和張明輝一同創辦讀書會,對學生有種柔中帶剛的氣態。也因和張明輝接觸頗深關係,讓方芮欣誤會倆人有戀情,進而使讀書會被舉報。
楊閔 張佩樺 方芮欣的母親。
唐治平 方道勤 方芮欣的父親。
其他演員
演員 角色 介紹
莊益增 程父 金鸞鄉城隍廟傳人
程文亮的父親,城隍廟的的廟祝,承襲家族志業,但完全沒有天分,期待受城隍爺欽點的程文亮能夠留在金鸞繼承家業。
是魏仲庭的舊識,當年曾旁觀讀書會事件的發生,但始終保持沈默噤聲。
王世緯 趙導師 二年忠班老師
因其以不當方式管教班級的作為,使得方芮欣在「聽見」芸香的怨念後,於深夜吸引剛下班的她踏入涵翠樓,並對其展開了「復仇」。
最後則因涵翠樓經歷的一連串的事件而嚇到失魂,隔日校方發現後則被送進醫院。
王渝萱 李子琪 翠華中學學生
就讀三年忠班, 曾是因家人的期望壓力而過度壓抑的「資優生」。
在前往校園禁地涵翠樓許願後,雖然成績立刻突飛猛進,但人卻因此變得詭異。
實際上則是在芸香來到金鸞前方芮欣的附身對象,因承受不住方芮欣的束縛,最終則在芸香及文亮面前走上自殺的道路。
張允曦 李麗芬 立法委員千金
李裕富立委的女兒,也是沈華的相親對象。
譚慶普 殷傳良 翠華中學校長
曾於翠華中學任職的校長,殷翠涵的父親。

蔡總看影集 在 茄子蛋EggPlantEg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如何才能看清,
又如何才能觸摸你。
但願那海風再起,
只為那浪花的手 ,
恰似你的溫柔。
〈恰似你的溫柔〉
茄子蛋EgggPlantEgg 2020 溫柔重新詮釋。
福斯台灣原創影集《愛的廣義相對論》首播單元《最後一戰》主題曲。
2020/9/18 全球數位發行。
-
〈恰似你的溫柔〉
詞/曲:梁弘志|改編詞曲:黃奇斌|編曲:茄子蛋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就像一張破碎的臉
難以開口道再見 就讓一切走遠
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們卻都沒有哭泣
讓它淡淡的來 讓它好好的去
到如今年復一年 我不能停止懷念 懷念你懷念從前
但願那海風再起 只為那浪花的手 恰似你的溫柔
其實我沒有什麼好的本領能保護你
對於愛的份量我卻總是疏於注意
我該給自己來一個重擊
還這十年一個痛快容易
但你的笑容如此甜蜜這讓我怎麼能忘記
淚在滴
期盼著下場後的晚安
卻留我獨自不寐輾轉
如果說憑著思念我們就能回到過去
我多想再給你一次擁抱和諾許
我們不像你最愛的浪漫劇
緊握與放手間掙扎猶豫
但你的眼睛如此美麗這讓我怎麼能放棄
去看清
去觸摸你
到如今年復一年 我不能停止懷念 懷念你懷念從前
但願那海風再起 只為那浪花的手 恰似你的溫柔
---------------
・MUSIC CREDIT
製作人 Producer|陳君豪Howe Chen
鍵盤/主唱 Keyboard, Vocals|黃奇斌 Ki-pin Ng
木吉他 Acoustic Guirtar|謝耀德 A-der Hsieh
電吉他/和聲 Guitar, Backing Vocals|蔡鎧任 A-ren Tsai / 謝耀德 A-der Hsieh
貝斯 Bass|逄捷 Pang Chieh
鼓 Drum|潘維瀚Pan Wei Han
人聲&吉他錄音師Vocals & Guitar Recording Engineer|葉育軒Yu Hsuan Yeh
人聲&吉他錄音室Vocals & Guitar Recording Studio|BB Road Studio
鼓&貝斯錄音師Drum & Bass Recording Engineer|錢煒安Zen Chien
鼓&貝斯錄音室Drum & Bass Recording Studio|112F Recording Studio
鼓錄音助理Drum Recording Assistant|陳祺龍Chris Chen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黃文萱 Ziya Huang
混音室 Mixing Studio|Purring Sound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Mastering Engineer|黃文萱Ziya Huang
母帶後期處理工作室Mastering Studio|Purring Sound Studio
混音&製作助理Mixing & Producing Assistant|沈冠霖
特別感謝器材提供 Special Thanks|陳君豪Howe Chen

蔡總看影集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部影片分析了韓國瑜崛起獲得如此多擁戴者的原因,用美國川普以及英國脫歐來借鏡。背後最大的原因,並不是愚蠢,而是我們每天都看的新聞以及社群媒體。我們所有人都能從韓國瑜身上學到教訓,不要讓台灣成為下一個英國或美國。1/11記得投票。
#2020總統大選 #去投票
監製/編輯: 黃豪瑞 (Jasper)
Source:
Nerdwriter- Why Donald Trump Is A Gift To Democracy: https://youtu.be/9Tji1g0WrPw
紙牌屋: https://youtu.be/QLf4rnJYUGk?t=127
博恩夜夜秀: https://youtu.be/2pzt4XbdANM
Measuring the Media's Obsession With Trump: https://www.realclearpolitics.com/articles/2018/12/06/measuring_the_medias_obsession_with_trump_138848.html
最近我繼續看了放棄很久的美國政治劇《紙牌屋》,
而其中一段在當下格外令人毛骨悚然:
毛骨悚然的並不只是這位主角口中所說的話與當下的對比,
更是整個世界與影集情境的相較起來的荒唐。
我們活在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時代,當權者、坐擁廣大支持者的人,
不是像法蘭克‧安德伍這樣陰狠狡詐,善於權謀的操弄者,
而是一個個荒腔走板、發言無常的娛樂家。
歡迎來到理性已死的年代,更精確地來說,歡迎來到真實世界比虛構故事更為荒唐的年代:
遍及全世界,許多國家的政治人物和情況都讓人懷疑:「他到底是怎麼跑到那裡的?」
川普、英國脫歐以及新首相鮑里斯‧強生、巴西的極右派總統賈伊爾‧波所那羅,
我甚至沒辦法跟你解釋義大利的政治馬戲團是什麼情況。
為什麼這些如此讓人爭相討論,充滿爭議性以及作秀的政治人物能夠升到當今的崗位?
全世界的人是如何失去理智的?
當然,川普和韓國瑜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物,從背景和表現方式都有著天壤之別。
但是在這兩人以及其他上述政客崛起背後或許有幾個共通原因,
今天我只先聚焦於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社群網站以及媒體,更精確地來說,媒體的嗜血性以及綜藝化。
在《脫歐之戰》這部電影之中,脫歐方幕後首腦多明尼克‧卡明斯的第一個策略就是:
「謀殺傳統智慧」
但是...傳統智慧真的需要他來謀殺嗎? 還是在馬克祖克伯創辦Facebook的那一瞬間就被判死刑了?
社群媒體給了我們無窮的資訊以及與他人連結的方式,但是在這樣溢滿而出的資訊之下,
鮮少有人知道要如何過濾,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資訊,更別提驗證這些排山倒海而來的資訊。
記得,社群媒體的所有核心設計就是為了要壟斷注意力的,
而在這樣資訊過量,越來越少人能集中注意力的情況之下,
因應這新的世界秩序,傳統媒體不得不用更為吸引目光的方式做新聞,不得不拿更有爭議性的題材來報導。
而一旦這幾位浮誇脫序的行徑丟出了爭議性的題材,媒體就理所當然拋下了自己「中立」的偽善面具,
爭相蜂擁而上。
在研究國內的情況之前,讓我們借鏡美國已經發生的確切例子。
在川普競選期間,他是所有候選人的報導率最高的,
而讓人意外,但是某種程度上也不是特別意外的是:
他的民調數字與他逐漸升高的報導率呈現高度正相關。
更驚人的是統計從2009年到2018年的報導數字,川普在各大新聞台佔據新聞的總時數高過歐巴馬3倍。
3。倍。
在2015年才宣布競選的川普,報導率高過於在這個期間當了8年總統的歐巴馬,
儘管川普確實是個比較容易搞出高爭議新聞的人物,這個數字還是高得令人擔憂。
而事實證明,這樣大量的報導,儘管其中有不少負面新聞,顯然是給了川普更多的曝光度
你還是覺得轉開電視、打開Youtube和FB嘲笑韓國瑜的脫序和失言行為很有趣嗎?
要嘲笑中天電視台非常容易,太容易了。
但是...其他電視台呢?

蔡總看影集 在 蔡總選黑馬蔡明彰-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有問題想要詢問蔡總的請點下方連結填寫表單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繫https://reurl.cc/Gdex4y Podcast收聽 收聽各平台快速點擊https://reurl.cc/DvjveR 歡迎訂閱蔡總 ... ... <看更多>
蔡總看影集 在 蔡傑爸 的推薦與評價
蔡傑爸. 60687 likes · 947 talking about this. ... 對孩子的教養總是「多頭馬車」,意見不一致的情況,讓孩子無所適從, ... 希望我能分享這部影集~ ... <看更多>
蔡總看影集 在 [新聞] 爆紅台劇掀開台灣「#MeToo」遮羞布- 看板TaiwanDrama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爆紅台劇掀開台灣「#MeToo」遮羞布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5/post/202306130001/
翁申霖
在「#MeToo」風暴席捲全球5年之後,以自由民主開放、性別平等為傲的台灣,也正上演
著一樁樁性騷擾醜聞,台版「#MeToo」事件甚至登上美媒《CNN》版面。
性騷案之所以會接二連三地引爆,或許得拜這部爆紅Netflix原創影集所賜《人選之
人—造浪者》(Wave Makers)。
《人選之人》描述的是一群政治幕僚的故事,這也是台灣第一部講述政黨幕僚的職人劇,
從政治生態、選舉狀況切入職場與家庭議題。雖說《人選之人》於本質上係屬於政治劇,
但劇中的性騷擾情節卻在現實生活中引起了共鳴、關注,產生的漣漪效應也愈擴愈大。
自5月下旬以來,台版「#MeToo」逐漸發酵,由於性騷風波直接涉及島內的政治人物,為
即將到來的「2024總統大選」,增添了諸多變數及不確定性。
《CNN》報導,這些一件又一件的指控,不管是性騷案或是性騷吃案事件,引發各界撻伐
,更驚動了當前的執政黨民主進步黨(DPP),有諸多黨內高層因此遭到停職或自行
請辭,而總統蔡英文也為此發表公開道歉,「身為前任黨主席,我責無旁貸。我要向受害
的朋友和社會大眾,表達最深的歉意。」更承諾會「反思錯誤」,並全面檢討改進。
然而,除了民進黨陷入性騷擾事件的泥淖,連在野黨國民黨(KMT)也未能倖免,讓
該黨揚言要用「最嚴格的標準處理」,並下令徹查以維護受害者權益。隨著事件不斷延燒
,這場風暴從政治權力中心開始蔓延到社會各界,愈來愈多指控接連襲向學術界、體育界
、文化界,甚至連知名社運份子也牽扯其中。
「從沒有想過性騷事件會因這部劇演變至此」,《人選之人》製作團隊接受《CNN》採訪
時這麼說著,從案發至今,製作團隊形容每天都在目睹「巨浪」發生。「近來諸如此類的
案件逐漸浮上檯面,大家可以從中看出為何劇情會引起共鳴,」《人選之人》編劇簡莉穎
接著說,「性騷擾在社會存在已久,之前沒有拿到檯面上討論是因為不能被討論。」
澳洲國立大學台灣研究計畫的政治學家宋文笛(Wen-Ti Sung)也表示,自《人選之人》
於4月下旬開播以來,「這部爆紅的台劇彷彿為性騷擾議題提供了一種通用語言。」《CNN
》引述宋文笛的論點,「這部劇讓受害者更勇於挺身而出,集結支持且更加強團結。」
「#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
「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很多事情不能就這樣算了,如果這樣的話,人就會慢慢
地死掉,會死掉。」
這句強而有力,卻又讓人心碎的台詞,成了整部劇、整起事件最核心的利刃。事到如今,
只要牽涉到有關任何「#MeToo」風暴的臉書貼文,文內皆會貼上這句話「#我們不要
就這樣算了」,且廣受迴響。
專精於性別與媒體研究的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康庭瑜坦言,「許多性騷擾受害者在
看完這部劇後,認為不應該『就這樣算了』,」而這現象也成了性騷事件一一被揭開的關
鍵主因。
簡莉穎指出,「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這句台詞體現出受害者對理想世界的渴望,在這個
理想社會中,「受害者可以得到幫助、得到支持,甚至盼望能從他人口中聽到『你不需要
自責』等語。」但現實生活中,受害者卻往往被告知「就這樣算了」,要他/她們以大局
為重,別再追究,尤其是身處在一個具有強烈共同目標的組織中,受害者更是被噤聲,在
這樣扭曲的框架下,簡莉穎直言,「受害者傾向自我質疑、檢討自己」,以避免破壞了組
織中所謂的「大局」。
儘管蔡英文公開呼籲「不要檢討受害者,不要消費受害者,別造成二度傷害」,但在種種
性騷案指控的背後,有不少民進黨的支持者責怪受害者的言論,只因危急該黨的總統競選
活動;而遭到社運人士王丹性騷擾的清大校友,也被批評破壞了海外反共產黨的民主運動
。
「這一切只是場開端」
身為台灣第一位女性總統,蔡英文對於政府致力推動性別平等,尤其是女性參政這部分,
感到引以為榮。
《CNN》援引各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Union)數據,在台灣議會中,女性比
例為42%,遠高於亞洲的平均水平21%,也高於北美的37%;台灣更是處於亞洲多元性別
平等的第一線,也是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然而,有專家認為,台灣職場性
騷擾仍相當普遍,那些願意挺身而出的人,眼前的道路往往崎嶇且艱難,呼籲台灣政府應
進行改革。
一名廖姓黨工指稱,16年前在為民進黨的地方競選活動工作時遭遇到性騷擾,她告訴《
CNN》,觀看《人選之人》這部劇讓她回想起那段時間所面臨的挑戰。廖女表示,她嘗試
了兩次才讓警方受理報案,而政府機構甚至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調解」案件,才裁定她
的指控屬實。
儘管此性騷案能告上法庭,但當時的她作為一名應屆畢業生,並沒有經濟能力打官司。
「最後,我放棄了。」她說。
廖女認為,《人選之人》的情節中,在工作場所如何處理性騷擾投訴方面,描繪得過於「
樂觀」,但她也坦言,「很高興看到因這部劇所帶來的廣泛影響。」
現今有許多專家紛紛呼籲改革,「組織性騷擾案件的報告機制,例如保護受害者匿名揭發
,絕對有改進的空間,」康庭瑜這麼表示。而專注於性別史與法制史,目前在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歷史系任教的專案助理教授盧省言認為,「更多關於性行為不端的教育和意識運動
,以及針對網路性暴力的新立法也很重要。」
隨著愈來愈多人勇於站出來講述自己受到性騷的經歷,蔡英文二度道歉,並承諾進行整體
機制的改革,包括政府將訂定性騷擾樣態指引,重新檢視現行性平申訴機制的實用性,以
及跨部會進行性平法規總檢討。「我們整體社會,必須再次自我教育」,蔡英文強調,「
性騷擾事件中的人是受害者,不是做錯事的人;他們是我們要保護的人,不是要被有色眼
光對待的人。」
面對這一波捲起的浪潮,《人選之人》的編劇直言,「台灣的#MeToo時刻還沒完全到來。
」筆名「厭世姬」、影集共同編劇彭維昭表示,「我認為這一切只是剛開始」,並指出社
會對性騷受害者的支持依然缺乏共識。「起步晚無所謂,總比沒有起步好。」
簡莉穎則說,#MeToo 運動不應僅限於進步派的圈子或組織,「只有當它發生在整個社會
,包括在更保守的圈子,並且人們仍願意挺身而出時,才會是真正的#MeToo時刻。」
===================================
CNN https://tinyurl.com/ye25ncfj
A #MeToo wave is sweeping Taiwan, thanks to a Netflix hit
當初有些觀點 認為這劇應該重點放在格局更大的政治其他議題,
而非只是 性平 環保 這類小事
沒想到繼 《看見台灣》《十二夜》後 , 又一台灣影視作品 帶動影響現實改革
只能說 "政治" 無所不在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686802740.A.547.html
※ 編輯: filmwalker (220.128.156.69 臺灣), 06/15/2023 12:20:4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