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搭配的藝術——沒有秘密的魔術〉
(2014舊文)
每次餐酒搭配都是新的考驗,因為情境與內容不可能完全相同。哲學家說:「不可能踏進相同的河水兩次。」大致就是這個道理。侍酒師能夠掌握菜餚、飲料、情境與用餐對象的口味喜好,掌握每個細節,創造美好的用餐經驗。我們平常在家裡用餐,雖然一人分飾多角——除了扮演用餐的客人之外,還要做菜、端盤、擺桌、洗碗——絕對不可能跟外出用餐一樣,但是如果能夠掌握一些關鍵,你也有機會在自家餐桌上創造奇妙的感官體驗,下次到餐廳,也能看懂餐酒搭配的魔術。沒錯,成功的餐酒搭配彷彿魔術,能夠創造意外驚喜。不過,我告訴你,餐酒搭配背後根本沒什麼秘密。
【好的品味,需要學習與鍛鍊】
品味充滿自由與想像,而且各有所好,無關對錯。但是,好品味有共通的標準,先試著學習、模仿,舉一反三,才有機會發展出自己獨特的好品味。就像盲目追求每季單品,不等於擁有好的時尚品味,但是如果掌握了時尚背後的發展法則與精神,學習、模仿,配合自己的條件,才有機會走出自己的品味道路。回到我們的題目:好的餐飲品味,就是瞭解飲食文化與風味互動的道理,講究食物品質與餐飲搭配。這無疑非常需要時間來學習與不斷嘗試。
品味不是人的本能,而必須透過學習獲得,從小就開始培養,或許非常重要。每個人都會吃喝,但是飲食並不因此成為流俗,就像寫字一樣,書法家並不因為大家都會寫字,而顯得書法多餘。研究餐飲到了某種高度,就變成一門學問與藝術。如果瞎吃瞎喝,認為「只要是我喜歡,就是好味道。我的味蕾才是最終的仲裁者」,那就不免太小看這門學問了。在餐飲的領域裡,獨立與自信的精神非常值得鼓勵,但是如果沒有經過培養、鍛鍊、學習、調整的品味,常常不算好的品味。如果憑著人類先天品味來當美食評審,勝出的大概只有甜食。
【餐飲搭配的不變法則】
當然,有些人隨意搭配,也能享受飲食之樂。這種舒適自在,可能只是出於粗茶淡飯亦能滿足的心境,這並不是我想討論的美感經驗。餐飲搭配經驗老道的大師,端出來的東西看似簡單,但是卻能清楚表達搭配的重點,若非一番工夫,怎能到達如此境地?其實,只要輕鬆掌握幾項原則,人人都能往這樣的境界前進,為餐桌創造一片好風景。
餐酒搭配有某種自由與彈性,一道菜不只適合搭配一種酒,而一款酒也不是非搭某一道特定的菜餚不可。然而,在這多樣面貌的背後,有一組基本法則必須遵循:達到同質呼應,或者追求異質對比。偏甜的菜餚,搭配微甜的酒,錯不了。帶有酸味的菜餚,搭配一款比它稍為更酸的葡萄酒,也錯不了。這都屬於同質呼應。至於異質對比,其實就是均衡的意思,偏鹹的食物,就來一個不鹹、有其他風味的飲料作為對比,降低鹹味的感受,譬如偏酸、偏甜、或者氣泡酒都行。辛辣的食物,搭配微甜的酒,也是這個道理。
餐飲搭配最重要的是考慮餐食與飲料之間的互動關係。決定一道餐點特性的元素,包括食材屬性、烹調手法、醬料種類、溫度與質地;決定一款飲料的元素,則有飲品類型、飲品產地、風味屬性、濃郁程度。從這些決定飲品特性的條件來看,酒是最多樣而且複雜的飲料,至於無酒精的軟性飲料,像是果汁、咖啡、茶、水,在餐飲搭配中也有一席之地,只不過體系相對簡單。一場完美搭配的盛宴,必須瞻前顧後,周遭的人事物都很重要,但是我們先討論餐食與飲料就好。
【菜餚搭配的關鍵】
-食材屬性-「白酒配白肉,紅酒配紅肉」,是個過度簡化的說法。海鮮食材確實不適合搭配紅酒,牛排搭配白蘇維濃也枉費了一瓶好酒。但是,也有海鮮、雞肉、火腿搭配紅酒的例子,譬如薄酒來,而以紅酒烹調入味的魚類料理,也可以搭配紅酒。至於牛肉,如果出現在沙拉冷盤、開胃小點裡,也沒道理搭配紅酒,來杯香檳如何?簡言之,食材屬性會影響搭配的飲料種類,但是它不是唯一的因素。所以,請忘記那句過時的名言吧!你這時可能會叫住我,緊張地問:「那紅酒搭乳酪呢?這可錯不了吧!」可惜的是,大多數的乳酪都適合配白葡萄酒,而不是紅葡萄酒。
-烹調手法-相同的食材,清蒸、油炸、香煎、爐烤、煙燻,能配一樣的飲料嗎?猜也知道。如果一款酸度充足、口感凜冽的夏布利,搭配奶油爐烤白肉魚的效果非常好,但是今天烤爐故障,廚師只能改用油煎,這時,就算這道菜的邊菜、醬料都不變,只有魚肉改成油煎,那麼,搭配的酒也必須換掉。因為魚肉一旦碰到鐵鍋,一切翻盤,必須改搭酸度較為溫和、酒感飽和馥郁的白葡萄酒,譬如維歐尼耶白酒。而如果屋漏偏逢連夜雨,連瓦斯都停了,不能開火,只能切成生魚片來吃,那好,生魚料理就改搭一瓶阿爾薩斯不甜的麗絲玲吧!
-醬料種類-沾了番茄醬的牛排,你還會想搭配紅葡萄酒嗎?「喔,不!」我的意思是,不能接受吃牛排沾番茄醬這種事發生在我家的餐桌上。不過,我剛剛想表達的是,沾醬的影響力可能超乎你想像。一盤三分熟的原味菲力牛排,搭配波爾多紅酒,譬如聖朱里安,恰到好處;如果同一塊菲力牛排切薄片,裹上白芝麻醬,那就換一款夏多內白酒,效果一定比較好;而菲力牛排上面多放了一塊鴨肝,還淋上甜蜜蜜的醬料,哎呀,趕快改開一瓶阿爾薩斯的灰皮諾吧!在所有的醬料中,黑名單最邪惡的第一名就是烤肉醬,好端端的各式食材,非要千篇一律刷上烤肉醬,那我也只能靠啤酒漱口。
-溫度效應-菜餚冷了固然不好吃,但是有時候,更惱人的是已經選好的酒,不適合搭配已經冷掉的這道菜。隨便舉個例子吧,如果你買了一塊好大的豪大炸雞排(先聲明這不是廣告),順手抓了一瓶黑啤酒,正吃得津津有味。但是因為雞排實在太大,以至於最後幾口冷掉的雞排碰到黑啤酒,在口中迸出油臭味(看吧!這真的不是廣告,我可沒有過分美化那個雞排)。這時,你不需要把吃剩的雞排扔掉,你只需要換一瓶小麥啤酒,因為小麥啤酒可以搭配冷掉的炸物。當然,如果你未滿十八歲不能喝酒,只能從頭到尾搭配可樂,那麼我恭喜你,美味的效果也絲毫不遜色。
-質地效應-如果有人急於展現自己對分子廚藝的熱情,把你最愛的牛小排打成泥,跟蔬菜泥混在一起,做成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的菜肉團⋯⋯抱歉!你可能必須放棄平常最愛的美國加州紅葡萄酒了,因為食物的質地已經改變。當然,食物質地的改變不總是以悲劇收場。分子廚藝也發明了把湯汁變成泡沫慕斯,這時,原本不需配酒的湯汁,搖身一變,變成了一盤菜餚裡的佐料,於是你又可以有一杯酒來搭配了。剛剛提到鴨肝,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食材。當鴨肝切開呈現粉紅色的熟度時,是最理想的狀態,可以搭配微甜的白葡萄酒,甚至乾脆就搭配甜白酒,鴨肝豐腴軟嫩的油潤口感,恰與奢華璀璨的黃金液體相映成趣。但是,鴨肝如果過熟,剖面灰蒼蒼,吃起來粉粉的,可就沒這種質地相互輝映的效果了。質地已經改變。
【飲料搭配的關鍵】
-飲品類型-講了那麼多酒,先來講講無酒精飲料。無酒精飲料被稱為軟飲,其中最無聊的應該是可樂與汽水,其次是果汁,在餐桌上最有學問的軟飲,可能反而是看來平凡無奇的水。餐桌上放一瓶礦泉水,尤其是有氣泡的,絕對錯不了。有人比較吃虧,天生不喜歡有氣泡的無味飲料,但是我很幸運,不乏有機會見識氣泡礦泉水在餐桌上的妙用。簡單來說,汽水、果汁、茶,多少都有搭餐禁忌,唯有水,尤其是氣泡礦泉水,在餐桌上百無禁忌。
-飲品產地-餐酒搭配有一個這樣的法則:「在地飲品搭配在地食物。」乍聽之下,你可能不以為然,難道吃新加坡雞肉飯,就一定要喝讓人舌頭發麻的酸柑汁?其實倒不至於!所謂在地法則,其實反映的是一個地方的人文環境條件,通過時間的沈澱,孕育出來的經典搭配或飲食傳統。如果換個時空,可能也難發展出這樣乍看之下不太尋常,但其實卻非常美味的搭配方式。著名的經典搭配,背後都有某種法則可供我們學習、模仿。愛爾蘭黑啤酒搭配生蠔的吃法,名聞遐邇,其發源不外乎就是因為有豐富的海產,以及酒廠使用烘烤大麥取代麥芽釀酒,藉此規避麥芽稅金的歷史遺跡。但是,嘗一嘗搭配的效果,你會驚訝這樣的搭配能夠保被留下來,自有它的道理。舉一反三,其實用愛爾蘭黑啤酒搭配蔥花鮪魚海苔壽司,啤酒的焙烤焦香一樣會帶出海產的鮮味,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風味屬性-相近的風味,彼此之間都有基本的協調感,搭配起來不會有大錯誤,這是餐飲搭配中最簡單而有效的策略。菜餚與飲料擁有彼此的風味特點,就能夠自然產生呼應,縱使不精彩,也不至於錯得離譜。蘑菇炒一炒之後,與馬鈴薯拌一拌,配什麼?法國、義大利,或者西班牙紅葡萄酒都好,這些都屬於果味含蓄、酸度充足的葡萄酒。但是如果搭配美國加州的梅洛、澳洲的希哈,可能就跟這道小菜格格不入,因為葡萄酒中的水果滋味太搶戲、酒感也比較豐沛,把蘑菇壓得死死的,而且又與菜餚的土味基調衝突。但是,如果把這道小菜加工一下,和鮮奶油、奶油、香料拌一拌,又會得到不同的結果,不但變得可以搭配加州紅酒、澳洲紅酒,甚至還可以搭配白葡萄酒,尤其是夏多內品種、灰皮諾,或者格烏茲塔明那。
-濃郁程度-菜餚風味愈重,就適合搭配愈濃郁的酒,道理在於彼此均衡。炸清雞腿,丟一些九層塔下去,這算是風味簡單的原味料理,或許來一瓶淺色拉格啤酒就夠了。如果不幸地,油溫不對,把雞肉炸得油滋滋的,吃起來又黏又膩,那還是需要啤酒清理一下味蕾。如果是雞胸肉滾上培根,裡面塞一些耐烤蔬菜,滋味稍多了些,那就升級到風味較多的琥珀色愛爾,啤酒散發些許麵包般的香氣,與培根相得益彰。倘若這道雞肉料理變成乳酪焗烤,乳酪絲裡有較多的高達或切達乳酪,那麼你會需要黑啤酒來呼應一下濃郁的乳酪風味。但是如果菜餚辣得你滿嘴通紅,同樣嗆辣的酒只會火上添油,無法發揮均衡的作用。理論上,辣不是一種味道,辣也不叫做口味濃郁,而是口感灼熱刺激。遇到灼熱刺激的食物,應該搭配常溫的、帶有甜味或酸味的飲料或水。
【餐飲搭配的多變樣貌】
餐酒搭配不是無限度發揮、沒規則道理的亂配都能成功,好的搭配都有機可循。模仿經典搭配,從中做些改變調整,不失為學習餐酒搭配的一個好方法。而且,這不也是學習廚藝的方式嗎?先照著食譜來做,再嘗試一些變化。
我來舉一個實例——番茄牛肉蔬菜燉湯,俗稱羅宋湯,理論上不用搭配飲料,因為湯品再搭飲品,湯湯水水,顯得多餘。不過,湯裡多加一點馬鈴薯,做成濃稠狀,搭配飲品則無妨。搭什麼飲品?牛肉風味濃郁,理論上牛肉與豬肉都可以搭配蘇格蘭、愛爾蘭啤酒。這些地方的啤酒帶有不少焦糖風味,能夠呼應牛肉的香氣。然而,如果改用一款麥芽風味跟蘇格蘭啤酒一樣濃郁,更多了酒花香氣的美國琥珀愛爾,會有另一番效果。牛腩肉的油脂豐富,番茄帶有鮮味,美國琥珀啤酒的糖香、烘焙風味與燉湯中的馬鈴薯屬於同質性呼應;酒花香氣、風味與苦韻則發揮了均衡牛肉油膩的功能。
餐酒搭配的理論,告訴我們湯品不需配酒,告訴我們燉蔬菜牛肉應該要配大西洋東岸的啤酒,然而,我們可以同樣地根據相同的餐酒搭配理論,把羅宋湯的配方比例調整一下,變成可以配酒。而且還循著經典搭配的足跡,把大西洋東岸的蘇格蘭啤酒,換成一款大西洋西岸的美國啤酒。
能夠拿捏餐酒搭配自由的尺度,變換出不同的搭配,是需要思考、演練、經驗累積的,其中蘊含許多道理。雖然這些餐酒搭配的道理都不是秘密,但是掌握這些遊戲規則之後,卻能像是學會魔術一樣,把餐桌變得更精彩。
「蕾塞名言」的推薦目錄:
- 關於蕾塞名言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蕾塞名言 在 Amy Ng 吳芷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蕾塞名言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蕾塞名言 在 [鏈鋸] 如果蕾塞篇做成劇場版,大家看好票房嗎? - 看板C_Chat 的評價
- 關於蕾塞名言 在 Re: [推投] 鏈鋸人名台詞人氣投票結果- 看板C_Chat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蕾塞名言 在 [鏈鋸] 如果蕾塞篇做成劇場版,大家看好票房嗎?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蕾塞名言 在 [閒聊] 鏈鋸人目前為止的最佳名言?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蕾塞名言 在 [鏈鋸] 如果蕾塞篇做成劇場版,大家看好票房嗎?- 看板C_Chat 的評價
- 關於蕾塞名言 在 Re: [推投] 鏈鋸人名台詞人氣投票結果- c_chat - PTT動漫區 的評價
- 關於蕾塞名言 在 [閒聊] 鏈鋸人目前為止的最佳名言? - C_Chat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蕾塞名言 在 藤本樹親口承認蕾塞才是真愛!這波骚操作把我攻擊慘了~【電 ... 的評價
- 關於蕾塞名言 在 [閒聊] 鏈鋸人目前為止的最佳名言? - 看板C_Chat - PTT動漫區 的評價
- 關於蕾塞名言 在 電(鏈)鋸人討論社團| 第一屆電鋸人人氣投票結果發表 的評價
蕾塞名言 在 Amy Ng 吳芷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如我】
興之所至,突然想起翻出小時候的網誌。多年前網站因資金不足而關閉,那是成長中頗令人驚愕的消息——第一次認知,原來虛幻的編碼如此不可靠。幸好當時用盡方法把網誌儲存下來,現在才能回溯過去的文字。
最早的一篇是2006年5月30日,那時才五年級。小學時期的網誌常被我濫用來書寫朋友間的爭執誤會。從小就有那種文人的傷春悲秋,朋友稍為疏遠了些,敏感的性格便要興風作浪,在虛擬的空間裡揮筆疾書。自以為修飾得隱晦,內心在期待對方主動和好,還有藉此表達不滿之間掙扎。這些年來最慶幸是當時有位循循善誘的班主任,會在課餘監察我們的網誌,一看見我們之間又起風浪,便約我們課後見面。最深刻的一幕,是她靜候我說出自己到底為何感到不快。我一時語塞,原來許多堂而皇之的理由,歸根究柢只是羨慕和嫉妒,又或是害怕失去。那天她讓我們伸出手來握手言好,還教我們「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意思,此情此景事隔十多年依然歷歷在目。那是我處理人際關係的第一課。
2009、2010,中學轉校,初中的幾年常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寫的多是讀書生活,又總是找來各種名言雋語、歌詞金句鼓勵自己。融入得了校園生活,卻總覺得做得不夠好。回想起來,自卑的種子早就萌芽。
2011年9月13日。那天我問自己,不知道十年後的你將是如何?沒想到,時間轉眼已然來到九年後的今天。那天跟自己說的「今天決定未來」倒是說得不錯,也慶幸那些年的自己如此奮不顧身地埋頭努力。雖然當天不知道未來的方向,最少也儲備了足夠前行的燃料和籌碼。
最後一篇網誌寫於2013年3月26日,公開試開考的前夕。我說感謝一個,跟我說「你很有潛質」的人。如今事隔多年,曾經連我自己都不相信這句話,今天大概沒有讓對方失望吧,我想。在很長時間的成長過程中,我只看見別人的能力,看不見自己的價值。
網站關閉了,但這些年寫過不少文章,出過幾本作品。回想十六歲那年站在書局,心裡想著將來出版一本自己的故事,十年不到,夢想竟然幸運得能如願以償。想起當年經常覺得迷失,也不懂得自己是誰——有時想當那個穿著超人服裝跑來跑去的孩子,有時懷念那個笨手拙腳地跳芭蕾舞的小孩,幸好今天的你可以告訴十年前的自己,現在的你沒有像誰,當下的你活得很像自己。這樣的我,還不夠好,但已經很好。
#我的寫作日常 #076
#年代久遠的XANGA已經有代溝了
蕾塞名言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峰會】
今天受邀參加聖沛黎洛120週年「食代魅力女性」活動。下午的高峰會,主旨是透過「性別力」,展現不同於傳統由男性主導的視野。三位曾經榮獲世界最佳女主廚頭銜的廚師,包括斯洛維尼亞的Ana Roš、香港的May CHOW周思薇,以及菲律賓的Margarita Forés,透過分享職業生涯經驗,揭示了在地食材對餐飲的意義。
Ana Roš說,因為自己的餐廳位處偏遠,食材供應有限,唯有主動尋訪生產者,並主動建立合作關係,才能取得所需食材。生產者掌握了權力,而不是買方操控市場,有錢,還未必買得到。Margarita Forés的故事,恰恰相反,她前往義大利學習廚藝,回到菲律賓之後,發現要把所學的義大利廚藝,與西班牙風格的菲律賓料理接軌,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
周思薇May CHOW的經驗分享,特別有意思。她的分享,就我的解讀,可以濃縮為這樣的陳述:
品味文化的差異,從來就不是誰對誰錯。一個外地人,來到這裡品嘗運用在地食材與烹調手法做出來的料理,這個風味,不論喜歡與否,都不會是錯誤的風味。這樣的文化味蕾衝擊,是彼此認識、建立人與人之間連結,學會尊重彼此差異的媒介,也是分享在地食物的真義。
下半場的講者們,也都各自留下了名言錦句。故宮晶華執行總監楊惠曼Mandy YANG,針對菜色復刻、文化入菜做了分享,還舉了「論語宴」為例——從飲食認識孔子,從孔子認識飲食。我很快地搜尋腦海裡的記憶,大約只記得「有酒食,先生饌」,實在應該參加論語宴,好好見識見識。
永豐餘生技總經理何奕佳Stephanie HO則強調,真食物,更有好味道。「做菜,從農田開始,而不是廚房。」接著,逐一剖析台灣菜的幾大特質——一上桌就來的山珍海味大拼盤,是台灣人好客的宣示。一道小鹹點在餐中端上桌,形同中場休息,讓大家可以起身走走,談談事情,尤其是在商務餐敘裡。套疊菜,則講究細緻手工,層層包疊——燉菜塞進雞,雞塞進豬肚,豬肚塞進鱉。另外也有講求視覺美感的菜色。這些都是台菜的幾項特色。
COFE創辦人顧瑋,則勾勒台味、風味、品味三者之間的連結契機——如何從台味出發,探尋風味,臻至好品味。脈絡。「風土是答案,卻也是題目。」單講風土,恐怕等於沒有回答關於在地特色的探索問題。不是因為食材來自一個地方,所以它必然好;它好,是因爲它也被怎樣處理,生產者付出了什麼。在每一個環節,都盡力做到最好,保有它的差異與個性,才能夠成就那足以被辨識的地方差異——風土。茶、咖啡、米、可可,顧瑋談起這些台灣農產品,瞭若指掌。然而,有些台灣在地農產品,為何在國際舞台上不受青睞?那是因為尚未取得品味發言權,假以時日( 只要30年),持續耕耘,當見成果。「什麼是一杯好茶?」顧瑋最後這樣總結自己對品味的終極目標:「一杯好茶,就是喝了之後,心裡沒有茶,只有美。」妙哉!
最後,是知名飲食旅遊生活作家葉怡蘭Yilan YEH,談在地顯學年代裡的台灣滋味。其中有一個觀點,我很認同:「國際化,不應是貶低在地。」愈是在地,愈容易走向國際,否則,在國際市場上,那就只是另一個類似的產品,而缺乏獨特性。葉怡蘭以手搖飲料為例,她認為,手搖飲料是成功商業模式、獨特產品特質,綿密深植人民生活文化肌理,幾項要素共同撐起來的飲食現象——它既是飲料,又是點心,邊喝,還能邊吃,有人一天能喝上三杯。這是珍珠奶茶能夠作為台灣獨創,外銷出去,站上國際餐飲的原因。
今天下午,是個得到不少啟發的下午。
#SanPellegrino120
#聖沛黎洛120週年
#食代魅力女性
#美食的語言
蕾塞名言 在 Re: [推投] 鏈鋸人名台詞人氣投票結果- 看板C_Chat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在這世上想要活的快活,訣竅就是做個無知的白癡。」(第61話) 6@ 「我逐漸理解一切。」(第66話) 23票的選項,第6名 7@ 「我的心被蕾塞奪走了,今生或許 ... ... <看更多>
蕾塞名言 在 [鏈鋸] 如果蕾塞篇做成劇場版,大家看好票房嗎? - PTT推薦 的推薦與評價
那鏈鋸人如果出蕾塞篇劇場版票房有機會破百億嗎? ... 套一句名言「如果是男人,看到蕾塞,不喜歡她的話,那就不是男人。」. ... <看更多>
蕾塞名言 在 [鏈鋸] 如果蕾塞篇做成劇場版,大家看好票房嗎? - 看板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